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重新上映了。这部快20年前的动画电影,还是吸引了很多观众走进影院,不论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在这部电影中获得喜悦和感动。
“千”和“千寻”其实是一个人:原名“千寻”的女孩误入了神隐世界,汤婆婆给她起了“千”这个新名字。在神隐世界里,只要忘记自己的本名就会忘记原来的自己,再也不能回到原来的世界中。虽然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但是这个“代号”却跟我们的自我息息相关,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本名,很多人还会给自己起其他的名字,尤其是演员、歌手、作家等。对于他们来说,艺名或者笔名是一种“脸谱”,是形象管理的一部分。有些人改名,是对“原本自我”或者原生家庭的不认同,是一种叛逆、重生的表现。比如鲍勃迪伦就说过:“有人生来名字就不对、父母也不对。但你可以叫你自己喜欢的名字,这是一块自由之地”。还有些人使用艺名则是想表达某种思想和主张,还可能是一种致敬,比如“Lady Gaga”就是对皇后乐队的致敬——他们有一首经典歌曲叫做“Radio Gaga”。另外一些人则把艺名当成一个面具,成为舞台上的自己和现实自己转换的“开关”,把自己和角色区分开来。对于这些“自己给自己”的名字,我们当然会喜欢。但即便对于自己“没得选”、与生俱来的名字,我们也对自己的名字有着偏好。
我们对于自己的名字往往特别敏感。我们的大脑存在着一个效率惊人的过滤器,它不停扫描着我们周边的环境,在无意识中监测着所有信息,选择性地对信息进行加工,把无关的信息都关在了门外。一旦它觉得某个事件有必要给予有意识的关注,就会让我们去注意这个事件。假如你置身酒会的嘈杂现场,只要有人在不远处小声提到你的名字,你也能够听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鸡尾酒效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人听到自己的名字或者与个人特别相关的信息的时候,大脑会加以有意识地注意。
200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对自己名字的喜爱程度与自尊程度成正比。这项研究一共进行了六个实验,发现人们对自己名字的喜爱程度很稳定,对自己名字的喜好程度与整体的自尊程度、幸福感正相关,也就是说更喜欢自己名字的人,自尊越高、幸福感越高。尤其在需要做出迅速反应,或者有其他任务要完成的时候,相关越显著,这说明对于名字的喜爱和自尊的关系主要是一种自动的、不需要太多意识参与的加工过程,人们并不是有意识地将自尊和名字联系在一起。
人们不仅对自己的名字更喜欢,甚至对于名字中的字母也有偏好,这个现象叫“名字-字母效应”。无论是从几个字母中挑选一个最喜欢的字母,还是给所有字母按照喜好排序,比起其他字母,人们总是更喜欢自己名字里有的字母,尤其是名字的首字母更是如此。不仅拼写文字如此,比如英语、德语、希腊语等,在日本、泰国也有同样的现象。
有人认为“名字-字母现象”是内隐自尊的一种表达。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无意识中对于自我抱有积极的态度,这种态度是自己察觉不到的,名字作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也就会被我们所青睐。不仅我们对名字中的字母更喜欢,还会“爱屋及乌”,对于那些也含有同样字母的地名、人名、物品名,更加喜欢、愿意接近,比方说人们会更喜欢跟自己名字相似的品牌、明星。
有研究者甚至发现,名字还可能和选择职业有关:比方说律师(Lawyer)中叫“Laura”的女性比例就比普通人群中叫着名字的比例更高,一样的情况还出现在牙医领域:牙医(dentist)里叫“Dennis”。
作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