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雁门关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家喻户晓的北宋“杨家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而位于雁门关脚下的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是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县,这里古称代州,为代国所在地,北踞塞外高原,南屏忻定盆地,地势险要,素以关山雄固、军事要冲而闻名于世,史称“屏藩畿甸”“北门莞钥”,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口中“计划得极好的城市”。因其厚重文脉与悠久历史,于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代县县城全貌。代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这座古老的小城中,现存不可移动文物444处,其中经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全省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确认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
代县当地文化学者、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李培根告诉记者,代县作为边关重镇,从宋代开始就成为各朝各代的重点建设区域,因而古人云“明修长城清修庙”。在代县境内,历代不仅修建了“两关、四口、十八隘”和“十二联城、三十九堡”等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而且还修建了代州古城4门16楼、33府署、36庙宇等大型建筑群,至于大小寺庙和如庙宇般高大的民居建筑在全县更是数不胜数。
浩大的工程量需要海量的匠人来完成。经过上千年的历练和传承,代县最终形成了一大批手艺高超的木匠和泥匠大师,时至如今已经传承四十代的杨氏家族为其中翘楚。
据传,杨家木工的祖先是驻守三关的杨家将后裔,木工技艺世代相传。从清末地方绅士康庚、兰世金的府宅到民国阎锡山炮兵司令周玳的官邸,再到解放初的代县烈士陵园,直至落架大修的边靖楼,杨家木工建筑营造技艺一代传一代,代代有传人,从内蒙古高原到东海之滨,从黄土高原到东北黑土地,无数古建筑上都留有“杨家匠”的痕迹。
1948年,杨贵庭出生于代县一道河一个木工世家,自小跟随父亲学习木工手艺,成为代县雁门杨氏第三十九代传人。16岁时,便跟随父亲起早贪黑、走村串巷为群众盖房子,从最基本的使锯子、耍锛子、推推刨做起,到使尺子、拿墨盒搞设计做房架,他将父亲的好手艺全部学到手。
因为有着一身好手艺,23岁那年,杨贵庭被招进太原钢铁集团成为了一名工人。
“虽然那个时候工人是人人羡慕的好工作,但我干了半年,放不下父亲教我的木工手艺,就又回到代县了。”杨贵庭告诉记者,从那一年开始,他从几座乡野庙宇出发,正式踏上了古建筑修复的道路。1983年,杨贵庭与儿子成立了由石、泥、瓦、木工等各路能工巧匠组成的代县任家庄古建工程队。1988年忻州市文物局决定拨付16万捐款复建雁门关雁楼,“杨家匠”领命前往,杨贵庭带着这支队伍第一次爬上了雁门关。
雁门关素以中原门户著称,自古便有“得雁门而得中原,失雁门而失天下”之说。然而,在李培根这样老一辈代县人心中,雄伟的雁门关只存在于历史传说里,与老人讲述中特别难走的险路中,“当时雁门关关楼损毁严重,就剩一个土疙瘩了,可以说与雄关二字毫无关系,如果不是复建,雁门关可能就真的消失了。”
雁楼坐落在雁门关天险门之上,原楼属明代建筑,重檐歇山顶架构,面阔5间,进深4间,四周设有回廊。复建雁楼,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仅木材就需要400立方米。当时雁门关古道已荒废,只有羊肠小道可以与外界相通,车辆根本无法到达,运送建筑材料只能依靠驴驮马拉和人抬肩扛。几根木材大檩,动用了50余人,肩扛人拉才抬上去,工程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踏着荒山乱石,杨贵庭带领徒弟和匠人们先测绘了所留存的遗址,一点点还原着雄关的样子。
上世纪80年代,经杨贵庭初次修复后的雁门关雁楼。资料图片
雁门关雁楼的修复历时三年之久。在这次工程中,杨贵庭不仅没赚到钱,还倒贴了两万元。“那时,两万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杨贵庭边说边举起左手让记者看,只见三根指头均短了一小截。“这是修雁楼时不小心被电刨锯掉的,也算留个记忆。”杨贵庭笑着说,虽然加入了残疾人的行列,但让他引以为傲的是,在他的手上,雁门关终于从传说变为现实。
现在的雁门关雁楼。李培根摄
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03年,中国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到访这座军事要冲,欣然为雁门关题词:“中华第一关”。
在边城代州,经由雁门关入城,可见宏伟的边靖楼。边靖楼是明朝代州城的鼓耧,初建时通高约10米,楼分七楹,结构较小。百年后的一场大火,边靖楼的木结构全部化为灰烬,于是又重新修建,并将台基、楼身统统增高,样式依旧,气势不同。后又在明万历年间和清雍正时期两次大修,在万里长城关隘塞楼中,代县边靖楼比山海关靖边楼高15米,比嘉峪关城楼高17米,这座威震三关、声闻四达的中国最大木质鼓楼,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楼”。
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边靖楼年久失修,基座风化,楼体下沉,梁柁劈裂,柱子糟朽,残损严重。代县城里30岁以上的人会记得,那会儿的鼓楼城台上长满了草、甚至小树,这座古老的建筑已经岌岌可危。
1998年10月,山西省文物局组织修缮边靖楼,50岁的杨贵庭挑起了主持边靖楼落架大修的重担。落架大修需将建筑构架的全部或局部零件一 一拆落,修配好后再按原样安装复原。“把所有建筑构建一个一个标记、一点一点拆除,一块一块修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我带着五六十个工人,干了整整三年。” 杨贵庭回忆道。
沿着边靖楼古老的马道拾阶而上,杨贵庭回忆起二十多年前大修边靖楼的火热场面,“那时候仅凭人力,就能把22米的通天柱从马道抬上楼。”在他的记忆里,五十多个工人拉的拉,拽的拽,号子一喊,“轰隆隆一声,工人们跑着就上来了”。脊梁、双手、滑轮、绳索,如同几百年前的杨家先辈一样,杨贵庭带领着五六十位工匠,用坚毅与智慧,续写着边靖楼的传奇故事。
2022年3月16日,75岁的杨贵庭老人登上边靖楼回忆当年文物修缮的往事。孙瑞生摄
“其实那个时候也有大型起重设备,但经费有限,杨老要把钱花在更重要的地方。”代县文旅局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副局长籍亮生告诉记者,当大修工作进行到楼基部分时,杨贵庭发现原后人为了填补楼基塌陷,曾使用过大量建筑废料填平地面,杨贵庭当机立断,用三合土重新填补塌陷,“这本不在最初的施工计划内,杨老是自己赔钱在做这件事。”籍亮生说,正是这样的工匠精神,让边靖楼更加坚固挺拔。
“有关边靖楼的回忆,可是太多了。”杨贵庭告诉记者,当时,三层最重要的承重部件之一:梁,不堪其重,已经弯曲开裂,然而本着最大化保留古建筑原有构件的原则,这根主梁只能修,不能换。“当时我们只好把这根主梁落架,在其中打入钢梁,再用木料严丝合缝地衔接起来,实现加固取直。”虽然如今讲起来风轻云淡,但这是他遇到过最大的工艺难题。一根主梁,不仅支撑着边靖楼的巨大屋顶的大半重量,更承载着百年历史。杨老说,这根梁卸下落地时,上面积累了几百年的灰尘轰然而起,尘土飞扬间,经过外科手术般的精细修复,古老的边靖楼正慢慢地重获新生。
当年,修缮边靖楼时,杨贵庭(左一)与罗哲文(中)合影。资料图片
边靖楼下,券洞里共有六根支撑柱,杨贵庭告诉记者,前四根支撑柱,已经有两三百年历史,而后两根出自自己之手,在他所修复的古建筑中,这样新与旧的融合比比皆是。“古代的构件是无价的,如果可以利用,就绝不会更换,凡是换下来的木头,都已经腐朽到当柴火都不行了。”杨贵庭的双手在城砖与立柱上抚摸着,他说,“边靖楼是我这辈子最得意的作品。”
如今,边靖楼在代县城中心巍峨高耸,游人登楼而上,依稀可以看到高挑的屋檐下,新椽与旧椽交错排列,新砖与古砖严丝合缝,立柱上一圈圈的抱箍,与不易察觉的楔子,为这座中国现存最大的鼓楼提供了稳定的支撑。
边靖楼“一战”后,杨氏古建更加声名在外,几年间,任家庄古建工程队先后承揽了国家、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家祠堂、赵杲观、阿育王塔等古建筑的修缮修复,“能省则省,修旧如旧”依然是“杨家匠”不变的宗旨。
“修阿育王塔的时候,曾有专家建议上一道铁箍来加固塔身,但杨老硬是把塔砖一块一块拆下来,用刷子细细刷净,用了绣花功夫把开裂的塔身几乎复原如初。”籍亮生说,为了节约资金,工程队几乎没用过大型起重设备,仅凭滑轮和人力,完成了阿育王塔的绝大多数高空作业,如今人们所见的佛塔上,凝聚着老一辈人的匠心。
75岁的杨贵庭老人抚摸阿育王塔,回忆尘封的往事。孙瑞生摄
罗哲文、郑孝燮、单霁翔等中国古建筑大咖都曾走进过杨老的施工现场,对于“杨家匠”的努力,他们均给予了高度肯定。
随着时间推移,杨老的两个儿子杨美恩与杨美俊加入了“杨家匠”的队伍,工程队也升级成为山西杨氏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他们用家传的“扇股麻花挑角技艺”“大构件损坏后偷修技艺”和“大屋架安装技艺”三项绝技征服了山西古建行业。
2009年,由年轻人领军、杨贵庭坐镇的“杨家匠”再上雁门关,3年中,他们用工十万多个,修复城墙1800米,并在城墙上修建了3座敌楼,1座雁塔;修复和重建城楼5座(修复地利门、瓮城门、天险门及雁楼各一座,重建威远门、明月楼和六郎祠各一座);同时重建镇边祠1座、关帝庙1座、衙署1座、边贸街一条、民俗村一座、前腰铺和后腰铺驿站各一座,这座沉默了多年的雄关要隘终于大放异彩。
就在雁门关完工的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代县雁门民居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雁门关景区升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李培根摄
2014年雁门关风景区荣获"中国最佳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称号,2017年升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如今,杨贵庭老人的两个儿子已然可以独当一面,现年75岁的杨贵庭作为雁门民居营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古建保护活化与传承上,并且将他的技艺传授给了更多的人,让他们有了“吃饭的手艺”。
据悉,建筑营造在家族的承传中既有主要的父子承传方式,又有不多见的爷孙承传和族内同辈兄弟间承传的情况。另外,杨氏古建筑营造技艺的承传并不保守,也对外姓传承。“只要肯学,就要倾囊相授,一定要把他们教会,如今代县走出的大半匠人,都是杨家人的徒弟。”对于技艺的传授,杨家向来无私。
在集体性的营造过程中,一般以同辈的师傅为相应营造内容的带头人,各领门下徒弟完成相关的工作。“我们这就是把培训班开在工地上,只要小工们愿意学,就要把他们培养成木匠、泥瓦匠。即便如此,传承也很难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从事现代的行业,队伍里五十岁以下的人已经很少了。” 杨贵庭说,未来,在雁门民居营造技艺的传承上,还希望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这些年,“杨家匠”早已享誉全国,将近50年来,他们在当地承揽了300多处民居建设,参与了几十项大型古建筑工程的维修与复建,除了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代县边靖楼的落架大修工程、雁门关城楼维修工程,还有大同市华严寺的复建工程、代县文庙古建筑维修工程、大同代王府的复建工程、应县木塔的维护工程和省级重点文保单位——晋城皇城相府的复建工程、灵石王家大院的复建工程等,使一大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有效保护。他们的足迹更走到辽宁、内蒙古,沈阳世博园仿古牌楼“对越坊”的建造设计还荣获了建筑小品类金奖。目前,杨氏古建旗下2000多名匠人年创产值超过亿元。
籍亮生表示,像雁门民居营造技艺这样具有企业性质保护机构的非遗项目,可以形成很好的文化产业,社会认知度高,应用范围广,造血能力强,可以对这项非遗起到非常好的反哺作用。未来,政府还将给予它更多相关支持,对其进行保护利用。
2015年9月,随着大同代王府中轴线建筑群的复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杨贵庭也渐渐退出古建“江湖”。现在,杨贵庭每天唱唱晋剧,拉拉二胡,和一众票友一起,在自家人亲手修建的戏台上出将入相,粉墨登场。但杨氏古建的传奇,在新一代“杨家匠”的带领下,仍将在祖国大江南北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