美国空军服役以来,也就发生过一次造成人员死亡的坠机事故。2010年,美国空军的一架CV-22倾转旋翼机在阿富汗的一场着陆事故中毁坏,造成4人死亡。直到最近,那是过去十年间美国空军这种倾转旋翼机上发生的唯一一次亡人事故。相比之下,自2001年以来,共有6架CH-46“海上骑士”直升机坠毁,造成20人死亡。功能多样的“鱼鹰”倾转旋翼机的反对者们,需要更加客观地评估这种空中平台。 1991年6月11日,由于飞机上3个横滚陀螺中的两个接线有错误,“鱼鹰”的第五架原型机在首次飞行中坠毁。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1992年7月20日,4号原型机在弗吉尼亚州匡蒂科海航站降落时坠入波多马克河,造成3名陆战队员和4名平民丧生。事故原因是聚集在发动机短舱内的减速器润滑油被吸入进发动机。着火后,燃烧的高温使传动横轴不能正常向两旋翼传输功率,使升力突然下降引起坠机事故。 2000年4月8日,2架MV-22“鱼鹰”在参加服役前的飞行评估时,l架在降落过程中坠毁,造成19名人员伤亡。这次事故的原因是 MV-22下降速度太快而前飞速度太慢,在桨叶内侧产生的上洗流超过了桨叶旋转产生的下洗流,使该飞机进入涡环状态,从而使桨叶失去升力,最后滚转坠地。
2000年12月11日晚,一架载有4名乘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V-22坠毁,4名乘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一名美国海军驾驶MV-22经验最丰富的中尉。这次事故的原因还没有定论。在2000年12月11日的事故后,美国海军陆战队于当日起停飞了所有的MV-22,对该项目进行审查并对所有的MV-22进行检查。原计划2000年12月中旬做出对MV-22的投产决定已无限期推迟。直至2002年4月26日,美国国防部负责采办的副部长奥尔德里奇在国防采办会议上宣布,国防部已批准恢复对MV-22“鱼鹰”倾转旋翼飞机的飞行测试。不难看出,倾转旋翼机克服了常规直升机速度慢的缺点,并兼有常规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的优点,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美国海军已把MV-22“鱼鹰”作为21世纪的主要装备之一,不惜重金加速研制。虽然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但2010年后,美国海军的主要运输直升机都将逐步被“鱼鹰”倾转旋翼机替代的趋势不会改变。 2012年4月,一架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在摩洛哥坠毁,造成两名海军陆战队队员死亡,对“鱼鹰”倾转旋翼机的安全纪录带来不利影响。在超过30年的发展阶段,“鱼鹰”倾转旋翼机获得了不好的名声。在此期间,已知有3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在三起事故中丧生。在2000年发生在亚利桑那州的一起事故中,19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丧生。然而,在过去的十年间,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事故率一直都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整个机群平均事故率的一半左右,在所有旋翼机中事故率最低。各种飞行器的平均事故率随着实际飞行时间变化而变化,考虑到V-22“鱼鹰”倾转旋翼机最近才加入部队服役,因此它真的是一种非常安全的飞行器。 [6]
2014年正当多国联军空袭伊拉克及叙利亚IS据点之时,一架美军直升机10月2日在波斯湾起飞执勤后不久坠海,一名海军陆战队队员死亡,是美军空袭IS以来首次有美军士兵在行动中阵亡。这起事故现场的照片直到2015年7月后才对外公开。 [10] 2022年3月,一架参加北约军事演习的美军飞机在挪威北部坠毁,机上4名美军士兵死亡。 [12] 2022年3月29日,美国海军陆战队一架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紧急迫降在日本冲绳县石垣市的新石垣机场,当地消防车驶进停机坪待命,暂未传出有人员伤亡。 [14]
2022年3月30日,美国海军的一架飞机在弗吉尼亚州附近水域坠毁。已有两人被救起,有关部门正在对另外一名失踪人员进行搜救。美国海岸警卫队在收到海军的协助申请后在相关水域进行了救援。据当地媒体报道,坠毁的飞机是一架海军V-22鱼鹰式倾转旋翼机,然而海岸警卫队尚未对坠毁飞机的机型进行确认。 [15]
2022年6月8日,据《纽约邮报》报道,周三美国海军陆战队一架MV-22B“鱼鹰”运输机在加州格拉米斯附近坠毁,飞机上共载有5人,全部遇难。该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坠毁时正在进行例行实弹训练。 [18-19]有消息称机上载有放射性物质, [16]美国海军陆战队尤马航空基地的一名发言人布雷特·瓦尼尔则称,周三坠毁的“鱼鹰”上没有核材料。 [17]
2022年8月20日,日本防卫省证实,鉴于因安全事故频发,美军停飞52架鱼鹰运输机,日方认为有必要与美方确认相关情况,并对现有“鱼鹰”机做进一步检查,日本陆上自卫队决定停飞V-22型“鱼鹰”机。 [20]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9日,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本海上保安厅发布消息称,美军一架“鱼鹰”运输机在鹿儿岛屋久岛近海坠落。报道称,事故发生时,机上有8人机组人员。 [21]日本海上保安厅表示,在坠落现场附近已发现疑似机体残骸,还无法确定是否为“鱼鹰”。此外,协助搜索的渔船已发现3名疑似机组人员,正在确认身体情况。 [22]坠毁运输机上的一名机组人员已确认死亡。 [23]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30日,日本防卫省向驻日美军提出要求,在日本境内停飞所有“鱼鹰”运输机。但在这一要求提出后,日本多地的驻日美军基地仍有“鱼鹰”运输机起降。为此,日本防卫大臣木原稔在当天晚间召见了驻日美军司令鲁普,再次提出停飞“鱼鹰”运输机的要求 [24]
2023年12月1日,据路透社报道,在被问及是否会遵照日方要求停飞“鱼鹰”时,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表示自己“没有收到国防部的相关指示”,驻日美军仍在执飞“鱼鹰”运输机。 [25]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4日,日本冲绳县议会通过决议,要求在查明事故原因及制定有效对策前,停飞“鱼鹰”运输机,中止“鱼鹰”运输机在住宅集中区执飞等。 [26]
2023年12月6日,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美国总统拜登于5日发表声明,称11月29日在日本鹿儿岛县屋久岛附近海域坠毁的“鱼鹰”运输机上的8人已全部死亡,并称美方将继续搜集相关信息,对坠毁原因展开彻底调查。 [27]
美国军方当地时间2023年12月6日宣布,将停飞V-22“鱼鹰”运输机 [28]。
当地时间2024年2月6日,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国防部已经确定2023年11月于日本鹿儿岛县发生的“鱼鹰”运输机坠毁事故原因为机器故障,但未提及故障的详细内容。 [29]
2024年6月19日,日本防卫省表示,陆上自卫队的V-22“鱼鹰”运输机已于当天从山口县的美军岩国基地移动到临时部署地点——千叶县的陆上自卫队木更津驻扎地。计划部署的17架飞机已全部完成部署。 [38]
2024年7月15日,驻日美军宣布,将在岩国基地部署“鱼鹰”运输机,部署预计在2024年内完成,但没有公布具体数量。按日本媒体说法,这将是驻日美军海军部队首次在日本部署该机型。此前,驻日美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曾在其他基地部署“鱼鹰”运输机。 [39]
当地时间202年7月22日,山口县、广岛县和岩国市11名议员向日本防卫省地方分支机构提交请愿书,质疑“鱼鹰”运输机安全性,要求日美两国撤回部署计划。 [39]
当地时间2024年8月27日,日本山口县岩国市市长福田良彦在该市议会上表示,允许美国海军在岩国基地部署“鱼鹰”运输机。美国海军将首次在日本境内部署“鱼鹰”运输机。 [41]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3日, 一架正在参加日美“利剑”联合演习的“鱼鹰”运输机,因发动机故障紧急降落在日本海上自卫队鹿屋航空基地。 [42]
2024年10月27日,一架参加日美联合军事演习的日本陆上自卫队“鱼鹰”式运输机起飞失败并受损。 [43]11月8日消息,美国海军的CMV-22“鱼鹰”运输机飞抵位于山口县岩国市的美军岩国基地,这是该机型首次在日本国内部署。 [44]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9日,美国军方表示,已暂停部分“鱼鹰”运输机的飞行,并已通知日本政府。此举是受到11月20日在美国西部空军基地发生的一起几乎导致坠机事故的影响。此外,美国空军也回应称已暂停“鱼鹰”的训练飞行,而海军陆战队则表示,自12月6日起,非紧急飞行将暂停96小时。 [49]
高新技术产品,其技术复杂、难度高,因此要验证各项技术需要很高的费用,造成研制费用和单机成本都高得惊人。像美国的“鱼鹰”倾转旋翼机的研制费用达380亿美元,其海军型MV-22的单价达4400万美元。 旋翼效率低:与直升机旋翼相比,螺旋桨旋翼的扭转角比较大,这对于确保桨叶根部能够在前飞状态下产生较大的拉力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在悬停状态时,采用大扭转角设计螺旋桨旋翼,其工作效率会大大降低,这就意味着由发动机输送过来的可用功率有很大一部分都被损耗了。
气动特性复杂:在直升机前飞速度很低且下降速度较大时,它就会陷入到自身的下洗气流当中,此时极易导致涡环状态的发生。在涡环状态下,空气会绕着旋翼桨叶的叶尖呈环形流动,形成了类似于炸面包圈的涡流。涡流内部的空气压力下降,这就导致旋翼会损失一部分升力。
如果此时飞行员试图通过加大油门、增大桨叶工作迎角的方法来弥补因涡流而损失的那部分升力,那么涡环运动将会加速,导致旋翼损失更多的升力,情况就变得更加糟糕。
由于MV-22飞机的重量大,导致由发动机输出的可用于机动飞行的剩余功率减少。另外,MV-22飞机上的两副螺旋桨旋翼采用的是较为独特的横列布置方式,一旦在飞行过程中出现一侧旋翼进入涡环状态,而另一侧则正常工作的情况,就会导致左右两侧的升力失衡,飞机就会向着受到涡环影响的一侧旋翼方向滚转。
可靠性及安全性低: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安全性的好坏。迄今为止,两架V-22飞机的坠毁事故都可能是源于发动机舱内液压系统的泄漏。飞机上液压系统,尤其是发动机舱内与飞行控制系统相关部分的可靠性低的问题,对V-22飞机的安全飞行构成了极大威胁。
可靠性和维修性之所以不甚理想,除了与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等因素相关之外,更重要的还源自于飞机设计上的欠缺。就在2000年发生两起坠机事故之后,事故调查人员就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要求贝尔和波音公司对发动机舱进行重新设计 [3] [11]。
日本陆上自卫队称,2023年7月,在东京湾周边进行训练飞行的V-22“鱼鹰”运输机掉落了螺母等零件,陆上自卫队判断对外部影响较小,因此未公开此事 [34]。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日,美国空军公布了驻日美军运输机“鱼鹰”2023年11月在日本鹿儿岛县屋久岛附近海域坠毁的调查报告。报告认为,飞机坠毁是由两个变速装置故障和飞行员继续飞行的失误判断造成。 [40]
2024年11月14日,日本陆上自卫队发布消息称,其所属的一架“鱼鹰”直升机近日在起飞时失去平衡触地,发生事故时机上载有16人。 [45]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4日上午,两架美军“鱼鹰”运输机在位于日本鹿儿岛县的奄美机场紧急着陆,暂无人员受伤。 [46]
2024年11月25日,美国一架搭载白宫工作人员与政府官员的“鱼鹰”运输机,因安全问题中断行程。有目击者称,这架“鱼鹰”右侧发动机下方出现火苗。多名美国国会议员致信国防部长奥斯汀,要求停飞军方V-22“鱼鹰”机队,直至相关问题获得解决。 [47]
2024年12月9日,美国海军向NHK透露,已停飞“鱼鹰”,正在评估是否需要追加额外的安全措施。此外,美国空军也回应称已暂停“鱼鹰”的训练飞行,而海军陆战队则表示,自12月6日起,非紧急飞行将暂停96小时。 [51]
当地时间2025年1月14日下午3时50分左右,隶属于驻日美军普天间机场的一架MV22“鱼鹰”运输机在鹿儿岛县和泊町的冲永良部机场紧急着陆。此次着陆是因为“飞行中警示灯亮起”。这架“鱼鹰”于大约20分钟后起飞,没有人员受伤的报告。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