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个星天外的下一句是什么;七八个星天外出自哪首诗
嗨,欢迎来到今天的“每日读诗”,我是蒋秋心。
辛弃疾是我们语文教科书上都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论小学、初中甚至高中,永远逃不掉“朗读并背诵全文”。他究竟有何魅力呢?
辛弃疾是南宋词人,一生都想报效祖国,也多次参与征战。他刚正不阿,非常正直,又满怀爱国热情。可惜官场并不是一个靠热情就能通关的游戏,圆滑才是步步高升的手段。辛弃疾显然做不到,最后被劾,失去职位,隐居在了江西。
在政治上不如意,在词坛却被推举为货真价实的“飞将军”。成了豪放派与苏轼齐名的领军人物。今天分享的这首词,是辛弃疾难得的清新之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他被奸臣排挤,被罢官,带着行囊,马不停蹄地回到江西老家,只想远离那个肮脏的世界。
很晚了,夜下,隐隐约约能看见路,周围好安静,路上除了自己,没有一个人。这个世界,好像也只剩下自己。
硕大的明月在苍蓝的天空之中高悬,明亮的月光惊动枝头栖息的喜鹊。这月光太亮了,小鸟啊,你要飞去哪儿呢?是以为白天到了吗?
微风拂面,捎来些许凉意,微风捎来的,似乎不只是凉意,还有远处的蝉鸣,以及稻花的香气。
甜甜的。虽然太黑了,看不到灿烂的金黄花朵,但必定是美丽的吧,闻到这样浓郁的芳香,今年的收成,肯定会很好啊。老百姓的生活,也能稍微轻松些了吧。
稻田里,一群吵闹的青蛙,聒噪地叫着。
而他,只能继续前行。不能停下来。
记得那间老茅屋就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赶紧去避雨歇脚吧。
寻觅了一会儿,还寻不到,记性也没有老到忘事的地步吧?不可能记错的。
果然,转弯之后,那座小屋,忽然就出现在眼前。
这里先科普一个小知识“化用”:
“化用”,也称作“借用”、“套用”,所谓“化用”即将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化解开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再重新组合,灵活运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作者对素材积累的浓缩与升华,是作者情感酝酿的奔突与发展。化用,是取我所需的一种重新整合形式,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现代与古代的界定,写作者似信手拈来,却深思熟虑。这既是语言的创新,又是思想的提升。
这首词就用了化用的手法:
- 明月别枝惊鹊,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化用唐末诗人卢延让《松寺》“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那么这两句的区别在哪儿呢?
卢诗的先是“电欲为雨”,再是“星犹在天”。直接道破了电闪雷鸣的阴沉天气,过于直白,后面的星星也没能很好的烘托出当时的环境。“欲为雨”也将天气的变化简单粗暴的告诉了你。
而辛词是先说“七八个星天外”,让人能够跟着诗人的视线走。
而且“两三点雨”用点去形容落在脸上、地上的雨点,会更加真实,“两三条电”会缺乏一些诗意。
说了词语本身的内容,再说整体氛围。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难道真的就只有七八颗星星?真就下了两三个雨点?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用这样的数字,很明显能感觉到星星的少,雨点的小。
原作本身也算得上佳作,但是跟辛弃疾天才的对诗意的敏感把控比起来,还是稍显逊色。
很神奇的地方,表面上看,辛弃疾只是少了一个字,实际上所包含的内容量却比原诗增加了许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就是辛弃疾的语言,更为凝练。
“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我们来看,这里能看到的场景,
而“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而下一句,虽然字数更少,出现的场景更多,视线的变化也更多,何况这个视线的转移还是有迹可循,不是东看西看的。就会给人更加丰富细腻的感觉。
这是辛弃疾的本事,也难怪虽为化用,却能流传千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