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
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田 野 著
上 海
“当代国际政治丛书”
编委会名单
主 编:冯绍雷 陈 昕
编 委:王逸舟 王缉思 冯绍雷
李敏焘 陈 昕 秦亚青
黄仁伟
丛书总序
走向世纪之交的国际社会,以其前所未有的成就,期盼
着、静候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人类从未有过如此辉煌的业绩,也从未面临过如此艰难
的选择。
当下之时,人们刚刚庆幸于和平地实现了国际格局的大
转换,却又忧心忡忡于帝国崩溃之后的动荡与纷乱;旧有观念
系统被冲击后的迷惘与困惑,以及未被摧毁的武力所带来的
疑虑与恐惧。人们在欢呼史无前例的繁荣进步之余,还不得
不为已经显露、或尚被隐匿的种种不测之虞所困扰:国际交往
迅速增加之后所伴生的失控;政治经济体制变迁的同时引发
的失却平衡;科技昌盛之后所出现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破坏;尤
其是新一轮大国竞争所酝酿的国际社会的重大变化。凡此种
种,无不对这个因循沿袭和重新构建中的国际政治秩序提出
巨大的挑战。
恰恰是这种变动与期盼、困境与挑战,渴望着一门能够对
当前国际变化指点迷津的成熟的知识门类应运而生。在这种
背景之下,作为专门研究国家间交往规则与方式、国际结构要
2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素与机制及其变化规律与逻辑的国际政治学科,不仅无由推
却自己的历史责任,而且必须以自身所持有的知识工具,为新
世纪的降临催产。
传统的国际政治学科曾有丰厚的积累。这一知识领域对
世界体系、国家主权、民族观念、冲突合作、地缘政治,以及交
往机制与结构性问题有着诸多理论思考与详尽的实证记载。
问题在于,当今的国际变迁已经大大超出这一传统知识门类
所能容纳的范围。
当今,人们已远远不满足于对国际事务简单的、或者哪怕
是详尽的记录式描述,而往往要求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从描述方式向理论分析方式的转化,已经是客观的国际现实
的耳提面命。人们也往往不满足于仅仅或从政治,或从经济,
或从军事的单一学科的国际现象分析,国际事务本身早已经
跨出了学科的阈域。所以,从单一学科向政治、经济、社会、文
化、军事、心理、历史乃至包括各门自然科学在内的多学科跨
学科研究,已经是学科本身的逻辑发展所使然。恐怕,一个更
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人们还往往不满足于从国际政治与
国内问题相互隔裂的眼光来看问题,一个高度一体化的世界,
已经把各国国内的变迁与国际交往与世界性事务紧密相连。
因此,从国际与国内相互关联的角度来审视当今世界发展的
水平,潮流的变迁,甚至于世风的转换,无论对于学科建设,还
是对于战略选择与政策判断来说,都是一个格外重要,也格外
需要重视的方面。
在海外,面对新世纪的国际政治学者们已经向世人交出
了他们的答卷。近年来,蜚声欧美的保罗·肯尼迪、布热津斯
基、塞缪尔·亨廷顿,包括基辛格等,已经写出了多部长篇巨
著,直面国际巨变,预言天下走势。虽然,这样的一类著述不
丛 书 总 序 3
会也不可能给出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答案,但是,国外同行世纪
末的冲刺,无论如何给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信号:中国的国际
政治学界将如何回答既是来自客观研究对象的、也是来自同
行同代人的挑战?
所幸者,国际问题学术研究领域已经不大可能再是欧美
国家的一言堂了。生存与发展、一体化的挑战以及出于对全
人类命运的共同关切,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学者,一
步一个脚印地营建着自身独特的国际政治知识结构。
当然,要达到这一目标远不容易。中国国际问题学者首
当其冲的任务,恐怕是要寻找和形成国际政治专门领域的研
究语言与研究规模,并克服模棱两可、大而化之表述的障碍。
因为主观臆测、缺乏实证基础的做法,曾经给我们的国际研究
与重大问题的判断带来干扰与破坏。
与此同时,构筑国际政治领域独特的概念与范畴体系,也
是需学者们皓首穷经,冥思苦寻方能实现的境界。对于一个
思辨逻辑传统相对薄弱的民族,这无异是一场脱胎换骨的观
念革命。事情恰恰在于,一个没有独特范畴与概念体系的专
业门类,就没有权利去担当反映和影响国际政治现实的“理
论”角色。
从客观上说,与工业发达国家早期现代化阶段的国际环
境相比,当初,西方列强是在一个积贫积弱的环境中以坚船利
炮和先进的科技文明开拓新边疆的;而今,当发展中国家起而
奋争时,举目四望,国际环境中却早已是强手林立。这样的国
际环境反差,也决定了两种国情与国际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研
究将会在研究的主题、方法、素材等许多方面大相径庭。这也
是中国国际政治学者必得对当今国际问题作出自己回答的无
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所在。
4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出于上述考虑,本丛书立意于回应国际社会走向新世纪
进程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并出于构建中国背景的国际政治理
论体系的长远考虑,延请国内一流的国际政治学者,采用多学
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国际政治学术著作,
以飨海内外的同行与读者。
“当代国际政治丛书”编委会
1995. 5
目
录
1 丛书总序
1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7 第二节 既有理论解释及其不足
15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22 第一章 交易成本经济学与国际关系研究
22 第一节 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概述
28 第二节 交易成本经济学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
应用:文献回溯
40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假定
61 第二章 国际关系中的交易成本:概念、来源与影响
变量
61 第一节 国家间交易:概念问题
75 第二节 国家间交易成本:主要来源
89 第三节 国家间交易成本:影响变量
2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120 第三章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
基于交易成本的解释模型
120 第一节 国际制度的基本形式:
划分标准
132 第二节 国际制度的基本形式:
比较分析
166 第三节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
择:基本模型
190 第四章 案例检验: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的缔造
190 第一节 大西洋联盟的诞生:一
个有待解释的问题
197 第二节 理论预期:交易成本
与美欧安全关系中的
制度选择
2 18 第三节 史实检验:战后初期
美欧安全关系与北约
组织的缔造
258 第五章 案例检验:关贸总协定与
世界贸易组织
258 第一节 关贸总协定的诞生
与世界贸易组织的
缔造:一个有待解释
的问题
目 录 3
270 第二节 理论预期:交易成本与
美国在国际贸易关系
中的制度选择
284 第三节 史实检验:从关贸总协
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307 结语
308 第一节 研究总结
315 第二节 应用价值
32 1 第三节 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
330 参考文献
356 索引
377 后记
导 论
知识的进步主要在于对先前知识的修改。虽然我
们有时(例如在考古学中)可能通过一次偶然的观察而
进步,但发现的意义一般都取决于它修改我们以往理
论的力量。
———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
———科学知识的增长》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根本动力。基于国家利益的
基本一致或部分一致,国家经常在一定的政策领域中进行必
要的国际合作。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础在于国家之间的共同利
益,但是共同利益并不能够保证国际合作的自动实现。如果
国家希望达成相互合作,它们还必须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制
度安排(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来克服国际合作中的障碍。
2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非正式的默契与口头协议、正式的国际
条约、非正式的国际论坛、正式的国际组织和超国家组织等就
是保障合作实现的几种制度形式。如果放宽“历史的视界”,
①
我们就会发现,在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史” 之前的时代
中,即所谓的“前现代世界”中,许多保障合作实现的制度安
排已经出现。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
史》中就描绘过这样一些不同形式的制度安排。
在修昔底德笔下所描绘的雅典与其他城邦(city-states )
之间的各种制度安排中,我们至少可以辨析出最为主要的三
种形式。第一种是城邦间的同盟,即提洛同盟。在雅典和斯
巴达两大强权的斗争中,站在雅典一边并受到雅典保护的城
邦要向雅典缴纳贡赋。换言之,这些城邦以纳贡为代价换取
雅典的军事保护。它们虽然隶属于雅典,但是在某种程度上
还保有独立。在战争爆发后,这些城邦站在雅典一边参战,但
也有可能随着战况的变化转向斯巴达一边,例如雅典人在西
②
西里惨败后开俄斯人的叛变。 第二种是帝国式的兼并,例如
弥罗斯人起初保持中立态度,后来雅典组织远征军征服了他
们,“雅典人把弥罗斯作为自己的领土,后来派了五百移民移
③
居在那里” 。弥罗斯作为雅典领土的一部分最终归附了雅
典。第三种则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同盟条约,例如在战争
开始以后的第十年雅典和斯巴达所订立的同盟条约,双方承
诺在遭受外敌入侵时,“应当根据他们的资源情况,在可能的
范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给予相互援助。雅典还单方面向
斯巴达承诺:“如果奴隶们起来暴动,雅典人应按照他们的资
④
源状况,予斯巴达以充分的援助。”
如果我们审视 世纪的大国政治,就会发现这些大国像
20
2 500 年前的雅典那样为它们和其他国家的关系作出了各种
导 论 3
不同的制度安排,虽然这些现代的制度安排比之古希腊城邦
之间的政治安排远为复杂、精巧并且持久。正如罗伯特·吉
尔平(Robert Gilpin )在《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所指出
的:“修昔底德的历史为今天提供的见解同公元前 世纪的
5
写作是一样的。人们一定觉得,如果修昔底德被置于我们中
间,(经过一定地理、经济学和现代技术的短训班之后)他将
⑤
毫不费力地了解我们时代的权力斗争。”
20 世纪上半期,美国开始取代欧洲列强成为大国政治的
⑥
中心角色。“对美国外交政策来说, 世纪早到了两年。”
20
1898 年的美西战争是美国对外关系中的一个分水岭。通过
这场力量对比悬殊的战争,美国从没落的老牌殖民帝国西班
牙手中夺取了古巴、菲律宾、波多黎各和关岛,古巴成为美国
的保护国,关岛则正式成为美国的领土。美国参加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威尔逊总统在 年 月著名的“十四点”演说
1918 1
中倡导在战后建立一个普遍性的集体安全组织———国际联
盟,但是由于参议院拒绝批准《国际联盟盟约》,美国最终游
离于这个由它亲手缔造的国际组织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美国放弃了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所确立的孤立主义政策,全
面卷入国际事务。根据美国的战后世界蓝图,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 )、世界银行和国际贸易组织( )将为世界各国
IMF ITO
的经济政策协调提供多边主义的制度平台,但是最终只有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真正建立了起来。国际贸易组织
由于没有通过美国参议院的批准而宣告流产,作为国际贸易
组织替代形式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并不具有正式的
组织地位。在安全领域的情况则更为复杂。美国起初只是支
持西欧集体防务的倡议,但不愿为西欧国家的安全承担义务,
几经犹豫才下定决心和西欧国家建立正式的军事联盟,即
4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1949 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东亚在美国全球
战略中的价值仅次于欧洲,不过美国在东亚并没有建立一个
类似北约的多边组织,而是主要通过《美日安全条约》、《美菲
共同防御条约》、《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等一系列双边条约来
组织美国所主导的军事同盟体系。
世纪 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作为惟一超级大国
20 90
的美国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是重新回到孤立主义政策,
还是更加积极地卷入国际事务和塑造世界秩序?经过短暂的
国内争论,美国坚定地选择了后者。但即使没有孤立主义思
潮的掣肘,美国还是经常作出表面上相互矛盾的对外政策行
为。一方面,作为战后国际安排的主要缔造者,美国在冷战结
束后许多国际制度的强化、扩展或创建过程中仍然发挥了主
要的作用,例如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核不扩散条
约》的实施、北约的东扩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的缔造
等问题上,美国都扮演了核心角色。而另一方面,美国在许多
领域中又极其固执地奉行单边主义的政策,甚至不惜以损害
多边主义原则的权威性为代价,这种倾向在小布什政府执政
以来得到充分的表现,退出《京都议定书》、废除《反弹道导弹
条约》和绕开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就是几个突出的例子。
战后初期和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期不过是从美国外交史
上所截取的几个片段。但即使从整个20 世纪的美国外交史
来看,无论是建立何种国际制度安排,还是加入何种国际制度
安排,美国都采取了大抵相同的区别对待态度。对于正在崛
起的大国———中国———来说,由于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启动
不久,在以何种方式参与国际制度和促进国际合作的问题上,
不可避免地采取了至少和美国同样审慎、或者在某种意义上
比美国更加审慎的态度。在1980 年前后,中国加入了国际货
导 论 5
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但同时没有提出恢复关税与贸易总
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从而错过了一次“入关”的重要时
⑦
机。 如果说这种过于审慎乃至保守的态度主要来自于长期
与世隔绝所造成的茫然无知,那么中国在 世纪 年代对
20 90
某些制度安排所采取的审慎态度便拥有相对合理、充分和可
信的现实依据。亚太经合组织(APEC )是中国目前参加的惟
一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与美国对APEC 合作方式的构想不同
⑧
的是, 中国倡导并致力于维护的“APEC 方式”强调非让渡
主权、非制度化、非约束性,其内容主要包括“互惠互利”、“尊
重差异性”、“协商一致”、“单边主义”、“自愿自主”、“灵活松
⑨
散”、“恪守两个时间表”和“开放的地区主义”。 作为APEC
成员中市场开放程度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认为这种合作方
式对中国最为有利。
美国纵横捭阖于世界舞台已经一个多世纪,中国则在晚
近才开始融入国际社会。虽然两国在具体的问题领域中对选
择何种国际制度安排的看法可能大相径庭乃至针锋相对,但
是它们对于国家之间的各种制度安排都采取了同样具有“选
择性”的区别对待态度。从表面上看,这种“选择性”的区别
对待态度所指涉的对象是某项具体的制度安排,例如国际
联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北约、 等,但是如果深入挖
APEC
掘这种表象背后的涵义,我们就会发现美国和中国在很大
程度上所关注的是这些制度安排的不同形式。例如关贸总
协定为世贸组织所取代的事实表明,作为世界主要贸易国之
一的美国期待在贸易领域中建立一种制度化水平更高的国际
安排。又如中国和美国在 APEC 合作的分歧集中体现在
APEC 所应采取的制度形式上,即APEC 是一个官方的论坛
和磋商机构,还是一个类似于欧共体那样的经济共同体———
6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新太平洋共同体”。
美国和中国(在某种意义上还有雅典)在不同形式的国
际制度安排之间所进行的选择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国际关系中
的制度选择(institutional choice )现象。这样的制度选择现象
可以从两个相互联系的向度上进行观察:第一,由于同一制度
形式对不同国家的利弊不同,不同国家在相互合作中所偏好
的国际制度形式也可能不同;第二,基于合作伙伴、合作领域
或合作时点的差异,同一国家可能在不同情况的国际合作中
选择不同形式的国际制度安排。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国际政治现
象。不仅像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国可以通过各自的制度选择
来最终影响国际关系中的制度建设,而且一些中小国家也可
以凭借其拥有的特殊资源来影响乃至决定某些国际制度安排
的形式。例如沙特阿拉伯等产油国对石油输出国组织采取何
种制度形式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所
采取的制度形式则建立在东南亚各国普遍持有的共识基础
上。在是否加入或者加入何种制度安排的问题上,国家特别
是弱小国家由于外力强制而别无选择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但
是随着20 世纪国际关系中所发生的各种深刻变化,如殖民体
系的崩溃、主权规范的扩散、相互依赖的加强等,为数众多的
国家在诸多情势下具备了制度选择的可能。
那么,为什么国家在某个特定的问题领域中愿意选择
一种形式的制度安排而不愿选择另一种形式的制度安排?
为什么国家有时为了加入某个正式的国际组织而愿意放弃
部分行动自由乃至部分主权,有时却为了保持自己的行动
自由而拒绝加入另一个国际组织?为什么国家有时愿意签
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有时却愿意达成不具有约束力
导 论 7
的非正式协议?为什么有的国家试图强化制度安排的超国
家性质,而有的国家仍力图保持它的政府间特点?等等。
简而言之,这里引出的问题是:国家如何在不同形式的国际
制度安排之间进行选择?
第二节 既有理论解释及其不足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理论谱系中,并不缺乏关于国际
制度安排的理论解释。按照它们的研究对象,这些理论大致
可以分为两大类别。第一大类是以一般的国际机制(interna-
tional regimes )作为研究对象的国际机制理论,第二大类则是
为某种特定的制度类型“度身定做”(tailor-made )的国际关系
理论,例如联盟形成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一体化理论等。这
两大类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制度选择所涉及的一些重要
方面,但可能由于研究假定的规定、研究议程的设置、研究方
法的限制和研究视野的局限,这些关注不同焦点的理论并没
有为我们提出的上述问题提供系统的解释。
1. 国际机制理论中的既有解释及其不足
1975 年,约翰·鲁杰(John Ruggie )在《对技术的国际反
⑩
应:概念与趋势》一文中最早提出了“国际机制”的概念。
1983 年,斯蒂芬·克拉斯纳(Stephen Krasner )主编的《国际机
制》一书由康奈尔大学出版社出版,国际机制理论由此走上
瑏瑡
了系统化发展的轨道。 以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Keohane )
为代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率先
挖掘了这个潜藏无数研究机会的崭新领域,从一开始就在国
际机制研究中奠定了主流学派的地位。新自由制度主义在多
8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个层面上与新现实主义( )展开了交锋与论战,包括
neorealism
无政府状态的本质与后果、国际合作、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
瑏瑢
国家目标的优先性、意图与能力、国际机制的重要性等。 在
论战的过程中,新自由制度主义显示出了强盛的生命力,理论
形态日臻成熟,学术影响不断扩大,而现实主义在坚持自身基
本命题的同时,也对自己的某些具体判断进行了再度审视,开
始承认以机制为基础的国际合作是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新
自由制度主义与新现实主义具有共同的理性主义(rational-
ism )分析逻辑,认知主义(cognitivism )则向这一逻辑前提发
起了挑战,指出国家理性不是先验的,而是在国家间互动的实
践中形成的,进而强调制度化的实践对国际行为主体身份(i-
瑏瑣
dentity )的影响。
安德烈亚·哈森克莱弗(Andreas Hasenclever )、彼得·迈
耶(Peter Mayer )和沃克·里特伯格(Volker Rittberger )认为,国
际机制理论可以分为基于权力的路径、基于利益的路径和基于
approaches 瑏瑤
知识的路径( )。这三种研究路径基本上对应于上
述三大理论流派:强调权力关系的现实主义;基于利益聚合分
瑏瑥
析的新自由主义;强调知识动力、沟通与认同的认知主义。表
0. 1 比较了国际机制研究中三大理论流派的基本主张。
表0 . 1 国际机制研究中的理论流派
现实主义 新自由主义 认知主义
中心变量 权力 利益 知识
“制度主义” 弱 中等 强
元理论倾向 理性主义的 理性主义的 社会学的
行为模型 关切相对收益 绝对收益最大化 角色扮演者
Andreas Hasenclever Peter Mayer and Volker Rittberger
资料来源: , ,
, :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New York Cambridge U-
, ,
niversity Press 1997 p . 6.
导 论 9
基于利益的国际机制理论(
Interest-based Theories of In-
ternational Regimes )
罗伯特·基欧汉在1984 年出版的《霸权之后:世界政治
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一书中发展出了一套国际机制的功能
理论(function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以此确立了新
瑏瑦
自由制度主义的研究纲领。基欧汉从理性的利己主义模型
出发,借助集体行动理论、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市场失灵理论
和制度经济学理论,深刻论证了国际机制基于其功能而产生
的重大价值: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可获取信息的总体质
量水平,降低合法交易的成本,增加非法交易的代价,减少行
为的不确定性,使国家更容易达成相互有益的合作协议。
国际机制的功能理论为我们理解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
确立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基欧汉本人对国际机制的
多样性特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国际机制的功能理论并没
有为制度选择提供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正如苏长和博士
所批评的:“功能的解释途径可以说明霸权和世界政治经济
中日趋加强的相互依赖有助于国际制度的产生,也的确需
要更多的国际制度来组织和管理密切联系的世界;但是为
什么国际制度在产生过程中会出现形式多样的特点,为什
么有些国际制度带有强迫性的特点而有些国际制度却带有
自我执行的能力,为什么有些国际制度形式反映国际体系
中权力配置的现实而有些国际制度却没有,为什么有些国
际制度比较稳固而有些国际制度却非常脆弱,功能主义的
瑏瑧
解释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基欧汉的上述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为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其
他一些学者所弥补,如阿瑟·斯坦(Arthur Stein )、邓肯·斯
尼达尔(Duncan Snidal )、肯尼思·奥伊(Kenneth Oye )、利
10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莎 ·马丁( )等。这些学者认为,国家在国际关系
Lisa Martin
中所面临的集体行动问题不止囚徒困境一种,因此必须创设
不同类型的国际机制以满足不同类型的集体行动问题所提出
的功能性要求。例如利莎·马丁区分了四种合作问题类型,
即协作型(collaboration )、协调型(coordination )、劝说型(sua-
sion )和保证型(assurance )。马丁指出:“每一种合作类型都
提供了国家在合作问题上面临的独特挑战。因此,这些挑战
瑏瑨
也导致各国对规范和组织作用的不同看法。” 通过博弈论工
具的运用,马丁解释了多边组织会存在多样性的事实。其他
学者也多以战略情势(strategic situations )的不同特点为基础,
运用博弈论工具来解释不同的制度形式。基于这个特点,哈
森克莱弗等将他们的研究路径称为情势—结构路径(situa-
tion-structural approach )。
情势—结构路径为国际制度的多样性特点提供了一种简
洁而有力的解释,但是这种路径的分析基点在于战略情势的
不同特点,即“某个特定议题中战略互动的本质”,对于各种
制度形式的不同特点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我们认为,只
有认真考虑制度形式的不同特点,才能更加有效地解释国际
关系中的制度选择问题。
基于权力的国际机制理论(Power -based Theories of Inter-
national Regimes )
在新自由制度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论战中,一些现实主
义者开始承认以机制为基础的国际合作是一个需要解释的问
瑏瑩
题。 约瑟夫·格里科(Joseph Grieco )最为系统地阐述了现
实主义的国际合作理论。格里科认为,国家的特点是地位上
的(positional )而非原子式的(atomistic ),这种特点会限制国
家合作的意愿。国家担心它们的伙伴会通过合作得到更多的
导 论 11
收益,从而使伙伴的实力超过自己,实力日益增长的伙伴在未
来的某个时刻可能成为自己的劲敌。因此,国家对自身地位
的关切产生了合作的相对收益问题(relative gains prob-
瑐瑠
lem )。格里科指出,国家在决定是否合作时不仅考虑绝对收
益,而且考虑相对收益,因此,“对于合作问题,现实主义比新
瑐瑡
自由制度主义提供了更完整的理论解释” 。
斯蒂芬·克拉斯纳则对市场失灵理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
的重要性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国家权力能力(power capabil-
ities )的分布能够比市场失灵理论更好地解释制度安排的性
质。通过对全球通讯中四个问题领域的研究,克拉斯纳发现
国际通讯与市场失灵并不相关,而权力则至关重要。对于在
通讯领域中发生的制度变迁,他认为是国家权力能力的变化
瑐瑢
所引起的。
格里科和克拉斯纳从现实主义的理论内核出发,阐述了
在很大程度上为新自由制度主义者所忽略的权力和相对收益
问题,从而为国际合作与国际机制出现的条件提供了现实主
义的解说,但是他们的讨论并没有涉及国际合作的制度形式,
因而也不可能为制度形式的选择问题作出具体的解释。
基于知识的国际机制理论(Knowledge -based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
哈森克莱弗等学者将认知主义分为“弱认知主义”(weak
cognitivism )与“强认知主义”(strong cognitivism )。“弱认知主
义”追问国家所理解的利益的起源,着重强调观念的作用,通
过揭示偏好形成的过程来完善理性主义的研究路径。而“强
认知主义”则倾向于将国家看成角色扮演者,认为社会学范
式比理性选择范式更适于分析国际体系中的制度,并因之对
瑐瑣
理性主义的研究路径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12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强认知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包括约翰·鲁杰、亚历山
大·温特(Alexander Wendt )等。他们认为,国际机制嵌入国
际社会的规范结构之中,而这些结构已经脱离了理性主义的
分析逻辑。比如,温特曾明确指出,这些结构不仅具有因果作
用,而且具有建构作用,即这些社会意义上的结构(sociologi-
cal structure )不仅影响行为主体的行为,而且塑造行为主体的
瑐瑤 基于这种不同于因果作用的建构作用,他们强调国家
身份。
身份和认同依赖于国际制度,并且把特定国际机制的形成和
瑐瑥
维持与国家身份的确立联系起来。 根据他们的观点,既然国
际制度建构了国家身份,从而规定了国家对自身利益的认识,
国际制度的形成与变迁就不能再用国家利益的考量来解释
了。或者更直白地说,“国际制度是国际政治的必要特点,因
瑐瑦
为国际制度是理性选择的前提,而非理性选择的结果” 。这
样,“强认知主义”所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国际制度如何塑造
瑐瑧
国家身份,而不是国家如何选择国际制度,因而没有必要为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问题提供系统的理论解释。
2 . 关于特定制度类型的若干理论解释及其不足
为某类特定的制度安排“度身定做”的国际关系理论至少
包括联盟形成理论、一体化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这些理论所
探讨的中心问题分别是:国家之间为什么要组成联盟,国家如
何实现一体化,国家为何(通过邦联或联邦)联合或兼并等,从
而分别涉及了联盟、超国家组织和邦联、联邦等制度类型。
联盟形成理论(Theory of Alliance Formation )
由于联盟在国际关系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价值,
这种制度类型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对象,特别是政治现实主
义者的研究对象。联盟形成理论所要解释的问题是国家为什
导 论 13
么要组成联盟。这种理论一般都建立在“能力集聚模型”
(
capability aggregation model )的基础之上。正如布鲁斯·拉
西特(Bruce Russett )和哈维·斯塔尔(Harvey Starr )所指出
的:“纵观历史,国家参加联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集聚力
瑐瑨
量。” 在解释国家集聚力量的具体原因时,学者们所提供的
答案各有不同。例如,布鲁斯·拉西特认为,当国家面临威胁
时往往联合起来,它们在“自力更生”战略和联盟战略之间面
瑐瑩
临选择; 巴尼特(M. Barnett )和利维(J. Levy )在解释国家究
瑑瑠
竟选择结盟还是不结盟时,强调国内因素的重要影响; 迈克
尔·奥特费德(Michael Altfeld )则运用微观经济学概念,通过
瑑瑡
检验自主和安全之间的平衡来建立联盟选择的模型。
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联盟形成的原因,并且或多
或少注意到了正式的联盟和非正式的结盟之间的区别,但是
他们并没有明确解释国家为什么选择某一种形式的联盟而不
选择另外一种形式的联盟。不同联盟制度化水平的差异正是
区分联盟类型的主要标准。正如阿瑟·斯坦所指出的,一些
联盟只不过是对相互利益的象征性肯定,而另一些联盟则具
瑑瑢
有制度化合作的形式,甚至限制了国家的自主性。 对于如此
重大的差异,联盟形成理论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提供必
要的解释。
新功能主义一体化理论(Neo-functionalism Theory of Inte-
瑑瑣
gration )
厄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 )、列昂·林德伯格(Leon
Lindberg)、约瑟夫·奈(Joseph Nye )等学者在戴维·米特兰
尼(David Mitrany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以欧洲一体化的
经验为依据,细化、修正或检验了一体化理论的假设,提出了
新功能主义一体化理论。“外溢”(spill-over )说是新功能主
14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义理论中最主要的内容。根据这个学说,在某一领域内一旦
建立了超国家合作,由于各个领域间的功能性相互依赖,这种
超国家合作必然向外延伸,一体化也因此从一个领域扩大到
另一个领域。正如哈斯所指出的:“最初在一个领域进行一
体化的决策外溢到新的功能领域中,一体化涉及的人数越来
越多,官僚机构之间的接触和磋商也越来越多,以便解决那些
瑑瑤
由一体化初期达成的妥协而带来的新问题。”
新功能主义理论认为,一体化是各个国家内的政治行为
主体将其忠诚、期望和政治行动转向一个新的权力中心的过
程。例如哈斯就强调,一体化是各民族国家内的政治行为主
瑑瑥
体,而不是国家向新的权力中心转移其忠诚和期望。 新功能
主义主要强调利益集团和政党在一体化中的作用,集中关注
政治精英对一体化的态度,而没有充分考虑民族国家在一体
化中所扮演的角色。由于这种理论倾向,新功能主义一体化理
论不能充分地说明民族国家向超国家组织让渡权力时会面临
哪些障碍,民族国家又有哪些动机来克服这些障碍。显而易见
的是,这两个问题的系统解答对于解释一体化形式的“升级”有
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新功能主义对此似乎无能为力。
规模经济理论(Economies-of-scale Theory )
通过观察欧洲军事史,理查德·宾(Richard Bean )认为
军事技术的变革改变了政治单位的有效规模。更具体地说,
正如专业化的收益产生了公司的规模经济一样,较大规模的
政治组织具有独特优势。例如,随着组织规模的增加,单个成
员的防务成本将会下降。但是,由于语言、宗教和种族壁垒与
地方特殊性增加了管理和控制成本,“规模经济在某一点上
瑑瑦
将会被收益递减所抵消。” 也就是说,政治单位越大,指挥和
控制的问题就越多,所以存在一个“最优规模”(optional scale )。
导 论 15
超过最优规模的国家可能分裂,而低于最优规模的国家可能联
合成其他政治体,例如邦联和联邦。简而言之,理查德·宾认
为,国家可以通过联合或兼并来获得规模经济的潜在收益。
根据这一逻辑,如果我们能够确定国际行为主体兼并或
联合的动机在于获得足够的规模以确保生存,我们就可以解
释制度变迁。但是,规模经济路径主要强调的是规模而非制
度形式。当然,规模考虑能够导致制度变迁,可是规模大小并
非制度安排的核心特点。
综而论之,以上三种理论对不同的制度安排形式分开进
行研究,而没有充分考虑国家可以获得的各种选择方案,没有
充分揭示确定制度形式替代的连续谱系。实际上,国家面临
各种可能的选择方案,在作出制度选择时会根据成本—收益
分析权衡利弊得失,其中必然具有贯穿始终的逻辑,否则权衡
瑑瑧
就无从谈起。如果继续在上述理论“岛”中研究, 就既不能
确定共同的问题,也不能确立统一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也就
是说,上述理论不能为我们理解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现象
提供一种系统的分析路径。而作为与我们比邻而居的学术共
同体,经济学家们已经发展出相对成熟的理论工具来解释经
济生活中的制度选择现象。为了以某种一贯的逻辑说明国家
为何要在不同的制度形式之间进行选择,我们尝试借鉴交易
成本经济学的研究路径,期待通过新视角的引入来丰富和发
展关于国际制度选择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全书结构除导论和结语外,共有五章。
第一章旨在提供研究范式、梳理既有文献、阐明研究方法
16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和陈述研究假定,从而为本书的理论工作确立具体的努力方
向。由于本书将交易成本经济学作为建构制度选择模型的基
本工具,我们必须首先明晰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思想渊源、发展
线索和内在理路,惟有如此才能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予以恰
当运用。从国内外既有的理论文献来看,本书并非第一次将
交易成本经济学方法用于国际关系研究,因此我们系统地梳
理了交易成本经济学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成果,指出其
贡献,揭示其不足,从而为本书的理论创新提供一个知识基
础。为了在研究工作中恰当地应用交易成本经济学路径,我
们综合考虑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一般特点、交易成本经济学
的方法论特点和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主流理论路径,以此明确
本书所采用的方法论、研究程序、研究技术以及研究假定。
第二章的目的在于将交易成本的概念引入国际关系领
域,并将这一概念操作化,从而为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模型
确立一个比较坚实的概念基础和可以检验的变量体系。作为
交易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成本,交易成本概念的诠释有赖于对
“交易”概念的理解。制度经济学家将交易的本质定位为权
利的让渡,为我们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提
供了便利。为了更加深刻地揭示国家间交易成本的概念内
涵,我们在讨论国家间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国家
机会主义行为的主要类型,以此作为国家间交易成本的主要
来源。由于国家间交易成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难以直接对
其进行度量,我们分别为国家间交易成本的两个部分———国
家间缔约成本和国家间治理成本———确立了更容易度量或观
测到的主要影响变量。
第三章是本书的核心部分,即确立国际关系的制度选择
模型。由于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都具有制度的属性,我们强
导 论 17
调本书所讨论的制度选择只是在制度安排意义上的制度选择
行为。在这一限定下,不同的制度形式可以根据制度化水平
的高低置于连续谱系的不同位置。我们根据正式化、集中化
和授权化程度的高低将国际制度安排的基本形式分为非正式
协议、自我实施的正式协议、一般的正式国际组织和超国家组
织。根据不同制度形式在成本和能力上的差异,我们对上述
四种基本制度形式展开了细致的比较分析。在描述国家间治
理成本和国家间缔约成本与制度化水平高低的关系后,这一
章给出了基于国家间交易成本权衡的制度选择模型,并根据
第二章所确立的基本变量提出了可供检验的六个假说。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案例检验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案例
研究检验我们的制度选择模型是否成立。第四章所检验的案
例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缔造,检验的时间跨度为1947 年杜
鲁门主义的提出到1951 年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的成立。
第五章所检验的案例是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
涉及战后初期和 世纪 — 年代国际贸易关系的演变。
20 80 90
基于第三章理论模型所演绎的六个假说,我们通过史料分析
产生了有关国家制度选择行为的一系列基本预期。在接下来
的史实回溯中,我们集中关注与制度形式的构想密切相关的
声明、电报、法案、备忘录、谈话记录、会议纪要、条约草案等,
尝试从复杂多变的外交折冲中展示其制度选择行为的基本线
索,据此来验证我们确立的制度选择模型。
注 释
① 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史”是以 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为
起点的。参见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北京:世界知识出
版社 年版,第 — 页。
1995 56 63
18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② 参见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0
567 575
年版,第 — 页。
42 1
③ 同上书,第 页。
同上书,第 页。
④ 371
⑤ 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208 页。
⑥ 罗伯特·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2 11 页。
⑦ 参见宋泓:《中国与WTO:一个相互学习、适应和促进的过程》,
载于王逸舟主编:《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多视角透
视》,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年版。
⑧ 美国对APEC 合作方式的基本主张:第一,APEC 的市场开放应
该建立在谈判和条约、法规的基础上;第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应该是
全面的,任何部门都不得例外。第三, 的贸易自由化应该实行内
APEC
外有别的原则,对APEC 区内和区外应区别对待;第四,集体行动应该
是APEC 的主要行动方式。参见沈骥如:《中国与APEC 的相互适应及
APEC 的未来》,载王逸舟主编:《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
的多视角透视》。
⑨ 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
2002 337 338
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 页。
John Ruggie International Responses to Technology Con-
⑩ 参见 ,“ :
”, , , ,
cepts and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9 No. 3 Summer
1975 。
参见 , , ,
瑏瑡 Stephen Krasner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and
: , 。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David Baldwin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瑏瑢 参见 , , :
Contemporary Debat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
pp . 4 8
— 。
瑏瑣 罗伯特·基欧汉将这个理论流派称为“反思主义的路径”(re-
flective approaches Robert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Two
),参见 ,“ :
”, ,
Approaches in Robert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
导 论 19
: , : ,
er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9 。
Andreas Hasenclever Peter Mayer and Volker Rittberger Theo-
瑏瑤 , ,
ry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7 p . 1.
,
瑏瑥 在中文文献中,门洪华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国际机制各理论流派
的基本主张。他以哈森克莱弗、迈耶和里特伯格的分类为蓝本,结合国
际关系理论的范式分析和建构主义的理论发展,将国际机制理论分为
三种主要理论流派:新现实主义的国际机制理论,新自由主义的国际机
制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国际机制理论。参见门洪华:《和平的纬度———联
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一章。
瑏瑦 参见Robert Keohane ,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84 。
瑏瑧 苏长和:《解读〈霸权之后〉———基欧汉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
自由制度主义》,载于《美国研究》
2001 1 143
年第 期,第 页。
瑏瑨 利莎·马丁:《理性国家对多边主义的选择》,载于约翰·鲁杰
主编:《多边主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108 页。
瑏瑩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斯蒂芬·克拉斯纳、约瑟夫·格里科等。
当然,许多现实主义者仍然固守传统立场,坚持认为国际机制对国家行
为的影响只是边缘性的,甚至是无意义的。在现实主义者中,对新自由
制度主义批判最激烈的要属约翰·米尔斯海默。参见John Mearshei-
mer 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 International Se-
,“ ”,
curity, , , — 。
Vol. 19 No. 3 1994 1995
,“ :
瑐瑠 Joseph Grieco Anarchy and the Limits of Cooperation A Realist
Critique of the Newest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in David A. Baldwin ,
, : , :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 127 128.
, , —
,“ :
瑐瑡 Joseph Grieco Anarchy and the Limits of Cooperation A Real-
ist Critique of the Newest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in David A. Bald-
”,
, , : ,
win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p .
20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13 1.
瑐瑢 参见Stephen Krasner ,“Global Comunications and National Power :
Life on the Pareto Frontier in David A. Baldwin ed. Neorealism and
”, , ,
: , — 。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pp . 234 249
瑐瑣 由于“弱认知主义”主要是对理性主义,特别是新自由制度主义
的完善和补充,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具备“新范式”的意义,本书在这里只
简单介绍“强认知主义”对国际机制的基本看法,而不再叙述“弱认知
主义”的具体理论观点。
瑐瑤 参见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
2000 27
出版社 年版,译者前言,第 页。
, ,
瑐瑥 Andreas Hasenclever Peter Mayer and Volker Rittberger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p . 157.
Ibid. p . 139.
瑐瑦 ,
瑐瑧 例如玛莎·费丽莫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红十字会和世界
银行为例,从国际组织的角度来说明国际社会规范对国家偏好的塑造
作用,参见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杭州:浙江人民出
版社2001 年版。
瑐瑨 布鲁斯·拉西特和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北京:华夏出版
社 年版,第 页。
2001 83
瑐瑩 参见Bruce Russett ,“Components of an Operational Theory of In-
ternational Alliance Formation i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12
”, , ,
1968 。
瑑瑠 参见M. Barnet and J. Levy,“Domestic Sources and Alignments :
, — ”, , ,
The Case of Egypt 1962 1973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5
No. 3. Summer 1991。
Michael Altfeld The Decision to Ally A Theory and Test
瑑瑡 参见 ,“ : ”,
, , , 。
in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Vol. 37 No. 4 1984
Arthur Stein Why Nations Cooperate Circumstance and Choice in
瑑瑢 ,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 ,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0
p . 153.
瑑瑣 关于一体化的理论很多,既有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区分,又
导 论 2 1
有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峙,还有联邦主义和邦联主义的争论。其
中属于自由主义阵营的新功能主义在学术界中的影响最大。正如陈玉
刚所指出的:“对许多人来说,哈斯发展出来的新功能主义简直就是一
体化理论的同义语,新功能主义在许多人眼中就是欧洲一体化解释的
权威版本。”参见陈玉刚:《国家与超国家———欧洲一体化理论比较研
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2001 27
瑑瑤 詹姆斯·多尔蒂和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
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年版,第553 页。
瑑瑥 新功能主义认为,一体化的动因不在于功能性的需求或技术的
变化,而在于各种政治力量(利益集团、政党、政府、国际机构)因追求其
各自的利益而施加压力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在他们看来,政治一体化
过程是一种通过利益政治的政治发展过程(political development through
interest-politics )。从世界体系的层面讲,谋求共同决策的动因源于政治
和经济相互依赖的存在和发展。在民族国家层面,推动国家间一体化
的动因在于各利益集团,特别是功能性利益集团间跨国联系的加强。
从个人层面上讲,忠诚、期望的转移来源于共同的社会、经济生活所造
成的人们态度、心理的变化。参见宋新宁:《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
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年,第 — 页。
2001 62 63
,“ ”,
瑑瑦 Richard Bean War and The Birth of Nation State in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 , ,
Vol. 33 No. 1 March 1973 p . 204 .
瑑瑧 理论“岛”是格伦·斯奈德和保罗·戴森用来描述国际关系理
论研究状况的形象说法。他们指出:“在教学和研究当中,我们就像游
艇中的游客,往返于几个分离的理论‘岛’之间,这些岛的关键性只是因
为它们共存于‘国际行为’的大洋之中。一些理论家定居于岛上,另一
些则不断往返其间,但很少有人去架桥,也许是因为这些岛屿看上去相
隔太远。”参见詹姆斯·多尔蒂和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
的国际关系理论》,第20 页。
第一章
交易成本经济学
与国际关系研究
令人高兴的是,我的一些法学界同仁已经开始用经
济学的分析方法来从事法律制度方面的研究;同时,政治
学界的同仁也不甘落后,他们也把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
法引入到政治体制方面的研究。
———罗纳德·科斯:《新制度经济学》
第一节 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概述
交易成本经济学( , )是新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TCE
制度经济学( , )理论传统的重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NIE
要组成部分,其开创者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
( )。他在《企业的性质》( 年)和《社会成本
Ronald Coase 1937
问题》(1960 年)中强调了交易成本权衡在制度选择中的重要
性,对主流经济学提出了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