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学脉管系统第四节_第1页
解剖生理学脉管系统第四节_第2页
解剖生理学脉管系统第四节_第3页
解剖生理学脉管系统第四节_第4页
解剖生理学脉管系统第四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剖生理学脉管系统第四节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心肌细胞的分类 心肌细胞普通心肌细胞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心室肌、心房肌)(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工作细胞、非自律细胞)(组成传导系统、自律细胞)脉管系统(二)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1. 普通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及离子机制 -90mv-70mv0mv+30mv0期1期2期3期4期(K+外流和Ca2+内流)平台期脉管系统2. 自律细胞跨膜电位及离子机制4时相离子基础相同(钠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综合的结果)4时相自动去极化幅度相同(20mv),速度不同(窦房结细胞速度快) 脉管系统二、 心肌的生理特性自律性、兴奋

2、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一)自律性 1. 心的起搏点 传导系统不同部位自律性高低不同窦房结(100次/min) 房室交界(50次/min) 浦肯野细胞(25次/min)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控制的心跳节律称窦性心律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细胞称潜在起搏点潜在起搏点控制的心跳节律称异位心律 (病理情况下发生)脉管系统2. 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1)4时相自动去极化速度(2)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的差距速度越快,自律性越高,反之亦然。差距越小,自律性越高,反之亦然。脉管系统(二) 兴奋性 1影响兴奋性的因素(2)最大复极电位( )与阈电位的距离RP(1)Na+通道的性状(静息、激活、失活)兴奋性为0兴奋性正常脉管系统

3、2心肌细胞兴奋时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1)有效不应期 0期去极化始,到3期复极化膜电位达-60mv止。 强大刺激,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兴奋性为0。 (2)相对不应期 膜电位-60mv始到-80mv止。强刺激,可产生动作电位, 但通常所说的阈刺激不能引起动作电位,兴奋性低于正常。 (3) 超常期 膜电位-80mv始到-90mv止。阈下刺激即可引起兴奋,即兴奋性高于正常,故名超常期。 脉管系统3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有效不应期结束,心肌细胞接受 “额外”刺激,可以提前产生兴奋和收缩,称为期前收缩,临床上称作早搏 。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较长一段时间心肌处于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脉管系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4、脉管系统(三) 传导性 1心内兴奋传播途径2心内兴奋传播的特点 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最慢,形成房室延搁,有利于心室进一步充盈。 浦肯野纤维网传导速度最快,有利于心室肌同步收缩。脉管系统心兴奋传播途径及特点脉管系统3影响传导性的因素(1)0时相去极化速度和幅度(2)邻近部位细胞膜的兴奋性0时相去极化速度快,则局部电流形成快;0时相去极化幅度大,则局部电流强。局部电流形成愈快愈强,邻近细胞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所需的时间愈短,单位时间内传导的距离愈长,传导性高 脉管系统(四)收缩性的特点 1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2同步收缩 3收缩力大小依赖细胞外钙离子浓度 动作电位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持续到心肌收缩的舒

5、张早期结束。 浦肯野纤维、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传导速度快的缘故。 肌质网不发达,钙离子的贮存和释放量不足,兴奋-收缩耦联中,所需的钙有一部分要从细胞外液转运入细胞内。脉管系统三、心的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 心房或心室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心房心室全心舒张期心动周期长短与心跳快慢呈反变关系脉管系统脉管系统(二)心的泵血过程 心室收缩与射血心室舒张与充盈脉管系统1、左心室收缩与射血等容收缩期射血期左室收缩,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关;此时,室内压虽高动脉压,动脉瓣尚未开。室内压继续动脉压,动脉瓣开放,心室血液射入动脉。此期末,心室容积减至最小(心室收缩末期容量)脉管系统2、左心室舒张与

6、充盈等容舒张期主动充盈期左室舒张,室内压动脉压,动脉瓣关;此时,室内压虽低房内压,房室瓣尚未开。室内压继续房内压,房室瓣开放,静脉血通过心房被抽入心室。被动充盈期(房缩期)心房收缩,房内压,心房血液挤入心室,使心室进一步充盈。此期末,心室容积增至最大(心室舒张末期容量)脉管系统心 泵 血 过 程 示 意 图脉管系统1、每搏输出量(搏出量,约70ml)2、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70ml/次75次/min5000ml/min3、心脏指数=心输出量(5L/min)体表面积(1.6m2)3L/min.m24、射血分数=搏出量(70ml)心室舒张末期容量(125ml)100%(三)心泵血功

7、能的评价 56%脉管系统(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动脉血压心肌收缩力脉管系统1、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初长度心肌收缩力一定范围内搏出量通过增加初长度调节心肌收缩力的方式为异长调节脉管系统2、动脉血压(后负荷)动脉血压射血阻力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心肌收缩力回升脉管系统3、心肌收缩力交感神经兴奋心肌收缩力副交感神经兴奋心肌收缩力心肌初长度不变,但收缩力发生变化,称为心肌收缩力的等长调节。4、心率若搏出量不变,心率越快,心输出量越大。但心率过快(180次/min),心输出量反而减少。 脉管系统(五)心力储备 心输出量随代谢增强而增加的能力。心率

8、储备搏出量储备收缩期储备舒张期储备脉管系统四、心音和体表心电图(一)心音 第一心音: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标志着心室开始收缩。第二心音: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标志着心室开始舒张, 心音听诊对心脏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脉管系统(electrocardiogram,ECG)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1、何谓心电图2、心电图导联引导电极安放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常规心电图包括12个导联即:I、II、III、aVR、aVL、aVF、 V1、V2、V3、V4、V5、V6(二)心电图 心电图检测主要用于帮助诊断心律失常等心脏疾患。脉管系统标准肢体导联 I、II、III加压

9、单极肢体导联 aVR、aVL、aVF单极胸导联导联 V1、V2、V3、 V4、V5、V6脉管系统横向每小格代表0.04秒的时间纵向每小格代表0.1mv的电压脉管系统脉管系统1、P波:反映左右心房的去极化过程。2、QRS波群:反映两心室去极化过程。3、T波:反映两心室复极化过程。4、P-R间期:反映房室传导时间。5、QT间期:心室开始去极化到完全复极化所经历的时间。6、ST段:心室各部分均处于平台期。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脉管系统第四节 血 管 生 理一、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二、动脉血压三、静脉血压与血流四、微循环五、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脉管系统一、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一)器官(组织)血流量

10、(二)血流阻力Q=P动脉-P静脉R很小忽略不计=P动脉R灌注各器官的动脉血压基本相等,故器官血流量主要取决于血流阻力。R=8Lr4粘滞系数血管长度血管半径的4次方血管长度和血液粘滞度较少变化,所以,血流阻力主要取决于血管口径。 脉管系统(三)血压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Kpa mmHg cmH2O1mmHg=0.133Kpa=1.36cmH2O常用血压单位及换算脉管系统二、动脉血压(一)动脉血压正常值收缩压-心室收缩期动脉血压的最高值 90mmHg120mmHg舒张压-心室舒张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 60mmHg90mmHg脉压 = 收缩压-舒张压 30mmHg40mmHg平均动脉压-心

11、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 100mmHg=1/3收缩压+2/3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压的数值并非绝对数值,只是比大气压高出的数值。脉管系统动脉血压的间接测量法示意图血压的表达:收缩压/舒张压 mmHg脉管系统(二)动脉血压的形成1、形成要素(1)前提-心血管系统中有足够的血量充盈。(2)基本条件心室收缩射血外周阻力的存在(3) 缓冲因素-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脉管系统左室收缩,射出70ml血入主A,由于外周阻力存在,在收缩期0.3秒内,仅有1/3流向外周,其余2/3暂时贮在大动脉中大动脉中血量(BP)大动脉扩张,使BP不致升得太高收缩压左室舒张,不再向动脉射血,动脉中血液还不断流向外周大动脉

12、中血量(BP)大动脉回缩,使BP不致降得太低舒张压可见,心室射血是间断的,血管内血流是连续的。2、形成过程脉管系统大动脉管壁弹性作用示意图 脉管系统(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 搏出量 2. 心率 3. 外周阻力 4. 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5.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 脉管系统收缩压高低取决于左室收缩期主动脉中最高血量的多少;舒张压高低取决于左室舒张期末主动脉中存留血量的多少。1、搏出量左室收缩期主动脉中最高血量增多收缩压2、心率心动周期缩短(舒张期缩短严重)舒张压3、外周阻力左室舒张期流向外周的血量舒张压4、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收缩压舒张压5、循环血量/血管容量大失血,过敏,应急脉管系统三、静

13、脉血压与血流(一)静脉血压 1中心静脉压 2外周静脉压 各器官的静脉血压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4cmH2O12cmH2O)用于监测危重休克病人的补液过程若中心静脉压,动脉血压,说明补液量不足,速度不够快;若中心静脉压动脉血压,说明补液量过多,速度过快;动脉血压迟迟不升,说明心脏功能不好。脉管系统脉管系统(二)静脉血流及其影响因素 1平均动脉压 2心肌收缩力 3体位改变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5呼吸运动 脉管系统四、微循环(一)微循环的组成 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脉管系统(二)微循环的主要血流通路1、迂回通路 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也称营养通路,组织

14、器官共有,交替开放,是物质交换的主要通路。脉管系统2. 直捷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骨骼肌多见,安静时开放,使血液尽快通过微循环回心。脉管系统3. 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皮肤多见,天气炎热时开放,有利于散热。脉管系统 组织液生成与回流原理示意图五、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脉管系统五、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一)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原理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 + 组织液胶渗压血浆胶渗压组织液静水压30+15-25-1012+15-25-10动脉端 +10静脉端 -8从有效滤过压的正负看:动脉端为正值,有滤过; 静脉端为负值,没有滤过,反而有重吸收。 从有效滤过压的绝对值大小看:动脉端为10,即滤过力量为10; 静脉端为8, 即重吸收力量只有8。 在静脉端未能重吸收的一部分组织液由淋巴系统回收。脉管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