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1页
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2页
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3页
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4页
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6月 目 录一、建设基础2(一)专业现状2(二)需求分析6(三)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8二、建设目标12(一)总体目标12(二)具体目标12三、建设内容142(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4(二)课程体系建设16(三)基地建设17(四)课程建设25(五)教学团队建设26(六)教学运行与保障29(七)教学质量监控31(八)社会服务31四、建设进度33五、资金预算42六、预期效果43七、专业建设保障措施41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一、建设基础(一)专业现状1专业沿革铜陵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成为我省

2、首批高职试点校,2009年通过国家教育部专家组的考核,成绩优秀。学院开办当年便设立电子商务专业,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和物流管理结合起来,推动了物流管理专业的起步。2002年国际经济与法律专业招生,国际物流成为该专业的核心内容。2003年工商管理专业也把握现代企业管理特点,把物流供应链管理纳入教学内容。2005年,物流管理专业单独设置招生。经过6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培养毕业生293人,在校生223人。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将物流管理专业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2服务范围(1)专业定位:物流管理专业主要服务于铜陵及长三角经济区。为铜陵发展“皖中南物流中心”的战略定位服务。致力于培养和塑造面向企业一线需要,突

3、出培养学生物流活动的操作运作能力、物流业务的资源信息协调整合能力、物流企业的管理能力,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与管理型相复合的优秀人才。(2)就业方向:面向物流行业,服务铜陵及长三角经济区,适应生产企业物流部门、长江口岸物流服务单位、流通企业、综合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国际物流企业操作与管理岗位及相关岗位群需要。 3招生就业 物流管理专业近年来招生稳定、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高,成为企业欢迎、考生和家长喜欢的热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招生与就业状况如表1所示:表1 招生就业情况表年份招生人数毕业人数初次就业率就业对口率20064747100%85%20074848100%90%200856561

4、00%90%20094545100%100%20106767100%2011762012804办学特点(一)建设与完善“一条主线;三元嵌入;五方联动;形式多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五联动”机制,引领专业建设。第一,与产业联动。为铜陵发展“皖中南物流中心”的战略定位服务,以及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对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客观需求,经过多次问卷调查,确立了专业方向,即以企业物流为载体,以电子商务物流、长江口岸物流、国际物流、物流服务的流程运作与管理为内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第二,与政府联动。铜陵市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支持物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升物流业发

5、展水平,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铜陵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铜陵市现代物流业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铜陵位于上海和武汉、南京与九江的正中心,地处我国长江经济带、安徽省皖江城镇带和安徽省南北中心发展轴线上,具有全国承东启西的优势区位。对外交通已形成了铁、公、水并举的运输格局,铜陵作为皖中南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之一的格局正在形成;较完善的交通、通讯网络。目前,铜陵市已形成由公路、铁路、水运、等运输方式组成的四通八达、较为完善、总体配套的立体综合运输体系,物流需求量正在增大。作为地方院校,我们积极参与政府的物流规划,承担了多项市政府重点课题和院重点课题,如发展铜陵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发展战略

6、性物流业的对策研究以安徽铜陵市为例、我国城市物流规划出现的问题分析和解决对策研究、我市中小企业利用物流金融融资模式与政府支持。除承担教学外,积极参与社会培训,职业技能(包括物流师考证)的培训点和考点设在我院管理系。在专业建设中贯彻行业标准,融入培训与考评体系、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紧紧依托行业背景,跟随行业发展方向。第三,与企业联动。将企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与教学过程融合、将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将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聘请企业人员为专业教师、与企业开展全面合作。逐步建立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机制。第四,与职业岗位(群)联动。将岗位能力

7、要求作为课程标准、技能标准、竞赛标准和考核标准。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经验基础上总结提炼的“柔性契合,动态优化”教学模式,将物流管理的新理念融入我系商科教学中。第五,与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和国外先进职教理念联动。积极研究和追寻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引进课堂。同时,学习国外先进职教理念。如我们组织相关人员汉化澳大利亚国家职业能力标准中的物流相关培训包作为国际参照标准,分析物流中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研制我们的教学标准。在建立和完善“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以“物流管理专业2+0.5+0.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

8、 打造“一条主线;三元嵌入;五方联动;形式多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条主线”:即以服务为主线。服务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服务于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 “五方联动”:即与产业、政府、企业、职业岗位(群)、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和国外先进职教理念联动协同。“形式多元”:是工学结合的实现方式是多元的,多元性是由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要决定的。“2+0.5+0.5”弹性学制:经过两年专业学习,第三年上班学期以实践课程为主,教学在校内实习基地以课程形式、校外实习基地以见习形式完成。最后半学期,在学生初步掌握物流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后,由学院根据学生意愿安排企业实习。(二)探索系统培养,深化专业教

9、学改革。建设与行业标准、企业岗位符合,双证融通、基于工作过程、多功能模块耦合的课程体系。(1)做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与规划设计,在中等职业教育专门技能型、高等职业教育高端技能型目标规划、课程衔接、资源整合上贯通通道。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毕业以后的职业规划及发展路径。(2)建立能力等级培养制度,开发阶梯式能力培养教学资源包。(3)重新修订课程建设标准。课程建设将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工作任务展开。教学内容将围绕职业能力标准中岗位的划分,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化,实现课程和教学内容安排重新排序。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划分教学单元,形成融过程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于

10、一体的能力培养单元,教学过程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为目标实践化,以实现知识与技能、工作任务的无缝对接。通过课程的改革和新一轮教材建设,推出完全按特定工作任务划分教学单元,按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组织教学内容的课程标准和立体化教材。(4)开发特色教材。教材内容将打破传统学科的界线,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重新组织和编写教学内容,案例和数据来自企业实际,做到流程化、任务化、模块化,包括与专业核心课程配套的多媒体课件、相关案例等;企业实际的业务单证、实际运作案例、视频影像等。(三)工学结合,完善实践环节载体(1)建设多功能、使用覆盖全院的物流实训基地。现代物流涉及企业生产、财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

11、、企业与企业间供应链管理,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成本减少、效率增加的先进管理理念,它涉及全院所有专业。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理实一体的教学环境,开展真景、实操、仿真、模拟等情景式教学,系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全院教学都有促进作用。(2)探索企业引进校园、校园融入企业的多种形式,与企业共建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型校外实训基地,发挥实训基地人员培训、人才培养、职业资格鉴定、学生就业安置、创新研究、创业孵化等多重功效。如和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福盛集团、格瑞特等企业引企入校。(3)建立和完善学生物流模拟公司,做好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借助铜陵市和我院联合建设的铜陵市公共

12、实训中心和铜陵市大学生创业园,成立威豪(warehouse)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公司性质:学生模拟公司,将来发展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营业务:1、本院的教材管理、实训物料物料管理、学院固定财产跟踪管理、各种教学仪器采购管理等业务;2、企业采购优化咨询;3、企业生产物流优化咨询;4、物流供应链信息化方案;5、物流中介服务;6、库存服务及示范;(威豪公共服务仓业务);7、配送服务及示范;(威豪公共服务仓业务)。(四)改变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三方互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三方互动”即为校内、校外和师生互动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1)建设并完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方式。建立四级考核体系。一级

13、指标包括校外评价,校内评价指标。校外评价指标包括;行业企业评价指标、政府评价指标、社会大众评价指标、毕业生及家长评价指标。校内评价指标包括一级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指标;二级包括:教学模式评价指标、课程体系评价指标、实训见习评价指标、在校生培训指标。(2)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内容;项目管理、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的教学形式;教、学、练、做一体,赛、评、考、用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载体的教学评价体系。(3)建设和完善在校生评价体系。除一般的评学、评教外,通过各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技能竞赛实现新形势的评价体系。如“单项技能竞赛”、“综合技能竞赛”、“综合职业素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评价学生的团

14、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五)优化第三方评价,实现良性互动机制(1)建设多元评价机制。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重点评价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以此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和教学质量动态信息评价制度。能够充分利用毕业生信息对办学规划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绩效进行系统评价。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围绕“任务驱动,项目管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改革思路,凝练出了“教、学、练、做一体,赛、评、考、用结合” 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内容与企业经营过程内容衔接,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岗位需求衔

15、接,技能竞赛与岗位技能考评衔接,实习实训与就业用人衔接。通过冠名班制度、订单培养培养制度,使学生角色与企业员工角色衔接,使毕业生上手快,适应能力强,有发展后劲。毕业生广泛服务于各类物流企业或部门形成出口畅、入口旺的良好局面。(六)以基地支撑专业建设,服务社会物流管理专业在建设期间,建起了包含现代化物流公共示范仓库一个,特种驾校一个,引企入校三家,扩大学生实习模拟公司的建设,建设校内企业国内设施先进、技术一流的校内物流服务实训基地。 该基地是承载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资格鉴定、技能竞赛、 生产运作、社会服务等职能,融产、学、研于一体,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合一的生产性实训教学环境。 基

16、地含ERP实训模拟中心、特种驾校、现代化物流公共示范仓库,物流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国际物流实训室、港航仿真实训室涵盖了学院的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连锁经营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等商科专业,同时还可以服务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基地采用校企合作形式,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远网络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学研合作。同时,在校外与企业合作建起了6多个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大部分基地实现了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七)队伍:保证专业建设近年来通过引进、调入、培养、借用等措施,建立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准备制定并实施了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专业

17、带头人与骨干教师认定、培养与考核制度、双师型教师培养与考核制度。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企业一线专家专业课教学比例达到15%。教师们深入企业调研与实践,与企业共同开发物流管理专业教材。(八)竞赛:激励专业建设以校内实训基地为载体,以物流职业能力为内容,先后承办了十次物流及相关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每年一度的院级物流职业技能竞赛成为学院的一道风景。每次竞赛均取得了优良成绩。竞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各类大赛获奖情况表序号号时间(年)奖项类型选手12009二等奖全国首届物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安徽赛区任振帅、周萍、颜单芹等22010三等奖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流大赛沐方全、

18、魏乐静等32011铜奖“江淮和悦杯”第五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之星(铜奖)”周健炜42012银奖“昆山花桥杯”第六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之星 “威豪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建立”项目周健炜、汪吉香52013三等奖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流大赛王蓓蓓、孙洁、闵文强(八)就业:驱动专业建设坚持与贯彻“办学以市场为导向,服务社会;教学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学生”的办学理念,以专业内涵建设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特色。在物流规划设计、物流流程管理、物流业务操作三个就业层次上,合理定位,以业务操作为基础,以流程管理为重点,以规划设计为提升,保证学生就

19、业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职业技能高端化、就业空间扩大化,人的发展可持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职业生涯发展的可行路径。由于学生就业质量高,反过来驱动了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九)育人:优化专业建设高职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也是大学。既然是大学,首要任务是培养人,培养有教养的人,即: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负责的精神、卓越的才干。为此,物流管理专业将学生的人才模型设计为“综合素养+专门技能”。综合素养表现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核心价值观,注重知识基础性、心理稳定性、职业适应性、整体发展性相统一的职业素养培养;专门技能表现为“面向职业岗位的应知、应会、典型性工作项目”的

20、核心能力提升。为此,物流管理专业在建设中启动了“综合素养与专门技能全面提升工程”,细化了“1+4”证书制度,即毕业生要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要取得外语、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以“好形象、好口才、写一手好字、养成良好习惯”为标志的综合素养培训合格证书。支持发展专业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通过省创业大赛,设立了威豪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将企业专家、职业经理、优秀毕业生引进校园,开展创业活动,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全面提升,有效的支持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总之,通过顶层规划设计,不断深化专业改革,有效的过程实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已形成集教学、

21、科研、实训实践能力培养、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企业员工物流技能拓展培训等职能共同发展的,集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开发、科研项目发展、精品课程建设为一体的,软、硬件条件先进、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专业发展经验丰富的重点专业。以此专业为核心,带动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发展。(二)需求分析 1铜陵地区需求现代物流作为一个集物资流、商贸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2009年国家将物流业列入十大振兴产业之一,进行重点的规划和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

22、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 201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125.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增幅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物流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和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力量。2010年1月, 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铜陵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之一,计划走出一条科学承接的新路,在全省率先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为此,铜陵市委市政府特制定了铜陵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实施方案。按方案规划,重点承

23、接发展铜材加工、电子信息、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五大特色产业和现代物流业,建设铜加工产业园、光电产业园、PCB产业园、纺织服装园、精细化工园、装备制造园和现代物流园等一批专业化特色产业园。铜陵市的物流发展迅速,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明显的区位优势。铜陵位于上海和武汉、南京与九江的正中心,地处我国长江经济带、安徽省皖江城镇带和安徽省南北中心发展轴线上,具有全国承东启西的优势区位。对外交通已形成了铁、公、水并举的运输格局,铜陵作为皖中南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之一的格局正在形成。(2)较完善的交通、通讯网络。目前,铜陵市已形成由公路、铁路、水运、等运输方式组成的四通八达、较为

24、完善、总体配套的立体综合运输体系。通讯设施方面,覆盖全市,连接外界的集数字光缆传输、宽带交换、数字程控交换、数据通信为一体的比较完备的公用通信网。相对完善的通信设施和网络为物流实现供应链式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3)物流需求量正在增大。据铜陵市交通运输局2010年初对全市大型货源单位和货物运输单位的实地调查,该市现有50万吨以上的货源单位47家,总货物运输量5857万吨,其中公路货物运输量3611万吨,水路货物运输量2246万吨。全市货运车辆3028台,吨位16324吨;水上运输船舶501艘,吨位吨。去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4.98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4

25、.8%。经济发展是物流需求产生的源泉,其发展规模在一定条件下反映了物流需求的规模。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国内国际贸易的长足持续发展,使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4)政府的支持。铜陵市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支持物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铜陵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见规定,经地税部门认定符合规定的物流企业,可办理自开发票业务。在物流资源整合过程中,对整体转让企业资产、债权、债务和劳动力等,可享受营业税优惠政策;对物流企业新增的地方税收,由同级财政部门在5年内按地方新增可用财力的40%给予补助,扶持本地物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大中型企

26、业进行物流资源整合,政府提供专业金融协调服务。意见鼓励企业服务物流外包。物流外包企业委托本市企业从事物流服务的,年新增上缴物流业地方税50万元以上的,对物流外包企业实行超额累进奖励,主要奖励企业领导班子和经办人员。通过对铜陵物流企业及生产、商贸企业的物流部门深入调研,市场紧缺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素养、应用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善于创新的高级技术应用型物流专门人才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物流产业的竞争表面上表现为产品的竞争、市场的竞争,但其实质还是人才的竞争。市政府也通过市社科重点课题、市校合作课题等各种形式给我院每年30万左右资金给予物流和其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的研究。对社会需求的趋势得出两点

27、结论:(1)铜陵地区物流人才需求将显著增加物流市场的发展,经过物流企业形成直至生产、生活消费为终点的物流产业链,使物流管理人才呈现强大的社会需求,而铜陵地区目前物流管理人才在数量、质量都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的市场调查数据分析,铜陵地区物流行业规模还在不断扩大,近3年内采购、配送、仓储等物流管理和技能操作人才缺口很大,服务地方经济,为本地培养专业人才是学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必然要求。(2)铜陵地区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物流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在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基础上,具有较强的物流业务管理能力和设施设备的操作能力,具有独立处理业务的工作能力,但据我们调查,

28、目前铜陵地区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现有从业人员存在 “两低一差”现象,即学历低(大专及以上学历不到20%),专业对口率低,综合能力较差。我院应将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专业规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随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式教学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定能为企业输送大批能胜任物流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2行业需求 “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44 6.9万亿元,实现年均增长21.1。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领域中发展最快、最活跃、最具热点的一个行业。这也加大了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1)物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规划期为200

29、92011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国务院更是将物流纳入“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对物流行业的发展确定了“四个要点和九大重点工程”。第一要点就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2)现代物流业务主体发展迅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级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不断提高,物流业务主体发展迅猛。一是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加快改制或改造步伐,积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如中邮物流、中铁快运、中远国际物流等。

30、二是民营物流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如宅急送、申通物流、天地物流、华宇物流等。三是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物流市场。如DHL、UPS、联邦快递等物流企业纷纷进入国内物流市场;四是功能先进、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已经出现。目前全国已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3)区域经济发展及政策支持促进物流业发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皖江示范园的建立,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铜陵处在资源性城市的转型期和承接国家东部产业转移区特点,导致区域物流需求市场迅猛扩张。加快物流产业合作,尽快实现物流业的现代化和网络化,使之与生产性产业发展相匹配就成为热点问题。

31、物流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物流业人才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就目前的行业从业情况看,人才瓶颈初步显现。3岗位要求根据我们的分析,本行业的人才需求有如下特点:(1)战略型物流人才根据市场调查,中国物流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主要方面为:企业物流应用人才,物流项目开发人才,物流管理人才,物流教学科研人才等战略型物流人才。需要从事企业发展方向研究,企业管理体制研究,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和企业设备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高级管理和研究人才,高层次物流人才的特点是通晓物流活动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维,熟知至少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物流理论与应用,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2)管理型物流人才从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来看,

32、不仅需要从事企业发展方向研究,企业管理体制研究,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和企业设备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高级管理和研究人才,更需要系统化的物流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物流人才。其特点是精通现代物流商务活动,同时具备足够的物流技术知识,善于提出满足物流活动需求的方案。(3)技能型物流人才物流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从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来看,也需要在物流企业中从事设备的操作、维护,物流信息搜集、加工、整理,企业配送中心管理和经济核算,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报关等从事具体工作的中初级实用型人才。从上述

33、的情况看,用人单位对物流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关键能力与职业专门能力并重,是未来人才竞争的焦点。而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达到了600万人。其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约为40万左右。物流人才已成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因此,物流专业人才就业优势明显,就业面相对较宽。在物流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紧缺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素养、应用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善于创新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三)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通过6年的建设与改革实践,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物流产业振兴与铜陵皖中南物流中心的建设,以及行业对优秀高端技能型人才

34、需求的变化,我院物流专业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结合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际,从多个角度对人才需求进行分析,作为为制造业、农业等产业发展服务的支撑行业,物流行业潜力巨大,如何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为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龙头专业是方案中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坚持服务和发展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带动相结合、学校主体和社会多方参与相结合、区域特色与行业统筹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分析现有情况,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是:1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革和提升加强校企衔接,中高职衔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将企业标准、企业需求纳入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条主线;三元嵌入;五方联动;形式多元”

35、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双证融通、校企对接。2课程体系需要解构和重构课程标准应与企业技能、职业鉴定标准对接,完善课程标准,同时应根据企业需求打破三段式课程体系设置,重构“教学练做一体”、“理论实践一体”的课程体系。3师资团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改革能力需加强加强师资队伍与企业的融合和顶岗实践力度,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从而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教学改革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将实践技能融入教学培养的能力,进而提高专业专兼职的师资团队的整体水平、“双师”能力和教学质量。4实训基地的功能还需建设和完善应通过软硬件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实现物流实训基地“商流

36、、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位一体,设备完善,功能健全,能够提供“技能鉴定、实习实训、技术咨询、仿真模拟”多元发展的基地。5校企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和交流平台,校企合作难以深化做到立足铜陵地区,面向长三角物流行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滨海物流执教联盟为抓手,实现“五个对接”,建设与完善校企“共办、共管、共育、共享”的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机制。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与完善校企“共办、共管、共育

37、、共享”的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与完善“一条主线;三元嵌入;五方联动;形式多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完善“专业标准与行业标准结合;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与企业优秀员工素养培训结合”的工学结合专业建设模式;建设并完善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内容;项目管理、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的教学形式;教、学、练、做一体,赛、评、考、用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建设与行业标准、企业岗位符合,双证融通、基于工作过程、多功能模块耦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专兼互换、专兼互动、专兼互助、双向考核”的师资团队;建设并完善“产学研一体,实训、

38、培训、竞赛、考核、鉴定一体”,校内外“互补、互联、互动、互助、互享”的物流专业实训基地。通过两年建设,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为“学生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的在区域内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服务产业的能力。成立铜陵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以物流金融服务为核心,进一步解决铜陵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立威豪物流公共服务示范仓,解决物流金融的融通仓问题和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特种驾校,培训物流设备驾驶资质;成立物流培训团队,和市人社局联合培训物流师400人/次以上;每年发表高水平专业科研论文10篇以上;每年横向课题经费超过30万;拿到一项市级以上纵向课题。(二)具体目标1推进校

39、企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完善“一条主线;三元嵌入;五方联动;形式多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建立和完善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要求的动态响应机制和校企互动机制。充分发挥物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准确判断需求,明晰培养目标。让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同步、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同步,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进人才培养标准、方案,进教学全过程、各环节,进人才培养考评体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3)在人才培养上实现“五个对接”,即“培养目标与职业发展对接;课程体系与岗位群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

40、;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与上岗就业对接。(4)搭建校企共同办学、共同管理、共同育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享成果的平台。 2探索系统培养,搞好课程体系建设 建设与行业标准、企业岗位符合,双证融通、基于工作过程、多功能模块耦合的课程体系。(1)做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与规划设计,在中等职业教育专门技能型、高等职业教育高端技能型目标规划、课程衔接、资源整合上贯通通道。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2)建立能力等级培养制度,开发阶梯式能力培养教学资源包。3强化实践育人,完善育人环境载体(1)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理实一体的教学环境,开展真景、实操、仿真、模拟等情景式

41、教学,系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探索企业引进校园、校园融入企业的多种形式,与企业共建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型校外实训基地,发挥实训基地人员培训、人才培养、职业资格鉴定、学生就业安置、创新研究、创业孵化等多重功效。4转变培养方式,搞好教学内涵建设(1)建设并完善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内容;项目管理、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的教学形式;教、学、练、做一体,赛、评、考、用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载体的教学模式。(2)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实景教学的同时,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虚拟运营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引进“物流企业管理综合实训平台”。(3)建设和完善“单项技能竞赛”、“综合

42、技能竞赛”、“综合职业素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5建设教学团队,搞好机制与制度建设(1)建设一支“专兼互换、专兼互动、专兼互助、双向考核”的师资团队。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2)建立和完善“专业指导双专家、专业建设双带头人、专业教学双骨干、”“实习实训双导师”、“校内校外教师双角色”的制度。使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建设质量上一个新台阶。(3)开展双向服务工程,聘任企业一线教师为职业教育服务,鼓励学校教师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6实施第三方

43、评价,优化绩效管理(1)建设多元评价机制。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重点评价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以此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和教学质量动态信息评价制度。能够充分利用毕业生信息对办学规划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绩效进行系统评价。7.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服务产业的能力以铜陵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进一步解决铜陵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立威豪物流公共服务示范仓,解决物流金融的融通仓问题和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特种驾校,培训物流设备驾驶资质;成立物流培训团队,开展独立或和

44、政府联合进行物流相关培训。三、建设内容(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培养面向第三方物流、专业运输、仓储、生产制造、流通、货代、船代等行业,能够从事物流采购及供应、仓储配送组织与管理、运输接单及调度、信息采集与处理、货代与船代等技能性、管理性、运营性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法律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人才。依据企业岗位职业要求,注重“道德品质”、“文化认同”、“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创新思想”、“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工作经验”等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确立人才培养方案。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素质、

45、技能结构图如下所示: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素质、技能结构图1实施“一条主线;三元嵌入;五方联动;形式多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培养以建设与完善校企“共同办学、共同管理、共同育人、共享成果”的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机制为依托;在“一条主线;三元嵌入;五方联动;形式多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做到“专业标准与行业标准结合;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与企业优秀员工素养培训结合” ;在教学内容上:“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在教学形式上:“项目管理、任务驱动、情境体验”,在教学方法上:“教、学、练、做一体,赛、评、考、用结合”。2营

46、造物流企业环境,结合岗位群需求,提升综合职业素养将物流企业需求、企业文化、企业标准、企业员工角色、企业流程、企业任务、企业考核等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嵌入教学过程各环节。将行业准入证书与企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证书纳入教学计划,实现双证融通,校企职业技能标准对接。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技能迁移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预算表序号项目内容经费投入(万元)2014年2015年合计1物流专业建设委员会1122校企合作机制建立与完善2243人才培养模式方案制定与实施 0.50.514教学模式方案制定与实施 1125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0.50.51合 计5510(二)课程体系建设(1)以行业

47、标准为依据,以铜陵物流发展战略和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为依托,做好物流企业类型需求调研,重构课程体系。(2)以企业物流业务操作、业务运作管理、物流规划与策划职业发展阶梯为依托,以国家物流师职业资格等级认证为依据,梳理学生的职业能力体系。(3)以企业岗位需求为依据,规范课程应知、应会、典型项目的具体内容。(4)引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学生职业资格取证率达100%。形成3个职业核心能力的“双证融通”专业教学模块。课程体系与能力进阶(5)完善突出物流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针对本专业所对应的物流管理职业岗位需求,以项目任务和工作流程为引领、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为依据,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以

48、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驱动为导向”,以职场典型的真实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功能相对独立又相互耦合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与能力进阶如图2所示。课程体系建设预算表序号项目内容经费投入(万元)2014年2015年合计1行业标准与区域需求对接调研分析0.20.20.42企业岗位需求与能力研究0.20.20.4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引入与推广0.20.20.44课程体系方案制定与实施1125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0.40.40.8合 计223(三)基地建设1“四合一”物流实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及改善 “四合一”物流实训室, “四合一”即物流实训室、学院教材、实训物料仓库、学生创业公司威豪物流管理公司、叉车

49、技能鉴定站。物流实训室的建设就是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所以,物流实训室的建设,应该基于现代物流的核心理论和核心流程,并结合教学单位的教育特色,全面系统考虑,避免“肤浅”、“游戏型”的虚拟实验环境。基于现代物流实训室建设的目的,物流实训中心的建设应该包括物流教学系统、物流设备、实训手册、物流实验教学计划、物流操作单据、物流运作案例等整套方案,以发挥物流实验室的功效,为老师提供全面、系统的辅助材料,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实验室概况实验室名称四合一”物流实训室所属专业物流管理实验室负责人吴晓兵职 称副教授隶属单位管理系实

50、验室类型物流 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成员教师姓 名年 龄职 称学 历专 业李国安43副教授硕士经济学杨贤传35讲师硕士市场营销童百利28讲师硕士国际贸易沈光生35讲师硕士市场营销管理人员吴晓兵45副教授硕士经济学管理措施实训管理员1名,负责实验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辅助实验课教学;专业实验教师1名,主要负责专业实验教学、实验项目开发、规划与实施实验室建设等,根据情况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专业课教师必须参与实验教学环节的活动。实验室面积威豪物流管理公司办公室30m2仓储式试验实训室 150 m2合 计 180 平米 m2(2)实验室承担教学任务序号阶段主要实训内容主要设备名称实训学时专业年级学生数1基础实训

51、仓储管理系统操作 仓储管理系统 12物流二、三60运输管理系统操作 运输管理系统 12物流、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物流基础设备认知 托盘、货架、流利货架、分拣设备等) 3物流、电子商务二、三150条码制作 条码打印机 3物流、电子商务二、三150条码扫描设备使用 手持终端、无线手持终端 3物流、电子商务二、三150叉车驾驶24物流二、三50搬运及堆垛作业操作 液压托盘车 3物流二、三50实训时间小计 120学时2岗位及流程实训 岗位职责和流程讲解及观摩 全部设备 3物流、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运输调度及跟踪 全部设备 3物流、电商、二、三150配送流程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

52、、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00拣选出库流程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二、三50库内加工流程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二、三50移库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二、三50补货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二、三50盘点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二、三50入库及理货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二、三50搬运堆垛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二、三50客户服务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二、三50作业调度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二、三50系统维护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二、三503综合实训综合实训业务过程分析、数据及环境创建 全部设备 6物流、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分组评标 全部设备 6物流、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分组物流作业 全

53、部设备 12物流、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商务谈判及签订合同 全部设备 12物流、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优胜小组总结报告 全部设备 3物流、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3)所需经费和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总价(元)1叉车台185000800002手推液压托盘车台2150030003手动液压托盘堆垛车台1450045004铁皮包面工作桌(3000*600*800MM)台370021005高架重力货架(3600*1000*H3200mm承重1吨主货架,)组330006高架重力货架(3600*1000*H3200mm承重1吨辅助货架)组325007高架重力货架

54、(6000*1000*H3200mm承重1吨主货架)组270008办公桌椅(1500*650*H780mm)套1280096009办公电脑套1240004800010服务器储管理系统WMS已购12条码打印机已购13手持终端已购合计2、理实一体物流实验室理实一体物流实验室就是将计算机机房、仓储实地和教室结合为一体。理实一体物流实训室的建设就是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理实一体物流实验室要以物流课堂教学作为平台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系统性研究。改革物流教学实施办法,加强对物流教学的充分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物

55、流案例教学、物流实验程教学以及企业的模拟实验,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着手点,加强学生物流管理运用方法和技术的强化训练,并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形成完整系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首先,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教学组织中最为基本的方式就是课堂教学。其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个良好的平台。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要以课堂实践基地为人手点,设计相应的教学环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践、项目设计等等;合理布置教学空间。对真实的工作场景进行模拟,结合相应的道具,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教学内容。创新

56、教学方式,将学生从枯燥的教学中解脱出来,提升教学效果。其次,实训室教学环境的构建。实训室作为实践教学组织的主要场所之一。为物流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服务。第一。具备较完备的硬件系统,满足了实践教学的要求其包括了配送中心作业、仓储作业、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便于学生进行验收、货物分配存储和养护等的实践训练。第二。拥有比较完善的软件系统。便于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加强对业务主要环节的实际操作过程的模拟如:运输、仓储、配送等,同时,还加强对高度操作流程的演练,对物流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所以,物流实训室的建设,应该基于现代物流的核心理论和核心流程,并结合教学单位的教育特色,全面系统考虑,避免

57、“肤浅”、“游戏型”的虚拟实验环境。基于现代物流实训室建设的目的,物流实训中心的建设应该包括物流教学系统、物流设备、实训手册、物流实验教学计划、物流操作单据、物流运作案例等整套方案,以发挥物流实验室的功效,为老师提供全面、系统的辅助材料,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实验室概况实验室名称物流实训室所属专业物流管理实验室负责人吴晓兵职 称副教授隶属单位管理系实验室类型 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成员教师姓 名年 龄职 称学 历专 业李国安45副教授硕士经济学杨贤传30讲师硕士市场营销吴龙飞28助教硕士物流管理汪娟26助教硕士物流管理管理人员吴晓兵47副教授硕士经济学吴红勇41讲师学士思政管理措施实训管理员

58、1名,负责实验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辅助实验课教学;专业实验教师1名,主要负责专业实验教学、实验项目开发、规划与实施实验室建设等,根据情况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专业课教师必须参与实验教学环节的活动。实验室面积合 计 100 平米 (2)实验室承担教学任务序号阶段主要实训内容主要设备名称实训学时专业年级学生数1基础实训仓储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操作 仓储管理系统 12物流、连锁经营二、三130物流基础设备认知 托盘、货架、流利货架、分拣设备等) 3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二、三220条码制作 条码打印机 3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二、三220条码扫描设备使用 手持终端、无线手持终端 3物流、连锁经营、

59、电子商务二、三220搬运及堆垛作业操作 液压托盘车 3物流二、三130实训时间小计 120学时2岗位及流程实训 岗位职责和流程讲解及观摩 全部设备 3物流、连锁经营、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配送流程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连锁经营、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拣选出库流程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连锁经营、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库内加工流程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连锁经营、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第三方物流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连锁经营、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配货操作全部设备 3物流、连锁经营、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生产供应链管理操作全部设备 3物流、连锁经营、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出入库及理货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连锁经营、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搬运堆垛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连锁经营、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客户服务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连锁经营、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作业调度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连锁经营、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系统维护操作 全部设备 3物流、连锁经营、国贸、电商、市场营销二、三2503综合实训综合实训业务过程分析、数据及环境创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