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龙风水洪国珍/文,洪振豪/图
戊戌年的清明祭祖,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终生难忘的一次祭祖,一般地,世人都只能祭祀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曾祖高祖,几乎难以祭到远祖,因为有的家族失系无考,有的家族有系有考而无祖坟祖墓,九族世系,家史传承中间断代失考是追踪寻源时最为痛心又最无可奈何的事。
我黄梅洪氏是天下万姓中最为幸运的一支,我们不但在黄梅700年的历代祖先祖墓世世可考,墓墓可祭,本人年年祭祖时,从门山始迁祖(黄梅11世)起至父母亲(21世),这11代先祖坟墓,都能找到地方,虽然翻山越岭走得辛苦,但心中有一种非常的满足感,因为我的祖先坟墓保存得非常完好。更让我惊讶的是,我们的唐朝远祖一世祖二世祖和四世祖古墓也保存得很好,正在渐渐恢复中。
四世祖南唐礼部进士洪师亮公墓,在江西乐平贤达人士洪贵南与洪士龙的奔走呼号并取得地方政府支持下,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复成功,清明可祭。
在宗亲洪剑峰与洪亮的提前预约和精心组织下,黄梅一行60余人,分乘19辆轿车于4.5日冒着大暴雨,从黄梅出发,驱车3小时250公里,赶往江西乐平市礼林镇罗山村,洪师亮公墓所在地。家族中有这样的大事,我带着才一岁八个月的小孙女佑佑参加了这次盛典,当然,佑佑是这次祭祖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上图:去江西的高速路上,大雨滂沱,自动雨刮快速清水,还是视线不好。
上图:下了高速,还有30余里的乡间小道,终于到了乐平。乐平是我们洪氏子孙心中的乐平,梦中的乐平,家谱源流上,乐平二字的出现频率是最多的,今天终于到了乐平,我们在外面700年二十几代了,今日终于组织一行人回到自己的老家啦!
乐平历史悠久、人文昌达。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始设县治,因“南临乐安河,北接平林”而得名,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据洪士龙宗亲的介绍,乐平全市共有国土面积1973平方公里,城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全市总人口80万人。洪姓有2万余人,占全市总人数的2.5%以上。
千百年来,悠悠乐安水孕育了乐平灿烂的史前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宝贵的革命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尤以“洪公气节,马氏文章”著称于世。这里诞生了与《通志》、《通典》合称“三通”的《文献通考》这部流芳千古的巨大史书,以及毛泽东同志一生珍爱的《容斋随笔》(洪迈著)这一垂范后世的历史佳作。
这里起源发展了得到周恩来同志以“美、秀、娇、甜”高度评价的赣剧饶河戏;保留了400余座融建筑、雕塑、工艺、绘画、文学于一体被称为“中华一绝”的古戏台;培育了“一王二侯三驸马,四位左右一品相,五位状元、榜眼和探花,三百多位进士郎”
老家的親人们拉起了“热烈欢迎湖北省黄梅县宗亲回老家看看”的横幅,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此时此刻,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的自然的喜悦。
罗山村的门牌。
罗山村的乡规民约。
罗山村洪家祖屋,在洪士龙宗亲的组织和安排下,中午在这里举办了丰盛的午餐热情地招待了我们这些远处的游子游孙的归来,这里有六个村,每个村的书记主任全部分到每个桌上陪着我们共进午餐。
南唐礼部进士洪公师亮之墓
师亮公墓铭
祖讳师亮,字企陶,号松菊主人,南唐礼部进士,乡郡教授。
公敏学笃行,慈祥阔略,作归田园赋自况,与兄同奉三老,孝顺友恭,宏闿书熟,教育孙曾及乡邻之俊秀者。时人赞之:“一门双进士,五世洪大家”。郡县转而上闻,赐以恩命:“礼林孝义之风善矣”。
妣胡孺人,生五子:锜、锷、钊、铣、钧,后世衍迁诸郡县。
公妣合墓罗山凤凰庵前山。
江西乐平礼林
湖北黄梅 裔孙 顿首百拜
公元二0一八年三月吉日重立
上图为师亮公墓前后右右远近诸照。
附师亮公墓视频
上图:大哥与他的两个儿子,和我的一家人在师亮公墓前合影
下图为师亮公墓山水形势风水分析:
上图:师亮公墓山为蛇形山,龟蛇皆为有灵之物,此庞大之蛇乃为小龙,所发子孙可为中上之贵。
蛇头处有白色渠水如蛇吐信,还有一个白色点状如同蛇眼。见下面的放大图。
此山龙脉,小龙口眼颈腹俱全,龙口吐信,活灵活现,此处天地造化自然之妙,我洪氏得此宝地,甚是有幸,虽非为上贵,亦属世世兴盛,代代平安更是人间难得的福地。公墓处在蛇腹。腹乃孕育子孙之所,故有子孙众多之应。
祭毕师亮公墓,去往二世祖华公墓地,经过礼林镇政府门前,再左拐进入大戏台广场,据说这里就是我们的远祖华公世居之地,时称金竹园。
礼林镇 因我祖而得名:
礼林者乃礼义之林也。盛唐昭宗时期,始祖华公睿智,举敦煌之圣火,燃荒野之荆棘,传河西之文化,引北方之通达,开湖围之先河,开疆辟土,垦荒造田,辛勤劳作,宜人而居,宜业而兴,安居乐业,家境逐渐殷实有余,人丁兴旺,至百岁已是五世同堂,同耕共织,同财共食,时人称之为“洪大家”。华公百岁寿诞,鼓乐高奏,宾朋满座,北宋名臣范文正(时任饶州知府范仲淹)驱舟经过,闻声登岸,问及始知乃同窗学友洪师皎祖父百岁华诞,逐挥笔书下“礼义之林”四字赠匾贺之,由此湖围村逐易名礼林,雅名金竹园,礼林之村名自古沿用至今千余年。
驻地礼林里,以始祖五世同堂,向誉礼义之林而名,镇依驻地而名。
礼林镇面积:156.4k㎡人口:48323人,我洪姓2万余人,占41%左右。
上图为大戏台。
上图:礼林镇的街道和商业店铺。
上图:二世祖华公墓前后远近照。
上图:我与大哥及侄子朋飞赵英,志飞鹄飞在二世祖华公墓前留影。因下雨天冷,佑佑太小,留在车上未到此地。
礼林镇政府公务员队伍里也有我们洪氏家族的人。
祭祀祖先毕,当地洪士龙宗親与我们一起举行了“洪氏文化宗親恳谈会”,追忆祖先历史,谈及洪氏变迁发展,洪氏受姓以来,已近两千年,分居世界各国全国各地,我玉公后代自唐至今一千三百余年,今又重聚,親人相见之喜,无法用言语表达,在此仅以图文作记,留作后观!
燉煌洪氏大宗图派系歌:
燉煌始普公, 鑑铎继其宗。
宗祥仲平翰, 济元之杲逢。
秋圭及至鐘, 冰公生箱公。
倓洼传至宝, 光泽继森公。
剡后宗仁绍, 叔昭孝昌逢。
源昺及师敏, 延寿嗣汉宗。
古雅生子玉, 永为一姓宗。
洪氏受姓祖世系图:
本图朝代为湖围华公后裔黄梅洪亚雄考证核定。
东汉时期:
1世:普公(共勋公之子,窦氏),洪姓第一世受姓始祖,生于汉顺帝壬午(公元142)年二月初一申时,世居燉煌,灵帝时为长乐宫五官史,东汉长乐宫五官(负责长乐宫保卫工作的将领)从(副职)官史、封武阳候。因避宦官曹节诛杀太傅陈蕃及大将军窦武之乱,与父共勋弃官归隐,以祖上为水神有水德,于共旁加水,为洪姓受姓始祖。
2世: 鑑公(三子)。3世:铎公。
魏朝时期:
4世:宗祥公(三子)。
西晋时期:
5世:仲公(二子)。6世:平翰。
东晋时期:
7世:济公(董氏一子)。
8世:元之公(一子)。9世:杲公(郑氏二子)。10世:秋公(彭氏一子)。
南朝时期:
11世:圭公(孙氏三子)。12世:钟公(李氏二子)。13世:冰公(余氏一子)。14世:箱公(王氏二子)。15世:倓公(蔡氏一子)。16世:洼公(蔡氏三子)。17世:宝公(谢氏一子)。18世:光泽公(喻氏)。
隋朝时期:
19世:森公(蔡氏)。
唐朝时期:
20世:剡公(刘氏)。21世:宗仁(潘氏)。22世:叔昭公。23世:孝昌公(徐氏)。24世:源公(潘王氏)。25世:昺公(张氏)。26世:师敏公(护国太师)。27世:延寿公。28世:汉宗公(张叶氏)。
29世:古雅公(许氏)生于唐武宗时壬戊(公元842)年正月初十,避黄巢乱,行到江西,公善易经卜卦术,卜自己该落何处得"逢风可居,遇乐则止",后遇乐平(县)枫木桥,在此安居,而人丁大旺成为盛族,今日天下洪姓多出于此。江西宗谱皆以洪古雅之子洪玉为乐平一世祖。
以下为迁乐平始祖乐平一世起记:
30一世:玉公(潘氏生三子,华公蔚公茂公,我黄梅为华公后裔)。
五代时期:
31二世:华公,为湖围派之祖,居金竹园,公寿106岁,妣胡氏寿95岁,生一子名献邦,五世同堂称为洪大家,公做百岁大寿时,范仲淹题“礼义之林”相赠,此礼林镇得名之由来。
32三世:献邦(胡氏二子:师皎师亮,二人皆为南唐礼部进士)。33四世:师亮公(胡氏五子)。
北宋时期:
34五世:钊公。35六世:玠公(朱氏六子)。36七世:允庄公(韩氏三子)。37八世:宗胜公(吴氏六子)。38九世:谛公(行五)。39十世:邦昌公(三子)。
南宋时期:
4O十一世:逢吉公(二子)。41十二世:涓公(四子)。42十三世:杲公,文十字有辉。
43十四世:胜之公,名俊派六三号梅隐。以进士授建昌县令,再瑞昌三广州清远县令,知宋将亡,挂印归田,过淮访旧经蕲州之黄梅县,喜爱黄梅山水地貌,遂隐居黄梅,为洪氏迁黄梅一世祖,生有四子,长弥高迁陕失系,次弥坚即今上下元贵二户。三弥远即今传户、上章一、下章一、受一四户。四弥寿即今居太白湖一带。黄梅洪姓在黄梅已近七百年,约已传至29代,男女老幼总人口将近2万。
本人为受姓祖普公第64代孙,迁乐祖玉公第35代孙,湖围派礼林祖华公第34代孙,南唐礼部进士师亮公第32代孙,迁梅祖胜之公第22代孙。门坎山常祖又名淑占公第12代孙。
附图:在当地宗親的热情招待中,我们的晚餐在这个酒店中举行,我的孙女佑佑虽小,但精神充足,一路高兴,一路乖巧,再来一张萌照!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