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4年消费日报3·15特别报道之七 | 微信小游戏“来钱快” “咸鱼”也不能翻天
“未保”缺位、诱导消费、维权困难
微信小游戏“来钱快” “咸鱼”也不能翻天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 实习记者 王鑫坤)“我XXX不玩了!”“怎么都不玩了呀?”“这游戏根本就是骗人的!”对于经常在网络冲浪的消费者来说,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广告词应该并不陌生,一忍不住点击进去就会见到近两年的游戏“爆款”《咸鱼之王》。
如今“小游戏”赛道异常火热,但在游戏行业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的当下,以《咸鱼之王》为代表的此类游戏却仍存在“未保漏洞”“诱导消费”等诸多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咸鱼之王》因何成为投诉“重灾区”?小游戏行业又该何去何从?
小游戏产业“风头正盛”
《咸鱼之王》爆火背后:黑猫投诉完成率仅22%
“小游戏”是相对于大型单机及网络游戏而言的,以“体量较小”“玩法简单”为特点的游戏。如今,这些游戏大多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在拥有大量用户基础的同时,凭借更便捷的游戏方式及渠道迎来迅猛发展。
2022年,小游戏《羊了个羊》借由社交平台的病毒式传播火爆全网。2023年5月,《羊了个羊》因涉“欺骗误导强迫用户”而被工信部通报。但近些年来,这类游戏凭借着低成本、高回报的特点,引得众多游戏公司争相效仿,其中不乏如《海盗来了》《疯狂骑士团》等月流水破亿的爆款。而《咸鱼之王》正是其中的典型。
记者了解到,《咸鱼之王》是北京豪腾创想科技有限公司(疯狂游戏)旗下的一款放置类养成游戏,玩家将扮演“阿咸”以点击战斗的方式闯关,通过获取资源来强化“咸将”,进而打败越来越强的敌人。据Sensor Tower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3月,《咸鱼之王》曾位列中国iOS手游畅销榜第14名;2024年1月,其在中国App Store手游收入排行榜中仍位列第19名。另据Quest Mobile数据显示,2023年6月,《咸鱼之王》的微信小程序活跃用户规模已超1.26亿。
记者看到,在游戏火爆的同时,《咸鱼之王》涉及的消费者权益问题也日益突出。2024年3月12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看到,在《咸鱼之王》多达769条的投诉中,仅171条申诉成功,完成率仅为22%;近30天内投诉量为31条,显示投诉“已完成”的数量为0。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消费者投诉所涉及金额达到了万元以上,个别投诉涉及的金额更高达22万余元。
记者看到,上述投诉涉及的主要问题为:“未成年人充值退费问题”“账号财产受损问题”“诱导消费问题”“客服处理效率问题”“账号盗刷问题”等。
3月9日、12日,记者数次致电北京豪腾创想科技有限公司反映上述情况,该公司负责未成年充值问题的客服人员仅表示,会督促相关部门积极解决相关投诉,但对记者提出的问题暂无法回复。
记者注意到,在《咸鱼之王》内部的“客服”按钮会跳转至智能客服,按照关键字回复常见问题。随后,其会推荐用户通过“疯狂游戏社区”小程序或“疯狂游乐场VIP主站”公众号进行问题投诉(也是跳转至小程序)。据悉,《咸鱼之王》目前暂无人工实时客服、电话服务,仅会以工单形式进行回复,回复效率极低。这也让很多消费者无法有效、快捷地投诉反映,出现维权及退费的困境。
“根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八条等规定,游戏官方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其应当建立便捷、合理、有效的投诉、举报渠道。”对此,北京理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久成表示。
微信小游戏登录无审核 消费失限制?
“《咸鱼之王》们”“未保”举措不完全
着眼于微信社交裂变的传播力,《咸鱼之王》这类小游戏争相抢夺着微信用户,但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却存在遗漏。相比于成年人,未成年人在游戏中更容易受到不良内容的影响,也更容易产生过度消费等问题。
“不同于成熟的手游,微信内部的小游戏相对缺少未成年人审核机制,因为微信小游戏的主要用户群体是成年人。这样的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以及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需求,有必要对微信小游戏进行一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行业人士郭涛表示。
据悉,目前微信用户均同步注册手机号的实名认证信息。但记者通过三大运营商相关政策了解到,目前16岁以下未成年人暂不能进行手机号实名认证,需要家长“代认证”。也就是说,目前大量16岁以下未成年人的微信认证信息为其成年监护人。
记者看到,在现阶段,微信针对这部分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仍不够完善。这些微信小游戏既未设置前期的登陆审核,也没有游戏内部针对未成年人的时间及消费限制,甚至可以在其他互联网平台直接跳转进微信小程序内部。微信用户想要进入《咸鱼之王》小游戏,只需通过点击链接、广告或相关小程序即可直接进入游戏页面。记者注意到,在进入这些小游戏的过程中,其仅会在游戏首页注有“适合16岁以上人群”的标识,其他环节并未设有未成年人拦截的提示。
但据记者了解,这类小游戏实际上存在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模式,但设置方式并不在游戏内,而是需要用户在微信软件的设置中进行主动设置。对此,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余位家长,被访者均表示,对如何设置此类游戏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并不清楚。
图为:通过微信设置青少年模式的路径
王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通过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等必要手段验证未成年人用户真实身份信息。’”他认为,游戏官方作为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未成年人身份审核机制,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看到,《咸鱼之王》涉及未成年人的投诉金额很多都在千元左右,有的甚至达到2万余元。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咸鱼之王》弹出充值界面的情况次数多、频率高,部分大额充值的时间间距仅有两三分钟。
“游戏进程中不断弹出大礼包窗口,在一定程度上会诱导用户过度使用游戏和高额消费。尤其面对用户是未成年人的,涉嫌违规。”王久成律师表示,《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中规定,“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
内部充值版块“花式诱导”
消费者虚拟财产何以保护?
3月初,23岁的游戏爱好者小华(化名)向记者投诉反映,《咸鱼之王》的充值版块存在很多“猫腻”,“在内购上下足了功夫。”小华告诉记者,“除了月度活动以外,玩家能看到的其他活动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需要充值,如部分‘单周活动’及绝大多数的‘福利活动’等。”
记者看到,在B站上以“花了40万的账号有多猛”“一百万氪穿咸鱼之王”等为标题的视频播放量高至几十、上百万。小华向记者反映道,“在《咸鱼之王》充值会增加VIP等级,想要充到Vip18得需要20万元以上。”
对此,王久成律师告诉记者,2023年1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是当前对游戏充值限额的最新依据,“办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所有网络游戏须设置用户充值限额,并在其服务规则中予以公示,对用户非理性消费行为,应进行弹窗警示提醒。’”
在体验中记者发现,《咸鱼之王》诱导消费的手段的确“花样百出”。例如,记者在购买了首充6元的礼包后,画面立刻弹出了30元的礼包窗口,并且“首次充值”的标识仍存在于战斗闯关主页面右侧。记者从小华处得知,“在30元的‘首充礼包’购买后,还会接着弹出88元、328元和648元的礼包。不仅如此,在游戏的闯关主页面,每闯过一定关数也会弹出不同价格的‘超值奖励’。”
此外,游戏中的“积天好礼”活动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玩家单日累计充值6元及以上会送“豪华大礼包”,充值天数越多送礼越多,最多可累计充值15天。
图为:“咸鱼之王”鼓励累计充值的活动页面
《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中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网络游戏不得设置每日登录、首次充值、连续充值等诱导性奖励。”王律师表示,该草案虽还未正式发布实施,但能看出立法精神是网络游戏禁止诱导性奖励,目的系限制游戏过度消费。
除了上述问题,小华还向记者反映,不少玩家在《咸鱼之王》中的虚拟财产难以得到应有保护。记者根据中国民法典适用大全·总则卷(二)的解释看到,狭义的“网络虚拟财产”主要是指网络游戏空间内的具有可交易性的账号、角色、道具、装备、钱币等可视化的拟人、拟物类财产。
黑猫投诉平台的一位消费者在投诉中表示,在周年庆活动中,其花费了1.33万元人民币购买道具进行淬炼,现要求退回款项。
记者了解到,“淬炼”(或称洗练)是《咸鱼之王》中的一个玩法系统,可以为“咸将”洗练出需要的装备属性词条,提升其战力。洗练属性最高品质为红色,紧接着是橙色,其次是紫色、蓝色、绿色和白色。而游戏装备“淬炼”标示出红色属性概率为0.4%(即大致每250次出一个)。上述消费者在投诉中称,“一个头盔每次需要2个彩玉,洗了406次;一个马儿每次需要3个彩玉,洗了495次。哪怕出一个红色属性我都不会来投诉,结果与实际概率明显不符。”
除此之外,记者观察到,作为《咸鱼之王》游戏资源交换核心的“货币购买力”也较为混乱。例如,人民币对金砖(《咸鱼之王》主要货币)的基本比率是1:10,既1元兑换10金砖。以游戏道具招募令为例,1个招募令本身需要300金砖既30元人民币购买(通过金砖商店),而在限时活动中其却需要100铅笔(68元礼包获得)。“实际上游戏里的虚拟货币并没有实际购买力,它的购买力(资源置换功能)都是游戏赋予的,过多的充值和活动版块很容易造成信息差,使玩家被打擦边球。”小华告诉记者。
在谈到上述问题时王律师认为,“用户在网络游戏等虚拟空间形成的账号、角色、装备等虚拟财产虽仅限于财产的使用层面,但用户对数据、虚拟财产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保护。如果玩家的虚拟财产受到损害,玩家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要求网络服务商承担相应责任,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要求侵权者承担赔偿责任。”
“电子牛皮癣”“版号疑云”争议大
小游戏产业问题重重需重视
记者了解到,近些年随着《咸鱼之王》这类小游戏不断“斩获佳绩”,小游戏产业逐步舍弃以“广告变现为王”的营收方式,开始以“广告引流”+“内购变现”为主要营收方式。
“最开始是在朋友圈,之后在B站也能刷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短视频,点进去才发现是微信小游戏。”第一次接触《咸鱼之王》的情景让小华记忆犹新。
如今,很多小游戏广告都被网友们称为“电子牛皮癣”,《咸鱼之王》就是典型案例,其广告内容多以恶搞、吸引眼球为主,只要忍不住点击一下,直接就会跳转至微信游戏内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这些广告广泛分布于各大互联网平台,对用户体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对广告投放者和玩家来说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然而,越来越多“成本小”“高回报”的小游戏爆款的出现,更加剧了小游戏赛道“投广-赚钱-加大投入”的恶性循环。
“目前就网络游戏发布广告没有专门的禁止性规定,但仍要遵守国家关于广告的一般性内容准则:如《广告法》第三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七)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八)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第十条规定‘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咸鱼之王》发布的部分广告涉嫌违反了上述规定。”王律师指出。
图为:“咸鱼之王”的宣传广告
在很多小游戏企业看来,《咸鱼之王》的“成功”案例并非不可复制——拥有版号的微信小游戏,就拥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据了解,游戏版号是国家版权局对游戏品牌原创内容的认证和保护,同时也是游戏上线的准入证明。没有版号就不能有盈利性行为,否则涉嫌违法。记者看到,目前在微信平台上仍有很多以广告变现为营收方式的小游戏,且都没有版号。
“这些小游戏虽然未直接以充值方式获利,但其往往会通过植入广告等‘擦边’方式实现‘变相盈利’。”业内人士赵先生表示。记者看到,目前多数类似游戏都存在如观看广告获取道具、重玩机会等现象。
但是,仅“不设置内购版块”就可完全不需要版号吗?王律师告诉记者,确实存在部分渠道对于部分小游戏无版号要求即可上架的情况以及未经批准擅自网上出版网络游戏(无内购广告变现)被行政处罚的情况,“针对‘无充值的小游戏’没有版号的问题,虽从目前生效法律规范上来看是没有违反禁止性规定的。但需要指出,小游戏作为网络游戏的一种,应当依法依规出版运营。随着国家对于网络游戏管理力度加深,更需要引起行业对于版号合规的重视,不可产生侥幸心理。”
据了解,《咸鱼之王》《寻道大千》《这城有良田》等小游戏的广告仍充斥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但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正视这些游戏存在的问题,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制度建设也日趋向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游戏产业时评人张书乐看来,《网络游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会对游戏行业产生诸多积极影响,“避免非理性消费,本质上是鼓励游戏厂商通过创新玩法体验来黏住用户,而不是用营销手段去套路用户。如果玩法体验足够好,又何必通过一些奖励性手段来‘强迫’用户打卡。主要是一些山寨、换皮游戏,靠套路来吸引用户、刺激消费,影响会比较大。此外,版号审批也有了制度性的规范,游戏‘百花齐放’的格局应该会很快出现,告别过去‘三分研发、七分运营’的旧模式,而进入比拼创意和技术的游戏新赛道上。某种意义上,如果实行,玩家会向真正的好游戏上聚集,目标依然是游戏精品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