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解析】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三中2014届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三中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只是细胞层次 B. 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层次 C. 病毒是生物,但并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一个结构层次 D. 生物大分子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考点: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版权所有 分析: 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需要熟练掌握生命系统的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解答: 解;A、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A错误;
B、高等动物有器官和系统层次,高等植物没有系统层次,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正确;
D、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是细胞,生物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D错误.
故选:C. 点评: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需要注意;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高等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2分 现提供新配置的斐林试剂甲液(0.1g/mL NaOH溶液)、乙液(0.05g/mL CuSO4溶液)、蒸馏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
①葡萄糖 ②蔗糖 ③胰蛋白酶 ④DNA.
A. 只有① B. ①和② C. ①和③ D. ②、③和④
考点: 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版权所有 分析: 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解答: 解:①葡萄糖是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所以用上述试剂可以检测,①正确;
②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②错误;
③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可以用上述试剂鉴定,但使用时需要将斐林试剂的乙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0.01 g/mL,③正确;
④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也可以用二苯胺鉴定,但不能用上述试剂检测,④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这两个实验的原理,掌握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异同,能运用题干材料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染色 ②水解 ③冲洗涂片 ④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⑤观察.
A. ④①②③⑤ B. ④②①③⑤ C. ④②③①⑤ D. ④⑤①③②
考点: 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版权所有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对于教材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基础知识的考查,梳理本实验的操作步骤直接写出选项即可. 解答: 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故应选C.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操作步骤,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4.(2 )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内吞和外排
考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版权所有 分析: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解答: 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顺浓度梯度,说明是被动运输,即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但没有蛋白质,物质不能运输,说明运输过程需要载体蛋白质,因此协助扩散.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容易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跨膜运输的特点.
5.(2 如图中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B. 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C. 核膜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RNA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D.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与复制的场所
考点: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版权所有 分析: 由图可以看出: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丝状染色质,非环状结构;②是核仁其功能是rRNA合成、加工和核糖体亚单位的装配场所,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的,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解答: 解:A、①是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细丝状结构,A错误;
B、②是核仁,与rRNA合成和核糖体形成相关,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B错误;
C、核膜由两层膜组成,而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共4层膜,而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不能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必须通过核孔,C错误;
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理解细胞核的功能,属于中档题.
6.(2 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重铬酸钾溶液﹣酒精﹣灰绿色 B. 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 C. 斐林试剂﹣麦芽糖﹣砖红色 D. 吡罗红﹣DNA﹣红色
考点: 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版权所有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如下:
1、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是还原糖.
2、苏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
3、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4、观察DNA、RNA的分布实验中用的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由于甲基绿和吡罗红与DNA、RNA的亲和力不一样,呈绿色的是DNA,呈红色的是RNA. 解答: 解:A、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由橙色变成灰绿色,A正确;
B、苏丹Ⅲ染液与脂肪发生颜色反应呈橘黄色,B正确;
C、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发生颜色反应呈砖红色沉淀,麦芽糖是还原性糖,C正确;
D、吡罗红鉴定RNA呈红色,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颜色反应的相关实验的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的能力.
7.(2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①黏菌 ②酵母菌 ⑨蓝细菌 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杆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版权所有 分析: 本题应从生物的分类着手.微生物包括细菌、蓝藻、真菌等生物,又可以根据细胞结构中有无核膜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 解答: 解:①黏菌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如同变形虫一样的,可任意改变体形,故又称为”变形菌”,被归入和原生动物一样的生物界,属于真核生物,错误;
②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错误;
③蓝细菌又叫蓝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类原核生物,正确;
④⑤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中的细菌,正确.故选C. 点评: 本题较简单,意在考查考生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分类的识记能力.
8.(2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 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 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 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考点: 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版权所有 分析: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脂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 解答: 解:A、有的脂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如性激素(属于固醇类)参与激素调节,A错误;
B、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B错误;
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正确;
D、细胞识别主要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D错误.
故选:C 点评: 该题对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的基础知识,及与生命活动的关系进行考查,涉及面较宽,但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9.(2 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 B. 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C. 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 D. 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破坏的结果
考点: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版权所有 分析: 一般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温度、PH等,在高温、过酸、过碱的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会改变,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会降低. 解答: 解:A、在某种恒温动物如人体内各种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7℃左右,A正确;
B、随着温度降低,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不变,B错误;
C、低温有利于酶的保存,高温可能导致酶的失活,C正确;
D、高温下酶空间结构破坏导致酶失活,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酶知识要点的理解,难度不大.
10.(2分 )如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四分体时期 B. 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 此细胞有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 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版权所有 分析: 准确判断题图的分类类型和所述时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图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应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解答: 解:A、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A错误;
B、该动物的基因型AABb,此细胞中的大的那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上是基因A,因此a的出现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的,故B正确;
C、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的话可以形成AB和aB两种精子,此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的话可以形成一种卵细胞(AB或aB),故C正确;
D、此动物是二倍体,其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巧妙的通过细胞分裂图解综合考查了精子形成和卵细胞形成的异同点、基因突变及染色体组等知识,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11.(2 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中,必定会发生的是( )
A. 蓝藻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DNA复制 B. 大肠杆菌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 C.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发生基因重组 D. 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考点: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版权所有 分析: 本题是对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和特点、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综合性考查,回忆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和特点、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相关知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 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发生DNA分子的复制过程,A正确;
B、大肠杆菌的细胞分裂会发生DNA分子复制,DNA分子复制时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错误;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不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
D、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离,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不分裂,因此染色体数目不会加倍,D错误.
故选:A. 点评: 对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和特点、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解应用,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2.(2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 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C. 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 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考点: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版权所有 分析: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细胞在解离期在由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组成的解离液的作用下死亡. 解离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互相分离开.由于细胞分裂的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所以细胞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制片: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复加一块载玻片用拇指轻压(使细胞分散开). 解答: 解:A、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组成的解离液,用于解离洋葱根尖,分散细胞的作用,A错误;
B、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无染色体,处于染色质状态,B错误;
C、观察的细胞在解离时已被杀死,不可能观察到细胞版向四周扩散的过程,C错误;
D、解离可以使组织中的细胞互相分离开;压片也可以使细胞分散开,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相关知识点,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操作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3.(2分 绿色开花植物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
A. 氧气的生成 B. 二氧化碳的生成 C. ATP的生成 D. 的生成
考点: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版权所有 分析: 本题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和场所,ATP合成的场所,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氧气的产生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A正确.
B、二氧化碳的产生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无氧呼吸,若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离不开线粒体,若是无氧呼吸,产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
C、ATP的产生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过程,若是光合作用则在叶绿体中合成,若是呼吸作用可以在线粒体中,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C错误.
D、的产生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过程,若是光合作用则在叶绿体中合成,若是呼吸作用可以在线粒体中,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D错误.
故应选A.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ATP的合成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场所、反应物、产物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14.(2 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
A. 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 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 C. 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D. 细胞骨架:蛋白质
考点: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成分.版权所有 分析: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染色体和染色质都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进入分裂期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 解答: 解:A、组成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故A正确;
B、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故B错误;
C、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故C正确;
D、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15.(2 如图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 B. 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 C. 只发生在线粒体内 D. 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
考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版权所有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点,分析题图可知,本过程是糖酵解阶段,既可以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也可以是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解答: 解:A、该阶段细胞有氧、无氧都可以发生,不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A错误;
B、该阶段细胞有氧、无氧都可以发生,不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B错误;
C、该过程是糖酵解阶段,不发生在线粒体内,C错误;
D、该过程是糖酵解阶段,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点和糖酵解发生的场所,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16.(2分 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B. B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C. 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 D. 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版权所有 分析: 图示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其中A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B表示暗反应、C表示有氧呼吸.图中X表示ATP. 解答: 解:A、C是有氧呼吸,水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故A正确;
B、B是暗反应,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故B错误;
C、A是光反应,光反应产生的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结合生成水,故C错误;
D、图中X表示ATP,ATP在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用于暗反应,即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移向叶绿体的基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7.(2分 细胞程序性死亡学说认为,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基因的控制,许多细胞会正常的走向死亡.下列不属于这种细胞死亡现象的是( )
①癌细胞的扩散
②蝌蚪发育为青蛙的过程中尾部的消失
③寄主细胞因病毒的复制、释放而消亡
④花冠在传粉后凋谢
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
A. ①②⑤ B. ①③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考点: 细胞凋亡的含义.版权所有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凋亡的知识.
细胞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细胞凋亡的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细胞凋亡肩负着维持各种组织器官固有体积和形态功能的作用,还会使机体内异常细胞得到及时清除,去除潜在隐患. 解答: 解:①癌细胞扩散是由于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不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①正确;
②蝌蚪发育成为青蛙的过程中尾部消失,是由于尾部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结果,②错误;
③寄主细胞因病毒的复制、释放而消亡不属于细胞凋亡,③正确;
④花冠在传粉后凋谢,是由于尾部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结果,④错误.
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⑤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细胞坏死是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是非正常死亡.
18.(2 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如果突然将 c 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 a、b 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 )
A. a上升、b下降 B. a、b都上升 C. a、b都下降 D. a下降、b上升
考点: 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版权所有 分析: 分析题图:叶绿体类囊体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光反应的物质变化包括水的分解和ATP的合成,并为暗反应提供ATP和,所以a、b是ATP和、;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暗反应的物质变化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所以图中c是二氧化碳. 解答: 解: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如果突然将二氧化碳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减慢,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减少,进而使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速率减慢,消耗的ATP和减少,所以叶绿体中ATP和的含量升高.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9.(2分) 下列关于①﹣⑦物质与结构在各种生物中的存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核酸 ②蛋白质 ③叶绿体 ④核膜 ⑤核糖体 ⑥细胞膜 ⑦细胞壁.
A. ①、②在噬菌体、大肠杆菌、衣藻、草履虫体内都存在 B. ⑤、⑥、⑦在大肠杆菌和衣藻体内都存在 C. ①﹣⑦在衣藻体内都存在 D. ①﹣⑦中除③以外,其余的在衣藻和草履虫体内都存在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版权所有 分析: 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它的组成成分为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原核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拟核.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低等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 解答: 解:A、①核酸和②蛋白质是病毒和细胞生物中均具有的化学成分,A正确;
B、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衣藻属于低等植物,它们的细胞结构中含有⑤核糖体 ⑥细胞膜 ⑦细胞壁,B正确;
C、衣藻属于低等植物,它是所有细胞生物中结构最全的一种微生物,①﹣⑦在衣藻体内都存在,C正确;
D、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和细胞壁,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结构上的异同点,考生要能够识记病毒的化学组成,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识记低等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20.(2分 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过程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无关 B. b可表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 C. ①与细胞间识别和免疫密切相关 D. ②和③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考点: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的成分.版权所有 分析: 图中①为糖蛋白,②为磷脂分子,③为蛋白质,a为自由扩散,b为主动运输.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 解答: 解:A、a过程是自由扩散,运输动力是浓度差,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有关,故A错误;
B、细胞分泌胰岛素方式为外排,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不是主动运输,故B错误;
C、糖蛋白功能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交流有关,故C正确;
D、③磷脂双分子层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
21.(2 如图中,如果横坐标改变,则曲线的变化趋势最大的是( )
A. ①将横坐标的“光强度”改为“CO2浓度” B. ②将横坐标的“温度”改为“O2浓度” C. ③将横坐标的“有丝分裂”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D. ④将横坐标的“温度”改为“pH”
考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版权所有 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其中温度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其作用的,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除了温度,还有PH,高温、过酸、过碱均会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从而导致酶失活. 解答: 解:A、光照强度、CO2浓度均为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因此改变后曲线的趋势不变,A错误;
B、由于温度会影响呼吸作用过程中的酶的活性,温度过高酶活性降低,而呼吸强度会对O2浓度增加而增强,最后到达饱和点,B正确;
C、减数第二次分裂可以称为是“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这两个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趋势是相同的,C错误;
D、温度和PH值均能影响酶的活性,并且在高温、过碱的条件下,酶的活性均会丧失,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曲线分析能力,并能结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22.( 如图表示豌豆根尖细胞连续分裂时各阶段的时长(单位: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CD阶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 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 “CD+DE”为一个细胞周期,等于17.3h D. 在CD阶段细胞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及着丝粒分裂的现象
考点: 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版权所有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对细胞周期进行考查的题目,先解读题图获取信息,然后根据选项描述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解答: 解:A、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短,分裂间期持续时间长,分析题图可知,CD是细胞的分裂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的是分裂间期,A错误;
B、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短,分裂间期持续时间长,分析题图可知,BC是细胞的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B正确;
C、细胞周期的概念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离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由细胞周期的概念可知,图中“DE+CD”为一个细胞周期,C错误;
D、由题意可知,题图表示豌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是有丝分裂不是减数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分离,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周期的概念,分裂期与分裂间期持续时间的不同于各个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不同,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胞周期的理解能力和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23.(2分 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
A. 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 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 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 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考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版权所有 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DNA数目相同,遗传信息也完全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DNA数目虽然相同,但遗传信息不同. 解答: 解:A、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DNA数目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DNA数目也相同,即C1与C2相同,S1与S2也相同,A错误;
B、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所以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遗传信息不同,所以遗传信息S1与S2不同,B正确;
C、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相同,C错误;
D、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变化及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其中DNA数目变化规律,学生比较熟悉,能准确作出判断,但遗传信息的传递,尤其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是一个易错点,学生要理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及结果,才能准确作答.
24.(2 图一表示某精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和两个四分体 B. C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和两对同源染色体 C. D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和四条染色单体 D. 图中B细胞不属于该精子形成的过程
考点: 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版权所有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一表示某精子;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进行两两配对(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解答: 解:A、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和两个四分体,A正确;
B、C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
C、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含有一个染色体组、2条染色体和4条染色单体,C正确;
D、图B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还要求考生掌握精子形成过程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能在图中正确区分两者.
25.(2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
A. 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 B. 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C. 表现型4种,比例为3:3:1:1,基因型6种 D. 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 由于基因型的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每一对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解答: 解:根据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可以将基因型的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拆分成Aa与aa杂交、Bb与Bb杂交进行分析.Aa与aa杂交,后代有两种基因型Aa与aa,比例为1:1;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Bb与Bb杂交,后代有三种基因型BB、Bb和bb,比例为1:2:1;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因此基因型的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则后代中表现型有2×2=4种,比例为(1:1)×(3:1)=3:3:1:1,基因型有2×3=6种.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6.(2 )已知某植物开红花是由两个显性基因A和B共同决定的,否则开白花,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植株AaBb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A. 4种,9:3:3:1 B. 4种,1:1:1:1 C. 2种,3:1 D. 2种,9:7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植物开红花是由两个显性基因A和B共同决定的,否则开白花,因此可以确定红花基因型为:A_B_.其它A_bb、aaB_、aabb均开白花.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只有A和B同时存在才会开红花,由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在AaBb自交后代中A_B_:A_bb:aaB_:aabb=9:3:3:1;又由于只有A_B_开红花,其它全开白花,因此结后代只有2种表现型,并且比例=9:(3+3+1)=9:7.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考生能够根据题意确定红花和白花个体的基因型,再利用AaBb自交后代的9:3:3:1的比例进行变式相加即可.
27.(2 )子叶饱满的豌豆与子叶皱缩的豌豆杂交,F1都为子叶饱满,让F1自交,其中子叶皱缩的豌豆有192粒,则F2中子叶饱满豌豆的总数和子叶饱满豌豆纯合子的粒数分别依次为( )
A. 384和192 B. 384和192 C. 576和192 D. 576和384
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子叶饱满的豌豆与子叶皱缩的豌豆杂交,F1都为子叶饱满,说明子叶饱满对子叶皱缩为显性,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解答: 解:子叶饱满的豌豆与子叶皱缩的豌豆杂交,F1都为子叶饱满,设基因型为Aa.让F1自交,子代基因型为AA:Aa:aa=1:2:1,表现型为子叶饱满:子叶皱缩=3:1.由于F2中子叶皱缩的豌豆有192粒,所以F2中子叶饱满豌豆的总数和子叶饱满豌豆纯合子的粒数分别依次为:192×3=576和192.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8.(2 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 )
A. 3种,3:1 B. 3种,1:2:1 C. 9种,9:3:3:1 D. 9种,1:4:6:4:1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属于数量遗传.依据后代基因型中显性基因的数量,根据题意、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 解:AABB和aabb杂交,后代AaBb表现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则AaBb×AaBb=(Aa×Aa)(Bb×Bb)=3×3=9种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五种表现型,比例是1:4:6:4:1.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9.( 如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正常的异卵孪生兄弟,兄弟俩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是( )
A. 0 B. C. D.
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5号是患病女性,而其父母都正常,所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 解:由于父母均无病,但却有一个有病的女儿,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父母均为杂合子Aa.又由于3和4同异卵孪生兄弟,所以他们是AA的概率都为.因此,兄弟俩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遗传病方式的判断、概率的计算、基因的分离定律等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计算能力,而熟悉遗传系谱图准确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快速答题的关键.
30.(2 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 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 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D. 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 由图分析可知:F2的表现型有四种且比例为1:1:1:1,所以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2中灰色比例最高,所以灰色为双显性状(A_B_),米色最少为双隐性状(aabb),黄色、黑色为单显性aaB_、A_bb),F1 为双杂合子(AaBb). 解答: 解:A、两对等位基因杂交,F2 中灰色比例最高,所以灰色为双显性状,米色最少为双隐性状,黄色、黑色为单显性,A错误;
B、F1 为双杂合子(AaBb),与黄色亲本(假设为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_,aaB_),故后代为两种表现型,B正确;
C、F2 出现性状分离,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灰色大鼠中有1/9 的为纯合体(AABB),其余为杂合,C错误;
D、F2 中黑色大鼠中纯合子(AAbb)所占比例为,与米色(aabb)杂交不会产生米色大鼠,杂合子(Aabb)所占比例为,与米色大鼠(aabb)交配,产生米色大鼠的概率为×=,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显隐性性状的判断、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及相关计算,属于对知识理解判断和灵活运用的考查,难度适中.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0 图(一)为某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二)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二)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括号中填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一)中①表示的细胞器是 核糖体 ;④表示的细胞器是 内质网 .
(2)图(二)的a﹣h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 b、f (填字母),c结构上的⑥是 mRNA .
(3)若图(一)是浆细胞,其分泌物是 抗体 ,与其他没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相比较,浆细胞的a﹣h中数目一定较多的细胞器是 高尔基体 (除c以外).
(4)图(二)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 a、e、c .(请填写字母)
(5)如果图(一)细胞具有明显的b结构,则该细胞是否会出现g的现象? 不能 ,原因是 细胞高度分化,失去分裂能力 .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版权所有 分析: 分析图解:图一中,①是核糖体、②是细胞质基质、③是细胞核、④是光面内质网、⑤是粗面内质网.
图二中,a是叶绿体、b是液泡、c是核糖体、d是中心体、e是线粒体、f是高尔基体、g是有丝分裂后期图、h是膜结构亚显微结构. 解答: 解:(1)图一中,①是核糖体、②是细胞质基质、③是细胞核、④是光面内质网、⑤是粗面内质网.
(2)图(二)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b液泡、f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细胞膜和染色体不属于细胞器.结合在核糖体上的是mRNA,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3)若图(一)是浆细胞,浆细胞能够分泌并产生抗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和分泌,因此浆细胞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
(4)细胞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DNA的复制和转录)、c核糖体(翻译)、e线粒体(DNA的复制和表达)、a叶绿体(DNA的复制和表达).
(5)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才有大液泡,有液泡说明已高度分化,不再分裂.
故答案为:
(1)核糖体 内质网
(2)b、f mRNA
(3)抗体高尔基体
(4)a、e、c
(5)不能 细胞高度分化,失去分裂能力 点评: 本题以细胞结构模式图为载体,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识记相关细胞器的功能;识记细胞器的膜结构(分双层、单层、无膜);明确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分裂的能力.
32.(8分 )如图是组成生物体的部分高分子化合物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关系图:
(1)构成小分子A、B、C、D、E的化学元素中,相同的元素有 C、H、O .
(2)写出下列高分子的名称:⑦ 脂肪 ;⑨ DNA .
(3)导致F1~Fn差别的原因是 构成多肽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
(4)小分子C和D的最主要差别是前者含 核糖 ,后者含 脱氧核糖 .
(5)写出下列物质的具体名称:F2为 抗体 ;F4 为 胰岛素 .
考点: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糖类的组成元素.版权所有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生理功能.解答本题时要从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入手,动物特有的储能物质是糖原,植物特有的储能物质是淀粉;动植物普遍都有的储能物质是脂肪.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NA和RNA所含的五碳糖有差异,DNA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为核糖. 解答: 解:(1)据题意分析,小分子A、B、C、D、E分别是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氨基酸.它们相同的元素有C、H、O.
(2)动植物普遍的储能物质是脂肪,生物界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
(3)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是由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的.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构成多肽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4)小分子C和D分别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它们最主要差别是前者含核糖,后者含脱氧核糖.
(5)F2消灭抗原的蛋白质是抗体,F4降低血糖的蛋白质是胰岛素.
故答案为:
(1)C、H、O
(2)脂肪 DNA
(3)构成多肽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4)核糖 脱氧核糖
(5)抗体 胰岛素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的,然后要明确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多肽经过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蛋白质相关的题目首先要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简式,然后要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以后,形成肽键数和水分子数的计算公式,比如如果是n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一条肽链,则形成的肽键数是n﹣1个.
33.( 如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
(1)如图资料显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
(2)图甲中的“a”点表示 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 .如果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 向右 .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 叶绿体基质 向 类囊体薄膜 方向移动.如图所示中与a点相符合的是 B ,与c点符合的是 D .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低 ;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高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版权所有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a点时,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ab段,植物细胞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点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A植物为阳生植物,B为阴生植物.乙图表示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曲线. 解答: 解:(1)根据甲、乙两图显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2)图甲中的“a”点没有光照,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其可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由于Mg是合成叶绿素的组成元素,当植物缺Mg时,叶绿素合成减少,光合作用减弱,而呼吸作用强度不变,因此b点右移.
(3)c点时,A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ATP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方向移动,参与暗反应;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如图所示中与a点相符合的是B,只进行呼吸作用;与c点符合的是D,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
(4)e点的光照强度大于d点,光反应强度大,合成的ATP、多,因而还原的C3多,所以e点的C3含量低;e点的CO2浓度比f点的高,因而固定的CO2多,合成的C3也多,所以e点C3含量高.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
(2)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 向右
(3)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 B D
(4)低 高 点评: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要点、获取信息以及识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4.(7分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
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3:用长形品
- VIP免费下载
- 下载文档
- 收藏
- 分享 赏
- 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