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二届平凉红牛节】崆峒:“五动”模式让牛产业“牛”起来
崆峒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赫亚玲
我是崆峒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赫亚玲,在这里首先预祝“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专家现场品鉴暨第二届平凉红牛节”圆满成功!近年来,我们崆峒区按照平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大力发展牛产业,充分发挥群众饲养肉牛传统的优势,坚持把牛产业作为助推脱贫的首位产业,探索推行政策驱动、科技带动、市场拉动、服务促动、监管推动的“五动”模式,引导牛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绿色化发展,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力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位于崆峒区西北部塬区的大秦乡把精准实施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和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通过发展牛产业走上了脱贫增收之路。铁建国是大秦乡梁西村的村民,一直以来,他靠种小麦和玉米维持全家生活。2015年,铁建国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乡村两级帮扶干部多次走访,订制了产业帮扶计划。通过发展肉牛养殖,几年下来,他家的生活逐步好转,生活有了奔头。
崆峒区大秦乡梁西村养牛大户 铁建国:
我建大棚享受国家10000元补贴,现在全家已经脱贫致富了,每年收入60000元。
大秦乡还按照“项目到户、扶持到人,一村多样”的要求,扶持有条件、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五小”产业,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崆峒区大秦乡梁西村养牛大户 陈永奇:
现在的规模比较大,养牛18头、养羊70多只。
近年来,崆峒区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出台了“八补一投”等牛产业扶持政策,对贫困户新建养殖小区、暖棚牛舍、青贮窖、养殖或新购基础母牛分别补贴20000元、10000元、2500元、3000元;对繁殖牛犊每头补贴500元,规模青贮户补贴1000元;为3头以上肉牛养殖户每户补贴玉米籽种12公斤、投放铡草机1台;围绕养牛、加工、销售等环节,做大规模,提升效益,延伸链条,不断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先后组建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23个;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肉牛品质、打造红牛品牌、增加养殖收益的关键性工作来抓,不断提升科技助推产业升级的能力,提高了肉牛产业发展服务水平,有效增强了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产业的信心。截至目前,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16.89万头,存栏10.88万头,畜牧业年产值达到7.3亿元,人均畜牧业收入达到2300元。
来源:平凉广播电视台
制作:中共平凉市委网信办
原标题:《【第二届平凉红牛节】崆峒:“五动”模式让牛产业“牛”起来》
阅读原文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