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这里要强调的是尽管监测单个报告的ADR可能没有详尽的因果关系判断,但如果某药物确实会产生某种ADR,只要用药者出现可疑征兆即报,就可能收集到大量有关该药物的ADR报告,当报告累计到一定程度,便可能找到许多规律性东西。 ADR监测与报告的基本作用是发现ADR信号。但是信号的发现(尤其是新的不良反应)不是靠1例或几例报告就能够确定的。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本着“可疑就报”的原则,怀疑为药品引起的问题就报告。 * 《办法》第十三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每季度集中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其中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及时报告。 * 按照《办法》第十五条和第十七条规定,企业还需要报告《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定期汇总表》。 第十五条 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药品生产企业除按第十三条规定报告外,还应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定期汇总表》的形式进行年度汇总后,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对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每年汇总报告一次;对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在首次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有效期届满当年汇总报告一次,以后每5年汇总报告一次。 第十七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群体不良反应,应立即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厅(局)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立即会同同级卫生厅(局)组织调查核实,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 * 单击左下角动作按钮可链接到报表页。 * 单击左下角动作按钮可链接到报表页。 * * * * 理解要点(1)药品质量合格(2)用药方法剂量正确(3)与用药目的无关(4)对人造成不良结果。 理解误区: ADR就是医疗差错或事故(什么是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差错的简单举例) 发生ADR的药品就是劣药、假药。 * 常用的分型方法: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分为A、B、C三型。 A型: 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通常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一般发生率高、死亡率低。副作用、毒性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和撤药反应等均属此类 。 B型药品不良反应: 指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特点是与使用剂量无关,一般难以预测,发生率低,死亡率高,而且时间关系明确。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属于此类。 注射用青霉素钠 -过敏性休克 C型: 指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潜伏期较长,药品和ADR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特点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 己烯雌酚-阴道腺癌 * * 从定义我们不难看出ade的范围较adr的范围要广,收集各种信息对ade进行判断,它最终可能是adr,也可能是由于不合格药品(如假药劣药)和不合理用药等原因引起。但是做过adr评价的人应该都知道,ade到adr的判断过程或者ade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时是非常复杂的,有时不能单单考一例或几例报告就能够判断。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用药风险,可疑即报的原则,对ade进行检测。 齐二药介绍: 如:2006年4月底,广州中山三院传染病科先后出现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高度怀疑与亮菌甲素有关。经过卫生部、药监局各个部门的努力,证实了肾衰竭是由于药品引起,但这个事件并不是药物的adr引起。而是一个责任事故,亮菌甲用二代替了病。不能通过一个甚至几个病例来证实相关性,需要医院\药政有关部分.为了不漏掉可能的信号,我们必须可疑即报的原则. 5月11日,黑龙江省药检所检所报告,该批号10ml、2ml品种未检出丙二醇,而含有相应浓度的二甘醇。 事件 * * 理解要点: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同一药品(三同) ,多人发生不良反应/事件 * * * * * * 重点强调: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范围 药品adr监测是发现、报告、评价、控制的过程,是去伪存真的过程。为了不漏报,我们本着可疑即报的原则,实际上我们的监测系统收集的是ade。在去伪存真过程我必须辨别真与假,真就是adr ,“假”就可能使医疗差错、质量问题、不合理用药等问题,作为药品安全监管部门,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真的adr,对这些假的adr我们同样重视,比如,欣弗,齐二药,甲胺碟呤事件都是假的adr,但是他们对健康及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作用,我们必须关心他。也是政府赋予我们的职能之一。实际上adr监测发挥着药物警戒的作用。 * 1、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的局限性 (1)病例少(Too few)。(2)研究时间短(Too short)。(3)试验对象年龄范围窄(Too medium-aged)。(4)用药条件控制较严(Too homogeneous)。(5)目的单纯(Too restricted)。 由于药品上市前研究存在如此的局限性,因而,被正式批准上市的药品,并不意味着对其临床评价的结束,而是表明已具备在社会范围内对其进行更深入研究的条件。 临床实验对象的严格筛选,如很多试验对年龄和人群都有限制。 临床实验时间短 因此临床试验不等于临床应用,前者如选的条件局限,用药单一;与后者的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相差甚多。 由于实验的局限性,上市前发现的ADR只是发现药品安全的“冰山一角”,冰山的整体(大量的药品安全性因素)需要通过药品上市后来发现。 动物急性毒性 小白鼠 ,2周 大型动物,长毒,2-3只动物 * 上市前发现的adr只是 “冰山一角” ,冰山的整体(大量的药品安全性因素)需要通过药品上市后来发现 * * 逐条简单解释 * * 逐条简单解释,重点解释给药途径不同的影响:比如静脉注射相对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危害更大。 * 逐条简单解释 * 简单解释。 * * * * * * * * * * * * * 上述法律法规对企业开展ADR工作都有明确的要求,列举本幻灯的目的是,企业开展ADR工作已不再是自愿工作,而是其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 * * 报告的方法 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 填写详细要求 1报告的基本信息 首次报告□ 跟踪报告□(新增) 如果报告的是跟踪报告,搜索到原始报告后在原始报告上进行修改,补充资料后保存。 编码 是报告单位内部编码,电子上报后系统自动形成的电子编码,报告单位要记录在纸制报告上 首次报告 点击左侧功能菜单中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管理】?【首次报告】 点击后会弹出独立的页面即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新增页面 录入方式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包括患者信息、用药信息、不良反应描述附件信息 报告类型 新的□ 严重□ 一般□ 一般: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以外的所有不良反应 选择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填报单位的类型 医疗机构□ 生产企业□ 经营企业□ 个人□ 其他 医疗机构:指从事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活动并使用药品的机构。 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指药品的生产企业和药品的销售企业 个人:指作为消费者本人 其他:以上来源之外的,如CRO公司 报告单位类别 2 患者相关情况 患者姓名 ?填写患者真实全名。 ? 当新生儿被发现有出生缺陷时,如果报告者认为这种出生缺陷可能与孕妇在怀孕期间服用药品有关时,患者是新生儿。 如果不良反应涉及胎儿/乳儿或者母亲,或者两者均涉及,报告人认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母亲在怀孕、哺乳期间服药有关时: 患者相关情况 患者姓名 ①如果不良反应没有影响胎儿/乳儿,患者是母亲。 ②如果不良反应是胎儿死亡或自然流产,患者是母亲。 ③如果只有胎儿/孩子出现不良反应(除了胎儿自然流产/胎儿死亡),患者是胎儿/乳儿,将母亲使用的可能引起胎儿/孩子出现不良反应的药品列在可疑药品栏目中。 ④ 如果胎儿/乳儿和母亲都有不良反应发生,应填写两张报告表,并且注明两张报告表的相关性。 患者相关情况 性别 按实际情况选择 出生日期 ????患者的出生年应填写4位,如1987年5月13日。 ?如果患者的出生日期无法获得,应填写发生不良反应时的年龄。 民族 应正确填写,如回族。 体重 ?????注意以千克(公斤)为单位。 如果不知道准确的体重,请做一个最佳的估计。 患者相关情况 联系方式 ???? 最好填写患者的联系电话或者手提电话。 ???? 如果填写患者的通信地址,请附上邮政编码。 原患疾病 即病历中的诊断,诊断疾病应写标准全称。 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能写ALL。 病例号/门诊号(企业填写医院名称) ???? 认真填写患者的病历号(门诊号)以便于对详细病历详细资料的查找。 ????????企业需填写病例发生的医院名称。 既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情况 ???? 包括药物过敏史。 ???? 如果需要详细叙述,请另附纸说明。 家族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 选择正确选项。 ???? 如果需要详细叙述,请另附纸说明。 相关重要信息 吸烟史□ 饮酒史□ 妊娠期□ 肝病史□ 肾病史□ 过敏史□ 比如食物、 花粉 其他□ 3 使用药品情况 怀疑药品 ???? 报告人认为可能与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药品。 批准文号 这是一个新增栏目,增加的目的是减少电子报表录入的工作量。因为药品批准文号是药品生产合法性的标志。药品生产企业的每种药品的每一规格有一个批准文号。也就是说每个批准文号是与药品生产企业、药品名称、规格对应的。 商品名称 ???? 填写药品的商品名。如果没有或者不知道商品名,填写不详。 通用名称(含剂型) ???? 填写完整的通用名,不可用简称,如“氨苄”等 ???? 使用药品情况 生产厂家 填药品说明书上的药品生产企业的全称,不可用简称,如:“上五”、“白云”等 批号 填写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批号,如980324。注意不要与生产日期、有效期相混淆。 用法用量 包括每次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每日给药次数,例如,5mg,口服,每日2次。 如系静脉给药,需注明静脉滴注、静脉推注或者“小壶”给药等。对于规定要缓慢静脉注射的药品应在报告表“其它”栏内注明是否缓慢注射。 容易出现的问题: 1.通用名、商品名混淆或填写混乱,剂型不清; 2.生产厂家缺项,填写药厂简称; 3.把产品批号写成药品批准文号,如“国药准字H2000150 使用药品情况 用药起止时间 指使用药品的同一剂量的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如果用药过程中改变剂量应另行填写该剂量的用药起止时间,并予以注明。 用药起止时间大于一年时,填写xxxx年Ⅹ月Ⅹ日-xxxx年X年X日的格式;用药起止时间小于一年时,填写Ⅹ月Ⅹ日-X年X日的格式;如果使用某种药品不足一天,可填写用药持续时间。例如:一次或者静脉滴注一小时。 用药原因 填写使用该药品的原因,应详细填写。如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此次因肺部感染而注射氨苄青霉素引起不良反应,用药原因栏应填肺部感染。 并用药品 并用药品:指发生此药品不良反应时患者除怀疑药品外的其他用药情况,包括患者自行购买的药品或中草药等。 不良反应发生时,患者同时使用的其他药品(不包括治疗不良事件的药品),而且报告人并不认为这些药品与不良反应发生有关。 并用药品的信息可能提供以前不知道的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线索,或者可以提供不良反应的另外的解释,故请列出与怀疑药品相同的其他信息。 注意! 填写怀疑药品和并用药品时须参考已知文献报道信息,如不良反应表现形式,ADR的发生时间、发生率,与病人情况进行比较,在客观分析以后填写,并决定怀疑药品和并用药品的排序。 填报时还应注意不要忽略慢性病长期服药因素。 不良反应过程描述—3个时间3个项目和2个尽可能 3个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 采取措施干预不良反应的时间; 不良反应终结的时间。 3个项目: 第一次药品不良反应出现时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 药品不良反应动态变化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 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 2个尽可能: 不良反应/事件的表现填写时要尽可能明确、具体; 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要尽可能明确填写。 总结 一句话: “三个时间三个项目两个尽可能。” 套用格式: 何时出现何不良反应(两个尽可能),何时停药,采取何措施,何时不良反应治愈或好转。 要求: 相对完整,以时间为线索,重点为不良反应的症状、结果,目的是为关联性评价提供充分的信息。 主要是使用非医学用语; 将药名+不良反应=ADR名称:双黄连过敏反应; 填写不具体,未明确解剖部位或使用诊断名词不正确或不准确:溃疡-口腔溃疡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 将用药原因作为ADR或原患疾病的诊断:术后预防感染-胆囊炎术后; 编辑性错误 错别字; 预防用药普遍不知如何正确填写,在原患疾病栏填写“无/没病/健康”等。 易错项-原患疾病和不良反应名称 * 谢 谢! * * 加黑字体重点讲解 围绕培训目的,设置上述五个部分,逻辑上递进的过程。 了解基本知识——除了对医疗机构外,为什么对企业开展adr培训,让企业认识必要性——如果企业开展的好,就没有必要在这做培训,介绍现状,认识不足——当认识到上述内容时,企业当然会提出,如何开展adr工作——在adr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adr病例报告。 * * 沙利度胺事件:反应停(沙利度胺)最早于1956年在原西德上市,主要治疗妊娠呕吐反应,临床疗效明显,因此迅速流行于欧洲、亚洲(以日本为主)、北美、拉丁美洲的17个国家,美国由于种种原因并未批准该药在美国上市,只有少数患者从国外自己购买了少量药品。到1960年左右,上述国家突然发现许多新生儿的上肢、下肢特别短小,甚至没有臂部和腿部,手脚直接连在身体上,其形状酷似“海豹”部分新生儿还伴有心脏和消化道畸形、多发性神经炎等。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这种“海豹肢畸形”是由于患儿的母亲在妊娠期间服用沙利度胺所引起。“海豹肢畸形”据统计,全球46个国家有12000名“海豹肢畸形”患儿出生,其中只有8000名活过了第一年。1962年沙利度胺在全球范围内撤市。 (加拿大网站)!这就是著名的“沙利度胺不良反应事件”。 此后,世界各国陆续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 * 应解释千手观音图片意义: 药品上市前的局限性 * 大部分药理作用 A型不良反应,部分B型ADR 个体药代动力学指标 单纯适应症的药效 人群使用 人群疗效 生命质量 合并症,并发症 药物经济学 新适应症 新ADR,尤其C型 合并用药 长期使用的效果及ADR 未知 已知 正确认识药品的不良反应 ADR≠药品质量问题(伪劣药品) ADR≠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 ADR≠药物滥用(吸毒) ADR≠超量误用 ADR为药品属性 住院病人约5%-10%是由于药品不良反应而入院 住院治疗期间10%-20%的病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死亡率为0.24%-2.9%。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不作为医疗事故、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 * 正确认识药品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 ADR发生 的可能原因 药物因素 机体因素 给药方法 其他因素 药物因素 1.药理作用 2.药物相互作用(合并用药提高ADR发生率) 3.药物的理化性质、副产物、分解产物、代谢产物的作用 4.药物赋形剂、溶剂、染色剂等附加剂的影响(苯妥英钠中毒事件) 5.药物杂质的影响(质量标准的缺乏或低下、致使生产工艺不同,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差别) 药品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 合并用药种类与ADR发生率之间对应关系 药品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 苯妥英钠中毒事件 1968年澳大利亚发生的苯妥英钠中毒事件的原因是制药厂用乳糖代替硫酸钙作为填充剂,使苯妥英钠在胃肠中的溶解速度增快、吸收过多而引发。 胶囊中的着色剂也可引起固定性药疹 给药方法 1.给药途径(卫生部用药原则) 2.给药间隔和时辰 3.给药剂量和持续时间 4.配伍和给药速度(给药速度与药理作用强度成正比) 5.减药或停药 药品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 给药剂量的影响 如口服阿司匹林的剂量低于每日600mg时,在312人中未发现耳聋; 剂量为每日600—899mg时,在2273人中有3人耳聋(发生率为0.1%); 剂量每日为900—1199mg时,在269人中有12人耳聋(发生率为4.5%); 剂量大于每日1200mg时,在120人中有18人耳聋(发生率为15%) 机体因素 1.年龄(老人、小孩) 2.性别(女高于男) 3.遗传和种族 4.病理状态 5.食物、营养状态 药品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 其他因素 1.环境 2.生活、饮食习惯 药品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药师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警惕性和识别能力,注意选用比较安全的品种,避免配伍禁忌,从而提高了合理有效用药水平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工作背景 美国FDA 提出风险警示 头孢曲松钠 新生儿死亡 含钙溶液/药物 合用 肺、肾中出现钙-头孢曲松钠沉淀物 生产企业 联合发布消息 修改药品说明书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14期)2008年7月 警惕头孢曲松钠的严重过敏反应 头孢曲松钠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国家中心对此提出关注 提出安全建议 对该品种通报 分析、评价 清毒、解毒、利湿 控制感染 两次蒸馏 鱼腥草注射液 三白草科植物蕺菜鲜品 过敏性休克 暂停该品种 为遴选、整顿和淘汰药品提供依据(替马沙星、关木通)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具有药理作用 非索非那定(不会影响患者心脏功能) 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成为最受欢迎的抗过敏药物 特非那丁 死亡报告 新型抗组胺药 心脏毒性 撤市 特非那定代谢产物 促进新药的研制开发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收集ADR报告 分析 评价 研究 发布信息 采取措施 避免重复发生 齐二药事件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重大意义 及时发现重大药害事件,防止药害事件的蔓延和扩大,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我国现行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法律体系 法律 法规 规章 包括 三个层次 法律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2011年5月4日发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中针对不同报告类型提供了三份表格 附表: 1.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2.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 3.境外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或警告,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并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一)无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 (二)未按要求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 (三)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匿而不报的; (四)未按要求修订药品说明书的; (五)隐瞒药品不良反应资料。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 第一百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不予再注册: ……… -未按照规定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 -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再评价属于疗效不确、不良反应大或者其他原因危害人体健康的; ………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 五、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 报告原则 报告时限 报告范围 报告方法 * * 报告原则(可疑即报) 报告一切怀疑与药品有关的不良事件! 可疑即报 * 报告的时限 死亡病例 严重的或新的 一般的 及时报告 15日之内 每月汇总 登录方式 输入网址: 20/(联通用户) 20(电信用户) 基层用户上网注册方法 报告途径 *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械综合管理科 2014年6月6日 * 培训提纲 药品不良反应背景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概念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意义 药品不良反应填写范例及常见错误 * 年代 地区 药物 用途 毒性表现 受害人数/发生率 22-34 US、EC 氨基比林 退热止痛 粒细胞减少 1981(US)200(EC) 1937 美国 磺胺酏剂(含二甘醇) 抗菌消炎 二甘醇致肝肾损害 358人中毒,107人死亡 30-60 各国 醋酸铊 头癣/脱发 铊中毒 近半数/慢性中毒/万余人死亡 55-72 日本 氯碘喹啉 肠炎 脊髓变性、失明(SMON) 1007/1000 54-56 法国 二碘二乙基锡 疮、疖粉刺 神经毒性、脑炎、失明 中毒270人,死亡110人 33-72 美国 己烯雌酚 保胎 阴道腺癌(女) 300人 国外100年来重大药害事件 背景知识 年代 地区 药物 用途 毒性表现 受害人数/发生率 1953 欧、美 加 非那西丁 止痛退热 肾损害 肾病2000余,死亡500人 1956--1961 欧、南美日本 反应停 妊娠反应 海豹肢畸形 1万人,死亡5000 1960 英、美 澳 异丙基肾 气雾剂 止喘 严重心率失常心衰 死亡3500人 1968--1979 美国 心得宁 抗心律失常 角膜、心包 腹膜损害 2257余人 国外100年来重大药害事件 背景知识 沙 利 度 胺 事 件 1956 沙利度胺在西德上市 上述国家突然发现许多新生儿的上肢、下肢特别短小,甚至没有臂部和腿部,手脚直接连在身体上,其形状酷似“海豹” 1962 1960 能有效地改善妊娠呕吐反应,迅速流行于欧洲、亚洲(以日本为主)、北美、拉丁美洲等国家 沙利度胺在全球范围内被禁用 上市后 背景知识 药物治疗史上最悲惨的药源性事件! 沙 利 度 胺 事 件 背景知识 2. 受害人数: 据统计,全球46个国家有12000名“海豹儿”出生,其中只有8000名活过了第一年 1. 调查结果: 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证明这种“海豹肢畸形”是由于患儿的母亲在妊娠期间服用沙利度胺所引起 沙 利 度 胺 事 件 背景知识 我国发生的药害事件 药害发生事件 药物 药害表现 备注 20世纪60年代 甲奎酮 药物依赖性 20世纪70年代 四环素类抗生素 四环素牙 20世纪70—80年代 咪唑类驱虫药 迟发性脑炎 20世纪60—90年代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耳聋 氨基糖苷类致耳聋者占药物性耳聋的80%以上 20世纪80—90年代 乙双吗啉 白血病 20世纪80—90年代 苯甲醇注射溶媒 臀肌挛缩 20世纪90年代 含马兜铃酸中药 肾毒性 背景知识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药品不良事件 “千手观音”21位演员中18人因药致聋 药物性耳聋 背景知识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药品不良事件 苯甲醇—臀肌挛缩 2004年湖北恩施州鹤峰县某乡495人(2-29岁) 表现:跛行、八字腿、蛙行腿、难翘“二郎腿”、下蹲受限、皮肤凹陷 手术费每人3000元/人,一个乡148.5万元 背景知识 * 基本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ADR) 药品不良事件(ADE) 群体不良事件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严重不良/事件 基本概念 * 药品不良反应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卡托普利 降血压 刺激性干咳 不良反应≠质量事故 基本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首剂效应、停药综合症等。 基本概念 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痉挛时引起口干 特非那丁的心脏毒性 镇静催眠药品引起次晨的宿醉现象 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肝细胞缺乏乙酰化酶服用异烟肼出现多发性神经炎 长期使用杜冷丁后的依赖性 首次服用降压药导致血压骤降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停药后病情恶化 沙利度胺引起海豹肢畸形胎儿 副作用 毒性作用 后遗效应 变态反应 继发反应 特异质反应 药物依赖性 首剂效应 致畸作用 停药综合症 * 药品不良反应 A型 B型 C型 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常见(大于1%) 剂量相关 时间关系较明确 可重复性 在上市前常可发现 如,感冒药-嗜睡 罕见(1%) 非预期的 较严重 时间关系明确 青霉素钠 -过敏性休克 背景发生率高 非特异性(指药物) 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潜伏期较长 不可重现 机制不清 药品不良反应分型 基本概念 * 基本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ADR) 药品不良事件(ADE) 群体不良事件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 药品不良事件 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并发症 病情恶化 死亡 事故 其他 “齐二药”事件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人群的用药风险,本着“可疑即报”原则,对有重要意义的ADE也要进行监测 基本概念 * 基本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ADR) 药品不良事件(ADE) 群体不良事件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群体不良事件 是指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内,使用同一种药品对健康人群或特定人群进行预防、诊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人药品不良事件。 * 基本概念 * 药品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 同一地区 同一时间段 同一种药品 诊 断 预 防 治 疗 多人不良事件 不同情况 严重程度 一级事件 二级事件 出现人数超过50人 3例以上死亡 其他 发生率超过已知的2倍 出现人数超过30人 出现死亡病例 其他 * 基本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ADR) 药品不良事件(ADE) 群体不良事件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静滴香丹注射液 皮肤瘙痒 香丹注射液 药品说明书 偶见过敏反 应 皮肤瘙痒属于过敏反应的表现形式 基本概念 * 基本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ADR) 药品不良事件(ADE) 群体不良反应/事件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 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引起死亡 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患者出现对生命有危险的不良反应,若不及时救治就可能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基本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 基本概念 * 药品管理当局批准的药品就是安全的? “安全”意味着: 对于意向于用药和治疗的人群而言,该药的效益大于风险。 并非意味没有损害 如果管理当局认为效益大于风险,药品可被批准上市。已批准的药品应通过上市后监测继续评价。(西布曲明) 风险 效益 正确认识药品的不良反应 * 上市前研究局限性 B E C D A 病例少(Too few) 研究时间短(Too short) 试验对象年龄范围窄 (Too medium-aged) 目的单纯(Too restricted) 用药条件控制较严 (Too homogeneous) 5 TOO 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 推测到人 动物实验 ★上市前发现的问题只是 “冰山一角” ★临床试验≠临床应 用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上市后药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手段 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 * * 加黑字体重点讲解 围绕培训目的,设置上述五个部分,逻辑上递进的过程。 了解基本知识——除了对医疗机构外,为什么对企业开展adr培训,让企业认识必要性——如果企业开展的好,就没有必要在这做培训,介绍现状,认识不足——当认识到上述内容时,企业当然会提出,如何开展adr工作——在adr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adr病例报告。 * * 沙利度胺事件:反应停(沙利度胺)最早于1956年在原西德上市,主要治疗妊娠呕吐反应,临床疗效明显,因此迅速流行于欧洲、亚洲(以日本为主)、北美、拉丁美洲的17个国家,美国由于种种原因并未批准该药在美国上市,只有少数患者从国外自己购买了少量药品。到1960年左右,上述国家突然发现许多新生儿的上肢、下肢特别短小,甚至没有臂部和腿部,手脚直接连在身体上,其形状酷似“海豹”部分新生儿还伴有心脏和消化道畸形、多发性神经炎等。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这种“海豹肢畸形”是由于患儿的母亲在妊娠期间服用沙利度胺所引起。“海豹肢畸形”据统计,全球46个国家有12000名“海豹肢畸形”患儿出生,其中只有8000名活过了第一年。1962年沙利度胺在全球范围内撤市。 (加拿大网站)!这就是著名的“沙利度胺不良反应事件”。 此后,世界各国陆续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 * 应解释千手观音图片意义: * * * 理解要点(1)药品质量合格(2)用药方法剂量正确(3)与用药目的无关(4)对人造成不良结果。 理解误区: ADR就是医疗差错或事故(什么是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差错的简单举例) 发生ADR的药品就是劣药、假药。 * 常用的分型方法: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分为A、B、C三型。 A型: 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通常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一般发生率高、死亡率低。副作用、毒性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和撤药反应等均属此类 。 B型药品不良反应: 指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特点是与使用剂量无关,一般难以预测,发生率低,死亡率高,而且时间关系明确。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属于此类。 注射用青霉素钠 -过敏性休克 C型: 指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潜伏期较长,药品和ADR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特点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 己烯雌酚-阴道腺癌 * * 从定义我们不难看出ade的范围较adr的范围要广,收集各种信息对ade进行判断,它最终可能是adr,也可能是由于不合格药品(如假药劣药)和不合理用药等原因引起。但是做过adr评价的人应该都知道,ade到adr的判断过程或者ade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时是非常复杂的,有时不能单单考一例或几例报告就能够判断。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用药风险,可疑即报的原则,对ade进行检测。 齐二药介绍: 如:2006年4月底,广州中山三院传染病科先后出现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高度怀疑与亮菌甲素有关。经过卫生部、药监局各个部门的努力,证实了肾衰竭是由于药品引起,但这个事件并不是药物的adr引起。而是一个责任事故,亮菌甲用二代替了病。不能通过一个甚至几个病例来证实相关性,需要医院\药政有关部分.为了不漏掉可能的信号,我们必须可疑即报的原则. 5月11日,黑龙江省药检所检所报告,该批号10ml、2ml品种未检出丙二醇,而含有相应浓度的二甘醇。 事件 * * 理解要点: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同一药品(三同) ,多人发生不良反应/事件 * * * * * * 重点强调: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范围 药品adr监测是发现、报告、评价、控制的过程,是去伪存真的过程。为了不漏报,我们本着可疑即报的原则,实际上我们的监测系统收集的是ade。在去伪存真过程我必须辨别真与假,真就是adr ,“假”就可能使医疗差错、质量问题、不合理用药等问题,作为药品安全监管部门,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真的adr,对这些假的adr我们同样重视,比如,欣弗,齐二药,甲胺碟呤事件都是假的adr,但是他们对健康及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作用,我们必须关心他。也是政府赋予我们的职能之一。实际上adr监测发挥着药物警戒的作用。 * 1、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的局限性 (1)病例少(Too few)。(2)研究时间短(Too short)。(3)试验对象年龄范围窄(Too medium-aged)。(4)用药条件控制较严(Too homogeneous)。(5)目的单纯(Too restricted)。 由于药品上市前研究存在如此的局限性,因而,被正式批准上市的药品,并不意味着对其临床评价的结束,而是表明已具备在社会范围内对其进行更深入研究的条件。 临床实验对象的严格筛选,如很多试验对年龄和人群都有限制。 临床实验时间短 因此临床试验不等于临床应用,前者如选的条件局限,用药单一;与后者的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相差甚多。 由于实验的局限性,上市前发现的ADR只是发现药品安全的“冰山一角”,冰山的整体(大量的药品安全性因素)需要通过药品上市后来发现。 动物急性毒性 小白鼠 ,2周 大型动物,长毒,2-3只动物 * 上市前发现的adr只是 “冰山一角” ,冰山的整体(大量的药品安全性因素)需要通过药品上市后来发现 * * 逐条简单解释 * * 逐条简单解释,重点解释给药途径不同的影响:比如静脉注射相对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危害更大。 * 逐条简单解释 * 简单解释。 * * * * * * * * * * * * * 上述法律法规对企业开展ADR工作都有明确的要求,列举本幻灯的目的是,企业开展ADR工作已不再是自愿工作,而是其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 * * * * 这里要强调的是尽管监测单个报告的ADR可能没有详尽的因果关系判断,但如果某药物确实会产生某种ADR,只要用药者出现可疑征兆即报,就可能收集到大量有关该药物的ADR报告,当报告累计到一定程度,便可能找到许多规律性东西。 ADR监测与报告的基本作用是发现ADR信号。但是信号的发现(尤其是新的不良反应)不是靠1例或几例报告就能够确定的。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本着“可疑就报”的原则,怀疑为药品引起的问题就报告。 * 《办法》第十三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每季度集中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其中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及时报告。 * 按照《办法》第十五条和第十七条规定,企业还需要报告《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定期汇总表》。 第十五条 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药品生产企业除按第十三条规定报告外,还应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定期汇总表》的形式进行年度汇总后,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对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每年汇总报告一次;对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在首次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有效期届满当年汇总报告一次,以后每5年汇总报告一次。 第十七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群体不良反应,应立即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厅(局)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立即会同同级卫生厅(局)组织调查核实,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 * 单击左下角动作按钮可链接到报表页。 * 单击左下角动作按钮可链接到报表页。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