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校园圈丨天呐噜,这所学校的学生复刻了约700件“文物”
司母戊鼎、太阳神鸟金箔、河姆渡干栏式建筑、李家山牛虎铜案……这些“文物”一起出现在学校时,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初一年级教室里传来阵阵惊叹。
原来,学校历史备课组给初一年级全体学生布置了手工作业——历史文物复原。
近日,约700件复刻“文物”正式亮相“附中博物馆”,引来各年级老师和同学的围观与点赞。
快跟着教育君去现场看看吧~
学生动手做“文物”
王晨语是云师大附中呈贡校区初一(9)班的学生,小学时就爱听历史故事的她,对于初中新增加的历史课充满兴趣。不过让她没想到的是,历史老师居然给每一位同学都送出一个特色作业“大礼包”——自己动手做“文物”。
“文物”怎么做?王晨语看着历史课本上的图片,忽然有了主意:做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
于是她找来硬纸板搭建出房屋主体框架,再用稻草、一次性筷子一层层铺上去。花了大半天时间,一幢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的房屋就复刻完成了。
王晨语说,历史书上把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进行对比,在搭建过程中,她就理解了河姆渡人之所以选择干栏式建筑,是和他们生活的地域环境有关。“先民通过对自然的观察,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人类智慧伟大之处。”
初一(1)班学生陈啸羽复刻的也是教科书上的文物——“青铜器之王”司母戊鼎。要复刻这个大家伙,用超轻黏土或者硬纸板制作都缺乏质感,所以陈啸羽先用陶土做出鼎的形状,烧干之后,贴上硬纸板做的饕餮纹、蟠龙纹,再一层层涂上黑色、绿色和黄色颜料,使其呈现青铜质感。
初一年级历史备课组长李丽娟介绍,这件作品的制作过程也部分还原了古人制作司母戊鼎的“泥范铸造法”,整个制作过程用了好几天时间,成品非常有分量。在历史课上给同学们展示时,也让大家对这件“文物”有了直观认识,感受到古人的高超技艺。
除此之外,人面鱼纹彩陶盆、三星堆青铜像等历史书上的文物也被同学们一一复制出来,摆放在教学楼走廊上展出时,活脱脱一个“藏品”丰富的博物馆。同学们一边饶有兴趣地参观,一边津津有味地探索文物背后的故事,仿佛徜徉历史长河。
从“玩”历史到爱历史
“复刻文物”是云师大附中呈贡校区的“保留节目”,从2016年至今,每一届初一年级的同学都会收到这份特殊的作业,所以“附中博物馆”的“藏品”也是每年上新。
学校历史教师李开春说,历史是孩子们来到初中以后接触的一门新学科,过去,大家对于历史学科的印象就是背书,显得枯燥无趣。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呢?历史备课组的老师们想出了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文物”的法子,把历史“玩”起来。
“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孩子们要自己查找资料、搜集材料,为了尽可能还原文物的样子,还会采用和古代相似的方法来制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会思考古人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用这些材料……从而加深对课本所讲内容的印象,也增加了学习历史的热情。”李开春说。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还加入了现代审美,比如初一(2)班学生朱梦然。山顶洞人衣服,就是用现代的T恤和腰裙打版,用麻袋编织而成,可以穿在身上。
还有的学生从教科书延伸到身边的历史,制作了江川三叶虫化石、李家山牛虎铜案等云南出土的“文物”。无论是三叶虫的覆瓦状甲壳,牛与虎的眼睛、爪子、蹄子等,都复制得细致入微。
历史教师贺红说,这离不开对文物的认真观察,也说明了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这正是此次任务的意义所在。
“历史真的太好玩了!有机会我也想去博物馆或者遗址,看看真正的文物。”拿着自己做的金沙遗址太阳神鸟,初一(7)班学生游思静充满向往。
历史备课组的老师们说,下一步,他们也会继续创新历史课堂,比如把课堂“搬”进博物馆,和其他学科融合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以学科育人,厚植家国情怀,用历史人文精神浸润人生底色。
记者丨余苏晏
摄影丨余苏晏 部分供图
编辑丨杨艳萍
责编丨余苏晏
审核丨廖晶蓉
昆滇教育新媒体矩阵
原标题:《校园圈丨天呐噜,这所学校的学生复刻了约700件“文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