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议共有资源与免费乘车的效益 内容提要奥尔森教授认为,在非市场的集体行动中,只要集体物品给个人带来的利益大于集体物品的总成本,个人就愿意为集团提供集体物品,本文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补充,进一步认为,只要集体物品给部分成员带来的利益大于集体物品的总成本,这部分成员就愿意为集团提供集体物品。从这一观点出发,作者对奥尔森教授认为小集团的效率高于大集团的结论进行了修正,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大集团更有利于增进集团成员的利益。 关键词:大集团;共有资源;免费乘车 一、集体物品的两难困境 集团是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一些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或组织存在的基本功能是为本集团的全体人员提供集体物品。集
2、体物品的与个人物品比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集团中的全体成员对获得这一集团利益有着共同的兴趣,但他们对承担为获得这一集团利益而要付出的成本却没有共同兴趣。每个人都希望别人付出全部成本,而且不管他自己是否分担了成本,一般总能得到提供的利益。”这样,集团中集体物品的共享性与集体物品生产成本的分担性便成了集团理论不可回避的中心问题。一方面,一个集团或组织只有为其成员提供集体物品,这个集团或组织才能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集团成员要承担集体物品生产的成本又有可能提高集团的离心倾向,加速集团的解体。这就是集团集体物品的两难困境。那么社会是如何化解这个两难困境的呢?为此,奥尔森教授考察了各种类型的组织
3、,他得出的结论是,在提供集体物品这个问题上,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效率。他解释说,在小集团中如果某个人受到激励提供集体物品,既使要他承担全部成本,他也会提供。因为他从这件集体物品中得到的利益超过了该物品的总成本。而在大集团中,却“没有一个成员获得的收益的份额足以使他有动力单独提供集体物品”。尽管集体物品对集团来说是如此珍贵,但却不能激励个体成员承担实现集团利益所需要的成本。虽然大集团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但是大集团毕竟是客观存在,那么大集团又是如何解决集体物品生产的效率的呢,在这方面奥尔森列举了一些具体办法。 首先是“选择性”激励。选择性激励就是给集团成员提供非公共品,以激励集团中的个人采取有利于集
4、团利益的方法。选择性激励的实施可以采取经济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社会的、心理的等非经济措施,但究竟选择何种措施,应充分考虑个体成员的理性需求。其次是“邦联”制方法。就是将一个大集团分成若干个小集团,每个小集团与别的集团一起组成大集团的联邦。第三是代理方法。奥尔森举例说,一个许多人参加的会议是难以迅速、仔细地做出决策的,因为个人的意见对会议的结果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而理性的个人不想花过多精力,所以这样的大型会议效率不高。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大型组织在行动时总是求助于小集团,这样就形成了委员会、小组委员会和小型领导集团。 然而,奥尔森提出的这些办法并没有真正解决大集团的效率问题,还是仍然在小集团的效率
5、高于大集团这个问题上进行循环论证,要解决大集团的效率问题,除非把大集团划小,这也就是奥尔森在集团效率问题上的核心观点。很明显,这种观点或理论并没有解决集体物品的两难困境这一理论难题,更没有对现实生活中大集团比小集团的发展趋势更为强劲这一客观现实做出解释。 二、核心集团与两难困境的求解 由此可以看出,大集团的效率问题是集团理论的难点,只要能解决大集团的效率问题,集体物品的两难困境也就不难解决了。而奥尔森之所以未能正确的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过于严格的行为假设。 奥尔森在分析这一问题时隐含的行为假设大致包括:A、集团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相同的偏好函数和资源禀赋,他们从集体物品中获得的效用是相同
6、的,因而他们为集体物品的生产承担的费用也应大体相当,其中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比其他人承担更多的成本。B、大集团都由原子式的个体组成,大集团内部不存在小集团,如果存在那一定是潜在集团行动的结果,在大集团行动之前不可能形成集团分化的条件。C、假设集团内部只有个体理性而没有群体理性,任何个人都只关心从集团能获得多少利益,集团内部没有利他行为的存在,更无人主动为他人支付成本。 显然,这些假设过于严格,虽然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找到这样的大集团,但并不是所有的大集团都有这样的特征。有一个实际的例子,某地修建了一座古塔,古塔对当地居民来说是集体物品,据说古塔有镇灾消除水患之效用。但我们从塔内碑刻中看到,为修建古
7、塔捐赠的钱币各个成员是完全不同的,其中承担成本最多的一个人捐献了建塔所需的全部土地,并且承担了第一至第三层的全部费用。可以想象,当地有许多居民是没有捐款的,起码那些一无所有的雇农没有捐款。尽管成本在集团内部进行了非均衡的分布,但宝塔终究建起来了,我们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我们可以从奥尔森的理论中得到启发,奥尔森认为,只有个体成员从集体物品中获得的收益大于生产集体物品的成本,那么这些成本就不一定进行均衡分配,有的个人甚至愿意承担全部成本,这样集团就能提供集体物品。现在我们把这个理论应用于分析大集团,在大集团内只要有部分成员从集体物品中获得的收益大于集体物品的生产成本,这部分成员就愿意为集体物品的生
8、产承担全部成本,就是明知有人要白占好处也在所不惜,这样集体物品就能提供。这些在大集团内自愿为集体物品的生产承担全部成本的部分成员,我们称之为大集团中的核心集团。核心集团的作用在于,它能使大集团从潜在中的集团变为行动中的集团。大集团要做到行动步伐的整齐划一是困难的,大集团的行动总是有部分成员先行一步,也就是说,在大集团中个体成员为集体物品的生产所承担的成本不可能是一样的,其中有部分成员一定比其他成员承担了更多的成本,这些承担了更多成本的成员就是大集团的核心成员。如果一个大集团没有这样的核心成员,那么集体物品的生产就只能是集团成员的一种设想,还不可能成为可以实施的计划,这样就必然导致集体物品供给的
9、短缺。 集团内部的核心集团与人们常说的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不同,组织的领导核心一般是比组织中的其他成员能支配更多的公共品,领导核心与组织中其他成员的关系一般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关系是在组织行动之前就已确定的,它是人们对组织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制度安排;而核心集团则是大集团在行动中自发形成的,人们事先并没有就此做出制度安排,只有在行动中人们通过对集团成员的观察才能明确核心集团的存在,以及这个集团所起的作用,而一旦这次行动结束,在这次行动中起核心作用的集团就有可能解体,下一次行动有可能形成新的核心集团。 那么个人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在大集团的行动中起核心作用呢? 首先,核心集团的成员比非核心集团的成员有
10、较多的资源禀赋。有的有较多的物质资本,有的有较多的人力资本,对非市场集团而言,较多的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有利于在集团中发挥作用。其次,对行动的预期效益比非核心集团成员更为乐观,他们可能认为集体物品的产生并不象其他成员认为的需要花费那么多的成本,或者认为这件集体物品一旦被供给其效益一定比非核心集团成员预期的要好。第三,对集团本身的偏好。核心集团的成员比非核心集团的成员对本集团有更高的认同感,他的消费与他人有较强的关联性,对集团内部的搭便车行为抱着肥水未落外人田的心态,甚至认为本集团整体利益的增长是个人利益提高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集团的共有资源与大集团的优势 从动态来考察,集团的发展存在着两种相
11、反的趋势,一种趋势是集团规模的小型化,也就是大集团被分解成若干个小集团;另一种趋势是大型化,许多小集团合并为大集团,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往往第二种趋势处于主导地位。为什么会进成这种趋势呢,因为与客观需要相适应的大集团一般比小集团更有优势。 首先,大集团提供的集体物品比起小集团来,集体物品的公共性程度要高得多。集体物品的公共性程度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个人从集体物品中获得的利益的多少,这可以用一个人在一定时期从集体物品中获得的收益占个人总收益的比重来确定。第二方面是集体物品效益的覆盖面问题,也就是集体物品的使用范围,有的集体物品只有少数人可以使用,但也有的集体物品的使用
12、范围很广。楼梯间的灯光是集体物品,他可以给这个单元的住户带来方便,但街道上的路灯却能给更多的人提供照明,在这里路灯比楼梯间的灯的覆盖程度要高,因而路灯是程度更高的集体物品。第三个方面是集体物品寿命的长短,有的集体物品在短期就消费完了,如一顿免费的午餐,而有的集体物品却可以长期消费,甚至可以世代延续的消费下去,如都江堰水利工程。一个小集团提供的集体物品,有时与私人物品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这些集体物品向私人物品的转化也比较容易。三个朋友共同使用的一台电脑,对第四个人来说这台电脑更像私人物品。但供大集团使用的集体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界限则是很明确的,如大集团长期形成的制度、从政府获得的有关优惠政策,人们
13、要把这些东西界定给个人是极为困难的。 其次,大集团具有资源上的优势。传统的观点认为,大集团的优势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但人多势众就必然产生规模上的优势的说话并不科学,因为这种优势很容易由成本上的劣势抵消,否则世界上就不会有小企业、小国家了。但有一种东西却是大集团所特有的,这就是大集团一般比小集团有更多的共有资源。集团的共有资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集团成员通过支付各种成本生产出来的,这就是集体物品,集体物品既指有形的物体,也包括集团内部的各种规则,以及共同争来的优惠政策等;另一部分共有资源则是集团自发形成的,它的形成无需人们支付费用,如集团内部形成的习惯、制度、信任感等类似于企业文化一类的东西
14、。但无论是付费生产的而是自发形成的共有资源,一旦进入消费环节,集团内部任何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对于自发形成的共有资源和自觉形成的集体物品中的制度性产品,你使用它能给你带来利益,但如果不使用,这些资源就白白浪费掉了,这就好比时间,没有利用的时间也不会结你留着。 集团不论大小,都存在一定的共有资源,但一般而言,小集团共有资源的公共程度、覆盖面以及时效性都不如大集团。历史形成的语言是一种共有资源,但某些方言只能在小范围使用,用这种方言进行交流的人口甚至只有几万人,但某些通用语主,如汉语却能成为几十亿人口的交流工具,因此汉语作为一种共有资源是由更大的集团来使用的,它的公共程度也明显地高于少数地方使用的
15、方言。对于人的具体需求而言,一个人对共有资源的需求与私人物品的需求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如果上下班单位有专车接送,谁还愿意去挤公共汽车呢。谁都希望免费获得更多的资源,但这种愿望单独的个人或小集团都难以做到,而免费提供共有资源正是大集团的优势。 集团的共有资源不仅可以节省集体物品生产的成本,而且有利于生产私人物品。举一个实际的例子,一个农民计划创办一个企业,厂址的选择有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选在本村,另一个方案是选在外村,但不管是选在本村还是外村,都必须把就业机会留给厂址所在地的村民,这个村民最终还是选择在本村建厂,因为本村与外村相比,他更熟悉村民的生活习惯,彼此易于沟通,村民不会对自己过分刁难,从而
16、节约组织成本,减少企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企业经营者给村民提供的就业机会是集体物品,而他与村民的相互信任是其所在村民集团的共有资源。一个持续发展的集团内部总有可供利用的共有资源,这可以用于解释我国改革初期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家族工业的生命力,外商投资总是首选自己祖籍的重要原因。 四、免费乘车的相互性及其效益 免费乘车至今有一种深入人心的观点:它不能给生产者任何激励,同时又助长了消费者的懒惰品性和依赖心理,因而免费乘车只能是经济资源和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集团内部的免费乘车都增进了集团的福利,不仅对消费者而且对生产者都能产生激励作用。因为免费乘车在集团内总是具有相
17、互性,在一种情况下甲免费乘了乙的车,但当出现另一种情况时,乙又可能乘甲的车,只存在搭便车却从不提供便车的情形并不多见。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是经常碰到的,例如一个出租车司机搭几名乘客跑一段比较长的路程,其中要经过一段人烟稀少的山区,司机最担心的是在这个地段被人打劫,而这种事已发生过多起,因为车上有多名乘客,司机仗着人多起初并不胆怯。但回来时是空车,司机便胆怯起来,这样他便从路傍动员了几个人勉费搭他的车,这样才有了来时那样的安全感。很明显,这里发生的免费乘车行为是相互的。 这种相互性的免费乘车与公地的悲剧所描述的免费乘车有着不同的性质。公地的悲剧中的公有土地是一些没有产权归属的资源,一个人
18、多获得了一些资源,他也搞不清究竟占了谁的便宜,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从公地中多占一部分,但却没有人关心公地的配置效率。而在制度健全,产权归属明确的社会环境中,究竟谁为集体物品的生产承担了成本,究竟人们是在搭谁的便车是一清二楚的。因此,集体物品的生产是建立在个人理性基础上的一种集体理性行为,它的运作遵循的是市场机制的一般规则,集团内部的资源配置不仅要达到集团中个人获得的收益大于个人支付的成本,而且这件物品给集团全体成员带来的利益也必须大于集团支付的总成本,这样集体物品才会被提供。而免费乘车只是满足了资源配置效率前提下集团内部公平水平的提升。 这种认识我们可以从集体物品的供给者和搭便车者两方面进行分析
19、,如果集体物品是由部分成员提供,那么这物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给承担了成本的成员带来的利益,另一部分是给没有承担成本的集团成员带来的利益。只要这件物品给成本承担者带来的利益大于他们支付的成本,他们就愿意生产这件集体物品,并且愿意与没有承担成本的集团成员分享它,也就是给集团成员创造一个免费乘车的机会。而那些免费乘车的集团成员也非常明白他们究竟占了谁的便宜,得到了多少利益。不怕他人免费乘车和愿意免费乘车是集团的一种行为特征,是集团产生稳定性和向心力的源泉。社会上一些比较有能量、充满活力、吸引力相对较强的集团或组织,一般都能够提供较多的集体物品,给个体成员创造较多的免费乘车的机会
20、,那种认为既然集团物品是大家平等的消费,那么每一件集体物品的生产全体集团成员都必须平均承担成本的观点是有害的,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深陷长期讨价还价的困境中,很难形成理性的公共决策。因为集团内部成员不同的资源禀赋,不同的支付能力,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偏好函数,必然会对集体物品产生不同的评价与需求。因此在集团内部在集体物品的生产上进行适度的自发分工是有必要的,只要有利于集团的发展,在这个物品上这一部分人多承担一些成本,在另一件集体物品生产上另一部分成员多承担一些成本,而通过免费乘车这种方式将全体集团成员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这是集团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途径。 本文提出的集团的共有资源与免费乘车的相互性原理,在分析集团、组织、政府行为以及公共决策时都是一个可用的工具,一切非个人的集团或组织,其发展的源泉就在于共有资源的积累,而组织的活力则来自共有资源的非均衡分配,也就是给人们提供免费乘车的机会。 参考文献 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第7页 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第18页 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第41页 第 11 页 共 1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行业质量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保险公司与灾害应急救援合作保障协议
- 2025年度高端汽车制造厂车身油漆外包合同3篇
- 2025年度定向委培协议书:体育产业人才定向培养计划3篇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豪华婚宴场地租赁合同模板范文3篇
- 2025年度工程转让版绿色建筑节能改造合同
- 2025年度地下室租赁及会议会展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安明骑行俱乐部骑行路线规划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工作餐配送合同(含员工餐饮福利政策)3篇
- 2025年度定制化纸箱委托加工合同范文3篇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11ZJ111《变形缝建筑构造》
- 2020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 》赛项赛题(样题)
- 大学写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丽水学院
- NB-T31022-2012风力发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
- 2024中国华电集团限公司校招+社招【重点基础提升】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3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
- 我会举手来发言(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一年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