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侧流水潺潺,一侧绿树成荫,新近完工的庙泾河中央水廊一期满目风光。作为昆山一条重要的生态廊道,庙泾河中央水廊串联起院士路、祖冲之路、才清路等多个人才和科创企业集聚区,融入慢行系统、海绵城市、休闲配套等功能,将诗意延伸至企业和市民脚下。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是高品质生活的“承载地”。昆山聚焦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的重大使命和“百强县之首”的高站位 ,秉持长远眼光、历史耐心、精品意识,今年投入882亿元发力建设新城市,努力打造品质、品位、品牌相得益彰,形态、业态、生态交相辉映,动力、活力、魅力竞相迸发的现代化城市,探出一条江南“理想之城”建设的昆山路径。
用“绿色资产”垒高生态GDP
活化美化城市生活空间
顺着绿荫包围的蓝色沥青路面,穿过花海和丛林,造型独特的迷宫、沙地等各色休闲娱乐设施散落在水岸间。行走在庙泾河中央水廊,每一步都可以感受到城市设计者的用心。
近日,掩隐在丛林中的庙泾河“文明益站”正式启用。带有落地窗和中央空调的小木屋内,可为群众提供手机充电、自行车打气、饮用水接续等各类便民服务。为保护土壤和植物免受踩踏,中央水廊还精心架设高步道、木板栈道,努力让每株小草的生长都不被打扰。
生态建设既是补城市“短板”,更是修民生“福祉”,让群众处处能感受动人城市表情、精致生活体验。“百强县之首”既强在经济GDP,也要不断垒高生态GDP。
昆山积极借鉴苏州护城河健身步道、上海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等提升改造经验,将绿化建设与滨水区域提升、城市更新改造、公共空间完善相结合,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明增长、精益涵养的理念,一个一个项目抓规划、抓建设、抓品质、抓细节,进一步活化美化城市生活空间,放大生态效应、景观效应、民生效应。
昆山市着重于全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空间协调保护,严格保护以农田、水系为主体的江南水乡生态本色,系统性构建“七横四纵”生态廊道,让城市更生态、更宜居。计划建设长度约335公里,目前已建设生态廊道长度181公里。
昆山市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生态廊道串联综合公园、滨水绿地、街旁绿地等,完善生态框架,打造全市域“水、路、绿”三网并行的生态网络体系。接下来,紧抓吴淞江国家水利整治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吴淞江生态廊道建设、界浦河沿线整治提升、56公里“昆山之链(恋)”廊道等城市生态廊道框架建设。推进生态廊道、水利水务、园林景观、快速路网等工程与海绵城市建设融合渗透,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今年以来,昆山围绕“绿满城乡·美丽昆山”新目标,加快城市道路公共空间提档升级、生态廊道建设,坚持见缝插绿、造景添彩。昆山住建部门结合“昆小薇·共享鹿城”专项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逐步完善公园体系,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构建宜居宜业的环境氛围。
白色的景墙、中式的连廊、精巧的亭子……行走在马鞍山路上,随处可遇见园林式的街景,人们于亭台楼阁、车水马龙间观山望水。沿线几个具有中式园林意境的小游园陆续开放,在古韵新风中呈现传统园林新街景,尽显江南城市韵味。
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高标准推进每一项民生工程
生态草沟实现雨水循环再利用,人行道上化妆井盖可“隐形”,休闲廊架和健身设施被花草绿植点缀……升级改造后的中华园省级宜居示范街区细微之处彰显民生情怀,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共享“会客厅”。
曾经的中华园是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租住区,成为社会治理中的“老大难”。昆山经过重新规划与建设,实行人车分流,布局疏密有致的绿色空间,通过见缝插绿、花境营造等方式,实现移步换景,并在公园中植入儿童游乐、休闲集会等功能,通过“小而美”的改造让一块“伤疤”变成一张“名片”。
既要“面子”,更要讲究“里子”。附近的东安江河道沿岸雨污水管道堵塞、油烟排放严重、停车混乱无章、道路破损严重,每逢大雨就大面积积水。昆山对沿岸的雨污水管道进行梳理、分流,并充分发挥新材料、新技术创新优势,着力从市政管道、景观绿化、场地功能提升等方面进行综合提升,重塑高品质滨水岸线。
民生工程是民利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昆山怀揣“作品”之心,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每一项民生工程,用心用力用情构筑美好家园。
6月3日是端午小长假首日,在城市广场地下空间及配套设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此起彼伏,百余名工人正加班加点进行施工。项目联合钱七虎院士团队共同开发设计,依托轨交S1线黑龙江路站向下挖掘空间潜力,构建地下文化商业活力长廊、多层次步行空间,多功能植入停车库、商业、文化艺术展示长廊等,以丰富的连廊、多功能空间与科博馆等文化设施形成功能联动,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昆山“减量发展”的样板。
活态化挖掘呈现人文资源
展现江南文化灵气与秀美
“大西门商业街不久后即将竣工。”昆山城投集团土木工程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街三院”的特色布局已基本完成,正全力推进市政后配套及智能化、景观等节点施工。这条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潮流的江南文旅新街区将在历经一年多的精心打磨后,不久揭开面纱。
昆曲、园林、生活在大西门商业街交汇,浓缩的江南文化风貌在此流转;大西门商业街对面,亭林园西扩工程正有序推进。这里以亭林山水构架为背景,将打造一个自然山水园、城市休闲地,形成一个占地面积40.3亩,集文化艺术公园、传统文艺商区、生态休闲绿岛等功能于一体的传统文化集聚区,尽情展现江南文化的灵气与秀美。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灵魂,涵养着城市的精气神。近年来,昆山深挖地方特色文化内涵,以传统文化为魂、江南水乡为韵、生态绿色为基、美丽宜游为形,着力打造乡村文脉传承的载体,以点带面发挥集聚效应,不断展现水韵江南的生态绿色之美、人文风光之美、内涵品质之美。
从稻苗青青的悦丰岛有机农场北门出发,穿过一条人行慢道,一座带有滨水戏台的建筑——昆曲学社映入眼帘。这里是600年前昆曲登上历史舞台的地方,2016年,昆山城投集团与中国工程院崔愷院士合作,将昆曲复兴大戏搬回源头,选取玉山雅集二十四佳处之一的读书舍意象,对四栋农房进行“针灸式改造”,让原本源于乡村的昆曲文化重回原点,在村落中得到有机传承,将昆曲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特色发展。
2公里外,“小桃源”是昆山城投集团打造的又一颗田园乡村建设的璀璨明珠。拜石坛、寒翠所、来龟轩、芝云堂……原本存在于典籍里的玉山二十四佳处,在这个总面积1.7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得到了重现,让建筑空间实现活化利用,使原先破旧的老房子变成情景交融的公共空间。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5月5日,昆山(中国)戏曲博物馆正式面向全球征集“宝藏”,戏曲博物馆主体建筑工程已基本完工,即将进入布展阶段。作为昆山正仪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项目,也是全国唯一集齐348个剧种资料的戏曲博物馆,全力打造高辨识度、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高品质文化项目。
昆山市委书记周伟说,城市规划建设对推进区域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塑造城市形态等方面具有重要引领和先导作用。昆山要以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支撑高能级承载、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能级,为“聚力建设新城市、大力发展新产业、全力布局新赛道”提供强有力支撑。
(苏报驻昆山记者 朱新国 占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