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地产新进入城市产品设计总体研究.doc - 深圳网站优化推广公司

远洋地产新进入城市产品设计总体研究.doc 172页

  • 内容提供方:三哥
  • 大小15.1 MB
  • 字数约8.19万字
  • 发布时间2016-05-20发布于湖北
  • 浏览人气10
  •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 收藏次数0
  •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

远洋地产新进入城市产品设计总体研究.doc

  • 关闭预览
远洋地产新进入城市产品设计总体研究.doc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新进入城市产品设计总体研究 (武汉篇) 远洋地产 产品研发部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目 录 第一章 城市总体研究 1 1.1基本情况 1 1.1.1地理位置 1 1.1.2行政区划 2 1.1.3地形地貌 3 1.1.4气候条件 3 1.1.5水文状况 3 1.1.6人口规模 3 1.1.7历史沿革 3 1.2总体现状 5 1.2.1城市经济 5 1.2.2城市资源 7 1.2.3城市空间 8 1.2.4城市文化 14 1.2.5现状总结 22 1.3发展规划 29 1.3.1发展背景 29 1.3.2发展机遇 30 1.3.3发展战略 31 1.3.4发展目标 36 1.3.5性质规模 37 1.3.6空间布局 37 1.3.7城市交通 51 1.3.7发展总结 56 1.4总体结论 57 1.4.1区域地位 57 1.4.2城市总结 57 第二章 板块研究 60 2.1板块分布 60 2.2板块分析 64 2.2.1江岸区 64 2.2.2江汉区 70 2.2.3硚口区 75 2.2.4汉阳区 80 2.2.5武昌区 84 2.2.6洪山区 89 2.2.7青山区 93 2.2.8东西湖区 97 2.2.9东湖高新开发区 102 2.2.10经济技术开发区 107 2.2.11江夏区 111 2.2.12黄陂区 115 第三章 住宅产品研究 120 3.1 住宅市场表现 120 3.1.1供应 120 3.1.2需求 121 3.1.3价格 123 3.1.4供需比 123 3.1.5库存及出清周期分析 124 3.1.6区域成交分析 125 3.1.7成交结构分析 125 3.1.8 2009热点项目及重点企业表现 126 3.2 住宅设计要素 128 3.2.1自然要素 128 3.2.2社会要素 129 3.3 住宅设计特征 129 3.3.1总体规划 129 3.3.2单体设计 135 3.3.3户型设计 137 3.4 地方规范解读 139 3.4.1规划指标 139 3.4.2面积计算 142 3.5 住宅配套商业 142 3.6 典型案例分析 143 3.6.1典型项目之一——武汉天地 143 3.6.2典型项目之二——华润中央公园 146 3.6.3典型项目之三——福星水岸星城 150 第一章 城市总体研究 1.1基本情况 1.1.1地理位置 九省通衢,天下之中 武汉地外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在平面直角坐标上,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55公里,位于我国大陆腹地,是我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在我国经济地理圈层中,武汉与湖北省内荆州、宜昌、十堰、襄樊、孝感、黄石等地级市相距300公里左右;与长沙、郑州、南昌、洛阳、九江等大中城市相距600公里左右;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特大城市相距1200公里左右,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图1-1 武汉区位图 1.1.2行政区划 市辖13区 武汉市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13个行政区。区辖130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9个乡。全市群众自治组织3206个,其中,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1271个,农村村民委员会1935个。 图1-2 武汉市域示意图 1.1.3地形地貌 冲击平原 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过渡地区。地形属残丘性冲击平原,全市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海拔高度在19.2米至873.7米之间,大部分在50米以下。 1.1.4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8℃~17.5℃,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雨量丰沛,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主要集中在6至8月。 1.1.5水文状况 百湖之市 武汉市江河纵横,河港沟渠交织,湖泊库塘星罗棋布。现有水面总面积2117.6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约25.0%。武汉市5km以上的河流有165条;境内共有大小湖泊166个,水面面积779.6km2,湖泊总容积为19.5亿m3;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272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6座。 1.1.6人口规模 常住人口910万 20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万人。户籍人口835.55万人,增加2.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4.54万人,减少1.47万人;非农业人口541.01万人,增加3.77万人,城市化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3.78‰,上升1.32个千分点,其中,人口出生率8.18‰,下降0.0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4.40‰,下降1.34个千分点。人口净迁移率0.71‰,下降1.37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7.93%,下降0.32个百分点。 1.1.7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成就武汉 从军事要塞到华中商贸重镇 汉阳、武昌在建城之初,即由于其地理险要,兵家必争而成为军事要塞。三国时,经东吴政权数十载经营,武昌、汉阳两城逐步由军事要塞演化为“导财运货、贸迁有无”的港埠商镇,聚集了上至巴蜀、下达江南的官商行旅。唐代初年,武昌、汉阳作为州郡县治所,成为内陆区域性政治中心。唐时武昌南市应运而生,经营米、盐、茶、竹、木、布匹、杂粮、药材等商品。市场兴于唐、繁于宋,盛极数百年。宋末明初,武昌的市场辐射已突破长江中游,扩展到江、浙、川、湘以至珠江流域的大部地区。明末清初,汉口镇汉正街成为烟草纸张粮食药材集散地,藉此汉口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对外通商口岸 1862年汉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此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来汉口沿长江地带(今江汉路至卢沟桥路)划租界、建码头、设仓库,倾销本国商品和收购我国内地工业原料。由此,汉口由开埠以前的国内市场转变为近代国际市场。 近代工业城市 此后,张之洞督鄂,在此开办工厂,促成了中国早期近代工业的发展。自汉阳兵工厂诞生到辛亥革命前夕,武汉共兴办工业企业约100家,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成为全国实力最强的大都会之一。 重要工业基地和物资中转流通枢纽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进行了“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出于国家安全的战略要求,地处中国中心地带的武汉,在这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国家大量的重工业投资,一度从服务和消费型城市转变成为生产型城市,并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武汉的企业数量和水平在全国都居于前列,综合经济实力保持了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同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武汉是国家在华中地区物资调拨中转站,设立了中南金属、木材、机电产品一级站,中储湖北公司及省、市商业批发站等企业,是全国重要的物资中转流通枢纽。 中部崛起领头羊 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六个相邻省份,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2月1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正式成为中部崛起领头羊城市。 1.2总体现状 1.2.1城市经济 1.2.1.1宏观经济 经济迅速增长 2009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56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06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2142.14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2269.42亿元,增长12.5%。 图1-3 2001-2009年武汉市GDP增长趋势 1.2.1.2投资 投资大幅增加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1.10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38.9%。 图1-4 2001-2009年武汉市社会固定资产和房地产投资情况 1.2.1.3产业结构 二产三产旗鼓相当 2009年,武汉市的一、二、三产业比重3.2:47.0:49.8,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4个百分点。 图1-5 2001-2009年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情况 1.2.1.4人民生活 生活水平迅速提升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85.02元,比上年增长10.0%;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61元,比上年增长12.8%。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 图1-6 2001-2009年武汉市居民收入水平情况 1.2.2城市资源 1.2.2.1土地资源 适宜性广 土壤资源方面,共有8个土类、17个亚类、323个土种。红壤和黄棕壤分布较广,利用类型多样,土地适宜性广泛,利用程度较高。 1.2.2.2水资源 水文丰沛 水资源方面,以长江为主干构成的庞大水网,保证了良好的森林植被及生态环境,境内江河湖泊众多,被称为“百湖之市”。水域面积达21.87万公顷,江(河)湖水面占全市总面积的25.6%,居全国大城市之首,正常年景,地下水净储量128亿立方米,地表水7145亿立方米。位于武昌的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水域面积33km2,是杭州西湖的5倍。而像东湖大小的湖泊,武汉市域内还有6处,如后官湖、汤逊湖等等。目前武汉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9000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7倍,是世界发达国家人均9000立方米的10倍,这与全国45%的城市常年缺水、16.6%的城市严重缺水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1.2.2.3矿产资源 建材储量丰富 武汉全市已发现矿产33种,矿点154处,潜在经济价值8400多亿元。其中,冶金辅料和建筑材料储量最大,拥有全国最大的熔剂石灰石、白云岩、石英砂岩基地,膨润土矿储量1.18多亿吨,居全国第一位。优质矿泉水、热泉已发现8处。此外,还发现金矿点11处,铜矿点9处,锰矿、磷矿点各2处,并有5处发现石油、天然气的“油气显示”。 1.2.2.4农业资源 物产丰美 所谓“湖广熟,天下足”,华中地区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武汉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地带,植物种类共有106科、607属、1066种;鱼类共有11目11科88种;水生动物共有8目14科45种;粮食作物共有240多个品种,50多种经济作物。 1.2.2.5名胜众多 武汉风景秀丽,名胜众多。名闻天下的黄鹤楼,位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江城明珠”东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都古刹”归元禅寺,内藏惟妙惟肖五百罗汉。2009年末,以黄鹤楼、东湖、归元寺、古琴台、晴川阁、木兰山等为代表的旅游景区(点)有31家,其中,5A级1家,4A级8家。武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三国”“三峡”旅游线路的中转站。 1.2.3城市空间 1949~1954年的整体化空间构想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解放初期,武汉市被中央人民政府列为直辖市。武汉三镇在行政上隶属为一个整体,但城市发展仍是三镇独立。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武汉城市用地扩展很快。其中工业用地是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原因。“一五”时期,武汉被列为国家投资重点地区,城市布局主要考虑工业用地的发展和自然条件,先后在武昌开辟了以武汉钢铁公司为主的青山工业区,以武汉重型机床厂为主的中北路工业区,以武汉锅炉厂为主的石牌岭工业区以及以建材工业为主的白沙洲工业区;在汉口开辟了以轻、化工为主的唐家墩工业区,以肉类联合加工为主的堤角工业区;在汉阳开辟了以地方机械为主的庙山工业区,由此搭建了武汉大工业城市的基本构架。 真正对武汉城市空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是1957年建成的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和汉水桥,它们在交通和城市用地上进一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此期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武汉城市空间布局及发展的主要构想是:试图用欧洲式的城市轴线和广场系统来统一武汉三镇,形成一体化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如1954年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就集中反映了此种构想。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由现在的洪山广场经汉阳门过长江穿汉阳南岸嘴直至汉口中山公园和武汉展览馆,开辟一条贯穿武汉三镇的城市主轴线,将武汉三镇空间连为一体。除此之外,在武昌徐东路和杨园一带另辟有通向江边的城市次轴线,整个武汉城区共规划有大小城市广场近20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广场群和城市轴线体系。 这种在欧式的形体规划思想指导下的一体化城市空间构想,由于忽视了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忽略了武汉三镇在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上的差异,最终未能得以实现,但它提出的整体化城市空间系统构想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并且也正是由于此次规划才给今天的武汉市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广场,如洪山广场、红楼广场和武汉展览馆广场。 图1-7 1954年版总体规划 1959~1978年的拼贴状扩展 1958年后,国家建设的重点放在内地八省一市的“大三线”地区,武汉市的发展与全国其他同类城市一样,因没有得到国家重点项目的投资,城市发展相当缓慢,城市功能单一,结构失调,基础设施虽经多年建设仍很落后。 在此期间,武汉市城市用地扩展主要依托地方工业,陆续兴建了以机电为主的关山工业区;以纺织、机械为主的七里庙、唐家墩工业区;以机械为主的鹦鹉洲工业区。同时青山工业区向武东地区发展,并且在远离市区约30km的葛店,开辟了以化工为主的葛店工业区。在此期间,武汉市城市用地扩展主要受工业用地规模扩张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时间序列上,也表现在空间序列上。其用地扩展基本上围绕汉口、汉阳、武昌、青山四个核心逐步向外扩张。由于没有考虑到生活居住空间的需要,城市内部的建设密度越来越大,同时三镇之间规模上的差异进一步加大。其中汉阳扩展较小;汉口向东北部、西部扩展较大;武昌扩展最大,一方面沿原有核心区向东部大规模扩展,另一方面青山工业区规模越来越大。 由于此期城市用地扩展没有以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为依托,也没有明确的城市空间规划作指导,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系统不够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特征不明确。由1959年和1978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图可以看出:此期间武汉市城市发展既放弃了欧洲式的整体化空间构想,也没有遵循三镇原有的城市空间格局和自然环境特征,基本上表现为填空补齐的方块状拼贴发展,城市空间结构比较松散零乱,尤其反映在城市道路网的布局上不成系统,各自为政,随意性很强。 图1-8 1959年版总体规划 图1-9 1982年版总体规划 1987年以后的多中心组团式规划构想 解放后武汉市城市发展是以建设生产性的大工业城市为目标,在城市用地扩展的同时,忽视了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因而反过来影响了城市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 事实上,历史上的武汉是一个以商业为主的城市,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建国初期,武汉市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左右,从业人员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约50%,当然这是在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背景下的相对发达。因此,解放后随着第二产业的崛起,第三产业比重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是必然的。但是,建国后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30年时间里,武汉市第三产业比重呈直线下降趋势,其中从业人员比重降低约25%,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降低约20%.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武汉市城市发展目标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特别是1984年5月武汉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以后,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开放“两通”(交通和流通),发挥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为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系统的调整提供了动力。如1987年武汉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初步提出了城区外围中环线的建设,并在中心城外周布局了阳逻、吴家山、沌口、花山等卫星城镇。 图1-10 1988年版总体规划 图1-11 1996年版总体规划 图1-12 武汉市城镇空间现状图 90年代以后,随着全市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按照建设开放型、多功能、投资环境好、生活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目标,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着重提出了建设结构完善、层次多样的现代化城市交通、商业、文化、游憩、防灾及市政设施体系,强调严格保护城市自然环境,构建合理的生态框架,提高绿化水平,逐步把武汉建设成为富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1995年编制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集中体现了这种系统性的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在城市地区规划中,在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方面提出了多中心组团式的规划构想:即以长江、汉水和东西山系为纵横轴,以市内外若干生态绿地和生态走廊相互穿插,构成环状放射型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以支持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在城市地区确立了以主城为核心,以外围7个重点镇和4个区(县)城关镇为卫星城的圈层状城镇布局结构。这一规划构想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度很大。如主城与卫星城之间、主城内各城市组团之间大面积的生态绿地得不到保障,自然山水被蚕食,城市最终会形成“摊大饼式”的蔓延发展。 2009年末,武汉市建成区面积475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8.4平方公里。公园69个,公园绿地面积5583.8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46%,森林覆盖率26.48%。 1.2.4城市文化 “天上九头鸟九头鸟追根溯源,最初产生于明代中后期,形容的是以宰相张居正为首的一批清正廉洁、精明强干的湖北籍官员,是带有褒义的语句。到了清末林语堂的《吾国吾民》才发展出另一种含义1.2.4.1源自湖北的荆楚文化 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省会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武汉美称“江城”,源于唐朝大诗人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千古绝句,这一称呼也是由于武汉的发展与长江、汉水的关系特别密切,所以沿江九大城市中,唯独武汉享有“江城”的雅名。这里是千年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武汉位于楚文化的中心地带,与中原文化相比,楚文化起源于商周文明的青铜文化之后。其有利的生产条件和通达的地域特征决定了楚人的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与东吴、南粤、巴蜀交融,是极其多元和包容的。1.2.4.2源于汉口的码头文化 汉口地处华夏大地之中、两江交汇之口,自明代中期兴起时即为全国各地商贾和货物集散转运的重要中转站。到清代康雍乾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汉口的商贸转运更加繁荣,不仅成了“廿里长街八码头,陆多车轿水多舟”的闹市,还是“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不夜之港。历史上“汉口为船码头,镇江为银码头,无锡为布码头”的说法就形象道出了汉口为华中、西南、西北诸省水运中心地位。武汉码头文化最重要的四元素是动、爽、利、俚。武汉码头文化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荆楚文化的特质,又烙印着近代西洋文化的痕迹。 “动” 码头汇四江,码头文化“动”的元素极多。尤其是在汉口,东南西北的文化文艺形式并存。就拿戏曲来讲,京、汉、楚、越、评剧等都有专业剧团,都有自己固定的观众和爱好者;比如武汉的小吃:北方的酱肉大包,广东的叉烧包、本土的小笼灌汤包,江浙的苏式菜包……各有各的市场;再拿语言来讲,南腔北调在这里不是稀罕事,一个小区里,广东话、浙江话、北京话、东北话、四川话都可以沟通。由此“动”的元素就奠定了码头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也是优势。 “爽” 包容是通过豪爽体现的。这里的人性格爽朗,既有北方人的豪气,又有南方人的精灵;既有四川人的放松,又有上海人的“精明”,但仍是“爽”的成分居多。这一元素表现为武汉人“乐于助人”的风尚。 “利” 码头文化充分体现了城市格局的非政治性,完全以市民文化为特征。直到今天武汉仍然是中国最市民化的城市。 “俚” 这里的“俚”可以理解为下里巴人的幽默和风趣。由于码头工人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且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苦力,他们喜欢的是民间文艺,或街头巷尾的杂耍,或民间武术,或浪语油腔等等。“俚”所代表的就是幽默和风趣,正体现了武汉人的乐观。 在武汉,码头文化的痕迹很深。如“占码头”、“打码头”、“抢码头”、“抽跳”(有过河拆桥之意)等;又比如说语言中的“老子”等等。 1.2.4.3源于武昌的学院文化 武汉三镇中,武昌是公认的政治文化中心。秀美的珞珈山、桂子山、喻家山下,一缕书香氤氲着整个大武汉的人文气质。 武昌学院文化的历史始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自强学堂,这也是武汉地区高等学校之始。1902年,自强学堂改为方言学堂,武备学堂改为武高等学堂。翌年,两湖书院改为文高等学堂。此后,高等学堂渐兴。至宣统二年(1910年),武昌设有高等学堂11所,其中官立8所,私立3所。另有教会举办的大学部2个。 不论是在张之洞的时代还是在建国之后,武汉的教育优势一直令其他城市艳羡不已。武汉也一直努力发展教育产业,致力于将武汉打造成国内乃至世界上知名的教育之城、真正的文化之城,甚至于学府之都。当前武汉市科技竞争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全国第三,拥有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大学52所,重点学科65个,在校学生有76万人,居全国第一。以中科院武汉分院为代表的科研单位105个,国家实验室1个(全国共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两院院士49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 对于每3.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教育人口的武汉,学院文化已然烙印在城市文脉深处。这不是具象的校园府第院落,而是抽象的精神脉络。无论学院里走出的知识精英还是不曾进入学院的普通人,“红木楹梁琉璃屋顶”下面潜藏着的文化精神品质都时刻影响着他们。 1.2.4.4源于汉阳的工业文化 对于工业重镇武汉来说,工业文化是血液中无法磨灭的基因。 百余年前张之洞在龟山脚下斥巨资建立的湖北枪炮厂和汉阳铁厂(汉冶萍公司),被视为中国工业文明发祥的标志。“汉阳造”让汉阳迅速成长为中国最早的重工业要地。汉阳铁厂作为湖北和武汉工业基地的主干,除汉阳兵工厂以外,还带动了武汉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湖北工业的基础。汉冶萍公司和“汉阳造”迄今为止仍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工业遗产。此外,张之洞还创办了一批与重工业相拱卫的种类繁多的中小型企业,除了白沙洲造纸厂、湖北造纸厂,在沿今龟山至赫山临江一带,先后创办了汉阳针钉厂、汉阳火药厂、汉阳官砖厂等,蜿蜒十里,蔚为壮观,后人形象地称之为“武汉(汉阳)工业制造长廊”。建国后,武汉把汉阳定位为工业城区,国棉一厂、汉钢等数百家大中型国字号企业相继落地。汉阳再次延续了重工要镇的风光。源于汉阳的工业文化使武汉成为我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后来发展更成为工业重镇,拥有汉阳兵工厂、江岸机务段、武昌车辆厂以及武重、武锅、武船等一批武字号企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工业项目逐步从市区搬迁至郊区,既改善了市区的生活环境,也为城市房地产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令武汉欣喜的是,得到这一契机的开发企业自觉地成为了工业文化的保护者和继承者。 1.2.4.5源自地理的水文化 水上的武汉比江城更准确一点,因为武汉的水不止是只有长江伟大的河流,它还有汉水伟大的河流,更主要的是它还有很多像星星一样散落在武汉城中的湖泊,而长江的水是雄浑的气象很大的水,而汉水相比较而言柔美一点,而武汉城中的湖泊是比较静的一种水,从水的角度来看武汉,武汉真的是一个让人遐想的城市,很美的让人遐想的城市。但同时武汉又是一座火城,火炉。通常说水火是不相融的,但是在武汉水和火是融合的,是交融,最后达到一种合宜的境界,武汉的气质具有两面性,既有火性,又有水性,水是非常柔韧的,火是热烈的、热情的,不好的一面是武汉人性格很火爆,武汉人长期生活在江、河、湖之间,在这样一种天然之下性格也是两面性的,武汉人的性格也是两面性的,既有火的一面,也有水的一面,既有坚硬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是水火交融的。1.2.4.6源自辛亥的革命文化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在清王朝的统治腹心打响第一枪,一举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帝制,湖北的革命党人和仁人志士功不可没。以辛亥武昌首义为标志,形成了湖北和武汉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董必武、陈潭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武汉创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武汉曾经是大革命的中心。“二七”大罢工、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办事处、武汉保卫战、新四军五师司令部、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革命事迹、革命遗址等,构成了湖北近现代革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极其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源。 1.2.4.7武汉城市文化个性 武汉城市文化个性有浪漫的文化基因,其城市文化个性中的积极方面表现为广泛吸收、兼容并蓄,有接纳外来文化的气魄和气度;武汉生活氛围真实自然,有亲和力,不矫情虚伪。 武汉城市文化个性中的消极方面表现为追求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的眼光,敢于创新却缺乏持久的恒心;缺乏厚重感,显得肤浅浮泛;小市民气、市井之气不同程度存在。 乐观风趣 武汉人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健康的,乐观的。武汉的气候实在是恶劣,夏天的时候南风吹不进来,冬天的时候北风顺着汉水往里面灌。于是就有了改革开放以前一到夏天满街睡的武汉人。但是武汉人活得很有滋味,实际上武汉气候恶劣正反衬出武汉人的精神之可贵,这么恶劣的条件还可以活得这么滋润,是很值得钦佩的。听天津人说话像听相声,听武汉人说话则是像听戏,有板有眼,武汉人的风趣可见一斑。 坚韧顽强 武汉的气候是非常恶劣的,生活在这个地方也是不容易的。需要一种坚韧顽强的意志才能生存下去,发展下去。所以有人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通常的理解就是湖北人很厉害,所以武汉人确实也是很厉害的。你比方说上海人吵架会不停的吵,大家在那里讲道理。如果看到三分钟武汉人就会说“婊子养的,还不打”。九头鸟是极其具有生命力的,而且非常好的一点,就是武汉人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折腾,依然保持了一种生命当中略带野性的那种顽强生命力。这个生命力是需要一点野性的,经得起风雨的一定是要有一点野性的。 豪侠仗义 武汉人是很仗义的,武汉有一句话叫梗朋友就是北京人所说的铁哥们,但是这个梗朋友跟铁哥们又不一样,梗是什么意思?武汉人把完整的东西叫梗的。梗朋友叫完整的朋友,什么叫完整的朋友呢?就是没有任何保留的能够把自己交出去的朋友,就是梗朋友。你跟武汉人一旦变成了梗朋友,那他一定是帮你的忙,绝对的仗义。只要把武汉梗朋友一说,放心他肯定冲出门去满地找砖的。武汉人最不喜欢的就是第一个就是不仗义,背叛朋友的人是武汉人所不耻的。第二个不喜欢瞻前顾后,拖拖拉拉的,武汉称之为啫。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相当于上海的嗲,嗲是什么意思呢?第一个是撒娇,第二是很好。比方说上海人说一个小孩撒娇就说发嗲,当时他说一个事情一个东西很好也用嗲这个字。就是这个东西很好玩,很漂亮的,很可爱的,都用嗲字。武汉人的啫也有嗲的意思。但是这个事情在小孩身上可以,一个成年人也啫那就非常讨厌了,所以武汉人如果说一个成年人啫那就是批评了。和啫的反面词是什么呢?就是唰喇,最能够代表武汉唰喇精神的就是热干面。做热干面这么大一个锅,抓一把面放到里面,然后一搅拿过去,吃这个面的人翻起来搅。做热干面和吃热干面的共性特点是快,你说吃热干面的哪有一个人端一碗热干面慢慢的吃的,没有。热干面就是要快,唰喇就是快。但它不是物质性的快,而是心理的快。这个唰喇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一个可能是爽朗的音变,北方让叫爽朗,这个方言到武汉以后就变成唰喇了。还有一种可能是声音。比方说一个武林高手一掌打过去,唰一声。而且跟武汉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个性还有可能是拔刀子的声音,唰喇。所以武汉人这个性格当中是有江湖气的,因为是一个水运码头,九省通衢嘛。所以武汉人把哥哥叫拐子,拐子是什么?就是江湖老大往那儿一坐龙头双拐,拐子。尤其引申了老大,豪爽、仗义、唰喇。 足智多谋 足智多谋,用武汉话来说叫做有板眼。武汉人把一个人有本事叫做有板眼,这个板眼是什么?板眼就是戏剧的用词,戏剧唱腔里面有板有眼,板就是强拍,眼就是弱开。比方说2/4拍叫做一板一眼,4/4拍就是一板三眼,强弱次强弱。这是一个戏剧名词,武汉人把一个人有本事叫做有板眼,正好证明了武汉人生活态度是一种艺术化生存的态度,是把生活当做艺术品来看待,所以在恶劣的环境下活得有滋有味。 直率真实武汉人很很,不装,不做作、不矫情,和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比如说你站在长江之边,感觉个人非常渺小,就像《三国演义》里的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站在龟山脚下看到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很悲壮,汉水的水是比较绿的、清脆的,长江的水是比较浑浊的,生活在这样的江边,人很透彻,看穿了,很达观。不用装,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不在乎你怎么看我,都说武汉人爱吵架,因为看穿了,这是真实的表现,就是这样的。从水的角度来看,威尼斯是性感的城市,武汉就是感性的城市,就像一个人一样,如果我活得很感性的话,我就不会去装,我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愁一切都不会去遮掩,坦荡放在阳光之下。1.2.4.8武汉建筑文化特征 新潮意识 武汉从封建社会晚期到现在,100多年的时间产生了那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建筑类型、建筑风格,与我国传统的城市相比,明显处于城市发展的较高层次上。从建筑文化上考察,武汉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创作都蕴含着强烈的新潮意识。 首先在城市规划上,武汉的城市布局是在接受西方许多大城市先进的城市规划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新潮的思想注重的是,从城市的功能出发,按照原有的地理条件,形成了以金融商业区(汉口)、科教文化区(武昌)、工业开发区(汉阳)的分布。在一些干道的交叉处,采用环形广场连接放射性广场的布局方式,追求街道与广场的便捷联系。这种自由灵活的布局形式为中国的传统城市营造思想注入了新鲜血液。 其次,在建筑创作上,建筑师引进西方盛行的多种建筑式样,从早期的古典主义风格到现代主义风格,再到后现代主义风格,不断为武汉的建筑风格带来新的要素,并通过巧妙处理,将之统一于武汉建筑风格的整体风格构成之中,使武汉的城市建筑得以持续更新。 多样意识 地处荆楚之地的江城武汉,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吸纳了众多外来文化,形成了一座以多元并存、兼收并蓄,兼有山水特色的大城市;宽容的对待各种风格流派,善于追求建筑文化上的多样性。 武汉的建筑从时空坐标系统来考察,表现出多种风格、多样文化相并存的特点。在时间轴上,逐渐形成了古典主义、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等多种建筑样式,既有占典的,又有新潮的。在空间轴上,武汉城市空间中,融合了西方和中国各民族建筑文化,从总体上成为建筑文化的多元复合体。 善变意识 不墨守成规,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法处理城市布局与建筑设计中的复杂问题,从而表现出很强的随机性,这是当代武汉城市建筑文化的又一个特点 1.2.1-13 历史上的武汉影响面 图1-14 “地理中心”的边缘化 中部之首,腹地之忧 中部概念下的貌合神离 首先需要质疑的,就是“中部”这一地理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或者说是人们意识中的历史惯性使然。在这一概念的背后,却是所谓“华中”地区的貌合神离。 伴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其经济辐射力也日益加强,由此也使得东部地区开始寻求地域上的扩张:2003年8月8日,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省九省计委主任在广州达成共识,共建“泛珠三角”经济区。以此为标志,珠三角谋求区域空间拓展的帷幕正式拉开。长江三角洲目前虽没有明确的地域扩张的迹象,但是,随着其经济的发展,其辐射力也日益增强,“大长三角”的趋势日益增强。 而与此同时,由于中部地区缺乏有足够凝聚和带动力的城市,中部地区各省也开始纷纷寻求自己的“归宿”。 在这几个省中,离心力最强的当属安徽。从我国传统的地理划分和历史上的归属感来说,安徽向来是华东的一分子,南京对于安徽的经济辐射,无疑要比武汉强烈得多。皖、鄂两省之间的山脉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阻隔了两省之间的交流。而现在安徽省正力图融入长江三角洲,东北部分地区已先期加入“南京都市圈”。如果没有中央组织“中部五省”的会议,安徽的字典里大概也不会出现“中部”两字。 不仅是安徽,一直以来都被划分在“中部地区”这一地域范围内的江西、湖南两省,“离心”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朗。九省共建“泛珠三角”经济区中就包括了赣、湘两省。同时,江西一些重要新闻媒体及相当一部分人士已自行将江西从地域上划为“华东”,其南部的赣州、抚州、鹰潭等市则试图搭乘“闽三角经济圈”便车。而在两省各自的城市发展策略上,江西的南昌-九江-景德镇城市群以及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都提出了各自的发展目标,试图成为中西部地区“承东启西”的核心城市群。 唯一没有明确提出“离心”式发展的省份是河南。但是,从其发展“郑洛汴”城市群的思路来看,“向心”式发展显然也不是河南考虑的主要内容。 因此,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的话,除却地理划分和传统的因素,所谓中部地区,很有可能最后分裂成为其他发达区域的发展腹地。而在这么一个松散的基础上谈论中部,显然还需要有更多的努力。 图1-15 中部概念下的貌合神离 “棋眼”未必是发展的必然 而目前,对于中部的发展,很多人有着非常形象的描述,“棋眼”说便是其中之一:即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地理格局而联想到围棋中抢占“天星”的战术。人们乐观地认为,由于中部地区处于中国的地理中心,是很多的基础设施以及一些软性因素如政策、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布等的十字交叉点,因此,中部地区的发展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所需要的似乎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 但是事实上,随着交通和信息的设施和技术的发展,地理区位所带来的垄断优势逐渐被削弱,“十字中心”已经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同时,从目前中部地区各省纷纷“离心”发展的情况来看,如果没有中部自身的主动整合和突破,中部地区的发展并不是必然的。 有一个例证就是国土面积和我国相差不大的美国。美国由于东西两面临海,其主要的城市都分布在这两条带上,而中部地区并无特别发达的城市。当然,其具体的地理要素和发展历史和我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这至少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中部地区如果没有主动的突破,它的发展并非是必然的。 武汉城市实力不足以辐射中部 武汉是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这一点似乎毋庸置疑:从很多以“华中”命名的活动、组织和机构都落户武汉这一事实上就能得到证明。虽然武汉在中部地区的优势依然很明显,但是同时它在全国的地位却日益下降,GDP规模从2002年的第6名下降到2009年的第12名。 国家战略定位中对武汉的定位是“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将原有的“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中“重要”两字取消,进一步确立了其中部之首的地位,但是,武汉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支撑中部地区城市体系的发展,也导致了中部地区这一武汉长期以来发展所倚借的的腹地正在逐渐丧失。 市区之强,中心之失 自民国以来,武汉的大发展从根本上来说,一直是从国家利益的层面着眼的,而不是从一般城市本身自然演化规律的角度来设计武汉的城市发展道路。历史上有关规划考虑和表述的重点,往往是集中在“如何从规模和功能布局上构造这个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工商业大都市”,“需要怎样的规模”,“三镇的功能怎样布局”等等,对于城市,尤其是核心的城区和城市直接影响的外围区域之间的关系则很少涉及。历史地看,这样的思维模式对武汉城市总体发展政策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对武汉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城市发展忽视了郊区 1959年,孝感地区并入武汉,1961年孝感地区又重新划出。从这一史实看,武汉在经历大跃进的时期,需要考虑扩大规模时,可以合并其他的农业地区,但是当宏观经济出现衰退,城市需要减负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甩掉广大的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如果说,孝感地区的划进划出同武汉当时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到了1980年代后,市带县体制的施行和城乡合治的情况下,武汉城市的发展和下边区县和乡镇的发展严重脱节,则着实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通常靠近特大城市边缘的区县乡镇发展很快,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建设的水平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现。但是,武汉中心城市的作用没有非常明显发挥出来:在武汉中心城区的边缘,即使发展最好的蔡甸、纸坊,格局和形象同一般建制镇也没有太大差别,沿着从蔡甸、纸坊到中心城区的道路两侧,有建设的路段很短,很快就是满眼的农田。这表明,中心城区(三镇)的成长主要还是自身的膨胀外延,没有将这种成长效应有效转移给临近的区县。 郊区的自发“盲目”发展 城市政府的决策没有同区的发展意图取得有效的协调;其次在区的空间层面上,城市政府缺乏有效的管制,重要道路的立项和投资建设可以回避全市的规划和建设管理,成为完全自发的建设,缺乏系统的考虑,只是作为既成事实让城市政府做出令人头疼的善后处理。对区县实际上并不盲目、但缺乏引导的建设活动,城市采取了鸵鸟的政策。 可见,在武汉这个特大城市的发展中,区域意识却极为缺乏,乃至连自己下辖的区县都没有实现有效的协调。这种极其缺乏区域意识的发展,造成了在市域范围内市与区的分离。而在武汉三镇成为发展的孤岛,受到严重制约的同时,各区的发展中放任自流的现象日益严重,导致不少资源浪费的问题。 图1-16 武汉周边地形三维影像图 武汉是一个缺乏中心感的城市。三镇有各自的中心,但是其中没有任何一个成长为全市认同的中心。总体来说,武汉的市级商业服务设施大致集中在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但空间覆盖面巨大,远远超出了一般人对城市中心区的感知范围。这种格局的形成是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城市商业中心的布局开始从相对集中在两江交汇地区,向外膨胀到内环线的边缘的结果。 因为成长的历程和动力机制相去甚远,武汉三镇土地与空间的发展模式具有各自独特的发展“模式”。在两条大江的阻隔之下,三镇都曾独立生长,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年轮。 汉口是一个市场力量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的拓展带有一种市场的自发特点,从集家咀、江汉关一带,不断朝着西北方向一层一层地推进,直到越过张公堤。中山、京汉、解放、建设、发展五条主要道路的格局,具有清晰的美感。这是以传统的商业贸易功能为单中心的圈层发展模式,并体现出水运为基本发展条件的时代特点。 武昌是一个体现权力意义的“城市”。首先武昌老城就是一个封建时代的政治权力中心,在解放后的大部分时间里,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武昌老城外部沿江、沿湖的空间不断被政治权力、国家资本的权力和知识权力(从大学到后来的光电子高科技)所瓜分,形成在北京常见的“大院”。虽然不再有城墙,但是武昌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堡垒”,城市的道路网络在堡垒中间艰难地穿行。 汉阳是一个最缺乏根基的“城市”,近百年来不断受到外来力量的塑造,形成一种跳跃式的空间发展形态。其中最为显著的两次分别是张之洞推动下的近代工业化过程,以及1980年代后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在强有力的工业建设中,汉阳这个同样有一定历史的城市,却极少表达出自己本来的个性,其可塑性至今在三镇中仍然是最强的。 文化之丰,匿名之患 武汉城市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历史上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造就了各种文化在武汉的交流融合,使得武汉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文化领先地位。 “在20世纪后期中国急遽前行的城市现代化步伐中,武汉似乎一直处于‘匿名’状态,缺少20世纪初武汉人那种 “敢为天下先”的火辣辣的魄力和勇气。” 1.3发展规划 1.3.1发展背景 1.3.1.1国际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 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总体上有利于武汉市利用国际资源、吸纳高端要素、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同时围绕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对武汉市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新的挑战。 1.3.1.2国内 国家战略思维转变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这为武汉市加快发展步伐、拓展发展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近两三年,区域规划密集推出,标志着国家发展战略思维的重大转变,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武汉作为中部城市领头羊的城市地位,对武汉市在高起点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3.1.3武汉 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即将达到5000美元以上,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进入新一轮持续快速发展阶段,也是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功能、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关键时期。更是武汉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1.3.2发展机遇 1.3.2.1中部崛起战略 湖北率先崛起 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机遇,有利于提升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争取国家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加快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 武汉一马当先 湖北省确立三个城镇密集地区和三条城镇发展轴,以“三区”为主体,以“三轴”为纽带,向周边拓展,向外围辐射,形成层次清晰的空间结构。三个城镇密集地区,即以武汉为核心的“武汉大都市连绵区”、以襄樊为中心的“襄樊大都市区”和以宜昌为中心的“宜昌大都市区”;三条城镇发展轴分别是沪蓉高速公路及长江湖北段城镇复合发展轴、武银高速公路及汉渝铁路湖北段城镇复合发展轴、襄荆宜高速公路暨焦柳铁路湖北段城镇复合发展轴。 图1-17 湖北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 1.3.2.2两型社会建设 联动发展,互利共赢 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明确: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 武汉城市圈位于湖北省东部,以武汉市为龙头,由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9个城市组成,土地总面积5.78万平方公里,人口3123万人,GDP总值为4598亿元,占湖北GDP总量的61%。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工农业、交通建设、文化教育的精华部分。全省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机遇,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我市的腹地支撑,提升武汉区域经济中心的集聚辐射功能,推动武汉市市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1.3.3发展战略 跨越中部,连接四极 武汉作为中部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其发展必须能够集国家利益和区域利益于一身,就是说,无法回避两方面的职责,一是在中部领跑,二是在国家区域经济格局中发挥支点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 特殊的地理交通区位使武汉至今一直处在外部与内部、沿海与内地两种市场的交接面上。这决定了在中部各主要中心城市之间为获得区域地位相互竞争的时刻,武汉应当立足于自身的发展传统和优势,把战略的眼光投射到中部以外的区域,“跨越中部”,从外部(国内、国际)寻求自己在更高区域层面的角色和分工。 “连接四极”则更强调武汉自身在区域发展中的作为,是实现“跨越中部”的具体手段。即:把握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带来的机会,发挥自身的地理交通优势,利用在上海、京津、穗港、成渝四极之间所具有的“强-弱-强”的经济联系特点,担当好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角色,重点加强同长三角(上海)、珠三角(香港、广州)、环渤海(北京)以及西部(重庆、成都)的经济往来,壮大自身,以真正具备一个区域中心城市所应有的实力,从而达到“领跑中部”的目的。 武汉近现代发展的历史表明,武汉同国内、国际的经济联系是广泛的,通过和上海这个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频繁的贸易关系,武汉走向了世界;同时也正因为这种关系,使武汉成为国外开拓中西部广大腹地市场的最重要的立足点,促进了武汉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加强了武汉对于内地的全方位辐射和带动,由此奠定了武汉的区域分工以及在国内、国际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跨越中部”,决不是放弃中部。中部的崛起,武汉有其特殊的责任。因为归根结底,中部经济发展质量最终会影响到武汉发展的质量,这种相互依存的区域关系,具有丰富的经济、历史、社会、文化意义,根本无法脱离。 可以讲,“跨越中部”的战略要点里,恰恰更强调了中部的意义。正如上海之于长三角,港穗之于珠三角,京津之于环渤海,武汉是整个中部地区的代表之一,是中部众多省市走出去的重要门户。“跨越中部”意味着,只有跨出中部,在全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才有实力反哺中部。当然,中部的崛起既不应当是武汉发展的前提,也不是武汉发展的结果,而是在武汉和整个中部地区携手努力、相互促进之下实现的共同发展的局面。 图1-18 武汉及中部各都市圈与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的关系 图1-19 跨越中部,连接四极 立足湖北,极化武汉 武汉同中部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已不必多言。武汉以“领跑中部”为己任,是着眼于国家层面的利益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省级行政管理权力的空间划分,中部各省如何共同促成中部的崛起,则是莫衷一是。目前中部地区的几个中心城市,都缺乏有足够凝聚力和带动力,统率全局,造成中部地区不断离散成为其他发达区域的发展腹地。因此,理想目标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成为确立武汉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既然武汉要领跑的中部地区,是一个组织相对松散的区域,那么武汉需要的是在胸怀中部的同时,立足湖北本省区域来发挥中心城市作用。 如果说中部地区是武汉发展的背景基础的话,那么湖北省就是武汉的发展首先借力的源泉。武汉要领跑中部,没有湖北省的发展,那只能是镜花水月。要成为中部的中心城市,首先要成为湖北的中心。而所谓中心,服务周边是其主要责任。 “立足湖北”意味着,武汉作为省会城市,要将湖北的发展作为影响自身发展前景的重要问题来认识。在全省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过程中,发挥好服务中心的作用。例如在湖北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中,武汉要成为全省最发达、辐射面最广、信息最畅通的旅游服务基地。同时武汉应当不断考虑在自身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将产业优势扩散到周边城市,并且使自身成为周边城市和省内城市参与外部市场的最佳跳板和枢纽。目前,省委省政府对于武汉发展意义的高度认同,有利于协调武汉同省内其他重要城市之间的经济关系,以较低的成本来换取共同的发展。 “立足湖北”是武汉必须首先树立的原则。在湖北省域范围内,几个重要城市之间的经济规模、联系强度都有很大的差别,还没有形成“连点成线”的格局,“A”字型结构还只是空间拟合的结果,并非现实存在。因此,湖北的发展需要武汉,而武汉更应切实从全省发展的需求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消除抱残守缺,唯我独大的思想障碍,树立起强烈的服务意识,与全省共同发展。 湖北不强,武汉作为的空间就非常狭窄。反过来,武汉实力不够,即使想立足湖北,服务湖北,作为的空间就会大受限制。因此,“极化武汉”将成为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极化武汉”,并不意味着维持甚至加剧过去那种过于不平衡的省域城市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而强调的是增强武汉在全省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和领导能力,增强带动全省发展的实力和手段,这个极化是立足于区域发展的极化。 图1-20 立足湖北,极化武汉 市域先行,引导外围 “极化武汉”,自然先从市域做起。客观而言,汉口、武昌、汉阳三镇组合起武汉,本是一个极具区域感的城市,但恰恰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缺乏区域观点,有市无区,有城无乡,在市域范围内造成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县、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之间的严重差距。所以,武汉要真正能够克服政策和认识上的障碍,服务湖北,服务中部,那么首先应当做的就是端正认识,在市域范围内从此改变忽视区县和乡村发展的鸵鸟政策。 “市域先行”,强调的是武汉以区域的观点,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过程中,在市域范围内重新考虑产业与人口的布局,促进市域范围内的资源实现有效率的整合,使区县中有发展条件的城镇地区纳入到全市的发展格局中,并与中心城区的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 同时武汉需要着眼“1+8”都市圈的发展。目前在“1+8”都市圈内,武汉的城镇人口规模是第二位黄石的6.3倍,占到整个都市圈城镇人口总数的60%以上(1999)。这种差异决定了现阶段“1+8”都市圈的建设,只能脚踏实地,较多地从经济的联系上切入,而不是空间上进行“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简单整合。 因此,今后一个阶段里,武汉作为中心城市,在构造市域的产业空间和选择重点发展城镇时,要有意识地考虑市域范围内的布局和市域外围城镇的衔接,通过市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将都市圈当中有条件的城市首先组合起来,形成有发展潜力的轴线或者节点,不断使“1+8”都市圈的内在发展结构清晰化,有力地实现“引导外围”的目标。 以上四大战略要点,以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基础,在国家、中部地区、湖北全省、“1+8”武汉都市圈、武汉市域的、以及武汉中心城区等多个层面上,表明武汉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的着眼点,及其这些着眼点的辨正关系。在长远发展和近期发展的关系、远大抱负和现实作为的关系、自身成长和周边发展之间的关系都有许许多多的内容值得认真辨析。可以讲,武汉自身以及所处区域的复杂特征决定了武汉的发展战略必然是一个复杂、综合、多层面的战略。 制度创新,文化开放 文化的保守和制度的滞后是武汉乃至整个中部地区最大的软肋。制度的创新和文化上的开放,无疑是武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当务之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制度、文化这些非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决定武汉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几条简单的优惠政策和基础设施的硬件环境已经不是吸引投资的主要因素,这一点在沿海地区近年的发展中得到一再的证实。无论是长江三角洲,还是珠江三角洲,无不得益于本身的制度和文化方面的优势。从改革开放之初珠江三角洲的“三来一补”,到江苏的乡镇企业和浙江的民营经济,以及上海努力打造高效透明政府的努力,无不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逐渐走上了规模化和规范化的道路。温州市市长钱兴中曾经把温州的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简要地概括为:民营经济、市场机制、区域规模、人本经济、适度政府。而这些,正是武汉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实现发展所必需的制度条件。 图5-1:举办世博会是上海日益开放的标志 不断改良城市的文化,是武汉谋求长远发展所必须采取的战略对策。从光谷和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践经验看,通过引进开发区这种新的制度,这两个地区成为武汉新时期重要的经济成长点。这是制度创新的表现。但是如果深入观察这两个地区就不难发现,在所谓“一区多园”的美称背后,实际上是一个彻头彻尾分割利益的过程。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四园,光谷则大约有十二三个园区,各搞一套,重复建设的内容很多。形成这个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利益的分散,每个区的功能都不能很好地成长,内在割据、分裂的文化“传统”被继承到新的环境里来,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如果没有这些分散的行动,两个开发区相信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武汉需要花费大量的力气,通过制度建设来约束、引导、塑造先进的城市文化,克服城市文化中存在的散漫、狭隘等不良习气,在全体市民当中形成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振兴武汉的氛围。 1.3.4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城市功能,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将武汉建设成为经济是实力雄厚、科学教育发达、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先进、社会就业充分、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城市,进而为建设国际性城市奠定基础。 经济发展目标 坚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并举,增强交通、流通优势,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创新型发展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社会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和人民生活质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武汉。 城市建设目标 加快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和现代化的交通与基础设施体系,普遍提高人民居住水平,创造高质量的居住生活环境,建设宜居城市;调整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构筑“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体系,成为对资本和人才最具吸引力的创业城市;保护“江、湖、山、田”的自然生态格局,构成合理的生态框架,建成山青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生态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彰显城市文化内涵,建设高品质的文化城市。 1.3.5性质规模 1.3.5.1城市性质 湖北省省会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1.3.5.2城市规模 市域1180万,市区502万 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在1180万人左右,其中城镇人口在991.2万人左右,城镇化率约84%;主城区常住人口为502万人;市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03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04平方米: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为89.6平方米。 1.3.6空间布局 1.3.6.1市域 严格控制主城用地,积极促进新城发展,强化建设一批重点城镇,形成以主城为核心,新城为重点,中心镇和一般镇为基础,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的多层次、网络状城镇体系。 以长江、汉水及318国道、武黄公路、汉十高速公路等为主要城镇发展轴,点轴式布局各级城镇,构筑武汉市四级城镇体系。第一级为主城;第二级为吴家山、蔡甸、常福、纱帽、纸坊、豹澥、北湖、阳逻、盘龙、邾城、前川等11个新城;第三级为新沟、侏儒、永安、大集、湘口、乌龙泉、安山、长轩岭、姚集、祁家湾、六指、汪集、仓埠、双柳、旧街等15个中心镇;第四级为花山、柏泉、索河、邓南、山坡、木兰、辛冲等29个一般镇。 图1-21 武汉市发展规划图 图1-22 武汉市土地利用分区图 1.3.6.2都市发展区 范围 都市发展区以外环高速公路附近的乡、镇行政边界为基本界线,东到阳逻、双柳、左岭、豹澥,西至走马岭、蔡甸城关镇、常福,北抵天河、横店、三里,南达纱帽、金口、郑店和五里界,总用地面积3261平方公里。规划至2020年都市发展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90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880万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03平方米。 图1-23 武汉都市发展区范围图 空间结构 利用江河湖泊的自然格局和生态绿楔的隔离作用,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在都市发展区构建轴向延展、组团布局的城镇空间,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开放式空间结构。 主城区 主城区是都市发展区的核心,以调整优化为主,重点培育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集中发展金融商贸、行政管理、科教文化、信息咨询、旅游休闲等服务业,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中心。 主城区的滨江核心地段聚集大型区域性的公共服务职能,形成城市主中心,在主城区适当的重要地段和各新城组群建设城市副中心和组群中心,对主中心起支撑和疏解作用。在各城市组团建设组团中心,形成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依托区域性交通干道和轨道交通组成的复合型交通走廊,由主城区向外沿阳逻、豹懈、纸坊、常福、汉水、盘龙等方向构筑六条城市空间发展轴。整合新城和与之联动发展的新城组团,形成东部、东南、南部、西南、西部和北部等六大新城组群。各新城组群是武汉城镇化的重点发展区,承接主城区疏解的人口和功能,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按照设施共享、分级配套、服务便捷的原则,建设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新城组群 东部新城组群 东部新城组群依托武鄂高速公路、汉施公路、青化路、轨道1号线及阳逻市郊铁路等主要交通线轴向拓展,在长江下游两岸布局阳逻新城和北湖新城,通过阳逻长江大桥相互联系,呈横跨长江的“双城”布局形态。组群中心布置在阳逻柴泊湖东北岸,建设港口物流信息中心,承担服务东部组群的公共服务职能。 东部新城组群主要通过引导主城区钢铁制造、装备制造和化工企业等工业外迁,形成以重化工和港口运输等为主导,纺织业和其它制造业相配套的武汉重型工业发展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84平方公里,人口50万人。 阳逻依托长江水运和岸线优势,建设国际集装箱转运枢纽,以电力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钢材深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导,大力发展港口贸易,逐步建设工贸并举的现代化港口新城。北湖利用良好的水域建港条件,建设大型石油化工工业基地,配套发展其下游产品产业链,逐步建成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武汉化工新城。左岭以精细化工产业为主,在全井村一带布置居住生活区。 东部新城组群要科学合理地利用长江深水岸线资源,保护涨渡湖、五一湖、陶家大湖、严西湖、严东湖、白浒山等自然山水资源,严格控制白浒山一严东湖一严西湖一线以及武钢东部的生态防护绿地,降低环境污染对城市的影响。各项建设活动要严格控制建筑高度,确保阳逻军用机场的飞行安全。 东南新城组群 东南新城组群依托武黄高速公路、珞喻路延长线、轨道2号线等交通干线轴向拓展,包括豹澥新城和流芳组团,形成“一主一副”的布局形态。组群中心布置在豹澥新城武黄公路北部,布局高新技术博览、创新研发中心,承担服务东南组群的公共服务职能。 东南新城组群主要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化建设,形成以光电子、生物医药和机电一体化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区。规划建设用地65平方公里,人口58万人。 豹澥重点发展以光电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创新研究、成果孵化、科贸服务和规模化生产相结合的现代化科技新城。流芳建成以教育科研、生态居住、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为特色的新市镇。 东南新城组群要加强对梁子湖、汤逊湖等水资源的保护,采取截流排污等防治措施,确保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龙泉山要充分利用楚王墓等历史遗迹,加大景区景点建设力度。加强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的建设,通过植被的综合改造,形成良好山体绿化环境,营造东南新城组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休憩空间。控制自九峰到梁子湖之间的水系通廊。 南部新城组群 南部新城组群依托青郑高速公路、武纸公路、107国道及轨道5号线、武咸城郊铁路等交通干线向南拓展,主要包括纸坊新城以及黄家湖、青菱、郑店、金口和五里界等组团,利用青菱湖、黄家湖和汤逊湖以及青龙山、八分山森林公园等山水资源分隔,形成“一主五副”的分散组团式的布局形态。组群中心布置在汤逊湖南岸,承担教育科研职能和服务南部组群的公共服务职能。 南部新城组群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新大学城的发展,规划为中部地区的教育科研产业园区和现代物流基地。规划建设用地82平方公里,人口73万人。 纸坊新城是江夏区政府所在地,以医药、机电、建材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发展交通运输、物流、科教、旅游等第三产业,强化综合服务职能。黄家湖是武汉新的高校聚集区,依托环湖路建设高等院校和部分教职工宿舍区,形成环湖分布的新的大学园区。金口充分利用其港口和交通优势,建成地区性水陆联运枢纽,重点发展造船、建材、机电工业和文化旅游业。五里界以旅游服务为先导,远景发展为武汉的科教研发基地。青菱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郑店建成武汉市南部的建材和农产品物流基地。 南部新城组群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加强各组团间交通联系,加强对青龙山、八分山山体植被和青菱湖、黄家湖和汤逊湖等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西南新城组群 西南新城组群依托318国道、汉洪高速公路、梅子路延长线及轨道3号线等主要交通线向西南轴向拓展,由常福新城、纱帽新城和薛峰组团、军山组团组成,形成“两主两副”的空间布局形态。组群中心功能由纱帽和常福共同分担,纱帽主要承担纱帽区级行政中心和部分公共服务功能,常福布局服务西南组群的公共服务职能及汽车机电研发中心。 西南新城组群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规划形成汽车及零配件、电子信息、家电和包装印刷产业区。规划建设用地71平方公里,人口54万人。 常福发展汽车及零配件制造、机电制造等主导产业以及汽车展示、销售、服务等第三产业,配套居住、商业等生活服务设施,强化综合服务职能。纱帽是汉南区的区政府所在地,规划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形成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特色,以机电制造、包装印刷等为主导产业的滨江工业新城。薛峰是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军山拟发展机械制造和电子工业。 西南新城组群要充分保护硃山湖、后官湖、小奓湖以及硃山等山水自然资源,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处理生活、生产污水,确保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通顺河沿线,要严格划定安全区,确保防洪安全。 西部新城组群 西部新城组群依托金山大道、107国道、郭琴路延长线、汉蔡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1、4号线等主要交通线轴向拓展,由吴家山新城、蔡甸新城和走马岭、黄金口、金银湖等组团组成,通过汉水、金银湖、什湖、后官湖等自然资源分隔,有机形成“两主三副”的布局形态。组群中心依托吴家山和蔡甸分别承担两个区级行政中心和部分公共服务职能。 西部新城组群以食品加工、现代物流和轻工产业为主导,形成面向广大江汉平原的国家级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95万人。 吴家山是东西湖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重点发展成为以国家级食品加工:工业基地和台商投资区为依托的现代化新城。金银湖是汉口北部的滨水型居住新区,配套发展体育、休闲、游乐等功能。走马岭是食品加工和保税物流为主导的产业组团。蔡甸是蔡甸区政府所在地,发展成为武汉西部的轻工业发展区和农副产品集散地,依托良好的自然山水条件,建设宜居型新城。黄金口形成以家电和食品制造为主的工业组团。 西部新城组群要严格保护汉水水质,确保武汉市饮用水水源安全。加强汉水两岸和金银湖周边的生态环境建设,严格保护吴家山与走马岭、蔡甸与黄金口之间的生态防护隔离带,防止城市的蔓延式扩展。严格保护东西湖区排水沟渠系统,提高排渍能力。 北部新城组群 北部新城组群依托岱黄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盘龙大道和轨道2号线等城市对外交通线轴向拓展,由盘龙新城和横店组团、武湖组团组成,形成“—主两副”的布局形态。组群中心布局在盘龙新城,承担服务北部组群的公共服务职能。北部新城组群充分利用天河机场的航空工业优势,形成航空运输和临空产业集中发展的武汉航空城。规划建设用地52平方公里,人口48万人。 盘龙新城是黄陂区南部的经济中心,依托天河机场发展航空物流、高新技术产业。横店利用临近天河机场的优势,建成航空物流基地和临空工业园。武湖是以农业产业化为主导的综合城镇。 北部新城组群要严格控制机场净空,避免机场噪声污染;保护好后湖水质,妥善解决组群供水问题,确保供水安全;在严格保护组团之间的隔离绿化前提下,利用现有山水资源和盘龙城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汉口北部宜人的旅游、生活空间。 1.3.6.3主城区 主要功能 武汉主城区以三环路以内地区为主,包括局部外延的沌口、庙山和武钢地区,总面积为678平方公里。规划至2020年主城区常住人口502万人,建设用地45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9.6平方米。 主城区是武汉的核心,承担湖北省及武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中部地区生产、生活服务中心的职能,重点发展金融商贸、行政办公、文化旅游、科教信息、创新咨询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功能。 主城区本着历史延续性与战略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优化调整,实施城市功能和用地布局的“两降三增三保”,即降低旧城建筑密度,降低旧城人口密度;增加绿地及开放空间,增加各项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增加停车场等交通设施用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环境风貌,保护山体湖泊及周边生态环境,保留改造高就业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用地。 图1-24 武汉主城区 三镇关系 主城区依托“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自然格局,以长江、汉水及东西向山系为纽带,形成汉口、武昌、汉阳相对独立的城市功能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三镇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格局。 汉口地区主要发展服务中部、面向全国的金融贸易和商业服务职能。规划常住人口154万人,建设用地面积116平方公里。 汉阳地区主要发展先进制造业、会展博览、文化旅游、生态居住等职能。规划常住人口100.5万人,建设用地面积103平方公里。 武昌地区主要发展科教文化、高新技术、金融商务和省级行政中心职能。规划常住人口247.5万人,建设用地面积231平方公里。 规划结构 优化空间结构,延续上轮城市总体规划圈层发展、组团布局的思想,引导城市功能的聚集发展,将主城区规划结构调整为中央活动区、东湖风景区和15个城市综合团。 中央活动区北到黄浦大街、徐东大街,南到雄楚大街、墨水湖北路,西至十升路、京广铁路,其用地划分为永清、江汉关、汉正街、月湖、归元寺、月亮湾、积玉桥、首义、王家墩、站前、花桥、新华、惠济、宝丰、赫山、梨园、沙湖、洪山、晒湖等19个区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95平方公里,人口165万人。中央活动区按照“大集中、小分散”的模式,集中建设滨江活动区、王家墩商务区、汉口中心商业区、环沙湖公共服务区、中北路商务办公区等五大职能区域。 综合组团以居住、生活服务和都市工业为主导,是职居相对平衡的城市单元,划黄浦、二七、后湖、塔子湖、古田、十升、四新、沌口、白沙、南湖、珞喻、关山、杨园、青山、武钢等15个综合组团,建设用地面积355平方公里,人口336.5万人。综合组团以轨道交通线、快速路及主次干道,加强与中央活动区的联系。 功能布局 中央活动区是武汉的城市主中心,集聚城市重要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大型的公共服务设施。 滨江活动区是一环路以内的滨江地段,规划划分为永清、江汉关、汉正街、月湖、首义、月亮湾、积玉桥、归元寺等8个区片,重点发展商业贸易、文化娱乐、旅游休闲功能,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塑造滨江城市景观,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文化活动区。 汉口地区王家墩区片主要依托建设大道集中建设金融商务、贸易咨询、会展信息、商业服务等重大设施,形成现代商务中心区。新华片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和中山公园为中心,整合提升商业、医疗、会展、体育、文化设施水平,形成公共服务中心区。惠济片、站前片、宝丰片、花桥片主要发展行政办公、交通枢纽和公共配套服务职能,提升优化居住生活环境。 武昌地区沙湖片主要围绕沙湖公园建设现代艺术中心和企业总部基地,布局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江南公共服务中心区。洪山片主要依托中南路和中北路在洪山广场周边,集中建设行政、商务、酒店、体育设施,形成江南行政商务区。梨园片、晒湖片集中发展文化博览、办公功能。 汉阳地区赫山区片通过功能置换,集中布置区级行政中心、商业贸易和现代化滨水居住区。 规划建设四新、鲁巷、杨春湖三个城市副中心。其中,四新重点建设和培育国际博览、商务办公等生产性服务职能。鲁巷重点建设和培育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职能。杨春湖重点建设区域性客运枢纽和旅游服务职能。 调整主城区居住用地布局,引导旧城居住人口向综合组团疏解,以后湖、古田、站北、谌家矶、南湖、白沙、四新、关山、杨园等为重点,集中成片规模化建设住宅区,严格禁止零星建设。规划主城区居住用地135.6平方公里,人均居住用地27.0平方米。 居住区建设坚持居住和公共服务配套同步发展的原则,规模超过10万人的居住组团应设置组团中心,低于10万人的综合组团可设置1—2个社区中心,满足组团内部的公共服务需求。 外迁主城区传统工业,实施“退二进三”,调整工业用地布局。青山工业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应突出各自产业特色,积极发展上下游产业链。主城区规划工业用地81.7平方公里,人均工业用地16.3平方米。 适当保留江岸堤角、江汉现代、硚口汉正街、汉阳黄金口、武昌白沙洲、青山工人村等都市工业园,发展无污染、高就业、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优化提升主城区交通系统,建设三环十三射的快速路系统,实现快速路入城。强化主城区内支次路网建设,重点强化垂江道路建设,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城市空间区块化发展。结合轨道交通发展,建设一批交通枢纽站点,实施各交通系统的有效衔接。 优化公园绿地布局,扩大绿地面积,凸显主城区滨江滨湖绿化特色。提高绿化建设标准,建设长江、汉水和东西向山系为绿化十字轴;强化绿地布局的均衡性和系统性,相对集中大型绿地,配套完善各级公园体系,消除公共绿地服务盲区。 将六大生态绿楔向主城区内延伸,建设江岸西站、汉西、龙阳湖、白沙洲、南湖、东湖等6个大型公园、风景区和防护绿化聚集区,实现引楔入城。强化长江、汉水天然通风廊道的作用,结合道路系统建设,控制通往两江的垂直性通道。控制通往墨水湖、南湖,沙湖及汉口五湖公园周边的开放空间和低密度带。 旧城更新 旧城区是指1980年代前武汉三镇的城市建成区,主要位于二环路以内和堤角、古田、关山、青山等地区,面积共177平方公里。其中滨江活动区的范围内主要是1950年代以前的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旧城更新以“保护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为目标,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改善旧城的公共服务和居住条件,开辟绿化空间,增加停车和道路设施,实施功能置换和环境整治,疏解人口密度,焕发旧城活力。 旧城更新坚持“成片规划、分类改造、渐次推进”的原则,明确划分保护性修建、整治性改造和成片拆除重建的区域,并相应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危旧房改造最小开发单位应不少于2公顷,其中危房比例不低于40%。对各级、各类保护区及历史保护建筑应采取保护性修建措施。按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相关规定,以维修改造或功能置换为主,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质量,实施保护性的修缮。 对大多数房屋状况良好,市政设施配套情况基本满足,且危旧房建筑密度较大、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应采取整治性改造措施。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化活动空间,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排除危房,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对于危房比例超过50%,房屋破旧、环境质量差,且市政设施配套不足的区域,成片拆除重建,进行规模化的集中成片更新和改造。 江汉关片、汉正街片、南岸咀片、首义片和归元寺片的旧城更新,应严格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行保护性更新,鼓励发展适宜旧城传统空间肌理和尺度的文化、旅游职能。永清片、积玉桥片和月亮湾片旧城更新必须确保大型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需要,并控制面江的开放空间和绿化走廊,确保滨江岸线的公共性,塑造滨江滨湖城市特色。中央活动区的其他11个区片的更新,主要采取整治改造和成片拆除重建的方式进行。古田、青山、关山三大组团,要考虑传统工业文化的展现和延续,优先确定需要保护街区和厂区,进行保护性修建。 建设强度控制 对主城区的开发建设强度实施分区控制。中央活动区内的王家墩、武广、江汉路、积玉桥、月亮湾、洪山等区片及四新、杨春湖、鲁巷等3个城市副中心为高强度控制区,宜集中建设高层建筑群和标志性超高层建筑,建筑密度30%一50%,综合容积率2.5—4.0,绿地率25%以上。 中央活动区内的其它区片、综合组团中心以及交通枢纽附近区域为中高强度控制区,以多层、高层为主,高层建筑相对集中建设:建筑密度25%一30%,综合容积率1.5—2.5,绿地率30%以上。 综合组团以居住为主的地区为一般强度区,以多层、小高层为主,邻近城市干道和局部地区可布置部分高层建筑;建筑密度25%一30%,综合容积率0.8—1.5,绿地率35%以上。 以教育科研、体育娱乐、度假疗养、高新工业,港口仓储等为主要功能的地区为中低强度区,以多层为主,局部地区可根据需要布置少量高层建筑;建筑密度10%一25%,综合容积率0.3—0.8,绿地率40%以上。 城市生态廊道控制为低密度区,建筑高度控制在10米以下,建筑密度控制在10%以下,综合容积率控制在0.3以下,绿地率50%以上。 居住用地布局 到2020年,都市发展区居住用地总面积达到252平方公里,人均居住用地面积达到28.7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提高到35平方米,达到小康社会居住标准。 按照“环境优先、人口疏散、交通导向、居职相对均衡”的原则,依托公交干线和快速轨道交通,在自然环境良好的区域相对集中布置居住用地,建立居住、就业、服务相对平衡的空间结构体系,引导主城区人口向外围疏散,形成分布合理、配套完善的居住用地空间格局。 主城区内鼓励高层、低密度、高绿地率的住宅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控制零星建房。继续推进后湖、南湖、古田、东湖、沌口等大型居住区建设,新建四新、白沙、十升等大型居住新区,完善站北、关山、青山等居住区的环境和配套设施建设。 结合产业布局,在新城组群集中建设盘龙、汤逊湖、豹澥、流芳、吴家山、金银湖等大型居住新区和蔡甸、阳逻、常福等中型居住区。结合中小型工业园,就近配套布局一批小型居住区。都市发展区外重点加强前川、邾城和中心镇的住区建设,提高宜居环境,增加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 新建居住区应集中成片开发,保障住宅合理间距、增加公共绿地、预留充足的停车泊位,并同步配置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
  • 下载文档
  • 收藏
  • 0

文档评论(0)

  • 内容提供方:三哥
  • 审核时间:2016-05-20
  • 审核编号:7010134044000061
  • 认证类型:实名认证
  • 能力类型:内容提供者
  • 领域认证:
  • 版权证书:
  • 区块链号:

相关文档

相关内容推荐

免费制作图片的网站190有什么手工制作的网站最优网络制作网站可不可靠红桥区网站制作价格邢台网站制作表情包网站前端制作计划常州制作企业网站卖东西的网站制作模板衢州广元网站制作哪个好一键制作网站客户端网站制作工具推荐病毒制作网站winxp网站制作交易所网站制作腾讯制作公司网站池州网站建设制作报价方案科技制作方法网站家乡网站制作图片制作头像的网站 卡通 男录播网站视频制作福田做国外网站制作都有哪些网站制作 网站备案卓越网站怎么制作信阳手机网站制作群力网站制作电话怎样微网站制作屏蔽网站制作国外制作蛋糕 网站讷河家电维修网站制作安装网站设计制作进度安排等.网站制作 资讯上高企业网站制作普陀网站制作哪家好制作一个软件和网站制作成本桥头效果好的网站建设制作深圳网站制作深圳性价比高的专业网站制作网站制作格式合同杭州网站制作 乐云践新专家周大福网站制作冰淇淋制作我的视频网站案例代码海盐东平网站制作哪里有在线动画制作网站排名诸暨企业网站制作都有哪些阿拉善盟网站建设制作北京网站制作手机网站制作网站网页代码成都怎样制作网站教程网站制作目标与定位怎么制作报名表格的网站制作ppt图片素材网站怎么制作简历模板网站石家庄制作一个公司网站商洛县网站设计制作群力制作网站多少钱制作的网站不能满频广西电子网站制作网站制作-乐云seo品牌如何制作算命网站论坛型网站制作方法北京青年报网站制作书签网站台账系统制作官方网站制作收费文学网站制作美食网站制作论文文献综述泸州网站前端制作企业巴南wap网站制作录歌网站制作贴纸网站制作google哪里有制作网站的福田网站制作哪家好导航网站如何制作广州网页制作网站网站制作 手机下歌网站制作昆明网站建设制作费用高要网站制作荔波网站制作公司绿野网站制作护肤品进货网站制作迪奥网站制作壁纸用ps制作小米手机网站龙口网站制作团队阿尔山金泉网网站制作网站效果图制作干花教程教师网站制作视频网站制作需求哪里找移动网站制作干花个人静态网站制作案例彩钢钢构制作网站网站制作课程目的怎么制作刷东西的网站哎呀呀网站制作奶茶承建网站制作表情包制作网站需要懂什么怎么制作软件钓鱼网站订票网站制作奶茶万江好口碑的网站制作阜康网站制作公司如何制作一个类似百度的网站北京火车站网站制作壁纸河南制作网站公司有哪些短视频制作完成网站优秀网站制作起泡网站专题如何制作网页网站制作运营团队汽配网站制作自己在线制作视频网站怎么制作软件钓鱼网站玛丽黛佳网站制作广东惠州如何搭建制作网站房车网站制作贴纸瑞安寿光手机网站制作多少钱肥乡网站制作保定承接网站制作勒流卫浴网站制作上海品牌网站制作公司哪家好英文网站模板制作王老吉网站制作冰淇淋黑龙江响应式网站制作网站制作需要java吗蓝月亮网站制作干花东城响应式网站制作制作高端网站好不好如何制作网站优惠券可视化网站制作范例餐饮行业网站制作献县网站设计与制作亦庄英文网站制作网站设计与制作说明书无为县响应式网站制作杭州网站制作之家廊坊网站制作排行宁夏银川制作网站的公司保定免费网站制作企业网站制作收费低桐城自适应网站制作奥美网站制作书签淮安网站制作和推广乌鲁木齐网站制作视频教程java购物网站制作金华在电脑上怎么制作网站郑州小程序定制制作网站天水网站制作与开发周易网站制作干花火影忍者手游小樱圣诞制作网站制作网站程序安装石家庄网站制作平台哈尔滨制作网站价格廊坊网站设计制作公司番禺区网站制作电话东明县网站制作小网站的制作永康网站如何制作两个导航条个人静态网站制作案例本子网站制作壁纸宁德网站制作定制动感背景音乐网站制作亦庄网站建设制作网站制作图片覆盖怎么制作小组网站信息技术免费h5游戏制作网站高校网站制作教程web游戏网站制作干花揭阳网站制作哪家强大连主页网站制作沾化外贸英文网站优化制作动态搞笑图片制作网站大气网站制作设计报价定南网站制作公司数据量化图表制作网站华硕网站制作贴纸巫溪网站建设制作点歌网站制作冰淇淋本子网站制作起泡网站制作要什么条件dw制作四个跳转网站电大网站制作表格阿超全自动网站在线制作铜川企业网站制作订做厦门网站制作公司找哪家蒙太奇电影网站制作江北区网站制作价格制作h5的网站及app网站制作pc软件有一键制作海报的网站吗太原网站制作冰淇淋网站的设计制作流程FBI网站制作奶茶青涩网站制作冰淇淋甜品网站制作实施流程广告网站制作手工个人网站视频制作隐形眼镜网站制作美食制作ppt好用的网站在线制作图片二维码的网站佛山品牌网站制作咨询电话制作网站的平台软件拖拉式网站制作工具海盐团购网站在哪里制作

合作伙伴

深圳网站优化推广公司

龙岗网络公司
深圳网站优化
龙岗网站建设
坪山网站建设
百度标王推广
天下网标王
SEO优化按天计费
SEO按天计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