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型企业缩减员工持股计划规模、员工上班“摸鱼”被通报等热点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员工激励机制的讨论和思考。目前,较为常见的激励方式包括绩效奖、员工持股、节点礼物、公司内部表彰或处罚等,企业期待以此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然而这些方式在新时期是否还能达到预期效果?
2021年11月,智联招聘发布《员工激励机制调研报告》,反映职场人对激励机制是否满意等情况,揭示企业激励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激励机制与职场人求职、留任的关系。希望通过这份报告,在用人方式更加灵活、工作环境更加自由、价值取向更加多元的当下,为企业进行精准高效的员工激励提供启迪,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的动力。
● 核心发现
一、职场人普遍对公司激励机制表示不满,年轻人重“尊重”胜过“强制社交”
36.2%的职场人表示所在企业无任何激励措施,员工持股制度覆盖面小
超6成职场人期待物质激励,Z世代比“前辈”更看重“被尊重”
近80%员工不满企业激励机制及措施,超3成表示“非常不满意”
约1/3的员工认为企业表彰“形式大于意义”,年轻人更抗拒“强制社交”
仅12.3%的职场人认为激励机制有利于增强人员稳定性
二、企业需要解决的“激励问题”:明确考核方式、差异化激励、公平落实激励机制
超过5成职场人表示所在企业无明确考核方式,采用OKR考核的企业还很少
超过5成职场人表示所在企业没有差异化激励措施,销售运营岗位差异化激励占比大
“缺乏公平性”是激励机制的最大问题,“巨无霸”企业员工公平感受较差
43.7%的职场人认为激励机制“画大饼”,企业规模越小“从不落实”激励越显著
近4成职场人吐槽公司制定、实施激励措施不与员工沟通,金融行业沟通情况好于总体
三、激励机制是职场人求职的重点考虑因素,“被尊重”成为长期留任最主要原因
9成以上职场人求职时考虑“激励机制”,半数以上高管看重企业激励
“被认同、被尊重”位居职场人留任原因之首,年龄越小越热爱“不打卡”办公
● 报告正文
一、职场人普遍对公司激励机制表示不满,年轻人重“尊重”胜过“强制社交”
36.2%的职场人表示所在企业无任何激励措施,员工持股制度覆盖面小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36.2%的职场人表示,所在企业没有任何激励措施。32.9%的职场人所在企业推行目标责任制,即为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制定业绩目标,在所有激励方式中占比最高。仅7.7%的职场人表示所在企业建立了员工持股制度,可见以这种“现代化”企业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企业并不多。
超6成职场人期待物质激励,Z世代比“前辈”更看重“被尊重”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62.6%的职场人期待企业给予奖金、住房补贴等物质层面奖励,占比最高。其次是“尊重员工的价值取向、不同个性,鼓励员工发表不同意见,提供表达机会”,占比38.2%;有28.7%的职场人希望建立员工持股制度、合伙人制度,让员工参与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从不同年龄来看,Z世代职场人比“前辈”更看重“被尊重”。分别有43.8%的95后、40.3%的00后选择“尊重员工价值”,而70后、80后和90后选择该选项的受访者分别占比35.6%、36.7%和37.4%。企业若能充分尊重Z世代的意见,将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不同职位来看,46.3%的高层管理人员和40.8%的高级技术人员期待建立员工持股制度,占比远高于处于其他职位的职场人。由于高层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度更深,因此更希望通过股权形式分享企业发展红利。
近80%员工不满企业激励机制及措施,超3成表示“非常不满意”
根据智联招聘数据,45.8%受访的职场人对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不太满意”,32.1%的职场人则表示“非常不满意”。只有19.4%和2.7%的职场人对企业激励机制表示“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可见,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普遍不够理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约1/3的员工认为企业表彰“形式大于意义”,年轻人更抗拒“强制社交”
在被问及哪些激励措施“形式大于意义”时,42.8%的职场人认为是跳操、喊口号等激励方式,占比最高。31.2%的职场人认为,年会、邮件、内网等公开表彰是在做“表面文章”。也有28.9%的职场人表示,通过公司“荣誉墙”等进行员工照片展示华而不实。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团建、生日Party等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的激励机制,年轻人并不感冒。分别有21.1%的95后和24.3%的00后认为,团建、旅游等激励方式“形式大于意义”,占比高于70后(19.0%)、80后(14.4%)、90后(20.7%)。同时,17.5%的95后和19.3%的00后“不待见”生日Party等庆祝活动,占比也高于总体占比的14.3%。
仅12.3%的职场人认为激励机制有利于增强人员稳定性
对于激励机制的作用,38.4%的职场人认为,企业建设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工作动力,进而提高企业生产力”;其次是35.7%的职场人认为,激励机制有助于“令员工感受到被尊重,获得价值感,和企业一起创造更大价值”。仅12.3%的职场人认为,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增强企业的人员稳定性”。
从不同岗位来看,44.6%的人力资源岗位职场人认为,激励机制的作用是“令员工感受到被尊重,获得价值感,和企业一起创造更大价值”,占比高于行政后勤(38.2%)、技术(32.7%)、生产加工(34.3%)等岗位。可见,人力资源岗位从业者更多地感受到激励机制在“尊重”、“体验感”方面的作用。
二、企业需要解决的“激励问题”:明确考核方式、差异化激励、公平落实激励机制
超过5成职场人表示所在企业无明确考核方式,采用OKR考核的企业还很少
数据显示,56.4%的职场人表示所在企业没有明确的考核方式。35.8%的职场人所在企业,采取流行的关键业绩指标考核——KPI制。仅有5.2%的职场人表示,所在企业采取关注组织成长、团队大目标考核的OKR制。从不同行业来看,“KPI当道”在金融业表现更明显,60.4%的金融从业者表示公司采用“KPI制”,比例高于其他行业。此外,9.8%的交通运输行业从业者表示,所在企业采用OKR制,占比高于互联网(9.2%)、金融业(5.4%)等其他行业。明确考核方式有利于企业实现公平、合理的员工激励。
超过5成职场人表示所在企业没有差异化激励措施,销售运营岗位差异化激励占比大
55.5%的职场人所在企业没有差异化激励,30.7%的职场人所在企业对不同岗位采取差异化激励,20.8%的职场人表示企业对不同职级采取差异化激励。
从不同岗位来看,41.2%的运营人、40.3%的销售人表示所在企业有岗位差异化激励,占比高于其他岗位。由于销售、运营的成效直接与业绩挂钩,因此企业对于这些岗位的激励措施相对较多。
“缺乏公平性”是激励机制的最大问题,“巨无霸”企业员工公平感受较差
41.1%的职场人认为,所在企业激励机制及措施欠缺公平性,员工之间没有实现“机会均等”。与此同时,33.5%的职场人表示,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奖罚不够分明。还有28.6%的职场人认为激励力度不够,24.9%的职场人吐槽,只有精神层面的激励,缺少奖金等物质激励。这意味着,企业的激励机制普遍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尤其是激励的公平性、可操作性、务实性有待提高。
从不同企业规模来看,10000人以上企业中52.0%的职场人感到激励机制缺乏公平性,而20人以下企业有同样感受的职场人仅占27.2%。由于“巨无霸”企业员工数量众多,激励机制很难“一碗水端平”,因此受到员工“不公平”的吐槽更普遍。
43.7%的职场人认为激励机制“画大饼”,企业规模越小“从不落实”激励越显著
调查数据显示,43.7%的职场人认为企业落实激励机制“画大饼”现象常见,占比最高。此外,29.9%的员工表示企业“从不落实”激励机制。9.2%的职场人表示,需要反复提出“申请”才能落实激励机制。可见,企业激励机制“说法”与“做法”两张皮的现象较为突出。
从不同企业规模来看,企业规模越小,“从不落实”激励机制的现象越显著。20人以下的企业中,表示“从不落实”激励机制的职场人占比40.8%,高于其他规模企业。20-99人企业、100-499人企业、500-999人企业、1000-9999人企业、10000人以上企业占比分别是35.6%、29.1%、27.6%、20.2%、16.8%。
近4成职场人吐槽公司制定、实施激励措施不与员工沟通,金融行业沟通情况好于总体
42.6%的职场人认为,企业在制定或实施激励机制的过程中,与员工沟通不太充分,37.1%的职场人则认为根本无沟通。只有13.6%和6.7%的职场人分别认为“沟通较充分”“沟通很充分”。这说明,大部分企业制定或实施激励措施较为“任性”,没有倾听员工的意见,或未让员工感受到“民主”。不与员工事先沟通而制定的激励机制,难以真正满足员工真实诉求,因而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
从不同行业来看,金融行业职场人对于激励机制沟通情况的反馈好于总体,有27.0%的金融从业者认为“沟通较充分”或“沟通很充分”,比例高于其他行业。可见,金融业企业最擅长以员工需要的方式“对员工好”。
三、激励机制是职场人求职的重点考虑因素,“被尊重”成为长期留任最主要原因
9成以上职场人求职时考虑“激励机制”,半数以上高管看重企业激励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93.7%的职场人在求职时将企业激励机制作为一般或重点考虑因素, 39.7%的职场人将激励机制作为重点考虑因素。在求职时,只有6.3%的职场人不考虑企业激励机制。这意味着,好的激励机制对于大部分求职者会形成吸引力。
从不同职级来看,57.9%的高层管理人员,会在求职时将激励机制作为重点考虑因素,占比明显高于职场人总体占比的39.7%。这也提示企业,招聘高管时配备相应的激励机制,将更有利于人才招聘。
“被认同、被尊重”位居职场人留任原因之首,年龄越小越热爱“不打卡”办公
在被问到“哪一项最有可能成为你选择该企业或者长期留在该企业的原因?”时,36.0%的职场人选择“被认同、被尊重、有归属感”,占比排在第一位。高于“薪水高、项目奖金丰厚”的32.6%,22.5%的职场人基于行业发展稳定等大环境优越而留任。可见,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是给予充分尊重,让其有归属感,其次才是“钱给足”。
从不同年龄来看,年龄越小的职场人,越热爱灵活办公、不打卡,自由与自我驱动结合的工作体验。其中,崇尚不打卡的00后职场人占比12.7%,随着年龄增长,对“不打卡”的热衷度依次递减:95后占比9.1%,90后占比7.3%,80后占比6.5%,70后占比4.5%。这意味着,具有灵活自由特点的“液态组织”,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青睐。
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效率提高。广大雇主应该对激励机制予以更多重视,与时俱进地调整激励机制,为职场人创造贡献与收获相匹配,有利于激发主观能动性的工作环境。尤为重要的是,企业应该重视年轻人的需求和感受,给予充分的认同和尊重,让其更有归属感。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促进企业与员工形成双向奔赴的液态互动,一同创造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