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营到警营,“橄榄绿”换装成了“藏青蓝”,不一样的颜色却有着同样的信念。如今,他们华丽转身为移民管理警察,继续守护人民的平安,继续保卫边疆的安宁。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群可爱的戍边移民管理警察,了解他们背后坚守奉献的感人故事。
蓝超龙
初见蓝超龙,脸上总是带着和善的微笑,操着一口流利的佤族本地方言,加上晒得略显发黑的肤色,俨然一副当地人的架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无怨无悔,在距家3000里外的云南边陲坚守了十余载。
蓝超龙,云南边检总站临沧边境管理支队班洪边境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1985年出生于广西忻城一个普通家庭,2006年12月参军入伍,2008年9月考入原公安边防部队广州指挥学校,2011年6月毕业后分配到班洪边境派出所,便干起了戍边民警的工作,这一干,便又是十年。
蓝超龙(左一)
到班洪边境派出所工作后,为了尽早熟悉情况,蓝超龙坚持以“勤”字当头,勤学、勤问、勤实践。抓住一切机会向所里老民警请教,了解派出所辖区自然环境、区域特点、社会治安情况等,每天笔记本随身携带,只要辖区群众有个大事小情、辖区治安情况发生了变化都能在他的小本子上找到。白天他除了熟悉辖区地形、边境一线巡逻防控、查勘治安死角外,还主动与村民们拉家常、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很快就与辖区内的群众结成了朋友,通过群众的帮助,蓝超龙收集到的情况也就更加详实准确。十年戍边,翻山越岭,走村入户,蓝超龙对边境辖区情况可谓了若指掌。
蓝超龙走访群众1
“时间待久了,多用点心辖区情况自然也就熟悉了。”蓝超龙说,“回想2011年,我刚到单位报到时,从沧源县城到班洪乡30多公里的路,竟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一路上悬崖峭壁,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那时通往辖区各村寨的路还是村民口中的‘水泥路’,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腿泥。而如今,各村各寨都铺上了真正的水泥路,村民们也脱贫了,住上了石砖房、喝上了自来水,过上了越来越好的生活,我也算是班洪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发展变化的见证者了。”
2019年1月1日,随着全国公安边防部队集体转隶,班洪边境派出所民警集体脱下橄榄绿,穿上藏青蓝,但无论是哪个颜色,他们都保持着忠诚本色。“我现在变成了正真的‘蓝警官’了,可能我和蓝色有缘吧,名字是‘蓝色的’,现在衣服也变蓝了。”蓝超龙笑着说。
蓝超龙走访群众2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随着边疆的繁荣发展,为了更好的服务边疆群众,一个个抵边警务室在云南边疆地区建了起来。抵边警务室相当于一个小型派出所,不仅承担着管边控边、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职能任务,同时还承担着了解社情民意,调和邻里纠纷,维护社区生活秩序,办理证件等一系列社区工作。
蓝超龙走访群众3
2020年芒莱抵边警务室建成投入使用,警务室管辖着班洪乡仅有的两个边境村,地处班洪最偏远的地段,临近边境一线、人员复杂,治安环境相对比较复杂。鉴于此,蓝超龙主动向领导报告,要求到芒莱抵边警务室工作。为了更全面掌握辖区民情,蓝超龙把休息时间都用在深入边境一线巡逻防控,挨家挨户的走访排查,帮助老年人、残疾人和弱势群体等事情上。
“走,今天我们要下乡送证和走访群众。”说着,蓝超龙娴熟的带上警用装备,叫上警务室民辅警,发动警车出发。“警务室5个人,只有我一个人会开车,所以出警、下乡、出山买菜都是我开车,以前会晕车,现在早就习惯了!”蓝超龙说。
走访吸毒前科人员 (1)
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主要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蓝超龙下村走访时,路过村民家,老百姓都热情地招呼着。
“蓝警官,又来下村开展工作嘎?”
“蓝警官,还没吃饭吧,中午来家里面一起吃饭嘛!”
“蓝警官,天气热,进来喝杯茶吧。”
……
“谢谢咯,我工作还没干完呢,你们有事要及时联系我嘎。”蓝超龙一口流利的本地方言回答道。
除了维护日常社会治安外,抵边警务室还承担着守边、护边、巡边的任务。“每次巡边,一个来回就是3小时,有时夜间巡逻还能听到狼和猿猴的叫声。”蓝超龙指了指警务室对面那个山头说“旁边不远处就是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比较多,如果‘运气好’还能遇到熊和大象呢!”
“到班洪这么偏远的地方,曾经也动摇过,但想着一代代戍边人把青春挥洒在祖国西南边陲,我的心也渐渐变得坚定,我为自己身穿这身警服而自豪,也会不辱使命,守好祖国边疆。”在蓝超龙看来:警服意味着担当与奉献,警察的责任不仅是打击违法犯罪,而且还应“治病救人”。
老杨,曾是村里一名狡猾的吸毒分子。2015年,老杨为了逃避民警将其抓去强制隔离戒毒,便和民警玩起了“躲猫猫”伎俩。有家不回,悄悄在寨子旁的山林里一个很陡的长坡下建了一个木窝棚。“老杨选的位置很适合逃跑,大坡陡只能慢慢走,我们白天去,很容易就被他发现而逃跑,我们晚上去,天黑林密坡陡路窄,看不到路,又必须打电筒,一有光他发现又逃跑了。”蓝超龙说,“几经辗转都未将其抓获,一度让我们很是‘头疼’”。
好在蓝超龙群众基础好,一天下午,老杨回家看小孩,群众发现后及时联系了蓝超龙,蓝超龙立即带领民警成功将老杨抓获,并送去强制戒毒。在民警帮扶下,老杨抓获,并送去强制戒毒。在民警帮扶下,老杨最终成功戒除毒瘾。
“现在老杨经常去帮人家干农活、修路,干活也是相当‘给力’,很多比他年轻的人,都没有他能干,以前一见到我们就跑,现在见到我们打招呼,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看着他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感到很欣慰。”蓝超龙说。
“蓝超龙是所里年限最长的‘老’民警了,现在除了正常的休假,他几乎所有时间都在警务室。芒莱抵边警务室地势比较低,谷深,坡陡、弯急,尤其是夏季气温十分炎热,一旦停电,警务室会直接热到呆不住,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不怕苦、不怕累、不埋怨,一直在本职岗位默默将使命扛在肩上。我们有时和他商量,让他到所里换换环境,他却说两个边境村他最熟悉,对辖区群众也最了解,群众有什么情况都第一时间联系他,换其他人来干又得重新适应和了解情况。”班洪边境派出所所长杨献海介绍说。
走访吸毒前科人员 (2)
“在警务室工作都挺好的,我都习惯了。”就这样,蓝超龙一直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警务室。
“现在科技发达了,空闲时间能和孩子视频一下,要是在以前,我估计我小孩早都不认识我了!”如今,蓝超龙的孩子已经1岁多了,由于职业特殊,父母、妻子、孩子还在老家,无法照顾家人是蓝超龙最为揪心的事情。“我的妻子和岳父都是人民警察,孩子也有岳母照顾,他们都十分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我们都可以算作一个小小的警察世家啦!”蓝超龙的话语充满了自豪感,但却无法掩盖他眼神中隐约流露着对父母、妻儿的愧疚。
“边疆总得有人守,工作总得有人干。能身着警服从事这份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我感到很满足了。”沉默半晌,蓝超龙坚定地说道。
从芒莱抵边警务室返回班洪乡的路上,半个小时的路程虽然不算远,但山路十八弯,路窄坡陡弯急,绕来绕去感觉快要晕车了,笔者于是赶紧闭上眼,脑海里却突然浮现蓝超龙朴实的话语“时间久了,就都习惯了”。
是呀!时间久了,就都习惯了。在班洪6.665公里的边境线上,蓝超龙习惯了边境工作生活,习惯了奉献坚守,习惯了把人民举过头顶、把责任扛在肩上,习惯了矢志不渝、挺身向前。在祖国边疆,有千千万万像蓝超龙一样的人,他们数年如一日,始终戍守在祖国边境一线,矢志不渝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祖国边疆,把忠诚和奉献镌刻在这片热土上……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戍边卫士”
来源:临沧边境管理支队
通讯员:母赛昌、崔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