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试卷第 =page 2 2页,共 =sectionpages 2 2页
初中物理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1 1页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伏东中学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0.2kg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只老母鸡?B.一个乒乓球?C.一个梨子??D.一个鸡蛋【答案】 C 【解析】 解: A、一只老母鸡的质量在2kg左右.不符合题意; B、一个乒乓球的质量在6g左右.不符合题意; C、一个梨子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符合题意; D、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质量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质量的估测,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量作出判断.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0.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大象的质量在5t左右,等等.
2.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 A.电线的线芯用铜做因为铜的导电性好 B.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因为塑料尺有磁性 C.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做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差 D.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做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答案】 B 【解析】 解:A、电线是用来输电的,所以制作电线的材料导电性要好,而铜或铝的导电性能要比其它金属好,所以电线的内芯常用铝或铜制作,故A相符; B、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摩擦后的塑料尺带了电,故B不相符; C、热水壶的手柄是用来防止人的手被烫到,之所以用胶木做,就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差,如果手柄上的胶木掉了,由于金属的导热性非常好,手就会被烫到,故C相符; D、硬度指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固体对外界物体入侵的局部抵抗能力,是比较各种材料软硬的指标,硬度最大的是金刚,其次是刚玉、黄玉和石英,故D相符. 故选B. 解答本题可根据我们对该物体作用的了解和对材料的物理特征来对比分析,看哪个选项中所列的物体与所利用的物质的属性不相符.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物理特征,物理特征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各有各的用途,本题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性,这就要求我们学习物理要联系生活.
3.小星发现铜制的钥匙比铝制的重,于是他认为“铜比铝重”.小星所说的“铜比铝重”其实是指( ) A.铜的体积比铝大?????????B.铜的密度比铝大 C.铜的硬度比铝大?????????D.铜受到的浮力比铝大【答案】 B 【解析】 解: A.体积是指物质或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占据一特定容积的物质的量.问题中指出铜制的钥匙比铝制的重,指的是制同样的钥匙,铜和铝的体积应该相等.不符合题意; B.在体积相等的前提下,质量大的密度大“铜比铝重”,指的就是“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符合题意; C.金属的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硬物压入的能力.不符合题意; D.F浮=ρ液gV排,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不知道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无法比较浮力大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的是“铜比铝重”从科学角度讲是不严格的,但在生活中,人们却用这句话表明了一个公认的科学道理. 在这里,“重”是结论,而其前提就是人们默认的是体积相等.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对密度定义和生活语言的理解,要正确分析这类题,就要细心体会生活语言所表达的基本意思,然后结合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进行严密的分析.
4.现有几堆稻谷,要比较它们的质量好坏(这里所谓“质量”好的是指不饱满的谷子粒数较少,饱满的谷子粒数较多),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体积相同,比较质量???????B.质量相同,比较体积 C.比较一定颗粒数的质量??????D.比较颗粒的大小【答案】 D 【解析】 解:A、B、C三个答案是比较物体密度常采用的方法,要比较稻谷质量的好坏,即谷粒的饱满只要比较下稻谷的密度就可以了,故A、B、C三个符合题意. D比较颗粒的大小光从稻谷外形上去看谷粒饱不饱满,不可能一粒一粒的去比较,也不合生活实际,故不合题意. 故选D. 稻谷所谓“质量”好的是指不饱满的谷子粒数较少,饱满的谷子粒数较多.实际上就是判断稻谷的密度.在物理学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单位体积内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在质量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判断物质就可以从物质的密度着手,找出判断密度的方法即可. 此题考查了“质量”在日常生活中好坏的定义,要注意和物理学上所讲质量定义的不同.
5.对密度定义式ρ=mV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答案】 D 【解析】 解: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选项A、B、C都是错误的.而选项D符合对这一特性的描述. 故选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ρ=mV
6.医护人员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 A.质量????B.体积????C.密度????D.温度【答案】 A 【解析】 解:体温计示数升高时,关于体温计内的水银温度随之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公式ρ=mV得密度变小. 故选A. 体温计内的水银属于液体,而且水银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用公式ρ=mV判断密度的变化;质量不随物体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7.一个氧气瓶里的氧气原来的密度是ρ,用去一半后,余下的氧气密度为( ) A.ρ?????B.2ρ?????C.0.5ρ????D.0.25ρ【答案】 C 【解析】 解:设氧气瓶的容积为V, 原来氧气瓶里氧气的质量: m0=ρV, 用去了其中一半,剩余氧气的质量: m=12m0=12ρV, ∵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 ∴剩余氧气的密度: ρ=mV=12ρ?VV=12ρ. 故选C.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空隙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 C.打开香水瓶后,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证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D.煤堆在墙角的时间久了,墙内也变黑了,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答案】 A 【解析】 解: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是将面包里的部分空气挤压出来了,不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打开香水瓶后,香气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所以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由于煤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煤堆在墙角的时间久了,运动到墙壁中的煤分子逐渐增多,所以墙内也变黑了.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但分子间的间隙是用肉眼不能看到的;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分子间的作用力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9.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有较大的引力 B.液体很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 C.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主要原因是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 D.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其分子作用力大【答案】 D 【解析】 解: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存在引力,但并不是只有引力,故A错误; 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液体很容易流动,不能说明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故B错误; C、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主要原因是液体分子间有较大的斥力,但并不是只有斥力,故C错误; D、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其分子作用力大,故D正确. 故选D.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的距离变化时,相互作用力就会随着变化,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变化的更快;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稍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本题考查了分子间的作用力,熟练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础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下列例子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 C.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天整个箱子充满樟脑味 D.把一块方糖投入一杯开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变甜【答案】 A 【解析】 解:A、室内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是固体颗粒在空气中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A错误; 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是水分子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的缘故,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天整个箱子充满樟脑味,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把一块方糖投入一杯开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变甜,是糖分子在水中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A. 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定义和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理解.
1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用丝线悬挂着的通草球时,若通草球被吸引,则该通草球( ) A.一定带负电???????????B.一定带正电 C.一定不带电???????????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答案】 D 【解析】 解: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时,两个物体可带异种电荷或: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则通草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D. 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的性质分析. 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B.用托盘天平不能直接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是因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大于托盘天平的分度值 C.同一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时,质量变小 D.如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可知ρC>ρB>ρA【答案】 D 【解析】 解:A、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天平时使用,如果称量过程中天平横梁不平衡应该向右盘添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故A错误; B、用托盘天平不能直接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是因为大头针的质量太小,有可能小于托盘天平的分度值,这样无法准确读数,因此可采用累加法,测多枚的质量,再除以数量,故B错误; C、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同一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时,质量不变,故C错误; D、读图象可知,三种物质质量同为30g时,体积分别为20cm3、30cm3、50cm3,因此由ρ=mV,可得,ρC>ρB>ρA,故D正确. 故选D. A、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天平时使用; B、大头针的质量太小,有可能小于托盘天平的分度值,因此采用累加法; C、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D、从图象上读出质量相同都为30g时,三种物质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比较即可. 此题中B、C两选项容易因轻视、大意而出错,须注意选项中的说法.D选项则考查了我们对图象的认知能力,学会从图象中找出相应的数据和关系是正确判断这一选项的关键.
13.两个实心物体.它们质量之比是2:1,体积之比是2:3,则这两物体密度之比是( ) A.3:1????B.4:3????C.3:4????D.1:3【答案】 A 【解析】 解:已知:m1m2=21,V1V2=23, 则密度之比ρ1ρ2=m1V1m2V2=m
1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ρ硫酸>ρ盐水>ρ酒精,可以判断,甲、乙、丙三个容器分别装的是( ) A.硫酸、盐水、酒精????????B.盐水、酒精、硫酸 C.酒精、硫酸、盐水????????D.硫酸、酒精、盐水【答案】 C 【解析】 解:由所给数据可知,硫酸的密度最大;其次是盐水;密度最小的是酒精;因为三者质量相等,根据公式V=mρ可知, 体积最大的是酒精;体积最小的是硫酸;所以甲是酒精;乙是硫酸;丙是盐水. 故选C. 根据公式V=mρ可知,质量相等时,密度越大的液体,体积越小. 本题考查体积大小的判断,关键是密度公式变形的灵活运用;要学会利用题目所给数据准确分析问题.
15.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 (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 (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2; (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 (5)计算煤油的密度. 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 A.(1)????B.(2)或(4)?C.(3)????D.都不能省去【答案】 B 【解析】 解:A、为测出一定体积下的质量,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煤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1)不能省去; B、一定质量的煤油的体积可由量筒量出或根据水的质量与密度求出其体积,所以可省去(2)或(4),所以B正确; C、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煤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3)不能省去; D、由以上分析可得,D不正确. 故选B. 测量煤油的密度时,要根据密度公式,确定其质量和体积.一定质量的煤油的体积可由量筒量出或根据水的质量与密度求出其体积.可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 求密度时要确定其质量和体积,体积可由多种方法得出,注意设计实验时不要重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32.0分)
16.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据: (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是50 ______ . (2)5g/cm3= ______ kg/m3. (3)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5×102 ______ . (4)空气的密度是1.29 ______ .【答案】 kg;5×103;cm3;kg/m3 【解析】 解: (1)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 (2)因为1g/cm3=103kg/m3,所以5g/cm3=5×103kg/m3左右; (3)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在500g左右,体积在V=mρ=500g1.0g/cm3=500cm3左右; (4)体积是1m3的空气的质量是1.29kg,空气的密度在1.29kg/m3左右. 故答案为:(1)kg;(2)5×103;(3)cm3;(4)kg/m3
17.10m3的冰熔化成水后体积是 ______ ?m3.(ρ冰=0.9×103kg/m3)【答案】 9【解析】 解:冰的密度ρ冰=0.9×103kg/m3,冰的体积V冰=10m3 由ρ=mV得,冰的质量: m冰=ρ冰V冰=0.9×103kg/m3×10m3=9×103kg m水=m冰=9×103kg 则冰熔化成水后的体积: V水=m水ρ水=9×103kg1×103kg
18.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含义是 ______ ,将铜块切去1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______ g/cm3(ρ铜=8.9×103kg/m3)【答案】 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8.9【解析】 解: (1)密度的物理意义是由定义而来: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水的密度是1.0×103kg/m3的物理意义就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2)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这里只是将铜块一铜块切去13,其状态、温度并没有变,只是质量和体积的变化,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故密度不变为8.9×103kg/m3=8.9g/cm3. 故答案为: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8.9. 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
19.“高铁”列车的车身材料与飞机相同,采用轻但坚固的优质铝合金材料. “轻”反映了铝合金材料的 ______ ,“坚固”反映了铝合金材料的 ______ .【答案】 密度小;硬度大 【解析】 解: “轻”是说物体的质量小,在体积一定时,质量小,密度小; “坚固”是说物体不易发生形变,指的是硬度大. 故答案为:密度小;硬度大. 根据我们对于物理性质的了解来作答,从“轻”“坚固”在物理学中的含义入手. 平时多观察,多积累,了解物理规律在现实生活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
20.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 ______ 首先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类似 ______ 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答案】 汤姆生;太阳系 【解析】 解: 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与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类似于行星绕日的运动; 故答案为:汤姆生;太阳系.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饶核做圆周运动.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及原子核组成问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2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宋代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一句诗,对于前半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 ______ 加快,说明周边的气温突然 ______ .【答案】 无规则运动;升高 【解析】 解: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快,“花气袭人”是因为花朵的芳香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很快扩散到了空气中,说明周边的气温突然升高了. 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升高.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温度对扩散现象的影响,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主要是考查:温度对扩散现象的影响,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是中招的热点.
22.科学家把用丝绸摩擦过的 ______ ?所带的电荷成为正电荷,把?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过的 ______ 所带的电荷成为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______ .【答案】 玻璃棒;橡胶棒;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析】 解: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科学家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成为正电荷,把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成为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玻璃棒;橡胶棒;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掌握自然界的两种电荷是如何规定的,以及电荷间的作用.属基础题.
23.如下图所示,根据分子动理论: ①说明分子 ______ ; ②说明分子间 ______ ; ③说明分子间 ______ . 【答案】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存在引力;有间隙 【解析】 解:(1)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墨水会扩散到水中,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2)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台灯,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使两铅块紧密连接在一起. (3)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运动到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 故答案为: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存在引力,有间隙.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②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③分子间有间隙.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分子间作用力的条件、扩散现象实质上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分子间存在着间隙的理解和掌握.
24.如图所示是盒装汇源果汁,它的体积为 ______ m3.若该果汁的密度是1.4×103kg/m3,则果汁的质量为 ______ kg.【答案】 2.0×10-4;0.28【解析】 解:包装袋上标注了果汁的体积: V=200ml=200cm3=2.0×10-4m3. ρ=1.4×103kg/m3,v=2.0×10-4m3, 果汁的质量: m=ρv=1.4×103kg/m3×2.0×10-4m3=0.28kg. 故答案为:2.0×10-4;0.28. ①根据果汁包装袋上的商标,可以得到果汁的体积,进行一步单位的换算即可得到答案. ②根据果汁的体积和告诉的果汁的密度,利用公式m=ρv,即可求得果汁的质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此题的一个条件隐藏在果汁的包装袋上,要注意审题,把握细节,计算时还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25.用量筒装某种液体,测得的体积为V,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为m,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一系列V与m对应值,在m-V图象上描述如图所示,当液体的体积为50cm3时质量为 ______ g,量筒的质量为 ______ g,液体的密度为 ______ kg/m3.【答案】 80;30;1×103 【解析】 解:(1)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量筒总质量是30g,量筒的质量为30g; (2)当液体体积V=10cm3时,液体与量筒总质量为40g,则 液体质量m液=m-m量筒=40g-30g=10g, 液体的密度: ρ=mV=10g10cm3=1g/cm3=1×103kg/m3, 当液体的体积V′=50cm3时,液体的质量: m液′=ρV′=1g/cm3×50cm3=50g, 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 m′=m液′+m瓶=50g+30g=80g. 故答案为:80;30;1×103. (1)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量筒共同质量是30g,可以确定量筒质量为30g; (2)选取某一组数据,即:某液体体积V时,液体与量筒共同质量m,求出液体质量(液体质量等于总质量减去量筒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液体的密度和当液体的体积为50cm
26.在一次矿业开采中,施工人员挖掘到一金属块,为鉴定其为何种物质,人们用天平测得其质量为0.29kg,用排水法测得其体积是15cm3,这种金属的密度是 ______ ,可以初步判断这种物质可能是 ______ .若将此物送到月球上,它的质量是 ______ kg.【答案】 19.3×103kg/m3;金;0.29【解析】 解:金属块的质量:m=0.29kg 金属块的体积:V=15cm3=1.5×10-5m3金属块的密度:ρ=mV=0.29kg1.5×10?5m3=19.3×103kg/m3查看密度表,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金组成的. 把此金属块带到月球,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质量不变,仍为0.29kg. 故答案为:19.3×103kg/
27.将铁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时,有8g的酒精溢出,则铁块的体积是 ______ cm3,铁块的质量是 ______ g.(ρ酒精=0.8g/cm3,ρ铁=7.9g/cm3)【答案】 10;79【解析】 解:溢出酒精的体积: V溢酒精=m酒精ρ酒精=8g0.8g/cm3=10cm3, 铁块的体积: V铁=V溢酒精=10cm3, 铁块的质量: m铁=ρ铁V铁=7.9g/cm3×10cm3=79g.
28.杯中的蜡从液态变成固体时,中间会凹陷下去,蜡的质量 ______ ,蜡的密度 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 不变;变大 【解析】 解: 因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蜡的质量不变; 由于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公式ρ=mV 知,蜡由液态变成固态时,密度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 通过观察蜡从液态变为固体时形状的改变得到体积的变化;再根据质量的属性以及密度公式ρ=mV 分析密度的变化.
29.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深色球为甲球)此时天平平衡,则ρ甲:ρ乙= ______ .【答案】 2:1【解析】 解: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m=ρV可得,2ρ甲V+ρ乙V=ρ甲V+3ρ乙V,整理得ρ甲:ρ乙=2:1. 故答案为:2:1. 根据天平左右质量相等,利用密度的公式列出等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两种球的密度关系. 根据质量相同,利用方程法可将两侧的质量表示出来,因为体积V均相同,可顺利约去,这样简单整理后即可得出密度之比.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30.下列列出由实验测定的几种物质的密度kg/m3,认真阅读上表,你一定能从中发现物质密度的一些规律,请写出三点.
铜
8.9×103
水银
13.6×103
氧气
1.43
铁
7.9×103
纯水
1.0×103
空气
1.29
铝
2.7×103
煤油
0.8×103
水蒸气
0.60
冰
0.9×103
酒精
0.8×103
氮气
0.09
(1) ______ (2) ______ (3) ______ . 【答案】 水银是液体,但密度比一些固体大;冰是固体,但密度比液态的水要小;气体的密度比固体和液体的都要小 【解析】 解:可以把表中的物质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来分析其中的规律.一般来说,固体的密度要比液体大,但从表中可以发现冰这种固体密度反倒是比水要小,而水银这种液体密度却比很多固体密度要大.但表中的气体密度都是比固体、液体要小. 故可归纳出以下三个结论: (1)水银是液体,但密度比一些固体大; (2)冰是固体,但密度比液态的水要小; (3)气体的密度比固体和液体的都要小. 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公式为ρ=mV. 一般来说,固体由于分子排列得更紧密,相应的密度会更大一些;而气体分子排列松散,相应密度会小一些.所以密度的大小规律一般是固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液体的密度大于气体的.但也有一些特例.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31.在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小明和小红分别选用了A、B两种不向的实验方法. 方法A: (1)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用烧杯取适量的食用油,称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油的体积V; (4)计算食用油的密度ρ=m2?m1V 方法B: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油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油的体积V; (3)称出烧杯及杯中剩余油的质量m2; (4)则食用油的密度ρ=(m1?m2)V 则你认为 ______ 种方法较为合理,另一种方法测量结果将会 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 B;偏大 【解析】
五、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32.
实验次数
①
②
③
液体的体积/cm3
16.5
35.0
40.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21.4
39.9
m
在测定液体密度时,某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共做了三次;记录结果如下表: (1)该液体密度是 ______ kg/m3; (2)容器的质量是 ______ g. (3)m= ______ g.【答案】 1×103;4.9;44.9【解析】 解:(1)从第一次实验到第二次实验时,体积的变化量是:V=35.0cm3-16.5cm3=18.5cm3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得变化量是:m=39.9g-21.4g=18.5g 该液体密度是:ρ=mV=18.5g18.5cm3=1g/cm3=1×103kg/m3; (2)第一次实验时液体的质量:m=ρV=1g/cm3×16.5cm3=16.5g 容器的质量:21.4g-16.5g=4.9g; (3)第三次实验时液体的质量:m=ρV=1g/cm3×40.0cm3=40.0g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40.0g+4.9g=44.9g; 故答案是:1×103;4.9;44.9. (1)单从一次实验无法解决此题,可以比较前后两次的变化量,得到液体的体积和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3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一位同学取了A、B两种物质研究它们在不同体积下的质量,实验测得数据如表: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V/cm3
质量m/g
A
1
5
10
2
10
20
3
15
30
B
4
10
30
(1)对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可知,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就 ______ .进一步定量分析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 ______ . (2)比较第2次与第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不同种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 ______ (填“相同”或“不相同”); (3)请在图中画出A物质的m-V图象,并计算出A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 ______ g/cm3. 【答案】 越大;正比;不相同;2【解析】 解:(1)从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的数据可以看出,体积增大,质量也在增大.所以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就越大; 从表中数据可知,物质的体积增大几倍,质量就增大几倍,所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从表中数据2和4可以看出不同物质的体积相同但是质量不相同. (3)横坐标对应体积,纵坐标对应质量,A物质的m-V图象如图: 由表中数据可知,A物质当体积是10cm3时,质量是20g; 所以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mV=20g10cm3=2g/cm3. 故答案为:(1)越大;正比;(2)不相同;(3)2. (1)从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的数据可以看出,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就越大;从表中数据可知,物质的体积增大几倍,质量就增大几倍,可以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2)从表中数据2和4可以看出不同物质的体积相同,质量也不一样.
34.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探究课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于是小丽同学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此时,同学马上阻止说:你的做法不对,原因是: ______ . (2)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横梁不平衡,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向 ______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中线处. (3)测量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是 ______ g. (4)然后用一细棉线系住小石块,放人盛有10mL水的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______ cm3. (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 ______ kg/m3. 【答案】 游码没有移到零刻度线;右;52.4;20;2.62×103 【解析】 解:(1)天平在调平衡前必须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 (2)现在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右调; (3)标尺的分度值是0.2g,示数为0.4g,物体质量m=50g+2.4g=52.4g; (4)水和石块的体积为30ml,石块体积V=30ml-20ml=10ml=10cm3; (5)石块的密度ρ=mV=52.4g20cm3=2.62g/cm3=2.62×103kg/m3. 故答案为:(1)游码没有移到零刻度线;(2)右;(3)52.4;(4)20;(5)2.62×103. (1)天平使用前的调节要做到放、拨、调,拨是指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 (2)天平的调节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 (3)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4)读出图中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去原来水的体积,就等于小石块的体积; (5)用公式ρ=mV算出石块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①天平的调节,先将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35.综合考虑表中各方面的因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金属
全球产量(103t)
密度(kg/m3)
熔点/℃
导热性能1表示最强、9表示最弱
导电性能1表示最强、9表示最弱
市场价格(元/t)
铝
15000
2.7×103
660
4
4
16000
铜
8000
8.9×103
1083
2
2
17700
金
2
19.3×103
1063
3
3钢铁
301430
7.9×103
1540
8
7
2200
铅
3000
11.3×103
327
9
9
49000
镍
800
8.9×103
1453
7
6
103000
银
8
10.5×103
961
1
1
1365000
(1)表中哪四个量表示物质的物理属性? (2)表中哪两种金属的导电性最好?在你认为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中,哪种更适宜做导线? 【答案】 解: (1)由统计数字可以看出,不同物质的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大部分是不同的,所以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是物质的属性; (2)由表中数据可知:银、铜的导电性能最好,适宜做导线,因为银产量低,价格高;铜产量高,价格低,所以选铜做导线材料. 答: (1)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