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环境化学复习提纲 的摘要
绪 论
环境化学
基本概念
为探讨环境问题,逐渐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形成一门新的化学.
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潜在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行为、效应(生态效应、人体健康效应及其它环境效应)以及减少或消除其产生的科学。
研究内容
查明潜在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
对潜在有害物质溯本求源,查明潜在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和不同环境介质之间的迁移转化和归宿 ;
查明潜在有害物质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发生作用途径、方式、程度和风险;
探索缓解或消除有害物质已造成的影响或防止可能造成影响的方法和途径。
学科分支
(1)环境污染化学
(2)环境分析化学
(3)污染控制化学
第一个趋势:开展对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
第二个趋势:重视化学品安全评价。
全球变化研究,涉及臭氧层耗损、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次级环境效应或更高级环境效应的研究。
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污染预防”、“清洁生产”、“零排入”等概念。
环境是指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体系是指被研究的对象,即中心事物。
环境:
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等。
人工环境要素:综合生产力、技术进步、人工产品和能量、政治体制、 社会行为、宗教信仰等。
环境要素组成
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
环境质量
在一个
环境问题
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与干扰
1.环境破坏
又称生态破坏。指人类的社会活动产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导致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生物环境破坏、
2.环境污染
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即是环境污染,常简称“污染”。
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或因子称
环境污染类型:
(
(
3.环境干扰
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影响的现象。
环境学
研究环境结构与状态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协同演化、持续发展的规律和具体途径的科学。
第二篇 环境污染物
环境污染物
?接触与暴露
暴露(exposure)
化学物质经与生物体的接触(contact)进人体内的过程
接触方式
1. 吸入(inhalation)
2. 食入(ingestion)
3. 皮肤接触(dermal contact)
暴露形式
急性、亚急性、亚慢性、慢性
?剂量与反应(容忍度)
1. 无作用值(NOEL)
(no-observed-effect level)
2. 最低作用值(LOEL)
(lowest-observed-effect level)
3. 阈值(threshold values)
(接受毒性物质而不至于产生毒性的限量值)
4. LD50 )
(lethal dose 50
?不良反应与毒害
?影响毒性的因素
?毒性分类
突变物
化学致癌物
致畸物 (对后代产生形态或结构上有明显异常的物质)
化学物质促使生长缓慢、功能障碍或死亡,通常被称为具有胚胎毒性
环境激素 —— 类似生物体内激素功能
抑制其作用,改变生物体内免疫、神经与内分泌系统正常运作
第一章 地球大气的成分
分类方法
浓度、平均停留时间
(1
绝对量、相对量
绝对量 如体积质量,单位为mg/m3?g/m3等,
常用来表示大气气溶胶的浓度.
如ppm(10-6),ppb(10-9)和ppt(10-12)等
ppmm、ppmv
(2
某成分的所有分子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平均寿命” )
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干空气)。
N2,O2,Ar及CO2,浓度在300 ppmv以上;
微量成分:1~20 ppmv,如CH4等;
痕量成分:1 ppmv以下,O2、H2、氮氧化合物、硫化物、氟氯烃类
(1)基本不变成分或准定常成分:平均寿命大于1000 a;N2O2,Ar,Ne,Kr,Xe及He等.
(2)可变成分:平均寿命为几年到十几年,比例随时间、地点而变,如CO2CH4,H2,N2O和O3等
(3)气体成分:平均寿命短于1 a
大气中的水汽(湿度表示方式)
混合比?与比湿q(待补充)
水汽质量mvmd克,混合比?为水汽与干空气的质量比
比湿q
?与q关系
(单位:g/gg/kg)
大气的分层和结构
热力结构分层:
1对流层:
(1
(2
(3
对流层大气热源---
对流层大气 -6.5K/km
大气温度随高度降低→→水汽和气溶胶粒子等大气成分在垂直方向上的输送。
2对流层顶(几千米)——对流层与平流层的过渡区
2K/km或更小时的最低高度。
赤道附近及热带对流层顶高约1520km,极地和中纬度带高约8~14km。
空气性质的差异→
3平流层:
对流层顶向上到50 km
平流层--逆温--大气很稳定,垂直运动微弱
中纬度地区夏季时是东风,冬季时是西风。
平流层空气中尘埃少,大气的透明度很高。
平流层中水汽的含量少。
平流层顶到85 km )
臭氧少
温度随高度降低
( )温度下降至-100?- 90℃
水汽少
中间层顶以上的大气层(温度始终增加 )强紫外辐射(?0.18?m)的光化学分解和电离反应
→热层高温
大气稀薄,分子碰撞少,分子巨大的运动速度
热层顶--热层温度趋于常数的高度
化学成分分层
﹤86 km
湍流混合作用??
90km?110km
湍流混合作用与分子扩散及重力场对轻重气体的分离作用相当,具有湍流混合、分子扩散和分子氧的光解作用以及气体分子的电离作用。
? 120km
1匀和层或湍流层
86~90km(对流层、平流层、中层)
大气成分比例,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保持不变。
2非匀和层
由于重力分离作用及光化学作用,大气成分比例随高度而变化,平均摩尔质量随高度逐渐减小。
大气中性成分
500km:O,He,N2,H和 O2;
1000km:He,H和O
3外大气层
500km以上的热层顶开始的大气层(或称逸散层)
(1)大气处于电离状态,质子含量大大超过中性氢原子的含量
(2)空气粒子数稀少,中性粒子之间碰撞平均自由程达到104m。
电磁特性分层
电离层
60km~500~1000km气层
太阳电磁辐射0.1?m的紫外线、X射线)和微粒辐射(从太阳发出的质子、电子等及宇宙线粒子)的作用→空气分子和原子(N2,O2,O等)电离(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产生与复合→平衡→形成电子数密度的垂直分布
“电离层突然扰动”、“电离层暴”
起始于50?1000 km
带电粒子受地球磁场的控制,并沿着地球的磁力线作回旋运动。
太阳风影响,磁层结构不对称。
甲烷与氯在光的存在下
Cl2?2Cl??
Cl?+ CH4 ?CH3? + HCl
CH3? + Cl2?CH3 Cl + Cl??
Cl?又可和甲烷反应而使反应继续进行。
大气自由基
OH? 、HO2?、H3C?、H3CO?和H3COO?等。
OH?来源
HONO ? ? OH + NO(??400nm)
H2O2 ? 2OH?(光??370nm)
O + H2O ? 2OH? (O3
OH? 与烷烃、醛、烯烃、芳烃和卤代烃等发生反应
OH?活泼氧化剂
HO2?来源
(1
(2)HC3?和H3CO?与O作用
(3HO?与H2O2或CO作用
H3C?、H3CO?、H3COO?等来源
H3C?--乙醛和丙酮的光解;
H3CO? --甲基亚硝酸酯光解;
H3COO? --H3C?O2的作用。
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
硫化物
硫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亚硫酸盐、硫酸盐和有机硫化合物等。
N2O、NO、NO22O5、NH3、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等。
N2O
N2O(ppm。
N2O
天然源主要有海洋、土壤、淡水和雷电。
人为源主要有氮肥、化石燃料燃烧及工业排放等。
NOx
NONO2用NOx表示。
闪电、微生物及NH3
大气中氮在高温下能氧化成一氧化氮,火山爆发和森林大火等产生氮氧化物。
燃料高温燃烧
硝酸、氮肥、炸药和染料等生产过程产生含氮氧化物废气
燃料燃烧排出的废气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 。
二氧化碳
CO2---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
动物的呼吸排出CO2CO2排入大气。
甲烷在平流层中与OHCO2。
海水中CO2CO2。
碳氢化合物通常指C1~C8的可挥发的碳氢化合物
(烷烃、烯烃、炔烃、脂肪烃和芳香烃等,其中CH4是主要的碳氢化合物)
CH4主要是由厌氧细菌的发酵过程如沼泽、泥塘、湿冻土带、水稻田底部、牲畜反刍和白蚁的墓穴等产生。
人为排出的碳氢化合物占总产生量不到5%,主要来自汽油燃烧、焚烧、溶剂蒸发、石油蒸发、氮肥的使用和运输损耗等。
含卤素化合物:
CH3Cl、CH3Br、CH3I
氟氯烃类(CFCs)
CFCs--人为源
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增加大气中CO2
温室气体包括两类:一类在对流层混合均匀,如CO2CH4、N2O和CFCs。另一类在对流层混合不均匀,如O3。
京都议定书: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
《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之后才具有国际法效力。
目前,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发起国之一、占全球总排放量四分之一的美国宣布退出,澳大利亚没有签署。
第二章 气相大气化学
大气光化学反应基础
大气光化学反应
分子或原子吸收光子----激发态分子(不稳定状态)
(1)碰撞消耗活化能返回基态;
(2)发生离解;?
(3)直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4)发生荧光,回到基态。
大气辉光
O3 + H ? ? OH* ? ? +O2
OH*? ? ? OH? ? + hv?
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有机物质气相反应
氮氧化物气相反应
NO2+O或O3→NO3
NO3可以和NO反应或光解作用再生成NO2或者再与NO2反应生成N2O5。N2O5与H2O作用形成HNO3。
NO氧化为NO2
NO + O3 ? NO2 + O2
NO可被自由基OH?、CH3O?、CH3O2?和CH3COO2?等氧化
OH? + NO ? HONO
CH3O? + NO ? CH3ONO
CH3O2? + NO ? CH3O? + NO2
CH3COO2? + NO ? CH3O? + CO + NO2
RO2? + NO ? RO? + NO2
NO2与OH?/O3等反应
OH? + NO2 ? HNO3
O3 + NO2 ? NO3 + O2
NO、NO2O3的基本光化学循环
NO与NO2和紫外线同时存在,NO2光解生成O3
NO2 + h? ? NO + O
O + O2 + M ? O3 + M
M为大气中的N2、O2或其它第三者分子
O3 + NO ? NO2 + O2
二氧化硫气相反应
1、SO2
SO2 + O ? SO3
其中氧原子来源NO2
NO2 + h? ? NO + O
O原子的另一个反应:
NO2 + O2 + M ? O3 + M + NO
2、SO2
SO2 + HO2? ? OH? + SO3
SO2 + CH3O2? ? CH3O? + SO3
SO2 + HO? ? HOSO2
有机物气相反应
一次大气污染物中有芳烃、氯化芳烃、烷烃、烯烃、羧酸类等。
二次大气有机污染物一般都含有-COOH、-CH2OH、 -CHO、
-CH2ONO、-CH2ONO22、 -COOSO2、
-COSO2等基团。
大气气溶胶中可能含有约20个碳原子的羧酸类物质以及含约15个碳原子的带硝基的羧酸类物质。
甲烷氧化作用
CH4 + O ? H3C? +HO?
H3C? +O2 +M ? H3COO? + M
CH4 + HO? ? H3C? +H2O
H3COO? + NO ? H3CO? + NO2
H3CO? + O3 ? 多种产物
H3CO? + O2 ? H2CO + HOO?
H3COO? +NO2 +M ? H3COO NO2 +M
烷烃(卤代烃)、烯烃、醛、芳烃类化合物与OH?反应
(1)OH?
(2)OH?
(3)OH?
(4)OH?
若卤代烃中有氢原子,则将发生下面的反应:
XH + OH? ? X? + H2O
当大气中的OH?H的氟代烃也可减少对臭氧层的影响。
(5)OH?
烯烃与臭氧、原子氧和氮氧化物的反应
(1)烯烃与O3反应
形成气溶胶可能途径
(2)烯烃与O反应
(3)烯烃与NO?反应
大气中存在着O3R-?CH-O-O?,再与O2和NO2相继反应产生过氧乙酰酯类物质。
有机物气相反应
天然有机物转化
在非城市地区和远离交通要道的野外,植物排放有机化合物的光化学反应或非光化学反应的氧化作用
光化学烟雾
基本概念
氮氧化物(NO?)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大气;
(强日光、低风速和低湿度等稳定的天气条件)→
----生成以臭氧为主,还包括醛类、过氧乙酰硝酸酯(PAN)、H2O2)和细粒子气溶胶等污染物的强氧化性气团。
-----光化学烟雾
(HCs)划分为甲烷(CH4)和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s)两类
大气VOCs和NO?来源
VOCs来源 (汽油燃烧、生物质燃烧、溶剂挥发和其他过程)
天然源--自然界生长的植物可以向大气中释放挥发性有机物
NO?来源
人为来源---燃料燃烧
流动燃烧源,如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贡献约占2/3,其他固定燃烧源的贡献约占1/3,主要包括钢铁厂和发电厂等工业源。
---N2--高温(2100℃)---被氧化成NO?。
天然源---闪电、土壤排放和大气中其他含N化合物的转化。
活性奇氮物种---将NO?NOy表示。
除NO?NOy还包括HNO3、HNO2、NO3、N2O5、HNO4、R(CO)OONO2(PANs)、RONO2)和ROONO2
HNO3和NO3-气溶胶是大气中NO?的主要归宿。
N03自由基在夜间边界层中的混合比达300ppt,是对流层大气中重要的活性自由基。
N2O和NH3不属于活性奇氮物种之列。
(3NO?来源
(4
汽车尾气以及石油和煤燃烧废气---污染源。
空气中氧化剂特别是O3也包括PAN(
发生光化学烟雾还必须有烃类参加,烯烃特别能使烟雾形成,也必须有NO?NO?是建立导致烟雾形成的起始光化学过程。
光化学烟雾水平:ppm1小时以上。
光化学烟雾形成条件
(1)引起光化学反应的紫外线。
(2)烃类特别是烯烃的存在能引起光化学烟雾。
(3)NO?
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相互作用过程
1、污染空气中NO2
2、碳氢化合物,OH? 、O?O3氧化,导致醛、酮、醇、酸等产物以及重要的中间产物——RO2?、HO2?、RCO?等自由基生成。
3、过氧自由基引起NONO2转化,导致O3、PAN等生成。
化学动力学机理
1、NO2NO-O3循环
2、O
3、NO32O5、HNO2、HNO3化学
4、OH?
5、自由基形成反应
6、烃类氧化反应
7、醛类氧化反应
8、NO
9、自由基消除反应
光化学烟雾化学动力学机理类型
(2)特定机理
光化学烟雾和还原烟雾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和伦敦烟雾,均称为“烟雾”。
洛杉矶烟雾是高浓度氧化剂混合物,因此称为氧化烟雾。
发生污染的根源差异:
伦敦烟雾由燃煤引起,洛杉矶烟雾由汽车排气引起。
1.实际测量大气中臭氧的浓度
光化学烟雾----0.15ppm1小时以上为标准。
2.大气中NO-N02-O3的日变化规律
高O3 NO、NO23污染物的日变化不明显,需考虑水平和垂直方向O3的可能输送。
3.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的监测
PANs物种--
过氧乙酰硝酸酯(PAN)PPN)
平流层化学
平流层的物理特征
平流层的化学特征
南极臭氧洞
南极臭氧洞产生原因
(初期)南极臭氧洞出现的解释
(1)
(2)
(3)
南极臭氧洞形成的物理因素
(1)
影响幅度1%~2%
(2)
影响幅度6%~8%
氮氧化物
南极地区
(1)(温度低、干燥)硫化合物--硫酸
南极平流层--颗粒物
(2)HNO3·3H2O颗粒、冰晶(240~195K
HCl和ClONO2---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反应
ClONO2(g) + HCl(s)?C12(g) + HNO3(s)
ClONO2(g) + H2O(s) ?HOCl(g) + HNO3(s)
HOCl(g) + HCl(s) ?C12(g) + H2O(s)
N2O5(g) + H2O(s) ?2HNO3(s)
N2O5(g) + HCl(s) ?ClNO2(g) + HNO3(s)
C12和HOCl(紫外线) →光解
(冬天南极的紫外线极少,C12和HOCl的光解机会很小)
春天→ C12和HOCl →光解→原子氯→臭氧损耗
氯原子的催化过程→南极臭氧破坏的约70%,
氯原子和溴原子的协同机制→大约20%。
(更多)太阳光→南极→温度上升(气象条件发生变化) →南极涡旋逐渐消失
(臭氧浓度极低的空气传输到地球的其他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造成全球范围的臭氧浓度下降)
第三章 液相大气化学
1. 掌握SO2和NO?的液相反应,了解O3、H2O2和金属离子在液相氧化中的作用.
2. 掌握酸雨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液相大气化学
二氧化硫液相反应
SO2液相平衡
SO2(g) + H2O ?SO2?H2O
SO2?H2O ? H+ + HSO3 -
HSO3- ? H+ + SO32 -
二氧化硫液相反应
SO2液相反应
1、O3 SO2的液相氧化
水溶液中SO2O3氧化
HSO3- + O3 ? HSO4- +O2
2、H2O2SO2的液相氧化
HSO3- +H2O2 ? SO2OOH- + H2O
SO2OOH- + H+ ? H2SO4
二氧化硫液相反应
3、金属离子对SO2
(1) Mn2+催化氧化
SO2 + Mn2+ ? MnSO22+
2 MnSO22+ + O2 ? 2 MnSO32+
MnSO32+ + H2O ? Mn + H2SO4
2 SO2 + 2 H2O + O2 ? H2SO4 /(Mn2+)
二氧化硫液相反应
(2)Fe3+的催化氧化
(3)Fe3+和Mn2+共存时的催化氧化
催化反应的固有速率与溶液中S()和Fe3+和Mn2+的浓度、pH、离子强度和温度有关。
氮氧化物液相反应
NO?液相平衡
NO(g) ?NO(aq)
NO2(g)? NO2(aq)
可溶性NONO2作用:
2 NO2(aq) ?N2O4
NO(aq)+ NO2(aq) ? N2O8(aq)
氮氧化物液相反应
NO-NO2体系
2 NO2(g) + H2O ? 2H+ + NO2- + NO3-
NO(g) + NO2(g) + H2O ? 2H+ + 2NO2-
NH3和HNO3液相平衡
NH3(g) + H2O ? NH3 ? H2O
NH3 ? H2O ? NH4+ + OH-
HNO3(g) + H2O ? HNO3 ? H2O
HNO3 ? H2O ? H++NO3-
酸沉降化学
酸沉降 (acid deposition)
大气酸性物质通过干、湿沉降两种途径迁移到地表的过程。
湿沉降 (wet deposition)
大气中的物质通过降水而落到地面的过程。
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称为酸雨。(酸性物质的湿沉降而形成)
干沉降 (dry deposition)
大气中的污染气体和气溶胶等物质随气流的对流、扩散作用,被地球表面的土壤、水体和植被等吸附去除的过程。
重力沉降,与植物、建筑物或地面 (土壤)碰撞而被捕获 (被表面吸附或吸收)的过程。
酸沉降化学--酸雨的研究概况
R A Smith--“酸雨”
1972年6月—UN------ (斯德哥尔摩)瑞典政府
---《穿越国界的大气污染:大气和降水中的硫对环境的影响》
1982年6月--瑞典斯德哥尔摩---“”
20世纪80年代→酸雨区迅速扩展
---酸雨
西南地区(重庆、贵阳)---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及四川盆地
---年均降水pH5·6区域占全国面积40%左右
中国---致酸物质----硫酸盐
--酸雨形成
“清洁”地区或正常雨水的pH5.0~5.6。
酸雨的形成----物理、化学过程
(污染物远程输送过程、成云成雨过程以及气相、液相和固相等均相或非均相化学反应等)
按反应体系SO2NO?氧化 ---均相氧化、非均相氧化
按反应机理 ---光化学氧化、自由基氧化、催化氧化和强氧化剂氧化
--酸雨形成
转化过程
(1) SO2NO?---气相氧化---H2SO4HNO3
(气溶胶或气体形式进 入液相)
(2) SO2NO?溶入液相---氧化成SO42 –和NO3–
(3) SO2NO?---气液界面---化学反应---SO42 –NO3 –
酸沉降化学--酸雨形成
煤和石油燃烧、金属冶炼→SO2 →气相或液相反应→硫酸
2SO2 + O2 ? 2SO3
SO3 + H2O ? H2SO4
SO2 + H2O ? H2SO3
H2SO3 + O ? H2SO4
高温燃烧→一氧化氮→大气→二氧化氮→硝酸和亚硝酸
2 NO2 + O2 ? 2NO2
2 NO2 + H2O ? 2H+ + NO2 + NO3-
酸沉降化学--降水酸化过程
0.l-l0?m范围的凝结核---水蒸气凝结,碰并(撞)和聚结等过程---云滴和雨滴。
云内清除或雨除
云内、云滴相互碰并(撞)或与气溶胶粒子碰并(撞) ,吸收大气气体污染物,在云内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云下清除或冲刷
雨滴下落,冲刷所经过空气的气体和气溶胶,雨滴内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酸雨形成过程----雨除和冲刷
酸沉降化学--降水酸化过程
(大气)硫酸盐和硝酸盐等气溶胶---活性凝结核→成云
水蒸气过饱和→核作用→( →生长(污染气体溶于云滴、发生化学反应) →雨→云基下落。
大气污染物的云内清除(雨除)过程
气溶胶粒子雨除、微量气体雨除
酸沉降化学--降水酸化过程
(1)气溶胶粒子作为水蒸气的活性凝结核进入云滴;
(2)气溶胶粒子通过布朗运动和湍流运动与云 滴碰并;
(3)气溶胶粒子受力运动,沿着蒸汽压梯度方向移动进入云滴。
微量气体雨除
取决于气体分子的传质过程、溶液的反应性、云类型和云滴。
液相氧化反应速率取决于氧化剂的类型和浓度,污染气体在云滴中的溶解度取决于气相浓度和云滴的pH
酸沉降化学--降水酸化过程
雨滴→下落→吸收和捕获(大气中污染气体和气溶胶) →污染物的云下清除或降水的冲刷作用。
、
(a)
取决于
污染气体云下清除过程,气-液间传质速率和液相反应速率共同决定污染气体在液相的反应速率。
酸沉降化学--降水酸化过程
b)
雨滴→下落→捕获气溶胶粒子→可溶部分(如SO42NO3-、NH4+、Ca2+、Mg2+、Mn2+、Fe3+、H+
重庆--雨水H+---云下SO2氧化为主,气溶胶起碱化作用
北京--雨水H+---云内清除过程为主,云下气体NH3和气溶胶起碱化作用。
酸沉降化学--酸雨形成条件
(1) 污染源。
(2) 气候条件。
(3) 大气中的碱性物质浓度较低,酸性降水的缓冲能力弱。
(4) 容易受到酸雨影响或损害的接受体。
酸沉降化学--酸雨的化学组成
阳离子——H+Ca2+、NH4+、Na+、K+、Mg2+
阴离子——SO42+ NO3-、Cl - 、HCO3 -
关键性离子
Cl-、Na+(海洋),浓度相近。
阴离子总量---SO42H+、Ca2+、NH4+占80%以上。
酸雨区与非酸雨区数据,阴离子SO42+ NO3-度相差小
阳离子Ca2+NH4+、K+浓度相差较大。
降水酸度--SO42 Ca2+、NH4+相互关系决定
(虽然NO3-所占比重很小,但不意味着NO2作用亦可忽视)
酸沉降化学--影响酸雨形成因素
氨--气态碱。
氨与硫酸气溶胶形成中性的硫酸铵,SO2NH3的反应而减少。
来源 -- 有机物分解、农田施用氮肥的挥发
来源--燃煤和风沙扬尘
颗粒物对酸雨的作用:
①颗粒物的催化金属促使SO2氧化
② 中和酸作用
酸沉降化学--酸雨的危害
1、湖泊酸化
2、流域土壤和水体底泥的金属(例如铝)被溶解→水体
3、抑制土壤中有机物分解和氮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 钙、镁、钾等营养元素→土壤贫瘠化。
4、伤害植物的新生芽叶,干扰光合作用→影响其发育生长。
5、腐蚀建筑材料,金属结构、油漆及名胜古迹等。
--降水化学组分
1)大气气体成分
(2)无机物
--土壤衍生矿物 、 、 、
(3)有机物(有机酸、醛类、烷烃、烯烃和芳烃等)
(4)光化学反应产物(H2O2、O3和PAN等)
(5)不溶物
土壤、燃料燃烧排放尘粒
酸沉降化学--降水pH
H=5.6 酸性降水的界限?
(1)天然酸、碱性气态和气溶胶物质,通过成云和降水冲刷→雨水
降水酸度是各物质综合作用→pH5.6?
(2)硝酸和硫酸来源→人为源、天然源
生物产生硫化氢、二甲基硫,
火山喷发的SO2SO42? 等
(天然硫化物)pH4.5~5.6,平均值为5.0。
(3)碱性物质中和作用
(4)其它离子污染
酸沉降化学--降水pH 的背景值
美国(1979年)全球降水化学研究计划 (GPCP)
→选择背景点(离大工业中心城市1000km
四大洋8个,内陆1个
全球降水pH5
海洋区域(海洋生物--二甲基巯--SO2
陆地森林地区(树木排放的有机酸 --主要是甲酸、乙酸
--降水pH 的背景值
全球降水背景值的pH5.0。
影响降水pH值的除CO2外,还有SO42-、NO3-、有机酸、尘埃等因素;自然界动植物分解、火山爆发都提供酸沉降的来源。
降水背景值划分内陆pH ? 5·0,pH ? 4.7为酸雨。
第四章 大气颗粒物(气溶胶)
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气溶胶 )
----有害物质,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
----有毒物质的运载体或反应床
基本要求
1. 掌握大气颗粒物的源和汇、颗粒物分布的基本特征。
2. 了解大气中放射性核素以及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大气颗粒物分类
粉尘(微尘、Dust)
1 ? 100 ?m;
物态:固体;
生成机制、现象:机械粉碎的固体微粒,风吹扬尘,风沙。
烟(烟气,Fume)
颗粒直径:0.01 ~ 1 ?m;
物态:固体;
生成机制、现象:由升华、蒸馏、熔融及化学反应等产生的蒸气凝结
而成的固体颗粒。
灰(Ash)
颗粒直径:1 ~ 200 ?m;
物态:固体;
生成机制、现象: 燃烧过程中产生微粒,如煤、木材燃烧时产生
硅酸盐颗粒,粉煤燃烧时产生的飞灰等。
Fog)
颗粒直径:2 ~ 200 ?m;
物态:液体;
生成机制、现象: 水蒸气冷凝生成的颗粒小水滴或冰晶。
大气颗粒物分类
霭(Mist)
10 ?m;
物态:液体;
生成机制、现象:与雾相似,气象上规定称轻雾,水平视程在1 ~
2km之内,使大气呈灰色。
霾(Haze)
~ 0.1 ?m;
物态:固体;
生成机制、现象:尘或盐粒悬浮于大气中形成,使大气混浊呈浅蓝
色或微黄色。水平视程小于2km
大气颗粒物分类
烟尘(熏烟,Smoke)
0.01~ 5 ?m;
烟雾(Smog)
0.001~ 2 ?m;2?m以下,现泛指各种妨碍视程(能见度低于2km)的大气污染现象。
光化学烟雾产生的颗粒物,粒径常小于0.5?m
大气颗粒物分类
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TSP):
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的颗粒物的总质量作为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标。
大气中颗粒直径小于l0?m(Airborne particle),
大于l0?mDustfall)。
--大气颗粒物来源
天然源、人为源
(按颗粒物形成机制)大气颗粒物
一次颗粒物
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
大气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它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
--颗粒物天然来源
地面扬尘(风吹灰尘)、海浪浪沫、火山爆发喷出物、森林火灾燃烧物、陨星尘及生物界产生的颗粒物,如花粉、袍子等。
二次颗粒物天然源
森林排出碳氢化合物(主要是萜烯类)----产生微小颗粒;与自然界硫、氮、碳循环有关的转化产物如由H2S、SO2NH3、NO和NO2氧化生成的硝酸等。
大气颗粒物源和汇--颗粒物人为源
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如煤烟、飞灰等
工业生产排放的固体微粒
汽车尾气排出的卤化铅凝聚而形成的颗粒物
人为排放SO2-----硫酸盐粒子
大气颗粒物消除(汇)
干、湿沉降
大气颗粒物粒度分布及表面性质
城市大气
直径小于0.1?m )
)
0.5?m10?m
细颗粒--蒸汽凝结
粗颗粒---灰尘、飘尘及小粒径气溶胶长大而成的颗粒
表面积分布曲线(峰值 )
0.25?m
大气颗粒物粒度分布及表面性质
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即艾根核模、积聚模和粗粒模
由蒸汽凝结或光化学反应使气体经成核作用而形成的颗粒,粒度为0.005~0.05?m,
粒径在0.05~2?m
以上颗粒物合称为细粒(小于2?m)
粒径大于2?m
大气颗粒物粒度分布及表面性质
细颗粒化学组分
SO42-、NH4+、NO3-、Pb和含有烟炱和凝聚有机物的碳
粗颗粒化学组分
Fe、Ca、 Si、Na、ClAl等。
城市大气中颗粒物的分布多数属双模型,即积聚模和粗粒模
成核作用、粘合和吸着( 、 )
---吸收
气体或蒸气吸着于颗粒物表面---吸附
颗粒物--无机化合物
重点 2?m的细颗粒物
天然源
风传粉尘,火山爆发烟气以及海浪。
细颗粒物→ 电厂(燃煤)、市政焚化、冶金过程、采矿及地面交通运输等。
冶金-----颗粒物直径小于2?m,46.6%。
镉、铬、铜和锰飘尘-----冶炼厂、冶金工业。
铍、镍和钒----动力发电厂(燃煤及燃油)。
飘尘镉----焚烧。
颗粒物--有机化合物
(挥发性有机物)
1979年
--燃烧(109种)、废物焚烧(235种)、煤/油燃烧(69种)
多环芳香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氮、氧、硫、磷类化合物,烃基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羰基化合物和卤代化合物。
天然放射性
陆生气体放射性核素
岩石和土壤---铀-238、钍-232和铀-235等
宇宙射线
太阳和外层宇宙空间高能粒子流(
宇宙射线与大气中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许多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
人工产生的放射性核素
(1)核武器
(2)核电站
(3)燃煤的排放物
具中等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危害最大
颗粒物---呼吸道---人体,大粒子可能停留在鼻腔及鼻咽部,小颗粒可以进入并停留在肺部。
可吸入粒子的粒径规定:l0?ml5?m以下。
PM2.5 、PM10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肺动力特性试验工作组:
粒子在呼吸道中准确的吸收模式
呼吸道:鼻咽区、支气管区和肺区。
沉积作用
(1)碰撞作用:5~30?m粒径的颗粒---鼻咽部和支气管上部沉降
(2)沉降作用:1~5?m 粒径的颗粒---支气管部位沉降
(3)扩散作用:粒径小于0.1?m的颗粒---肺区沉积
环境空气质量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年)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
一级标准
一类质量功能区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质量功能区
(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质量功能区(各特定工业区)
空气污染指数 (API
定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报告的一种定量反映和评定空气质量状况的尺度,即把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受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具有简明、直观、通俗易懂的特点。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以
((TSP)。
三种污染物各具一
用类似的方法可计算出TSPSO2的分指数分别为60(TSP)和161 (SO2)。则总体上只取污染指数最大者报告该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
API=max(60、161、260)=260
首要污染物为NO? 。
第四篇 水环境化学概念归纳
第一章 天然水的性质与组成
天然水的类别:
天然水的组成:
天然水中常见的八大离子
K+、Na+、Ca2+、Mg2+、HCO3-、NO3-、Cl-和SO42-(占天然水中离子总量的95~99%)。
金属离子
酸-碱、沉淀、配合及氧化还原等反应稳定状态
大气气体分子与同种气体在溶液分子间的平衡服从亨利定律
水生生物
自养生物、异养生物
天然水化学组成的形成过程:
天然水--化学组成----风化过程、土壤生成
地壳中原生岩石(火成岩)—经过风化、迁移和沉积作用—沉积岩—地壳变迁
水---
HCO3-(CO2溶入、植物腐败降解)
SO4240%大气进行循环 、60%Cl- 、Ca2+ Mg2+、Na+、K+)
天然水的基本性质:
(1)水中的金属离子
金属离子
酸-碱、沉淀、配合及氧化还原等反应稳定状态
溶解性气体
大气气体分子与同种气体在溶液分子间的平衡服从亨利定律
溶解氧
溶解氧(DO)水体与大气交换或经化学、生物化学反应溶于水中的氧—水体污染程度重要指标—地面水要求溶解氧含量不能低于4毫克/升
(3)水中生物
水生生物
自养生物、异养生物
(4)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
生物(或生化)需氧量(BOD5)一定体积水体有机物降解所耗用氧的量。
化学需氧量(COD)( COD Mn与 COD Cr )水样在规定条件下用氧化剂处理时,其溶解性或悬浮性物质消耗氧化剂的量。
(5)天然水的酸碱度
碱度
水中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即能接受质子H+
组成水中碱度的物质
(1)强碱在溶液中全部电离生成OH-离子;
(2)弱碱在水中发生反应生成OH-离子;
(3)强碱弱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硫化物和腐殖酸盐等,水解生成OH-H+)
酸度
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放出H+或经过水解能产生H+的物质的总量)。
组成水中酸度的物质
(1)强酸;
(2)弱酸如CO22CO3、H2S、
(3)强酸弱碱盐。
(6
(1)天然水体的pH
(2)水中碳酸化合物控制水的pH
(7)水的硬度
水中所含钙、镁离子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
水的硬度分级
0-4度 软水
48度 软水
816度 中等硬水
1630度 硬水
30度以上 很硬水
常用“度”作为硬度单位。例如l0mg/LCaO称为1德国度,l0mg/L的CaCO3称为法国度。
(8)天然水体中的颗粒物
(1)陆生岩石碎屑—石英(SiO2)、刚玉(Al2O3)或赤铁矿 (Fe2O3)等颗粒物。
(2)粘土矿物—土壤—铝硅酸盐—风化作用生成
(3)碳酸盐、硅石—生物体残骸中“硬性”部分
(4)颗粒状有机物—生物体残骸中“软性”部分
(5)天然和人造化学物质
总残渣TDS)和非过滤性残渣(又称悬浮物或悬浮固体物SS))。
总残渣
(9)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
水质、水量和水能-----水资源可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
水质----水样中除水分子外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或浓度
天然水
水质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局(1988年)《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GB3097一82)。
第二章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
人类活动
水体自净
受污染的水体---污染物浓度降低(经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受污染前状态的过程)
影响水体稀释的因素包括稀释比,河流的水文条件,污水排放口的位置和形式,湖泊、海洋中的水流方向,风向和风力,水温潮汐等。
水体化学自净 水体中的污染物质通过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合成、吸附凝聚(属物理化学作用)等过程,使其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及浓度降低的水体自净过程。
水体中的溶解氧可与某些污染物产生氧化反应,如铁、锰等重金属离子可被氧化成难溶性的氢氧化铁、氢氧化锰而沉淀,硫离子可被氧化成硫酸根随水流迁移。还原反应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如硝酸盐在水体缺氧条件下,由于反硝化菌的作用还原成氮(N2)而被去除。
水体生物自净 由于生物吸收、降解作用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消失的水体自净过程。
影响水体生物净化的因素包括污染物质本身的性质、水中溶解氧的浓度、水体中生物群落结构、水体的水热状况等。水体中生物群落结构及溶解氧的变化反映了水体生物净化进程。水体生物净化是环境自净的重要过程之一。
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排入水体的污染物数量超过某一界限时,将造成水体的永久性污染,这一界限称为水体的自净容量或水环境容量
水体中的污染物
——无机和有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热污染以及病原微生物等
1)病原体污染物
病原体——病毒、病菌、寄生虫
生活污水、畜禽饲养场污水制革、洗毛、屠宰业和医院等废水
99%以上病毒)
(2)植物营养物质 (富营养化)
植物营养物质 -----氮、磷等(能刺激藻类及水草生长、干扰水质净化,使BOD5升高的物质)
富营养化-----氮、磷等营养物质(湖泊、河口、海湾等)-----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赤潮”
(3)有毒有害污染物质-----使体液和组织发生生化和生理功能的变化,引起暂时或特久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1)重金属
(2)无机阴离子
(3)“三致” 物质
(4)放射性污染物
核动力工厂排出的冷却水、向海洋投弃的放射性废物、核爆炸散落物、核动力船舶事故泄漏的核燃料
(5----能量污染
第三章 水体环境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一、水体颗粒物的类别
矿物微粒和粘土矿物。
石英、长石、云母及粘土矿物等硅酸盐矿物。
矿物化学风化作用而生成,主要为铝或镁的硅酸盐。如云母、蒙脱石、高岭石等。
金属水合氧化物
铝、铁、锰、硅等金属的水合氧化物----无机高分子及溶胶等形态存在---结合水体微量物质,趋向于结合在矿物微粒和有机物界面。
腐殖质
带负电的高分子弱电解质
有机高分子物质,分子量在300到30000以上。
水体悬浮沉积物
环境胶体物质相互作用----聚集体
以矿物微粒(粘土矿物)---核心骨架---有机物和金属水合氧化物---矿物微粒表面上---微粒间的粘附架桥物质----微粒→絮状聚集体→絮凝→粗颗粒→水体底部。
其他
藻类、细菌、病毒
表面活性剂、油滴
天然水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悬浮颗粒物,如黏土矿物、水合氧化物等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和腐殖质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们是天然水体中存在的主要胶体物质。
研究表明,水体中重金属及农药等微量污染物大部分结合在各类胶体微粒上,它们在
胶体颗粒吸附作用
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专属吸附
表面吸附——物理吸附
离子交换吸附——物理化学吸附
专属吸附
除化学键的作用外,尚有加强的憎水键和范德华力的吸附作用。
由于专属吸附作用的存在,不但可使表面改变电荷,而且可使离子化合物吸附在同号电荷的表面上。
三、颗粒物中金属离子的释放
盐浓度升高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阳离子交换----
氧化还原条件变化
耗氧物质存在--氧化还原电位改变---铁、锰氧化物可部分或全部溶解
pH值
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的溶解
配位体变化
四、水中颗粒物的聚集
水体中胶体颗粒的聚集称为凝聚或絮凝。
由电介质促成的聚集称为凝聚。
由聚合物促成的聚集称为絮凝。
(麦:老师说了这个不是重点)
(1)压缩双电层凝聚
(2)专属吸附凝聚
(3)胶体相互凝聚
(4)“边对面”絮凝
粘土矿物颗粒形状呈板状,板面荷负电、边缘荷正电。
(6)聚合物粘结架桥絮凝
胶体微粒吸附高分子电解质而凝聚。
聚合物具有链状分子,可以同时吸附在若干个胶体微粒上,在微粒之间架桥粘结,使它们聚集成团。
(8)絮团卷扫絮凝
(9)颗粒层吸附絮凝
(10)生物絮凝
藻类、细菌等具有
生物放大
同一食物链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第四章: 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和归趋模式
预测性模式研究,即根据毒害有机物未排入各式各样水体之前预测其在水体环境中浓度的时空分布及通过各种迁移转化过程后的归趋
有机毒害污染物环境行为
(预测水体污染物归趋模式)
负载过程(输入过程)、 形态过程、 迁移过程、 转化过程、生物累积过程
污水排放、大气沉降以及陆地径流引入有机化合物至天然水体的过程。
形态过程
酸碱平衡
吸附作用
沉淀-溶解作用
对流作用
挥发作用
沉积作用
生物降解作用
光解作用
水解作用
氧化还原作用
生物浓缩、放大作用
概述
中国土壤类型: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漂灰土)、 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漠土
土壤环境机能
(1)培育植物:植物生长支持体、植物生长提供水、空气和养分
(2)推动物质循环 由岩石风化产生的物质都有可能进入大气和水系,又可能通过地球化学循环归入土壤。
(3)保存水资源 大气和地下水之间的缓冲地区。
(4)防止灾害 防止洪水发生。土壤植物又可防止风雨侵蚀、水土流失或土壤荒漠化趋向,并兼有防风、消音等作用。
(5)自净能力 具有极大比表面和催化活性,土壤中水、空气、微生物等都能使污染物降解。
土壤退化过程
风和水侵蚀作用:土壤流失
受纳酸雨或过量使用氨氮肥料: 土壤酸化
灌溉水含(过多)盐分或深度风化作用:土壤盐碱化
干旱: 土壤板结、龟裂、结构单元破坏,甚至荒漠化
水涝: 营养物浸出、流失
污染: 土壤有毒物质累积
土壤组成
土壤矿物质
原生矿物 岩石受程度不同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都未发生改变)。
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形成的新矿物。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原生矿物以不同的数量与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混合存在,成为土壤矿物质。
(1)硅酸盐类矿物 长石类、云母类、辉石类和闪角石类等矿物,风化释放K、Na、Ca、Fe、MgAl等元素可供植物吸收,可形成新的次生矿物。
(2)氧化物类矿物 石英(SiO2)、Fe2O3)、TiO2) 、Al2SiO5)。
(3)硫化物类矿物 黄铁矿和白铁矿(分子式:Fe2SS主要来源。
(4)磷酸盐类矿物 氟磷灰石、氯磷灰石、磷酸铁、铝和其它磷的化合物。
(1)简单盐类 方解石(CaCO3)、Ca、Mg(CO32)、CaSO2·2H2O)等。
(2)三氧化物 针铁矿(Fe2O3 H2O)、Fe2O3 3H2O)
(3)次生硅酸盐类 由长石等原生硅酸盐矿物风化形成,构成土壤粘粒的主要成分,称粘土矿物或粘粒矿物。
伊利石、蒙脱石和高岭石
来源:动植物残体 ,高等绿色植物。
(1) 非特殊性的土壤有机质 动植物残体的组成部分以及有机质分解的中间产物(如蛋白质、树脂、糖类、有机酸等,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10~15%)
(2) 土壤腐殖质 土壤特有的有机物质,占~90%,由动植物残体通过微生物作用,发生复杂转化而成。
土壤有机物质(按其化学组成)分类
(1)非氮有机化合物(如单糖和有机酸、多糖类、树脂、脂肪、蜡质和
木质素等)。
2)含氮有机化合物(以蛋白质为主,土壤中的植物残体、土壤动物积
微生物均含有种当多的蛋白质)。
3)灰分物质(植物体经过燃烧残留的无机物)。
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孔隙存在的气体混合物称为土壤空气。
以O22、CO2及水汽等为主要成分。
土壤进行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气体。如H2S、NH32、CO等; 醇类、酸类以及其它挥发性物质通过挥发作用进入土壤。
(1)土壤空气不连续性
(2)
(3)CO2含高
土壤的粒级分组与质地分组
土壤粒级的矿物成分
(1)石块和石砾--lmm)
(2)砂粒--原生矿物(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等)
(3)粘粒--次生矿物( ¢﹤0.001mm)
土壤性质
土壤吸附性
土壤最活跃组分 土壤胶体和土壤微生物
土壤胶体性质 (1)土壤胶体(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吸附性
(2)土壤胶体双电层结构(3)土壤胶体凝聚性和分散性
影响土壤凝聚性能的主要因素: 土壤胶体的电动电位、扩散层厚度以及土壤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和pH
土壤胶体的离子交换吸附
(土壤胶体双电层的扩散层) 补偿离子?溶液中相同电荷的离子
(以离子价为依据作等价交换)
(离子交换或代换) 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阳离子交换吸附
土壤胶体阳离子交换吸附过程: 等价交换、质量作用定律、阳离子交换能力(电荷数、 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
可交换性阳离子 致酸离子:H+、A13+;
盐基离子:Ca2+、Mg2+、K+、Na+、NH4+等
( )
土壤盐基饱和度
阴离子交换吸附
带正电荷的胶体吸附的阴离子与溶液中阴离子的交换作用。
阴离子交换吸附可与胶体微粒(Ca2+、Fe3+、A13+ )形成难溶性沉淀而被强烈地吸附。
土壤酸碱性
土壤酸度
(H+存在方式 )土壤酸度--活性酸度、潜性酸度
活性酸度 有效酸度(pH
H+来源:碳酸(无机酸)、有机酸、大气酸沉降
潜性酸度 土壤潜性酸度来源: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A13+。
潜性酸度:
土壤碱度
土壤溶液OH-来源 CO32-和H CO3-的碱金属(Na、K)Ca、Mg) 碳酸盐碱度和重碳酸盐度的总和称为
当土壤胶体吸附的Na+、K+、Mg2+等离子的饱和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会引起交换性阳离子的水解作用,在土壤溶液中产生NaOH,使土壤呈碱性。
Na+离子饱和度亦称土壤碱化度
土壤的缓冲性能【非重点】
土壤缓冲性能
土壤具有缓和其酸碱度发生激烈变化的能力。
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和其他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缓冲体系)
(2)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
土壤胶体吸附阳离子
(盐基离子和氢离子能分别对酸和碱起缓冲作用)
缓冲能力大小:腐殖质土粘土砂土
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土壤氧化剂:O2、NO3-和高价金属离子
土壤还原剂:有机质和低价金属离子
土壤植物根系和土壤生物--土壤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参与者
基本概念(第1种观点)
污染物质含量未超过一定浓度之前,作物体内不会产生明显的累积或危害作用,只有超过一定浓度之后,才有可能产生出超过食品卫生标准作物或使作物受到危害而减产。
土壤存在一个可承纳一定污染物而不致污染作物的量。
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允许承纳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
基本概念(第2种观点)
从生态学观点出发,认为在不使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的条件下,土壤中所能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土壤临界容量 -----综合临界指标
土壤环境容量确定
土壤静容量
从静止的观点度量土壤的容纳能力,由下式表示,
Cs = M(Ci-CB1
式中,Mkg;Cii元素的土壤临界含量,mg/kg;CBii元素的土壤背景值,mg/kg。
CSP = M(Ci-CB1- CP
CP是土壤中人为污染而增加的量
土壤动容量
若假定年输入量为Q,Q¢,并且Q大于Q¢
残留量: Q -Q¢
残留量(QQ¢)与输入量Q之比,称之为累积率(K)
若土壤污染物累积总量AT(含当年转入量),则:
AT= Q + QK + QK2 + …… + QKn
而nRT(不含当年输入量)则为:
RT = QK + QK2 + …… + QKn
污染累积总量ATRT 均为等比级数之和,等比系数为K
(当年限n足够长时QKn趋于零,且AT达到最大极限值)
积累关系 —等比有限累积规律, 其数学模式:
A¢T = K(B+Q)
AT: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年累积量,mg/kg;
K
B :mg/kg;
Q :mg/kg。
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物
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物
(1)化肥和农药残留
(2)废物(废渣、污水和垃圾等)的处理场所
(3)大气或水体污染物
(4)某些元素的富集中心或矿床周围,自然扩散晕
污染物质
(1)有机化合物
(2)氮类和磷类化学肥料
(3)重金属,如砷、镉、汞、铬、铜、锌、铅等
(4)放射性,元素如铯、锶等
(5)有害微生物 (如肠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肠寄生虫(蠕虫)、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等)
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的迁移
土壤污染物通过植物根系根毛细胞的作用积累于植物茎、叶和果实部分。
(1)植物种类
(2)土壤种类
污染物质形态
(4)污染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迁移能力
污水灌溉引起的土壤污染问题
化肥对土壤
- VIP免费下载
- 下载文档
- 收藏
- 分享 赏
- 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