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路街道龙躺梁社区进行社区协商。
义井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作品义卖活动。
阳泉市城区鸟瞰。王世钧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2015年7月,民政部确认40个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山西省阳泉市城区作为全省唯一的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围绕实验主题,扎实推进实验任务,努力探索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路。
阳泉城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市的商贸、物流、信息、金融中心。辖区面积55.8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2.9万人,辖1个镇、14个村、6个街道、50个社区。2014年,阳泉市城区被列为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县(区)。2015年7月,民政部批复同意山西省阳泉市城区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省唯一。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阳泉市城区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决胜期、两个阶段”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围绕“培育多方主体,推进三社联动”的实验主题,按照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三年三阶段”的实验步骤,突出社区党建、基础建设、“三社联动”、社区减负、社区协商等重点工作,努力探索新时代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新路,初步构建以“围绕核心、多方参与、三社联动”为主要内容的“四治四化”模式,即:党政善治、居民自治、社会共治、厉行法治,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组织化、精细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在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努力探索新时代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新路。
聚焦实验目标 社区治理步入新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为适应新时代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的新要求,阳泉市城区成立区委书记任政委,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的区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单独组建区社区建设管理局,编制“实验区”创建推进计划及工期流程图,明确时间节点、阶段任务、实施主体及完成效果,举全区之力,汇干群之智,挂图作业,倒排工期,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在制度体系构建上,先后制定《阳泉市城区关于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阳泉市城区“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发展规划》等一批指导性文件,形成创建“实验区”政策支撑体系。先后邀请全国城乡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毛丹,全国城乡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唐忠新等来阳泉城区讲课、指导工作。先后赴北京市朝阳区、上海市徐汇区、杭州市上城区,就社区治理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行学习考察。与山西大学携手成立“博士工作站暨协同创新基地”,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共建“思政社会实践基地”。同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累计投入500余万元。
在创建载体上,实施社区治理“五个一工程”,即:一本书、一个片、一个模式、一个经验、一个载体。“一本书”,即编纂出版了《阳泉市城区社区建设志》;“一个片”,即制作完成了《传·家》微电影;“一个模式”,即打造幸福社区创建的阳泉城区模式;“一个经验”,即开展幸福社区建设的“中国经验”新内涵研究项目;“一个载体”,即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真正形成一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品牌。
聚焦执政能力 社区党建迈出新步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阳泉市城区坚持和加强党对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全面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以一核多方、党建引领为主题的“1+7+X”社区党建模式。
“1”,即围绕社区党组织这一核心。构建“一委(社区党组织)一居(社区居委会)一站(社区服务站)”新型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区域联合党委——网格党支部——单元党小组基层党建组织纵向网络,拓展党代表工作室、社区大党委和在职党员进社区横向网络。273个网格共建有党组织304个。
“7”,即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相融合的7项举措。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落实《阳泉市城区关于做好2017年城区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之实验街道、实验社区、实验部门(单位)、实验社会组织、实验驻区单位、实验业主委员会、实验物业公司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着力推进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相融合之实验街道、实验社区、实验部门(单位)、实验社会组织、实验驻区单位、实验业主委员会、实验物业公司7项创建活动。实验街道方面,上站街道实施“三动五化”发展战略,打造“幸福集结号”,探索出创新社会治理的“1+2+10+X”模式;下站街道以善治为目标,建成社区六类“温馨港湾”。实验社区方面,涌现出了以党的十八大代表、小阳泉南社区书记、主任杨艳荣个人名字领衔命名的“艳荣工作室”和受中组部表彰的新华东街社区“双五”工作法。
“X”,即社区党组织在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各项工作。加强“三基”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深化共驻共建,推行“契约式管理、项目式服务”模式。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共报到9000余人,认领服务岗位党员4200余人、参加团队服务1900余人、结对帮扶1132个、捐款捐物61000余元,认领微心愿3300余个。
聚焦三社联动 多方参与激发新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阳泉市城区以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三社联动”为载体,推动多方主体积极参与。
夯实社区平台基础。加强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全区50个社区均设置了“五中心、三室、两站”,即: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居民议事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社区老年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警务室、人民调解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卫生服务站、社区康复示范站。以小阳泉南社区、新华东街社区等5个社区为试点,配备专业社工,承接政府延伸到社区的行政事务和公共服务。圆满完成第六届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对新竞选社区“两委”人员,类比公务员考试,严把入口关、测试关、面试关、考察关、体检关、选举关等“六关”,社区干部队伍整体结构更趋于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共选举产生社区“两委”成员348人,大专以上学历占到总人数的94.5%,比上一届提高了13.1%,平均年龄38岁。
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成立阳泉市城区社会组织孵化指导中心,全区登记、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达307个。5个街道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上站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还成立了全市第一个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党委,是阳泉市城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探索与尝试。推广项目化运作理念,全区实施运行服务项目近90个,财政扶持项目资金达到225万元,涉及精准扶贫、青少年成长、孤独症训练、老年人照料及社会融入等内容。
注重发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引领作用。引导持证社工牵头成立阳泉市城区同路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阳泉市城区义家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专业社工机构。举办全省首届以“寄情于社区,躬情于社会”为主题的社工实务大赛,策划实施“桑榆未晚,乐龄传情”“孤独症语言康复及认知行为训练”“‘漾泉生机’——社区扶贫支持网络体系建设”等项目,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全区持证社工169人,人员比例持续位居全市第一,提前实现了平均每个社区拥有2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目标。同时,连续五年提高社区在职人员岗位报酬,为社区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社区干部队伍日趋稳定。
实现“三社”有效联动。以养老服务事业为突破口,投资80余万元,建设22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家政、文化娱乐、康复保健等服务。投资300万元,建设阳泉市城区老年护理中心,设立床位100余张,打造医养融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引进阳泉市宜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爱心一键呼、动态健康管理和专业入户护理服务。养老服务项目占到“三社联动”服务项目的70%。
兴隆街社区“农民工温馨家园”项目、东沟社区“爱心父母帮教团”项目被民政部《社区》杂志选登,义井街道“爱心手工坊”等3个项目先后入围第三、四、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社会创新项目百强。金三角社区成为国家卫计委实施的“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试点。
聚焦社区协商 居民自治呈现新气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阳泉市城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精神,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总体要求,以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为目标,着力构建以五级协商议事厅、六个协商程序、五个协商机制、十条协商路径为主要内容的“56510”城乡社区协商阳泉城区模式。
建立五级协商议事厅,搭建城乡社区协商平台。“协商议事厅”既是社区民主协商议事的空间场所,也是社区沟通交流、集思广益、协商民主、统一思想的组织形式。结合城区实际,分别在区级、街道、社区、网格、楼院五个层面建立协商议事厅。每个层级的协商议事厅均组建民主协商理事会,作为城乡社区协商的常设议事机构。理事会成员组成方式,参照“6+3+X”模式,由各个层级结合实际确定。“6+3+X”模式,即将党组织代表、居民委员会代表、驻地单位代表、居民小组代表、有一定威望的同志、社会组织等六个类别人士纳入到协商主体中,每个类别选举三名代表参与协商议事,并根据议题需要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法律人士参与其中,提高了协商议事的效率。全区共建立区级协商议事厅1个、街道协商议事厅6个、社区协商议事厅50个、网格协商议事厅273个、楼院协商议事厅1321个。
严格六个协商程序,步入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严格“民事共提、民事共议、民事共决、民事共办、民事共评、民事共督”等六个协商程序,为社区居委会还权、赋能、归位。民事共提,即征集需求,梳理议题,提交金点子,形成议案;民事共议,即形成动议、陈述、附议、反对、辩论、表决六步议事规范流程,并将议事厅功能分为主持席、代表席、监督席、发言席、旁听席、列席席、签到处等7个功能分区,保证议事协商有效进行;民事共决,即代表投票表决,民主协商达成共识,拿出具体解决方案;民事共办,即采取一个项目一个实施小组、一项实施一个方案的方法,大家的事大家办;民事共评,即事前有标准、过程有跟踪、事后可追溯,通过一事一评一反馈来检验成效;民事共督,即成立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坚持问题导向,把居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城乡社区协商的评判标准。共发放建议议案征集表4614份,召开征询意见座谈会270场。通过媒体征集、网络平台征集、电话征集、入户走访方式,分别征求意见37条、170条、626条及1990条,参与居民达到12124人次。
创新五个协商机制,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意识。充分利用社区居民会议、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楼院户代表大会、民主协商日、政社互动面对面等载体,创新应急动员、公众参与利益调处、社区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程序技术规范、文化感召凝聚等5个城乡社区协商机制。依据罗伯特议事规则,运用开放空间会议、社区凉亭会议、展望未来论坛等新型会议形式,积极开展对口协商、专题协商、定期协商,形成与邻为善、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共召开街道层面议事协调会22场,有23名政协委员、33名人大代表参与了街道议事协调会;共召开社区层面议事协调会292场、网格层面议事协调会594场、楼院层面议事协调会1065场,总计13426人次参加,其中有38名政协委员、48名人大代表参与。
拓宽十条协商路径,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拓宽党建引领、社区会议、政府部门协助、社会组织承接、业主委员会自治、物业公司服务、专业组织实施、驻地单位共建、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居民自己实施等10条城乡社区协商路径,突出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红色引擎作用,厘清基层社会治理权责边界,驾驭好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推进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三社联动”,加强基层协商与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社会组织协商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全区共确定日常生活类项目118个、社会安全类项目44个、环境秩序类项目101个、公共服务类项目86个、社区建设类项目66个、党群工作类项目104个,其中市、区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实施项目16个,街道层面实施项目20个。
聚焦补齐短板 社区服务实现新突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阳泉市城区深化供给侧改革,推进社区减负,加快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步伐,使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深化供给侧改革。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社区供给端和需求端存在的对接距离,面对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环境、治安、健身医疗、社区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全面落实省民政厅、省委组织部等10部委联合出台的《进一步加强全省城市社区活动场所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共争取项目建设单位建设资金147.42万元。全区50个社区社区服务活动场所平均面积达到417平方米,22个社区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推进社区减负。制定《阳泉市城区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减负增效工作的意见》,共厘清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责事项22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30项、依法依规履行监督职责事项4项,明确社区居委会日常出具证明事项12项;取消社区考核评比事项15项,取消社区工作机构24个。
阳泉市城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试运行。共分可视化大数据、社区公共服务综合管理云、社区互动指挥、社区治理成果展示4个模块。以卫计、综治、低保为突破口,拟选择2个街道的2个社区优先配备便民服务一体机,全区50个社区全部配备高拍仪、身份证读卡器,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作,管理全程监控”,让社区居民享受更方便、更快捷、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2017年6月,民政部中期评估组对阳泉市城区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给予充分肯定、高度评价。评估组认为,山西省民政厅选树阳泉市城区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这个典型选得非常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较强的辐射力,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模板、做出了示范,走在了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前列。