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现代中国的一种方式,是打开现代文学。
作为“钱理群现代文学课”系列,这一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实质上就是一部“钱理群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它以“现代文学三十年”发展脉络为基本框架,精选 45 位作家、60多篇作品,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回到文学阅读、文学教育与文学史研究的起点与原点,回归文学本身——无论“新编”还是“新讲”,“新”就新在“以作家、作品为中心”。
一个基本事实:文学史的大厦,主要是靠作家,特别是大作家、经典作家支撑的;而作家的主要价值体现,就是他的作品文本。离开了作家、作品这两个基本要素,就谈不上文学史。
从1910年代《新青年》杂志诞生,现代文学三十年,历经启蒙、建构、纵深发展,薪火不息,既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也有周作人、朱自清、沈从文、冯至、萧红、张爱玲、艾青、赵树理、丁玲、钱锺书、废名、穆旦、汪曾祺……整个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现代中国人的心灵史,是现代作家作为现代中国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向作出内心反应和审美反应的历史。
研究问题,输入学理,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主要作者、“大文学史”理念的倡导者与实践者、资深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这一本《新讲》是他的第100部著作,80多岁写于养老院,也是钱理群文学史著述系列的“收官之作”。他说,依然只具有“有缺憾的价值”。他还说,教育没有文学,人的生命中没有文学,就失了“魂”,会导致民族的精神危机。
◎ 编辑推荐(作品看点)
★ 你不一定要上中文系,但懂一点“文学史”,可以为你的一生打底子——
好的文学史,不仅洞见文学,而且也在回应社会问题。《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主要作者、“大文学史”理念的倡导者与实践者、资深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这一本《新讲》是他的第100部著作,80多岁写于养老院,也是钱理群文学史著述系列的“收官之作”。
★ “国民级文学经典”,钱理群原声朗读,有情,有人,有声——
鲁迅、周作人、朱自清、曹禺、萧红、汪曾祺、丁玲……钱理群节选其中的经典篇目,倾情朗读,饱含对世界、对生命理解的声音穿透经典文学,让这本文学史成为“有情”“有人”的“有声文学史”。这是钱老仅此一家的系统化的有声演绎,扫码可听,还有钱老对文学与社会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 理解现代中国的一条通路,为你走进“20世纪中国文学”,多掌握一套知识参照系——
这是一位耄耋老人与时代、与青年对话的热望。《新讲》以“陪伴式”的阅读,一篇一篇展开“文本细读”,图文并茂,配有原汁原味“摩登复古”的作品原典图、时间手迹本、文学家族树、现代作家照片墙,以及每位作家的文学大事记。一本《新讲》,深入浅出,大部头,小单元,有助于忙碌的文学爱好者,在时间夹缝里完成专业级别的阅读。文学经典永不落幕,唯有你的阅读,可以把经典“点燃”。
★ 首印限量签章版,赠送特典周边“现代文学三十年”文学地图 +“走近钱理群”文学别册——
45位现代文学名家+60多篇名作,一张精制文学地图,一览现代文学长河的璀璨群星、文学脉络、思潮变革……文学别册收录“十三邀”访谈节录+名家文评+钱理群珍贵老照片,多角度理解这位80年代以来极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的治学生涯与思想。
◎ 作者自述
★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我的每一天的文学史书写,都是重新和鲁迅、周作人、沈从文、老舍、巴金、冯至、张爱玲、萧红……对话、讨论、争辩,而且是从未有过的亲近、自然、迫切。
—— 我的现代文学史的研究、探讨与撰写,从1987年到2021年(《中国现代文学新讲》竣稿),整整持续34年之久;我也终于完成我的导师王瑶先生生前交给我的“坚守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领域”的任务,对于现代文学史研究学科,我能做的事都做了,可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了。
◎ 大家谈钱理群
★ 洪子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钱理群著述涉及的领域有多方面。现代文学研究无疑是主要的。80年代他牵头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至今仍有难以取代的生命力。沿着这条线索,在21世纪之后关注点延伸到“当代”,并从文学史扩展到当代史。
★ 赵园(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老钱的读者遍布不同阶层。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使他的思想触角随时伸出。即使住进了养老机构,也绝不封闭,仍有自己的信息渠道,与外界呼吸相通,未失与年青一代的沟通能力。
★ 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老钱富理想激情,好品评时事,无论上课著述都极投入,曾被学生评为“十佳教师”。不满足当书斋学者,以启蒙思想者自居,追求“民间批判立场”,文章多带使命,注重从文学中抽取思想资源。自80年代以来,其著作在几代青年中有相当影响。
★ 黄子平(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 老钱的一个重要写法是把自己写进去(“我的精神自传”),这是要求理性、客观、中立的学术研究的大忌,但又是“五四”传统之一,你只要想想胡适拼命劝朋友们写自传就知道了。
★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老钱的自我定位,首先是“文学史家”,这就要求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上形成独立的文学史观、方法论与叙述方式,于是,在大获全胜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之外,老钱正全力以赴独立撰写《钱理群新编现代文学史》,以便形成“文学史三部曲”。
★ 许子东(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老钱是理想主义者,是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真的。所以他期望人,自己是想这样,比如感时忧国啦,批判社会啦,坚持原则啦,他期望他的学生也这样。这是老钱这一辈的人。
★ 王德威(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钱理群先生曾在不同场合总结他的贵州经验为“脚踏泥土,仰望星空”。“脚踏泥土”指的当是贵州土地,但站在土地上“仰望星空”同样意味深长,不禁令人联想到康德的名言:“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星空之所以灿烂,因为超越一时一地的羁绊,体现无垠的真理,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越来越象牙塔化,鲜活的当下意识不太易见到了。这与研究对象的精神传统,形成了不小反差。钱理群是zui早针对这一现状表示忧虑的人,认为远离“五四”的精神,其实不会给研究带来活力。
★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我看来,钱理群与鲁迅不同,与我们不同,当然与年轻人所描述的更为不同。因为从那些表述看来,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就是“可爱”。
★ 吴晓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所有可能的称谓中,钱理群先生zui倾向于认同和接受的,也许是“文学史家”的称呼。多年来,他私心里一直把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看作自己的一块重要领地,对文学史的理论、观念、方法一直保持自觉的探索激情,并始终执迷于文学史的叙述体例和叙述形式。
★ 罗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当代研究鲁迅的学者中,几乎没有人比钱理群更接近鲁迅,不仅在思想上心灵上,而且在一步一个脚印的人生践行中。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意义在哪里?鲁迅的作品为什么称得上经典?历史的鲁迅是一个什么人?钱理群的讲解可以在zui大限度上掀动当代的精神微澜。
◎ 媒体谈钱理群
★ 《新京报》(《对话钱理群》)——
在出版界,他与钱锺书并列为zui具有市场生命力的当代中国学者。他的学术专著《心灵的探寻》《周作人传》重版十次以上;《与鲁迅相遇》《话说周氏兄弟》都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书;他和温儒敏、吴福辉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发行量zui大的学科教材,已达数十万册;他主编的《新语文读本》总销量超过三百万册,是近年基础教育界zui受欢迎的语文读物。
★ 《读书》杂志(《大时代与思想者》)——
《读书》召开了一次出版座谈会。与会学者围绕“周氏兄弟与中国现代文学”“如何理解二十世纪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等议题展开讨论。其目的是以钱理群为个案,将视域尽可能打开,从而关照文学、历史、思想、方法、主体等一系列问题。
★ 《GQ》杂志(《钱理群:北大zui后一课》)——
也许在大众传播上,钱理群流传zui广的一句话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曾犀利批评某些教学体系培养出的功利性强的学生,“这些人虽然智商高,却世俗虚伪,尤其善于利用体制来达到目的”。2002年,执教生涯的zui后一课上,他提出了对北大学子的两个期待:不要抛弃“独立、自由、批判、创造”的北大精神;目光永远向前,向下,立足中国大地。
★ 《十三邀》腾讯视频(《一种彼岸的关怀》)——
[许知远] 整个世界现在面临着一种精神世界的衰败、琐碎化,怎么去重建精神生活?
[钱理群] 四五年前,我跟年轻人有一个讲话,题目叫《年轻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你现在感到苦闷,从另一个角度说,正好是一个契机。每一代人都要找到自己的问题,自己去面对,自己去处理,前代人的各种声音可以做你的参考。现在的年轻人总是有机会听到另外一种声音,总会产生一些有独立思考的人,所以我在这也有信心。
书号/ISBN:9787522517315
出版时间:2023-05
定价:¥129.00
装帧:精装
开本:152×22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