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等四地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时商族人认为天命只降于商人,故而经常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上天能够永远保佑商族;后武王伐商,打破了商人天命降于一族的观念、由周天子而不是周人来领受天命,不再斤斤计较于一族小群体的利益得失。这种变化()A.推动仁政治国理念形成 B.适应了政治制度的更替C.使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D.保证了贵族的特权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中国)。结合所学分析题干信息,商朝时认为天命只降于商人,因此商朝会用外族的活人进行祭祀以祈求上天能够永远保佑商族,商朝还实行内外服制度,商族人生活的归商朝直接管辖的地区为内服,外族人生活的臣服于商朝的地区为外服,两者界限分明,故商人强调内服对于天命的密切联系,用以建立对于外服的文化控制与政治控制;西周时认为天命降于由周天子,周天子不仅仅是周人的领袖,而是天下共主,西周实行分封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即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都要服从和效忠周天子,天命的范围扩大,可见商到西周天命观念的变化适应了分封制对内外服制度的取代,B项正确;题干所述的商周天命观的变化与仁政治国理念形成在材料中没有直接关联起来,排除A项;商朝时已经产生王受命于天的观念,商人笃信“天命”,经常举行祭祀,可见早在商代神权就与王权紧密结合,排除C项;商周贵族都享有世袭特权,材料没有体现天命与贵族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2.社会转型是经济形态、政治结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深刻变化。以下选项中符合这一论断的是()A.商鞅变法之后,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B.青铜器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C.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D.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的暴政【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社会转型是经济形态、政治结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深刻变化”可知,社会转型强调经济、政治、思想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之后,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体现了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深刻变化,与材料信息相符,A项正确;青铜器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这体现了礼制的发展,但其依然处于奴隶社会,并未改变,不属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排除B项;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对秦朝的疆域有影响,且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秦长城的修建并不属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排除C项;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的暴政这对当时的政治等产生了影响,但对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影响有限,并不属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排除D项。故选A项。3.属国是两汉安置归附少数民族的一种行政区划,能够对归附民族进行集中管理。在中央政府设置的流官之外,尚有另一套专门用来安置归附少数民族首领的爵位系统。这些少数民族首领往往会被赐予归义侯、率众侯、仟长、佰长等爵位。这表明,汉代()A.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B.边疆治理与内地一体化C.中枢机构运行呈双轨局面 D.民族交融拓展政治版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属国制度的实行缓和了游牧民族与中原政权的冲突,有利于缓解民族对立情绪,适应了边疆民族关系复杂的形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对属国制度的定义是管理少数民族的一种体制,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而不是与内地一体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边疆治理,中枢机构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边疆治理助推国家发展,而不是拓展政治版图,排除D项。故选A项。4.如表是关于宋代流民问题治理的记载(部分)。宋代这些举措旨在()时间内容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访闻饥民流移,有男女或遗弃道路许诸色人及臣僚之家收买,或遗弃道路者,亦听收芥”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令逐路转运司下州军将曾流移及为盗贼民户地土、庄产、林木、合屋等,官为检校。责付保长正、近邻看管,不得辄有采伐,以待归业即时给付”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今令系创行布种与旧佃人户不同,欲以十分为率,五分给予佃户,二分半纳官,二分半官中权行拘收。后业主归,即给还”A.规范地方官员的行政权力 B.强化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C.增加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D.稳定社会秩序以巩固统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许诸色人及臣僚之家收买,或遗弃道路者,亦听收养”“责付保长正、近邻看管,不得辄有采伐,以待归业即时给付”“后业主归,即给还”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于因逃亡而存在的收养关系,宋朝政府采取宽容的政策,并保护逃户民的产权,这些规定旨在维护社会的基本秩序以巩固封建统治,D项正确;这些举措重点不在规范地方官员行政权力,而是针对流民问题,排除A项;材料主要目的不是强化对农民人身控制,而是解决流民问题以稳定社会,排除B项;虽然这些举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财政收入,但这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还是稳定社会,排除C项。故选D项。5.如表呈现了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选拔任用程序。据此可知()察举制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经试用考核再任官职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各地人才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官职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通过者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A.儒学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B.重文轻武的风气日益浓厚C.选官程序得到优化与完善 D.官员选拔趋向公开和公平【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选拔官员由察举制下的推荐,九品中正制的中正官评定,再到科举制下的考试,说明官员选拔趋向公开和公平,D项正确;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术,设五经博士,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方针,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选官方式的变化,不涉及选官程序的优化,排除C项。故选D项。6.明朝立国后,朱元璋推行黄册制度,黄册详细登记了每家每户的人口,田土,房屋等信息,并按照职业将户口分为民,军、匠三大籍,其中民籍除民户外,还有儒、医等户。据此可知,黄册制度的实施()A.意在建立完善的户籍体系 B.有利于强化政府对基层的管控C.有效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D.弱化了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朝立国后,朱元璋推行黄册制度,黄册详细登记了每家每户的人口,田土,房屋等信息,并按照职业将户口分为民,军、匠三大籍,其中民籍除民户外,还有儒、医等户”可知,黄册制度的实施使得政府了解了地方的各种信息,有利于强化政府对基层的管控,B项正确。材料不仅仅体现了户籍体系,还有基层管理,排除A项;“有效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的说法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黄册制度根据身份主要是职业固定户类,严禁民众迁移逃亡,加强了社会的封闭性,并未弱化了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7.下图为我国古代人口数统计图,18世纪实际人口数与统计人口数曲线趋于重合,这一走势主要是由于()A.统一局面形成 B.赋役制度改革C.高产作物引进 D.民众素养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清朝以前,中国户籍统计中,隐瞒人口现象严重,而在清朝的18世纪之前,隐匿人口的情况得到较好的解决。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在于清朝通过摊丁入亩等赋役制度改革,逐渐废除了人口税,无地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进而使得隐匿人口现象大大减少,B项正确;统一局面在秦汉时期初步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高产作物引进有利于人口的增长,无法解释“实际人口数与统计人口数曲线趋于重合”,排除C项;民众素养提高与人口的增长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8.如图为马星驰于民国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创作的漫画。据此判断,该漫画的寓意是()A.揭示议会民主艰难曲折 B.讽刺袁世凯复辟称帝C.抨击国民党的独裁专制 D.批判段祺瑞破坏共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二年(中国)。依据材料“民国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可知,时间是1913年12月27日;依据材料“内阁”“国会”“政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漫画是在讽刺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解散国民党、破坏国会和内阁等措施,这说明当时民主议会政治遭到严重破坏,即揭示议会政治艰难曲折,A项正确;袁世凯复辟称帝是在191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国民党专制独裁是在1928年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段祺瑞拒绝国会和《临时约法》是在191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9.1950年4月,中荷两国代表在北京开始建交谈判。在先后4次谈判期间,由于荷方在联合国经济暨社会理事会所属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中,投票反对驱逐台湾国民党代表等问题,以致建交问题无法进行。这说明当时我国外交(
)A.具有灵活务实特点 B.以联合国为中心C.坚持“一边倒”的方针 D.维护国家的主权【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投票反对驱逐台湾国民党代表等问题,以致建交问题无法进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完整,D项正确;“以致建交问题无法进行”表明我国在主权问题上坚持原则,不退让的态度,这与“灵活务实”无关,排除A项;当时我国外交并不以以联合国为中心,排除B项;荷兰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与其进行建交谈判,不符合“一边倒”,排除C项。故选D项。10.20世纪80年代全国劳模表彰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继续提倡那种吃大苦耐大劳的“老黄牛型”劳模的同时,更重视知识分子和经营型人才的模范作用。这一做法旨在()A.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B.助推改革开放全面深入展开C.推动冤假错案平反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发的关键时期,重视知识分子和经营性人才有助于改革开发的展开,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重视一般的知识分子和经营性人才,而非科技人才,排除A项;冤假错案平反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11.雅典的公民大会的主要议程包括对现任公职人员的考核,如不合格,立即罢免。一个官员在一年之内要经过十次这样的检查。公职人员如果遭到差评,很可能仅仅任职一个月就被罢免。官员的任期只有一年,期满后需要再次经过选举才能续任。这些做法旨在()A.维护公民大会的权力与地位 B.保障每个公民的参政议政权C.遏制以权谋私等腐败的滋生 D.防止直接民主带来暴民政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概括可知:雅典公民大会对现任公职人员进行频繁的考核和罢免,旨在防止官员滥用职权和腐败行为的发生。这种严格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遏制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的滋生,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官员的限制未涉及对公民大会权力和地位的论述,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公民的限制而非确保公民的权利,排除B项;此项措施对公职人员的频繁监督,易造成暴民政治,排除D项。故选C项。12.中世纪早期一些修道院学校和教堂学校,经常教授基础法律、医学和人文科学理论;12世纪之前在欧洲小城沙特尔,法律和神学等内容出现在教父哲学或者是各种知识的汇集手抄书籍当中,后来这些学科逐渐分离,专门设课研究学习。这表明当时的教会学校()A.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 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C.迎合教育世俗化的趋势 D.严密控制人的思想意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的教会学校除神学外还教授法律、医学等,并且出现分离趋势,这说明当时的教会学校迎合了教育世俗化的趋势,C项正确;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核心思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国家形成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在教授神学的同时也教授法律、医学等,并不是严密控制人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13.1694年,英国政府公布法律,限制印花税局的服务人员成为国会议员,1699年,议会规定将此法律推广到其他各部。英国政府此举()A.有效防止了营私舞弊现象 B.推动了两官分途原则的确立C.正式确立了英国文官制度 D.旨在于提升文官的政治素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1694年,英国政府公布法律,限制印花税局的服务人员成为国会议员,1699年,议会规定将此法律推广到其他各部”可知,其强调的是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分开,推动了两官分途原则的确立,B项正确;“有效防止了营私舞弊现象”说法错误,材料强调印花税局的人员不能成为议员,并不能有效防止营私舞弊,排除A项;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只是限制印花税局的服务人员成为议员,与政治素养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4.“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民法为其法律制度的核心,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官审判案件必须援引制定法,不能以判例作为依据,从而强调制定法的权威,以禁止法官的‘造法’行为,故有‘法官是制定法仆从’一说。”下列法律文件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法国民法典》 B.《权利法案》C.“1787年联邦宪法” D.《大宪章》【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民法为其法律制度的核心,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包括欧洲大陆大部分国家从19世纪初以罗马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制度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仿效这种制度而建立的法律制度,《法国民法典》属于“大陆法系”,符合这一特点,A项正确;《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性文件,属于“英美法系”,排除B项;“1787年联邦宪法”是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宪法,属于“英美法系”,排除C项;《大宪章》是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属于“英美法系”,排除D项。故选A项。15.有学者认为,民族主义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19世纪是民族主义在欧洲扩散并取得胜利的时代,这一时期,西欧民族主义强调追求独立的同时,以为本民族“谋利益”和“传播文明”的名义,对外进行扩张。这说明民族主义()A.为罪恶的殖民侵略进行辩护 B.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C.对历史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西欧民族主义有利于民族独立的同时,又导致西方对外扩张,对世界造成重大影响。这说明民族主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C项正确。本题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民族主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未体现为殖民侵略进行辩护,排除A项;本题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民族主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与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不吻合,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兴起于英国,主要原因在于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海外市场的扩大等,排除D项。故选C项。16.下表是世界及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的部分信息(单位:亿美元)。根据表格可知年份世界官方黄金持有量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美国尚未偿付的外国银行债务1951335229891968387109385A.美国经济出现了“滞胀”危机 B.国际金本位体制走向瓦解C.国家宏观调控陷入失灵状态 D.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危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1-1968年(世界)。据表格信息,从1951年到1968年,世界官方黄金持有量从335亿美元增加到387亿美元,增加了52亿美元;在此期间,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却从229亿美元减少到109亿美元,减少了120亿美元,美国尚未偿付的外国银行债务从89亿美元增加到385亿美元,由于美国黄金储备的减少和外债的持续增加,国际社会对美元信心的下降,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严重危机,故选D项;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危机,与本题时空不符,排除A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与本题时空不符,排除B项;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汉高祖刘邦在继承泰的郡县制时,部分恢复了封建创。刘邦分封异㛬诸侯王是迫于形势,他为了利用各种势力击败项羽,分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国。刘邦总结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认为秦朝废除了封建制,导致“孤立而亡”。后来,他在分封同姓诸侯王时宣布:“非刘氏而立,天下共击之。”其目的显然是想仰仗刘氏宗室的血缘关系,以构筑皇权的屏障。——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唐初的道为监察区,且监察官员并不常设。唐后期,各道监察官员多由节度使兼任,统管军政、民政、监察等各项事务。天下“为四十余道,大者十余州,小者二三州”。道实际上成为州县之上的一级行政机构。两税法实行之后,赋税的地方留成约为四分之三,中央仅得四分之一。“收功弭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亦终以此。”——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清代一级行政机构为省,实行三司督抚制,各省设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其上设巡抚总理一省事务,又设总督节制数省,但督抚有中央派遣的性质,两者之间相互牵制,而布政使司和按祭使司也有奏事之权,并不完全听命于督抚。各省赋税七成以上要起运中交,为数不多的地方留存在支用时,也须经户部审核。——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邦“恢复封建制”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代后期道与清代省的异同。【答案】(1)原因:利用各方势力打败项羽的需要;吸取秦朝短暂而亡的教训;出于构筑皇权屏障的考虑。(答出两点即可)
(2)同:都属于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都具有军政、民政、监察等各项权力。(答出一点即可)异:唐代后期道的权力较为集中,清代省的权力相对分散;唐代后期道的财权较重,清代省的财权较轻;唐代后期的道加剧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清代的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原因:根据材料一“刘邦分封异姓诸侯王是迫于形势,他为了利用各种势力击败项羽,分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国”,可得出利用各方势力打败项羽的需要;根据材料一“刘邦总结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认为秦朝废除了封建制,导致‘孤立而亡’”,可得出吸取秦朝短暂而亡的教训;根据材料一“其目的显然是想仰仗刘氏宗室的血缘关系,以构筑皇权的屏障”,可得出出于构筑皇权屏障的考虑。【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和清朝(中国)。同:根据材料二“道实际上成为州县之上的一级行政机构”和材料三“清代一级行政机构为省”,可得出都属于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根据材料二“唐后期,各道监察官员多由节度使兼任,统管军政、民政、监察等各项事务”和材料三“实行三司督抚制,各省设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其上设巡抚总理一省事务,又设总督节制数”可得出都具有军政、民政、监察等各项权力。异:根据材料二“唐后期,各道监察官员多由节度使兼任,统管军政、民政、监察等各项事务”和材料三“清代一级行政机构为省,实行三司督抚制,各省设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其上设巡抚总理一省事务,又设总督节制数省,但督抚有中央派遣的性质,两者之间相互牵制”,可得出唐代后期道的权力较为集中,清代省的权力相对分散;根据材料二“两税法实行之后,赋税的地方留成约为四分之三,中央仅得四分之一”和材料三“各省赋税七成以上要起运中央,为数不多的地方留存在支用时,也须经户部审核”,可得出唐代后期道的财权较重,清代省的财权较轻;根据材料二“收功弭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亦终以此”和材料三“两者之间相互牵制,而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也有奏事之权,并不完全听命于督抚”,可得出唐代后期的道加剧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清代的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乡约”,并亲自撰写了约规,即《南赣乡约》。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乡约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而同时见诸行动。……《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程鹏飞《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南赣乡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分析孟子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2)据材料二分析《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答案】(1)法制观念: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2)价值:净化社会风气,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解析】(1)“孟子的法制观念”,从材料一中“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可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是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从“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可知孟子的观念是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背景”,结合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史实进行概括。(2)《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其实就是回答“致良知”的社会影响,就是回答每个人都有良知的话,社会风气也会好转,社会矛盾也会缓和,社会也会很好治理和安定团结稳定之类的内容。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包括4个王国、6个大公国、5个公爵领地、7个侯爵领地、3个自由市、1个直辖地。4月16日,新选出的国会通过帝国宪法,确定各邦可以保有一些自治权。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集中了国家的巨大权力。首相主持帝国政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由议会选举。立法权属帝国国会和联邦议会,议会的实际权力很小。——摘编自【德】史蒂文·奥茨门特《德国史》材料二法国虽采纳内阁制,但内阁力量脆弱,议会权力很大,议员行使职权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在形式上,法国内阁成员是总统的官员,实际上内阁组成后即向议会报告施政方针,以便取得众议院的“信任”。议会如果投不信任票,内阁即需提出辞职,并重新组阁。法国总统非经议会两院同意,不准宣布战争。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后,不得提前罢免,除了叛国罪外,不对任何罪行负责。——摘编自游盛华《从1875年宪法看第三共和国政治生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法两国形成不同政治体制的原因。【答案】(1)政治特征:推行联邦制,普鲁士邦居于主导地位;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皇帝掌握实权,议会权小。(2)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存在差异;近代民主政体的建立方式不同(法国通过革命打击了封建势力,德国统一以王朝战争方式实现);资产阶级力量对比存在差异,法国工业革命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德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德国。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征根据“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包括4个王国、6个大公国、5个公爵领地、7个侯爵领地、3个自由市、1个直辖地”得出推行联邦制,普鲁士邦居于主导地位;根据“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集中了国家的巨大权力。首相主持帝国政府”“立法权属帝国国会和联邦议会,议会的实际权力很小”得出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皇帝掌握实权,议会权小。【小问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德国和法国。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德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而法国建立的是民主共和制。德国掌握国家实际权力的是皇帝,法国的国家权力由议会掌握。德法两国形成不同政治体制的原因可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政体的建立方式、资产阶级力量的差异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2015年9月30日,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的讲话。“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往而不胜的,一定是有着光明未来的。”56个民族、14亿多中华儿女,同舟共济、携手奋进,一定能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关享民族复兴伟大荣光!——摘自2023-10-30《光明日报》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族团结”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论题: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保障。阐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的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例如,唐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达到了一个高峰,形成了“和同为一家”的局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元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加强,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外敌入侵和内部分裂的严重威胁,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在的领导下,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形成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只有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至当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依据材料“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56个民族、14亿多中华儿女,同舟共济、携手奋进,一定能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关享民族复兴伟大荣光!”结合所学古代至当代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知识可得出论题: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其次,结合中国古代至当代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史实阐述。如唐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达到了一个高峰,形成了“和同为一家”的局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元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加强,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外敌入侵和内部分裂的严重威胁,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在的领导下,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形成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总结升华。综上所述,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只有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定制酒行业营销创新模式及未来5发展趋势报告
- 2024年物流驾驶员服务外包合同
-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灾害卫生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拍卖艺术品线上线下销售合作协议范本3篇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企业经营实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马鞍山学院《机器学习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模具设计与生产合同
-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卫生理论和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连云港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0题
- 2024年古建筑修复施工劳务分包合同范本及细则2篇
- 期末综合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2025春夏运动户外行业趋势白皮书
- 中医筋伤的治疗
- 【MOOC】英文技术写作-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护理产科健康教育
- 2024年21起典型火灾案例及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消防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选择题】专项练习100题附答案
- 从创意到创业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国开《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形考任务4-配置故障转移群集服务实训
- 计价格[1999]1283号_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